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寒字的成语有哪些成语有哪些(40个)(带寒的成语有哪些)

xxmadmin 2024-08-20 06:02:18

带寒字的成语有哪些成语有哪些(带寒的成语有哪些)(40个))

带寒字的成语有哪些成语有哪些(带寒的成语有哪些):寒灰更然,八百孤寒,号寒啼饥,唇亡齿寒,噤若寒蝉,大寒索裘,寒冬腊月,寒往暑来,寒心酸鼻,寒木春华,寒来暑往,寒毛卓竖,寒泉之思,寒耕热耘,寒花晚节,寒蝉仗马,寒蝉僵鸟,寒蝉凄切,寒酸落魄,广寒仙子,忽冷忽热,患难之交,救寒莫如重裘,春寒料峭,白屋寒门,胆寒发竖,胆战心寒,胆颤心寒,薄寒中人,薄祚寒门,辅车相依,郊寒岛瘦,风雨凄凄,饥寒交至,寒风刺骨,回寒倒冷,寒风侵肌,不饥不寒,荡为寒烟,颠寒作热。

1、寒灰更然  hán huī gèng rán

释义:寒灰更然  比喻重获生机。然,同“燃”。

出处:《隋书·于仲文传》:"伏愿垂泣辜之恩,降云雨之施,追草昧之始,录涓滴之功,则寒灰更然,枯骨生肉,不胜区区之至,谨冒死以闻。"  

2、八百孤寒  bā bǎi gū hán

释义:八百孤寒  八百:形容多;孤寒:指贫困的读书人。许多生活贫困的读书人。

出处: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  

3、号寒啼饥  háo hán tí jī

释义:号寒啼饥  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出处:唐 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4、唇亡齿寒  chún wáng chǐ hán

释义:唇亡齿寒  亡:没有。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两者关系密切;相互依存;利害相关。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5、噤若寒蝉  jìn ruò hán chán

释义:噤若寒蝉  噤:闭口不作声;若:像;寒蝉:深秋的知了。不作声像深秋的知了一样。形容有顾虑不敢说话。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6、大寒索裘  dà hán suǒ qiú

释义:大寒索裘  等到大冷天才去找毛皮衣服。比喻平时没有准备,事到临头十分慌乱。

出处:汉·扬雄《法言·寡见》:“大寒而后索认裘,不亦晚乎?”  

7、寒冬腊月  hán dōng là yuè

释义:寒冬腊月  腊月:农历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出处:汉 无名氏《别诗(骨肉缘枝叶)》:“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8、寒往暑来  hán wǎng shǔ lái

释义:寒往暑来  寒冬已过,盛夏将至。指四季的轮回。泛指时光流逝

出处:南朝·宋·鲍照《伤逝赋》:“寒往暑来而不穷,哀极乐反而有终。”  

9、寒心酸鼻  hán xīn suān bí

释义:寒心酸鼻  寒心:心中战粟;酸鼻:鼻子辛酸。形容心里害怕而又悲痛。

出处:战国 楚 宋玉《高唐赋》:“感心动耳,回肠伤气。孤子寡妇,寒心酸鼻。”  

10、寒木春华  hán mù chūn huá

释义:寒木春华  寒木不凋,春华吐艳。比喻各具特色。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刘应之曰:‘既有寒木,又发春华,何如也?’”  

11、寒来暑往  hán lái shǔ wǎng

释义:寒来暑往  寒冷的冬季来临了;暑热的夏日过去了。形容时间的不停流逝。

出处:《周易 系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12、寒毛卓竖  hán máo zhuó shù

释义:寒毛卓竖  汗毛都竖立起来。形容非常恐怖,或心情特别紧张害怕。

出处:《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见者寒毛卓竖,舍利佛独自安然。”  

13、寒泉之思  hán quán zhī sī

释义:寒泉之思  指子女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出处:《诗经 邶风 凯风》:“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14、寒耕热耘  hán gēng rè yùn

释义:寒耕热耘  泛指农作辛苦。

出处:《孔子家语 屈节解》:“民寒耕热耘曾不得食,岂不衰哉!”  

15、寒花晚节  hán huā wǎn jié

释义:寒花晚节  寒花:寒天的花;晚节:晚年的节操。比喻人晚节高尚。

出处:宋·韩琦《重阳》诗:“不羞老圃秋容淡,且看寒花晚节香。”  

16、寒蝉仗马  hán chán zhàng mǎ

释义:寒蝉仗马  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

出处:《新唐书·李林甫传》:“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饫三品刍豆,一鸣则黜之矣。”  

17、寒蝉僵鸟  hán chán jiāng niǎo

释义:寒蝉僵鸟  寒天的蝉和冻僵的鸟。比喻默不作声的人。

出处:清·李渔《慎鸾交·心归》:“诗朋同游胜景,怎做得寒蝉僵鸟,反舌无声!”  

18、寒蝉凄切  hán chán qī qiè

释义:寒蝉凄切  寒蝉:冷天里的知了。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文艺作品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

出处:晋·陆云《陆清河集·寒蝉赋》:“于是贫居之士,喟尔相与而俱叹曰:‘寒蝉哀鸣,其声也悲;四时去暮,临河徘徊。’”  

19、寒酸落魄  hán suān luò pò

释义:寒酸落魄  落魄:沮丧失意。形容不得志时穷困、狼狈颓丧的样子。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范睢)遂换去鲜服,妆作寒酸落魄之状,潜出府门,来到驿馆,徐步而行,谒见须贾。”  

20、广寒仙子  guǎng hán xiān zǐ

释义:广寒仙子  广寒:即广寒宫,传说中月亮上的仙宫。广寒宫里的仙子——嫦娥。

出处:元·高明《琵琶记·伯喈牛小姐赏月》:“环珮湿,似月下归来飞琼。那更,香鬓云鬟,清辉玉臂,广寒仙子也堪并。”  

21、忽冷忽热  hū lěng hū rè

释义:忽冷忽热  指时而冷静,时而感情冲动,情绪不稳定

出处:鲁迅《而已集 读书杂谈》:“研究是要用理智,要冷静的,而创作须情感,至少总得发点热,于是忽冷忽热,弄得头昏。”  

22、患难之交  huàn nàn zhī jiāo

释义:患难之交  交:交情;朋友;患难:危险和艰苦的处境。共同经历患难的朋友。指交情很深。

出处:明 焦竑《玉堂丛语 荐举》:“仲举与文贞在武昌,因患难之交,讷黑窑匠以一文。”  

23、救寒莫如重裘  jiù hán mò rú chóng qiú

释义:救寒莫如重裘  比喻处事须敦本务实。

出处:汉 徐幹《中论 虚道》:“语称:‘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修身,疗暑莫如亲冰。’信矣哉!”  

24、春寒料峭  chūn hán liào qiào

释义:春寒料峭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带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轻寒”、“料峭春寒”。

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第19卷:“春寒料峭,冻杀年少。”  

25、白屋寒门  bái wū hán mén

释义:白屋寒门  白屋:用白茅草盖的屋;寒门:清贫人家。泛指贫士的住屋。形容出身贫寒。

出处:元 高文秀《琗范叔》第三折:“未亨通,遭穷困,身居在白屋寒门。”  

26、胆寒发竖  dǎn hán fā shù

释义:胆寒发竖  形容恐怖之极。

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及第恶登科》:“李少卿又曰操空弮,冒白刃,闻者靡不胆寒发竖,永为子孙之戒。”  

27、胆战心寒  dǎn zhàn xīn hán

释义:胆战心寒  战:发抖。形容害怕之极。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12回:“诸将见李逵等杀了这一阵,众人都胆战心寒,不敢出战。”  

28、胆颤心寒  dǎn chàn xīn hán

释义:胆颤心寒  颤:颤抖;寒:忧惧,战栗。形容极度惊慌恐惧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6回:“半空中一声霹雳,只震得三妖胆颤心寒。”  

29、薄寒中人  bó hán zhòng rén

释义:薄寒中人  薄寒:轻微的寒气。中人:伤人。指轻微的寒气也能伤害人的身体。也比喻人在衰老或患难之中时经不住轻微的打击。

出处:战国 楚 屈原《楚辞 九辩》:“憯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  

30、薄祚寒门  bó zuò hán mén

释义:薄祚寒门  祚:福;寒:寒微之家。指贫贱低微的门第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纵然生于薄祚寒门,甚至为奇优,为名娼,亦断不至为走卒健仆。”  

31、辅车相依  fǔ chē xiāng yī

释义:辅车相依  辅:面颊骨;车:牙床。面颊骨和齿床互相傍依。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靠。

出处:左丘明《左传 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32、郊寒岛瘦  jiāo hán dǎo shòu

释义:郊寒岛瘦  本指孟郊、贾岛简啬孤峭的诗歌风格。后用以形容诗文类似的意境。

出处:宋 苏轼《祭柳子玉文》:“元轻白俗,郊寒岛瘦。嘹然一吟,众作卑陋。”  

33、风雨凄凄  fēng yǔ qī qī

释义:风雨凄凄  凄凄:寒冷。风雨交加,清冷凄凉。

出处:《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34、饥寒交至  jī hán jiāo zhì

释义:饥寒交至  同“饥寒交迫”。

出处:晋·陶潜《劝农》诗:“宴安自逸,岁暮奚冀?担石不储,饥寒交至。”  

35、寒风刺骨  hán fēng cì gǔ

释义:寒风刺骨  寒风吹到身上,就如同刺在骨头里一般。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36、回寒倒冷  huí hán dǎo lěng

释义:回寒倒冷  回:掉转;倒:颠倒。天气一会儿热,一会儿冷,变化无常。形容反反复复,变化不定。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三十六回:"才赶出去,又叫进来,回寒倒冷的事情。"  

37、寒风侵肌  hán fēng qīn jī

释义:寒风侵肌  形容天气寒冷。

38、不饥不寒  bù jī bù hán

释义:不饥不寒  不挨饿受冻。生活不愁温饱。

出处:《齐桓晋文之事》:"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39、荡为寒烟  dàng wéi hán yān

释义:荡为寒烟  荡:破坏,毁坏;寒:冷。指房屋等建筑物被烧毁,只剩下已经变冷的轻烟。形容彻底被毁坏,不复存在。

出处:清·邵长蘅《夜游孤山记》:"今皆亡有,既已荡为寒烟矣。"  

40、颠寒作热  diān hán zuò rè

释义:颠寒作热  一会儿嫌冷,一会又嫌热。形容喜怒无常,故作娇态。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十一回:"话说潘金莲在家,侍宠生娇,颠寒作热,镇日夜不得个宁静。"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