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自己不够好的成语(27个)(形容自己不够好自谦的成语)

xxmadmin 2024-08-24 09:00:41

表示自己不够好的成语(形容自己不够好自谦的成语)(27个))

表示自己不够好的成语(形容自己不够好自谦的成语):瞽言萏议,瞽言蒭议,一得之见,人微望轻,以勤补拙,刍荛之见,千虑一得,孤陋寡闻,学浅才疏,学疏才浅,心有余而力不足,愚妄无知,愧不敢当,才疏学浅,抛砖引玉,敬陈管见,无以塞责,无地自容,毕恭毕敬,狂瞽之说,狗续貂尾,管窥之见,自惭形秽,诠才末学,询于刍荛,不明事理,盲瞽之言。

1、瞽言萏议  gǔ yán dàn yì

释义:瞽言萏议  萏议:草野之人的议论。盲人和草野平民的言论。常用作自谦之辞。

2、瞽言蒭议  gǔ yán chú yì

释义:瞽言蒭议  瞽言:不达事理的议论;蒭议:草野之人的议论。水平不够,见解不深的言论。常用作自谦之辞。

出处:《南齐书·刘善明传》:"不识忌讳,谨陈愚管,瞽言蒭议,伏待斧钺。"  

3、一得之见  yī dé zhī jiàn

释义:一得之见  一点点肤浅的见解。表示谦虚。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4、人微望轻  rén wēi wàng qīng

释义:人微望轻  谓身份低下,资望不足。多用作自谦之词。

出处:宋·岳飞《奏乞罢制置使职事状》:“窃念臣人微望轻,难任斯职。”  

5、以勤补拙  yǐ qín bǔ zhuō

释义:以勤补拙  用勤奋补救笨拙,含有自谦之意。

出处:隋·李德林《〈霸朝集〉序》:“心无别虑,笔不暂停。或毕景忘餐,或连宵不寐。以勤补拙,不遑自处。”  

6、刍荛之见  chú ráo zhī jiàn

释义:刍荛之见  刍荛:割草打柴的人。认为自己的意见很浅陋的谦虚说法。

出处:《诗经·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7、千虑一得  qiān lǜ yī dé

释义:千虑一得  虑:思考;得:收获。在千百次的考虑中;总会有正确的时候。

出处: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内篇杂下十八》:“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 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8、孤陋寡闻  gū lòu guǎ wén

释义:孤陋寡闻  学识短浅;见闻不广。陋:见闻不广;寡:少。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9、学浅才疏  xué qiǎn cái shū

释义:学浅才疏  才能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出处: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神思》:“若学浅而空迟,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闻。”  

10、学疏才浅  xué shū cái qiǎn

释义:学疏才浅  同“学浅才疏”。

出处:元·高明《琵琶记·南浦嘱别》:“你读书思量做状元,我只怕你学疏才浅。”  

11、心有余而力不足  xīn yǒu yú ér lì bù zú

释义:心有余而力不足  心里非常想做;可是力量不够。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12、愚妄无知  yú wàng wú zhī

释义:愚妄无知  形容非常愚笨,糊涂,又没有知识

出处:冯玉祥《我的生活》第23章:“所看见的只是目前的利禄,个人的势位,而又愚妄无知,轻举盲动。”  

13、愧不敢当  kuì bù gǎn dāng

释义:愧不敢当  感到惭愧;承当不起。表示对别人所给予的称赞或物品受之有愧。

出处:清 郑燮《刘柳村册子》:“紫琼崖道人,慎郡王也,赠诗:‘按拍遥传月殿曲,走盘乱泻蛟宫珠。’愧不敢当,然亦佳句。”  

14、才疏学浅  cái shū xué qiǎn

释义:才疏学浅  才:才能;疏:空虚;浅薄。才能不高;学问不深。

出处:元 柯丹邱《荆钗记 合卺》:“欲步蟾宫,奈才疏学浅,未得蜚冲。”  

15、抛砖引玉  pāo zhuān yǐn yù

释义:抛砖引玉  抛出砖头;引来白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时有一僧便出,礼拜,师曰:‘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坠子。’”  

16、敬陈管见  jìng chén guǎn jiàn

释义:敬陈管见  敬陈:恭敬地陈述;管见:从管子里观看东西,所见极小,指浅陋的见解。毕恭毕敬地阐明自己浅陋的见解或建议。多用于自谦词。

出处:蔡东藩《清史演义》第71回:“因御史董元醇敬陈管见一折,内称请皇太后暂时权理朝政,俟数年后,朕能亲裁庶务,再行归政。”  

17、无以塞责  wú yǐ sè zé

释义:无以塞责  自谦之语。无法弥补自己应负的责任。

出处:《汉书 东方朔传》:“妾幸蒙陛下厚恩,先帝遗德,奉朝请之礼,备臣妾之仪,列为公主,赏赐邑人,隆天重地,死无以塞责。”  

18、无地自容  wú dì zì róng

释义:无地自容  容:容纳;容身。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形容非常羞愧。

出处:《敦煌变文集 降魔变文》:“外道无地自容,四众一时唱快处。”  

19、毕恭毕敬  bì gōng bì jìng

释义:毕恭毕敬  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五:“军长为李玉堂,一山东大汉,抵军部时,在门外相迎,毕恭毕敬。”  

20、狂瞽之说  kuáng gǔ zhī shuō

释义:狂瞽之说  狂:轻狂;瞽:盲目。愚妄无知的言论

出处:《南史·虞寄传》:“使得尽狂瞽之说,披肝胆之诚。”  

21、狗续貂尾  gǒu xù diāo wěi

释义:狗续貂尾  见“狗尾续貂”。

出处:清·嬴宗季女《六月霜·张罗》:“杀人献媚,情甘狗续貂尾。”  

22、管窥之见  guǎn kuī zhī jiàn

释义:管窥之见  管窥:从管中看物。管筒所窥见的地方极小。比喻见解局限、偏颇、肤浅

出处:《魏书·魏收传》:“仰恃皇造宿眷之隆,敢陈愚昧管窥之见。”  

23、自惭形秽  zì cán xíng huì

释义:自惭形秽  因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形容自愧不如别人。惭:惭愧;形:形体;秽:丑;肮脏;差。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24、诠才末学  quán cái mò xué

释义:诠才末学  低下的才能与肤浅的学识。多用作自谦之词。

出处:清·纳兰性德《上座主徐健庵先生书》:“某以诠才末学,年未弱冠,出应科举之试。”  

25、询于刍荛  xún yú chú ráo

释义:询于刍荛  与樵夫商议事情,意谓不耻下问。

出处:《诗经·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26、不明事理  bù míng shì lǐ

释义:不明事理  明:明白,懂得。不懂得事物的道理。

27、盲瞽之言  máng gǔ zhī yán

释义:盲瞽之言  盲瞽:眼睛瞎,比喻不明事理。指见识短浅或没有分寸的话。常用作自谦语。

出处:汉·王充《论衡·谢短》:"然则儒生所谓盲瞽者也。"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