形容意见一致的形容词(24个)(形容意见达成了一致的成语)

xxmadmin 2024-09-02 09:00:51

形容意见一致的形容词(形容意见达成了一致的成语)(24个))

形容意见一致的形容词(形容意见达成了一致的成语):万口一词,万口一谈,万口一辞,不约而同,不谋同辞,不谋而合,众口一词,众口一辞,众口如一,众说纷纭,千千万万,发言盈庭,各执一词,同声一辞,同归殊途,异口同声,异口同音,志同道合,殊涂同归,殊途同归,莫衷一是,见仁见智,言人人殊,询谋佥同。

1、万口一词  wàn kǒu yī cí

释义:万口一词  比喻意见一致。同“万口一辞”。

出处: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一节:“现在万口一词,愿立永康王,不可更改。”  

2、万口一谈  wàn kǒu yī tán

释义:万口一谈  千千万万人说同样的话。比喻意见一致。

出处:《宋史·胡铨传》:“今内而百官,外而军民,万口一谈,皆欲食伦之肉。”  

3、万口一辞  wàn kǒu yī cí

释义:万口一辞  千千万万人说同样的话。比喻意见一致。

出处:唐 孙樵《武皇遗剑录》:“群疑胶牢,万口一辞。”  

4、不约而同  bù yuē ér tóng

释义:不约而同  约:约定;同:相同。事先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的看法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无尺寸之势,起闾巷,杖棘矜,应时而皆动,不谋而俱起,不约而同会。”  

5、不谋同辞  bù móu tóng cí

释义:不谋同辞  指事前没有商量而意见完全一致。

出处:《后汉书 祭祀志上》:“群下百僚,不谋同辞。”  

6、不谋而合  bù móu ér hé

释义:不谋而合  谋:计议;商议;合:相合一致。事先没有商量过而彼此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出处:晋 干宝《搜神记》第二卷:“二人之言,不谋而合。”  

7、众口一词  zhòng kǒu yī cí

释义:众口一词  很多人都说同样的话。

出处:唐 令狐楚《谢赐冬衣状》:“自臣而下,万口一声。”  

8、众口一辞  zhòng kǒu yī cí

释义:众口一辞  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看法或意见一致。

出处:宋 欧阳修《濮议》卷四:“众口一辞,纷然不止。”  

9、众口如一  zhòng kǒu rú yī

释义:众口如一  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看法或意见一致。同“众口一辞”。

出处:明 沈德符《野获编 吏部一 都给事升转》:“而谓科臣但当内擢,其最不肖者间出一二人于外,则众口如一。”  

10、众说纷纭  zhòng shuō fēn yún

释义:众说纷纭  纷纭:言论、事情等多而杂乱。说法多而杂。

出处:元 戴表元《剡源集》第20卷:“然当纯公既没,众说纷纭,卒能坚忍植立。”  

11、千千万万  qiān qiān wàn wàn

释义:千千万万  形容为数极多。

出处:唐 杜牧《晚晴赋》:“千千万万之状容兮,不可得而状也。”  

12、发言盈庭  fā yán yíng tíng

释义:发言盈庭  形容好多人聚在一起议论,意见纷纷,得不出一致的结论。

出处:《诗经 小雅 小旻》:“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  

13、各执一词  gè zhí yī cí

释义:各执一词  执:坚持。各人坚持各人的说法。形容意见不一致。

出处:巴金《春》:“她看见王氏和觉民各执一词,不能断定谁是谁非。”  

14、同声一辞  tóng shēng yī cí

释义:同声一辞  犹言众口一辞。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出处:清·陈确《死节论》:“何至使八百诸侯同声一辞,冠带之伦服膺新命!”  

15、同归殊途  tóng guī shū tú

释义:同归殊途  归:归宿;殊:不同;途:道路。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出处:《周易 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16、异口同声  yì kǒu tóng shēng

释义:异口同声  异:不同。不同的嘴说出同样的话。形容人们的说法完全一致。也作“异口同音”。

出处:晋 葛洪《抱朴子 道意》:“左右小人,并云不可,阻之者众,本无至心,而谏怖者,异口同声。”  

17、异口同音  yì kǒu tóng yīn

释义:异口同音  不同人说同样的话,形容看法、意见完全一致。

出处:南朝·梁·沈约《宋书·庾炳之传》:“伏复深思,只有愚滞,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  

18、志同道合  zhì tóng dào hé

释义:志同道合  形容彼此志向相同;信仰、志趣一致。志:志向;道:道路;信仰。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陈思王植传》:“及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漠神通。”  

19、殊涂同归  shū tú tóng guī

释义:殊涂同归  语出《易 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孔颖达疏:“言天下万事终则同归于一,但初时殊异其涂路也。”本谓由不同途径达到同一目的地。后以喻采用不同方法得到相同结果。

出处:语出《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孔颖达疏:“言天下万事终则同归于一,但初时殊异其涂路也。”  

20、殊途同归  shū tú tóng guī

释义:殊途同归  殊:不同的。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出处:《周易 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21、莫衷一是  mò zhōng yī shì

释义:莫衷一是  莫:不;还是;衷:折衷;断定;是:对。指不知哪个正确。形容各种意见都有。得不出一致的看法。

出处:清 吴趼人《痛史》第三回:“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22、见仁见智  jiàn rén jiàn zhì

释义:见仁见智  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出处:《周易 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23、言人人殊  yán rén rén shū

释义:言人人殊  殊:不同。说的话个个不同。指各人有各人的意见。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曹相国世家》:“参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  

24、询谋佥同  xún móu qiān tóng

释义:询谋佥同  谓咨询和商议的意见都一致。

出处:《尚书·大禹谟》:“朕志先定,询谋佥同。”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