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非常惭愧的四字成语(35个)(形容人十分惭愧的成语)

xxmadmin 2024-09-02 06:02:09

形容非常惭愧的四字成语(形容人十分惭愧的成语)(35个))

形容非常惭愧的四字成语(形容人十分惭愧的成语):一生愧辱,一丝一毫,俯仰无愧,包羞忍耻,厚颜无耻,受之无愧,受之有愧,叨在知己,当之无愧,当之有愧,忝陪末座,惭凫企鹤,惭愧无地,愧天怍人,愧悔无地,措颜无地,无地自厝,无地自容,汗出沾背,汗颜无地,老羞成怒,耳红面赤,自惭形秽,自愧不如,自愧弗如,问心有愧,顾影惭形,顾景惭形,自反无愧,感愧无地,忝列衣冠,面有愧色,满面羞愧,卑陬失色,腼颜人世。

1、一生愧辱  yī shēng kuì rǔ

释义:一生愧辱  一生:一辈子;愧:惭愧;辱:耻辱。终生都感到惭愧和耻辱。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或!"  

2、一丝一毫  yī sī yī háo

释义:一丝一毫  形容极少或极小的一点儿。毫:一厘的十分之一;丝:一毫的十分之一。

出处:宋 欧阳修《会圣宫颂》:“而往惟寅,一毫一丝,给以县官,无取于民。”  

3、俯仰无愧  fǔ yǎng wú kuì

释义:俯仰无愧  比喻没有做亏心事,并不感到惭愧。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4、包羞忍耻  bāo xiū rěn chǐ

释义:包羞忍耻  包:包容,藏;忍:容忍,忍耐。容忍羞愧与耻辱。

出处:唐 杜牧《题乌江亭》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5、厚颜无耻  hòu yán wú chǐ

释义:厚颜无耻  颜:脸面;脸皮。脸皮厚;不知羞耻。

出处:《诗经 小雅 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南朝 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岂可使芳杜厚颜,薛荔蒙耻。”  

6、受之无愧  shòu zhī wú kuì

释义:受之无愧  受:接受,得到。得到某种奖励或荣誉没有什么可惭愧的

出处: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四卷:“这些钱是自己豁出老命赚来的,万般辛苦,受之无愧。”  

7、受之有愧  shòu zhī yǒu kuì

释义:受之有愧  受:接受,得到。得到某种奖励或荣誉感到惭愧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七回:“又买礼来,使老身却之不恭,受之有愧。”  

8、叨在知己  tāo zài zhī jǐ

释义:叨在知己  叨:谦词,表示辱没他人,自觉惭愧;知己:友谊深厚的朋友。有愧于作为您的知己朋友。

出处:清 霁园主人《夜潭随录 崔秀才》:“谓叨在知己,亟当如命。  

9、当之无愧  dāng zhī wú kuì

释义:当之无愧  承受得起这种荣誉或称号;一点也不必感到惭愧。当:担当;承受;之:指所给的荣誉或称号。

出处:宋 欧阳修《回丁判官书》:“夫人有厚己而自如者,恃其中有所以当之而不愧也。”  

10、当之有愧  dāng zhī yǒu kuì

释义:当之有愧  担当不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感到惭愧。

出处:宋·欧阳修《回丁判官书》:“夫人有厚己而自如者;恃其中有所以当之而不愧也。”常用自谦之辞。  

11、忝陪末座  tiǎn péi mò zuò

释义:忝陪末座  忝:辱,愧。惭愧地坐在末座作陪

出处:邹韬奋《患难余生记》第一章:“胡愈之诸先生,我也忝陪末座。”  

12、惭凫企鹤  cán fú qǐ hè

释义:惭凫企鹤  比喻惭愧自己的短处,羡慕别人的长处。

出处: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养气》:“若夫器分有限,智用无涯,或惭凫企鹤,沥辞镌思。”  

13、惭愧无地  cán kuì wú dì

释义:惭愧无地  羞惭愧悔,无地自容。形容非常惭愧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2卷:“似道得词,惭愧无地。”  

14、愧天怍人  kuì tiān zuò rén

释义:愧天怍人  怍:惭愧。对天对人,都感到惭愧。指做了亏心事无脸见人。

出处:《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15、愧悔无地  kuì huǐ wú dì

释义:愧悔无地  指羞惭悔恨得无地自容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姑娘,你问到这里,我安骥诚惶诚恐,愧悔无地。”  

16、措颜无地  cuò yán wú dì

释义:措颜无地  措:安放;颜:脸,面子。脸没地方搁。形容极为惭愧羞愧

出处:明·陈汝元《金莲记·释愤》:“逐臣吹毛洗垢,自知积罪如山;学士排难解纷,反使措颜无地。”  

17、无地自厝  wú dì zì cuò

释义:无地自厝  犹无地自容。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夙宵战怖,无地自厝。”  

18、无地自容  wú dì zì róng

释义:无地自容  容:容纳;容身。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形容非常羞愧。

出处:《敦煌变文集 降魔变文》:“外道无地自容,四众一时唱快处。”  

19、汗出沾背  hàn chū zhān bèi

释义:汗出沾背  沾:浸湿。汗水沾湿了脊背。形容天气炎热或人极度惊慌或惭愧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  

20、汗颜无地  hàn yán wú dì

释义:汗颜无地  汗颜:脸上出汗;常用以表示羞愧。无地:没有容身之地。形容羞愧到了极点;以至感到无地自容。

出处:唐 韩愈《朝归》诗:“服章岂不好,不与德相对,顾影听其声,赪颜汁渐背。”  

21、老羞成怒  lǎo xiū chéng nù

释义:老羞成怒  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6回:“那一个老羞成怒,就假公济私,把他参改,拿问在监。”  

22、耳红面赤  ěr hóng miàn chì

释义:耳红面赤  耳朵和面部都红了。形容过于用力、情绪激动或羞愧时的脸色。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61回:“忽见禁子走来,轻轻的向倪完耳边说了几句。倪完吃了一惊,不觉耳红面赤。”  

23、自惭形秽  zì cán xíng huì

释义:自惭形秽  因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形容自愧不如别人。惭:惭愧;形:形体;秽:丑;肮脏;差。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24、自愧不如  zì kuì bù rú

释义:自愧不如  自己惭愧;比不上别人。形容因自觉不如别人或有缺点而感到惭愧。

出处:唐 元结《七不如篇序》:“元子常自愧不如孩孺。”  

25、自愧弗如  zì kuì fú rú

释义:自愧弗如  自感不如别人而内心惭愧。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邵九娘》:“妻亦心贤之,然自愧弗如,积惭成忌。”  

26、问心有愧  wèn xīn yǒu kuì

释义:问心有愧  愧:惭愧。问问自己觉得有感到惭愧的地方

出处:清·魏秀仁《花月痕》第31回:“只是我自己问心有愧,便觉得不好。”  

27、顾影惭形  gù yǐng cán xíng

释义:顾影惭形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指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出处:晋 傅咸《申怀赋》:“芬芳并发,我秽其馨;德音光宣,我累厥声;岂伊不愧,顾影惭形。”  

28、顾景惭形  gù jǐng cán xíng

释义:顾景惭形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出处:三国·魏·曹植《封二子为公谢恩章》:“天时运幸,得生贵门。遇以亲戚,少荷光宠。窃位列侯,荣曜当世。顾景惭形,流汗反侧。”  

29、自反无愧  zi fan wu kui

释义:自反无愧  摸着胸口自问,毫无惭愧之处。

30、感愧无地  gǎn kuì wú dì

释义:感愧无地  无地:没有一丝一毫的空余之地。形容对人的感激、惭愧到了极点。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一回:"今弟在困危之中,蒙先生慨然以尊斋相借,令弟感愧无地,所以先来谢过,再细细请教。"  

31、忝列衣冠  tiǎn liè yī guān

释义:忝列衣冠  忝:有愧于,常用作廉词;衣冠:指士以上的服饰,引申为士绅。勉强名列士绅的行列之中而感到惭愧。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一个做贡生的人,忝列衣冠;不在乡里间做些好事,只管如此骗人  

32、面有愧色  miàn yǒu kuì sè

释义:面有愧色  愧:惭愧。脸上露出惭愧的神色。形容有所内疚。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于是越王默然不悦,面有愧色。"  

33、满面羞愧  mǎn miàn xiū kuì

释义:满面羞愧  羞愧:感到羞耻和惭愧。满脸都表现出羞耻和惭愧的表情。形容因做错事而内疚和惭愧。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九回:"成然满面羞愧,缩颈而退。"  

34、卑陬失色  bēi zōu shī sè

释义:卑陬失色  卑陬:惭愧的样子。表示十分惭愧,面失常态。

出处:《庄子·天地篇》:"子贡卑陬失色,顼顼然不自得,行三十里而后愈。"  

35、腼颜人世  miǎn yán rén shì

释义:腼颜人世  腼颜:表现出惭愧的脸色。形容丧气失节,厚颜无耻地活在世上。

出处:《晋书·郗鉴传》:"岂可偷生屈节,腼颜天壤邪!"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