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一个人很少笑的成语(40个)(形容一个人很省的成语)

xxmadmin 2024-08-25 15:00:05

形容一个人很少笑的成语(形容一个人很省的成语)(40个))

形容一个人很少笑的成语(形容一个人很省的成语):并容徧覆,不存芥蒂,不落俗套,不过尔尔,东床快婿,傍人门户,出类拔萃,别具一格,别树一帜,包羞忍耻,壁立千仞,大刀阔斧,大展宏图,大度包容,大气磅礴,拔新领异,摧枯拉朽,标新取异,标新竞异,独一无二,独具匠心,独出己见,独有千秋,独树一帜,独步一时,独步天下,独竖一帜,独辟蹊径,白虹贯日,笔下超生,胆大包天,藏污纳垢,超群出众,蹈常袭故,达人知命,达士通人,遏恶扬善,顶天立地,川泽纳污,独出机杼。

1、并容徧覆  bìng róng biàn fù

释义:并容徧覆  广为包容覆庇。比喻德化之广。

出处:宋·曾巩《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真宗皇帝继统遵业,以涵煦生养,蕃息齐民;以并容徧覆,扰服异类。"  

2、不存芥蒂  bù cún jiè dì

释义:不存芥蒂  芥蒂:本作“蒂芥”,细小的梗塞物,比喻积在心里的怨恨或不快。心里不积存怨恨和不快。形容人心地宽,气量大。

出处:汉 司马相如《子虚赋》:“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  

3、不落俗套  bù luò sú tào

释义:不落俗套  落:停留,定正。不因袭陈旧的格式

出处:臧克家《京华练笔三十年》:“我学习写点评论性质的文章,给自己立两个标准。一个是独立思考,另一个是不落俗套。”  

4、不过尔尔  bù guò ěr ěr

释义:不过尔尔  尔尔:如此如此。不过如此而已。

出处:清 沈复《浮生六记 浪游记快》:“其红门局之梅花,姑姑庙之铁树,不过尔尔。”  

5、东床快婿  dōng chuáng kuài xù

释义:东床快婿  指为人豁达,才能出众的女婿。是女婿的美称。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郗太傅在京品,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6、傍人门户  bàng rén mén hù

释义:傍人门户  傍:依傍;靠着。依靠在别人家门庭上。比喻完全依赖别人;不能自主或自立。

出处:宋 苏轼《东坡志林》第12卷:“桃符怒,往复纷然不已。门神解之曰:‘吾辈不肖,方傍人门户,何暇争闲气耶?’”  

7、出类拔萃  chū lèi bá cuì

释义:出类拔萃  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萃:草丛生的样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超出那一类;高出那一群。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8、别具一格  bié jù yī gé

释义:别具一格  格:格式;风格。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形容别致、新颖;与众不同的样子、风度等。

出处:清 吕留良《与施愚山书》:“咏见赠诗,风力又别具一格。”  

9、别树一帜  bié shù yī zhì

释义:别树一帜  别:另外;树:建立。另外立起一面旗帜。比喻开创新路另成一家。

出处:清 邹容《革命军》第二章:“中国士人,又有一种岸然道貌,根器特异,别树一帜,以号于众者。”  

10、包羞忍耻  bāo xiū rěn chǐ

释义:包羞忍耻  包:包容,藏;忍:容忍,忍耐。容忍羞愧与耻辱。

出处:唐 杜牧《题乌江亭》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11、壁立千仞  bì lì qiān rèn

释义:壁立千仞  形容岩石高耸。

出处:晋 张载《剑阁铭》:“是曰剑阁,壁立千仞,穷地之险,极路之峻。”  

12、大刀阔斧  dà dāo kuò fǔ

释义:大刀阔斧  大刀和阔斧都是古代的武器。原来形容军队声势浩大;杀气腾腾;充满战斗气氛。现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7回:“摇旗呐喊,擂鼓鸣锣,大刀阔斧,杀奔祝家庄来。”  

13、大展宏图  dà zhǎn hóng tú

释义:大展宏图  大规模地实施宏伟远大的计划或抱负(展:把卷着的画轴舒张开来;比喻实现;宏图:比喻宏伟远大的谋略或计划)。

出处:唐 韩愈《为裴相公让官表》:“启中兴之宏图,当太平之昌历。”  

14、大度包容  dà dù bāo róng

释义:大度包容  形容气量大,能宽容人。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回:“这事情自以为不办为是。倘若嫂夫人是大度包容的呢,自然没得话说。”  

15、大气磅礴  dà qì páng bó

释义:大气磅礴  磅礴:广大无边。形容气势盛大。

出处:荀况《荀子 性恶》:“杂能旁魄而无用。”  

16、拔新领异  bá xīn lǐng yì

释义:拔新领异  指创立新意,提出独特的见解。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王逸少作会稽,初至,支道林在焉。孙兴公谓王曰:‘支道林拔新领异,胸怀所及乃自佳,卿欲见不?’”  

17、摧枯拉朽  cuī kū lā xiǔ

释义:摧枯拉朽  摧:破坏;枯:枯草;拉:折断;朽:朽烂的木头。比喻腐朽势力或事物很容易被摧毁。原作“摧枯折腐”。

出处:《晋书 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何所顾虑乎?”  

18、标新取异  biāo xīn qǔ yì

释义:标新取异  标:检举;异:特别的。提出新的见解,表示与众不同,有创见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8回:“秦妃子既能标新取异,剪彩为花,与湖山增胜。”  

19、标新竞异  biāo xīn jìng yì

释义:标新竞异  指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

出处: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 杂觚 文人害国》;“魏大中答萧元恒云:……衡文者日阅数十百卷,皆束书不观,而荒于嬉者之文。得一二标新竞异之文,安得有亟赏之而亟拔之。”  

20、独一无二  dú yī wú èr

释义:独一无二  只有这一个;而没有别的可与其相比。形容非常突出。

出处:宋 延寿《宗镜录》第31卷:“独一无二,即真解脱。”  

21、独具匠心  dú jù jiàng xīn

释义:独具匠心  匠心:巧妙的心思。具有独特的巧妙心思。多指技术或艺术方面有创造性。

出处:唐 张佑《题王右丞山水障》:“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  

22、独出己见  dú chū jǐ jiàn

释义:独出己见  见:见解、主张。与别人不同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出处:清·无名氏《续小五义》第一回:“且说黑妖狐智化与小诸葛沈仲元二人暗地商议,独出己见,要去王府盗取盟单。”  

23、独有千秋  dú yòu qiān qiū

释义:独有千秋  独具流传久远的价值;具有独特的专长或优点,可以流传千古。

出处:清·张履《学箴示诸生》:“何穷何通?何得何丧?独有千秋,斯志必抗。”  

24、独树一帜  dú shù yī zhì

释义:独树一帜  单独打起一面旗号。比喻风格新奇;自成一家。也比喻自立门户。

出处:清 袁枚《随园诗话》:“所以能独树一帜者,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  

25、独步一时  dú bù yī shí

释义:独步一时  独步:独一无二。形容当代独一无二;无与伦比。

出处:《宣和画谱 郭熙》第11卷:“论者谓熙独步一时,虽年老落笔益壮,如随其年貌焉。”  

26、独步天下  dú bù tiān xià

释义:独步天下  独步:独一无二,特别突出。超群出众,无人可比。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戴良》:“我若仲尼长东鲁,大禹出西羌,独步天下,谁与为偶!”  

27、独竖一帜  dú shù yī zhì

释义:独竖一帜  同“独树一帜”。

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所以能独竖一帜者,正为不袭盛唐窠臼也。”  

28、独辟蹊径  dú pì xī jìng

释义:独辟蹊径  辟:开辟;蹊径:小路。独自开创一条新路。比喻独创新的方法或风格。

出处:清 叶燮《原诗 外篇上》:“抹倒体裁、声调、气象、格力诸说,独辟蹊径,而栩栩然自是也。”  

29、白虹贯日  bái hóng guàn rì

释义:白虹贯日  虹:这里指的是“晕”(yùn);即日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形成的光圈;贯:穿。古人迷信;认为这种异常的天象;是天变将发的征兆;将有不平常的事件发生。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四》:“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30、笔下超生  bǐ xià chāo shēng

释义:笔下超生  超生:佛家语,指人死后灵魂投生为人。为了免使他人受难,书写时,在用意和措词方面都给予宽容或开脱。

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实是不忍他含冤负屈,故此来到台前控诉,乞老爷笔下超生。”  

31、胆大包天  dǎn dà bāo tiān

释义:胆大包天  形容胆量极大(多指做坏事)。现多含贬义。

出处:唐 刘叉《自问》:“自问彭城子何人授汝颠,酒肠宽似海,诗胆大于天。”  

32、藏污纳垢  cáng wū nà gòu

释义:藏污纳垢  污、垢:肮脏的东西。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出处:清 孙雨林《皖江血 定计》:“收回那十八省剩水残山,洗尽这二百年藏污纳垢。”  

33、超群出众  chāo qún chū zhòng

释义:超群出众  指超出众人。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十回:“女郎题句,也有超群出众的。”  

34、蹈常袭故  dǎo cháng xí gù

释义:蹈常袭故  蹈:踏;遵循;袭:固袭;继承;常、故:惯常的;旧的。遵循常规旧法。形容办事只会按照老的规矩;不会创新。

出处:宋 苏轼《伊尹论》:“后之君子,蹈常而习故,惴惴焉惧不免于天下,一为希阔之行。”  

35、达人知命  dá rén zhī mìng

释义:达人知命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指心胸豁达的人,安于命运。

出处:唐·王勃《滕五阁序》:“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36、达士通人  dá shì tōng rén

释义:达士通人  通人:学识渊博贯通古今的人。指心胸豁达,学识渊博的人。

出处:宋·陆游《雍煕请机老疏》:“伏望尊官长者,达士通人,共燃续慧命灯,不惜判虚空笔,起难遭想,结果胜缘。”  

37、遏恶扬善  è è yán shàn

释义:遏恶扬善  遏:阻止;扬:宣扬。禁绝坏事,宣扬提倡好事。

出处:《周易 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38、顶天立地  dǐng tiān lì dì

释义:顶天立地  头顶云天;脚踩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豪迈。也形容敢作敢为;光明磊落。

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育王裕禅师法嗣 道场法全禅师》:“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肩横榔栗,到处行脚。”  

39、川泽纳污  chuān zé nà wū

释义:川泽纳污  以湖泊江河能容纳各种水流的特性。比喻人有涵养,能包容所有的善恶、毁誉。

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40、独出机杼  dú chū jī zhù

释义:独出机杼  独:独特,特别;机杼:织布机和织布梭,引申为织布方法。比喻文章的命题和构思独特新颖,与众不同。

出处:《北史·祖莹传》:"作文须自出机杼,或一家风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