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祭祀的四字词语(35个)(形容祭祀的四字成语)

xxmadmin 2024-08-20 15:00:10

关于祭祀的四字词语(形容祭祀的四字成语)(35个))

关于祭祀的四字词语(形容祭祀的四字成语):不丧匕鬯,与世长辞,为国捐躯,任重道远,功名利禄,匕鬯不惊,君子之交,含笑九泉,呜呼哀哉,寿终正寝,庸庸碌碌,惊世骇俗,所到之处,抚今思昔,抚今悼昔,抚今痛昔,抚今追昔,撒手人寰,改步改玉,改玉改步,断尾雄鸡,春祈秋报,溘然长逝,潢潦可荐,玉碎香消,瘗玉埋香,衮衣绣裳,被绣之牺,觥筹交错,风调雨顺,香消玉损,香消玉碎,马革裹尸,驾鹤西游,不迁之庙。

1、不丧匕鬯  bù sàng bǐ chàng

释义:不丧匕鬯  匕鬯:宗庙祭祀物品。形容军纪严明,百姓安居,不废宗庙祭祀

出处:《周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2、与世长辞  yǔ shì cháng cí

释义:与世长辞  世:人世;长:永远;辞:辞别;告别。和人世永远告别。是死的委婉语。

出处:汉 张衡《归田赋》:“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常辞。”  

3、为国捐躯  wèi guó juān qū

释义:为国捐躯  捐:献;躯:身体,指生命。为国家牺牲生命。

出处: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39回:“为国捐躯赴战场,丹心可并日争光。”  

4、任重道远  rèn zhòng dào yuǎn

释义:任重道远  担子很重;路程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5、功名利禄  gōng míng lì lù

释义:功名利禄  名利地位。

出处: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只因功名利禄得不到保障,所以他们便想到要和流寇苟合,铤而走险。”  

6、匕鬯不惊  bǐ chàng bù jīng

释义:匕鬯不惊  匕:羹匙;鬯:古时用郁金草酿黑黍而制成的祭祀用的香酒。匕鬯:借指祭祀。原指宗庙祭祀不受惊扰。

出处:唐 杨炯《益州温江县令任君神道碑》:“出身事主,元良永固于万邦;束发登朝,匕鬯不惊于百里。”  

7、君子之交  jūn zǐ zhī jiāo

释义:君子之交  贤者之间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虚华。

出处:庄周《庄子 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8、含笑九泉  hán xiào jiǔ quán

释义:含笑九泉  九泉:地下深处,旧指人死之后埋葬的地方。也作:“黄泉”。在九泉之下满含笑容。表示死后也感到欣慰和高兴。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我儿前去,得能替我出半臂之劳,我亦含笑九泉。”  

9、呜呼哀哉  wū hū āi zāi

释义:呜呼哀哉  旧时祭文中常用的表示对死者哀悼的语句;意思是“唉!伤心啊!”后用以指死亡或完蛋。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十六年》:“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  

10、寿终正寝  shòu zhōng zhèng qǐn

释义:寿终正寝  寿终:活到老死;正寝:旧式住房的正屋。原指老死在家里。现比喻事物的灭亡。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11回:“纣王立身大呼曰:'你道朕不能善终,你自夸寿终正寝,非侮君而何!”  

11、庸庸碌碌  yōng yōng lù lù

释义:庸庸碌碌  庸庸:平平常常。碌碌:无能的样子。指人平凡无奇,无所作为。

出处: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三:“卿等居持衡秉鉴之任,宜在公平以辨别贤否,毋但庸庸碌碌充位而已。”  

12、惊世骇俗  jīng shì hài sú

释义:惊世骇俗  世、俗:指一般人。使一般人感到惊骇。

出处:明 刘基《贾性之市德斋记》:“是皆为惊世骇俗,而有害于道。”  

13、所到之处  suǒ dào zhī chù

释义:所到之处  所去的任何地方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7回:“如今知道朝里那些老爷们都是能文能武,出力报效,所到之处,早已消灭了。”  

14、抚今思昔  fǔ jīn sī xī

释义:抚今思昔  见“抚今悼昔”。

出处:秦牧《长街灯语一九七九年的晨钟》:“抚今思昔,心头掀起了思想的浪花。”  

15、抚今悼昔  fǔ jīn dào xī

释义:抚今悼昔  因眼前事物而引起对往事的追思。

出处:明·陈子龙《张邵阳诔》:“抚今悼昔,怆然悲鸣。”  

16、抚今痛昔  fǔ jīn tòng xī

释义:抚今痛昔  见“抚今悼昔”。

出处:明·陈汝元《金莲记·释愤》:“感惠忘仇,抚今痛昔。”  

17、抚今追昔  fǔ jīn zhuī xī

释义:抚今追昔  抚:按;摸;接触;今:当前;眼下;追:回想;昔:过去。接触到当前的情景;回想追念过去的情形。

出处:清 周亮工《题菊帖后》:“抚今追昔,泪且涔涔透纸背矣。”  

18、撒手人寰  sā shǒu rén huán

释义:撒手人寰  人寰:人世。指离开人世

出处: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君子之交》:“程继先、王凤卿也撒手人寰。”  

19、改步改玉  gǎi bù gǎi yù

释义:改步改玉  步:古代祭祀时祭者与尸相距的步数,以地位排列。改变步数,改换玉饰。指死者身份改变,安葬礼数也应变更。

出处:左丘明《左传 定公五年》:“季平子行东野,还,未至。丙申,卒于房。阳虎将以玙璠敛,仲梁怀弗与,曰:‘改步改玉。’”  

20、改玉改步  gǎi yù gǎi bù

释义:改玉改步  见“改步改玉”。

出处:章炳麟《革命道德说》:“蒙古不道,宰割诸夏,改玉改步,人无异心。”  

21、断尾雄鸡  duàn wěi xióng jī

释义:断尾雄鸡  断尾:断去尾巴。雄鸡因怕做祭祀的贡品而自残其身。比喻人怕被杀而自尽或装傻

出处:宋·苏轼《僧爽白鸡》:“断尾雄鸡本畏烹,年来听法伴修行。”  

22、春祈秋报  chūn qí qiū bào

释义:春祈秋报  祈:向神求祷;报:为报恩而祭祀。指春秋两季举行的祭祀

出处:《诗经·周颂·载芟序》:“《载芟》,春籍田而祈社稷也。”孔颖达疏:“既谋事求助,致敬民神,春祈秋报,故次《载芟》、《良耜》也。”  

23、溘然长逝  kè rán cháng shì

释义:溘然长逝  指死去

出处:梁启超《饮冰室诗话》:“乃归未及一月,竟溘然长逝,年仅逾弱冠耳。”  

24、潢潦可荐  huáng liáo kě jiàn

释义:潢潦可荐  潢:积水;潦:地面积水;荐:祭祀。指污浊的积水都可以用来祭祀鬼神。祭祀在于诚敬之心,而不在于祭品的厚薄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三年》:“筐箻锜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  

25、玉碎香消  yù suì xiāng xiāo

释义:玉碎香消  比喻女子死亡。

出处:明 无名氏《寻亲记》第二十四出:“玉碎香消镜台荒,绿云缭乱懒梳妆。”  

26、瘗玉埋香  yì yù mái xiāng

释义:瘗玉埋香  指美丽的女子死亡。

出处:南宋·吴文英《莺啼序》:“别后访、六桥无信,事往花委,瘗玉埋香,几番风雨。”  

27、衮衣绣裳  gǔn yī xiù cháng

释义:衮衣绣裳  古代天子祭祀时所穿的绣有龙的礼服,形容衣着华丽奢华

出处:《诗经·豳风·九罭》:“我觏之子,衮衣绣裳。”  

28、被绣之牺  pī xiù zhī xī

释义:被绣之牺  被:通“披”;牺:祭祀用的牲畜。披着锦绣的牲牛。比喻求得功名利禄而不能全余生的人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列御寇》:“或聘于庄子。庄子应其使曰:‘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叔,及其牵而入于大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  

29、觥筹交错  gōng chóu jiāo cuò

释义:觥筹交错  酒杯和酒筹错杂放置。形容众人一起宴饮时的热闹景象。

出处: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30、风调雨顺  fēng tiáo yǔ shùn

释义:风调雨顺  调:调和;配合得均匀合适;顺:适合需要。形容风雨及时;有利于作物的生长。现比喻客观条件有利。

出处:《旧唐书 礼仪志一》引《六韬》:“既而克殷,风调雨顺。”  

31、香消玉损  xiāng xiāo yù sǔn

释义:香消玉损  见“香消玉碎”。

出处:清·缪艮《沈秀英传》:“秀英香消玉损,已返方诸。”  

32、香消玉碎  xiāng xiāo yù suì

释义:香消玉碎  比喻年轻美貌女子死亡。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4回:“香消玉碎佳人绝,粉骨残躯血染衣!”  

33、马革裹尸  mǎ gé guǒ shī

释义:马革裹尸  革:皮;皮革;裹:包。用马皮将尸体包起来。形容英雄战死杀场的决心和无畏气概。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34、驾鹤西游  jià hè xī yóu

释义:驾鹤西游  死的婉称。

出处:邓友梅《那五》:“过老太太言而有信,这事办完不久就驾鹤西游了,紫云正式把家管了起来。”  

35、不迁之庙  bù qiān zhī miào

释义:不迁之庙  古代不迁入祧庙合祭而单独进行祭祀的帝王家庙。

出处:后晋·沈昫《旧唐书·武宗纪》:"宪宗皇帝有恢复中兴之功,请为百代不迁之庙。"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