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东西的成语怎么说?(26个)(形容东西丢失的成语)

xxmadmin 2024-08-21 06:01:57

丢东西的成语怎么说?(形容东西丢失的成语)(26个))

丢东西的成语怎么说?(形容东西丢失的成语):不知去向,不翼而飞,丢三落四,亡羊补牢,人多手杂,前功尽弃,原封不动,亡羊歧路,多歧亡羊,扫地以尽,拍案惊奇,无影无踪,无根而固,无翼而飞,杳无消息,楚弓楚得,楚得楚弓,歧路亡羊,毋翼而飞,石沉大海,补牢顾犬,误入歧途,路不拾遗,道不举遗,道不拾遗,道不掇遗。

1、不知去向  bù zhī qù xiàng

释义:不知去向  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宣王问曰:‘如今红衣小儿何在?’答曰:‘自教歌之后,不知去向。’”  

2、不翼而飞  bù yì ér fēi

释义:不翼而飞  翼:翅膀;不翼:没有翅膀。没有翅膀就飞走了。形容消息等流传迅速;也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也作“无翼而飞”。

出处:战国 齐 管仲《管子 戒篇》:“无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  

3、丢三落四  diū sān là sì

释义:丢三落四  丢掉这些;又遗漏那些。形容马虎健忘;顾此失彼。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俗语说的:‘夯雀儿先飞’,省的临时丢三落四的不齐全,令人笑话。”  

4、亡羊补牢  wáng yáng bǔ láo

释义:亡羊补牢  羊丢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5、人多手杂  rén duō shǒu zá

释义:人多手杂  指动手的人多。也只人头杂的场合,东西容易散失或丢失。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七回:“老太太屋里还罢了,太太屋里人多手杂,别人还可已,那个主儿的一伙子人见是这屋里的东西,又该使黑心弄坏了才罢。”  

6、前功尽弃  qián gōng jìn qì

释义:前功尽弃  以前的功劳、成绩完全丢失;或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费。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今又将兵出塞,过两周,倍韩,攻梁,一举不得,前功尽弃。”  

7、原封不动  yuán fēng bù dòng

释义:原封不动  封:封口。原意为原来贴好的封口一点也没变动。比喻一切照原样;丝毫没有变动。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小娘子道:‘日日与主翁来看炉,是原封不动的,不知何如?’”  

8、亡羊歧路  wáng yáng qí lù

释义:亡羊歧路  亡:丢失;歧路:岔路。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

出处:《列子·说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9、多歧亡羊  duō qí wáng yáng

释义:多歧亡羊  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也比喻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出处: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说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10、扫地以尽  sǎo dì yǐ jìn

释义:扫地以尽  比喻破坏得彻底。也比喻面子、威风丢失干净。

出处:清 梁启超《新民议 禁早婚议》:“一群之道德法律,且将扫地以尽。”  

11、拍案惊奇  pāi àn jīng qí

释义:拍案惊奇  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出处: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12、无影无踪  wú yǐng wú zōng

释义:无影无踪  踪:踪迹。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出处:元 吴昌龄《东坡梦》:“你那里挨挨拶拶,闪闪藏藏,无影无踪。”  

13、无根而固  wú gēn ér gù

释义:无根而固  固:牢固。没有根柢却能牢固。比喻有共同的思想感情作基础。

出处:《管子·戒》:“管仲复于桓公曰:‘无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  

14、无翼而飞  wú yì ér fēi

释义:无翼而飞  翼:翅膀。没有翅膀却飞走了。比喻事物很快地传播开来。

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山川》:“众议成林,无翼而飞,三人成市虎。”  

15、杳无消息  yǎo wú xiāo xī

释义:杳无消息  杳:无影无踪。没有一点儿音信。

出处:明 沈德符《野获编》:“微闻有浮海行者,踪迹可疑。乃南至闽广近海诸地,无不遍历,杳无消息。”  

16、楚弓楚得  chǔ gōng chǔdé

释义:楚弓楚得  楚国人丢掉的弓;仍然被楚国人拾到了。比喻自己丢失的东西落入与自己同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手中。形容肥水没有外流。

出处:西汉 刘向《说苑》:“左右请求之。王曰:‘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17、楚得楚弓  chǔ dé chǔ gōng

释义:楚得楚弓  见“楚弓楚得”。

出处:见“楚弓楚得”。  

18、歧路亡羊  qí lù wáng yáng

释义:歧路亡羊  亡:丢失。在岔道上跑丢了羊。比喻人生道路复杂;掌握不好方向会误入歧途;以致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出处:《列子 说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19、毋翼而飞  wú yì ér fēi

释义:毋翼而飞  比喻传播之迅速。

出处:《战国策·秦策三》:“闻‘三人成虎,十夫揉椎,众口所移,毋翼而飞。’故曰,不如赐军吏而礼之。”  

20、石沉大海  shí chén dà hǎi

释义:石沉大海  石头沉到海底。比喻从此没有消息。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他若是不来,似石沉大海。”  

21、补牢顾犬  bǔ láo gù quǎn

释义:补牢顾犬  丢失了羊,才修补羊圈;见了野兔,才回头唤狗去追捕。比喻对出现的失误,及时设法补救。

出处:语本《战国策 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22、误入歧途  wù rù qí tú

释义:误入歧途  误:受惑;歧途:错误的道路。由于受煽惑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2回:“弟子方可日渐精进,不致误入歧途。”  

23、路不拾遗  lù bù shí yí

释义:路不拾遗  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出处:汉 贾谊《新书 先醒》:“百姓富,民恒一,路不拾遗,国无狱讼。”  

24、道不举遗  dào bù jǔ yí

释义:道不举遗  同“道不拾遗”。

出处:《新唐书·阚祾传》:“部兵皆群盗,横相侵牟,祾案罪杀之,虽亲故无脱者,至道不举遗。”  

25、道不拾遗  dào bù shí yí

释义:道不拾遗  遗:丢失的东西。东西掉在路上没有人捡走;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气很好。也作“路不拾遗”。

出处: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子产退而为政,五年,国无盗贼,道不拾遗。”  

26、道不掇遗  dào bù duō yí

释义:道不掇遗  同“道不拾遗”。

出处:《新唐书·东夷传·高丽》:“降、败、杀人及剽动者斩,盗者十倍取偿,杀牛马者没为奴婢,故道不掇遗。”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