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什么八什么的成语大全四个字(40个)(四什么八什么的成语)

xxmadmin 2024-08-15 18:01:11

四什么八什么的成语大全四个字(四什么八什么的成语)(40个))

四什么八什么的成语大全四个字(四什么八什么的成语):七上八下,七事八事,七嘴八舌,七手八脚,七扭八歪,七折八扣,七拼八凑,七推八阻,七棱八瓣,七横八竖,七步八叉,七步成诗,七死八活,七病八痛,七长八短,七零八落,七颠八倒,七高八低,人多口杂,人多手杂,八万四千,八斗之才,八面玲珑,各种各样,四乡八镇,四亭八当,四停八当,四冲八达,四冲六达,四分五裂,四平八稳,四方八面,四时八节,四至八道,安营扎寨,才高八斗,春夏秋冬,耳听八方,七病八倒,四衢八街。

1、七上八下  qī shàng bā xià

释义:七上八下  形容心神不安的惊惶样子。

出处:宋 宗杲说《大慧普觉禅师语录》第21卷:“方寸里七上八下,如咬生铁橛,没滋味时,切莫退志。”  

2、七事八事  qī shì bā shì

释义:七事八事  形容事情多而杂乱。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1回:“家中正七事八事,听见薛嫂来说此话,唬得慌了手脚。”  

3、七嘴八舌  qī zuǐ bā shé

释义:七嘴八舌  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也比喻让别人充分发表意见。

出处:《好逑传》第五回:“众人正跑得有兴头上,忽被铁公子拦住,便七嘴八舌地乱嚷。”  

4、七手八脚  qī shǒu bā jiǎo

释义:七手八脚  原指比一般人多好几个手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忙乱。

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第20卷:“上尚七手八脚,三头两面,耳听不闻,眼觑不见,苦乐逆顺,打成一片。”  

5、七扭八歪  qī niǔ bā wāi

释义:七扭八歪  形容不端正。

出处: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正面是一排七扭八歪、表泥剥落的土房。”  

6、七折八扣  qī zhé bā kòu

释义:七折八扣  比喻折扣很大,减掉了很多。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8回:“这里的客店钱,就拿两块洋钱出来,由得他七折八扣的勉强用了。”  

7、七拼八凑  qī pīn bā còu

释义:七拼八凑  指把零碎的东西拼凑起来。形容随意拼凑;多而杂乱。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41回:“我殡葬婆婆,是我替俺家男人行一辈子的大事,我不心疼钱。况且这织布机,纺花车儿,一个箱子,一张抽斗桌,七拼八凑,卖了也值两千多钱。”  

8、七推八阻  qī tuī bā zǔ

释义:七推八阻  比喻有意为难。

出处:明 高明《琵琶记 蔡公逼试》:“我教你赴选,也只是要改换门闾,光显祖宗,你却七推八阻,有这许多说话。”  

9、七棱八瓣  qī léng bā bàn

释义:七棱八瓣  比喻四分五裂。

出处:梁实秋《老年》:“脸上的肉七棱八瓣,而且还平添无数雀斑,有时排列有序如星座。”  

10、七横八竖  qī héng bā shù

释义:七横八竖  有的横,有的竖,杂乱无章。形容纵横杂乱。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四回:“一片瓦砾场上,横七竖八,杀死的男子妇人,不计其数。”  

11、七步八叉  qī bù bā chā

释义:七步八叉  相传曹植七步成诗,温庭筠凡八叉手而赋成八韵,后因以“七步八叉”形容才思敏捷。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七步八叉,具有成例;古人击钵催诗,我要击钵了。”  

12、七步成诗  qī bù chéng shī

释义:七步成诗  七步内就能完成一首诗。比喻有才气、文思敏捷。与「七步成章」义同。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13、七死八活  qī sǐ bā huó

释义:七死八活  如同多次死去活来一般。形容受尽痛苦。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你哄着谁哩,你把这个饿鬼弄的七死八活,却要怎么?”  

14、七病八痛  qī bìng bā tòng

释义:七病八痛  泛指各种各样的病痛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24回:“就是在雯青家里,一年到头,上下多少人,七病八痛,都是他包圆儿的。”  

15、七长八短  qī cháng bā duǎn

释义:七长八短  形容高矮、长短不齐。也指不幸的事。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3回:“左有顾大嫂,右有孙二娘,引一千余军马,都是七长八短汉,四山五岳人。”  

16、七零八落  qī líng bā luò

释义:七零八落  零:零碎。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

出处: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有文禅师》第42卷:“无味之谈,七零八落。”  

17、七颠八倒  qī diān bā dǎo

释义:七颠八倒  形容十分凌乱。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51卷:“只当商之季,七颠八倒,上下崩颓。”  

18、七高八低  qī gāo bā dī

释义:七高八低  形容道路不平坦。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三回:“独自一个,在这七高八低的小路上,一脚绊一脚的望前走去。”  

19、人多口杂  rén duō kǒu zá

释义:人多口杂  指谈论的人多,各种议论都有。

出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九回:“宁府人多口杂,那些不得志的奴仆们端能造言诽谤主人。”  

20、人多手杂  rén duō shǒu zá

释义:人多手杂  指动手的人多。也只人头杂的场合,东西容易散失或丢失。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七回:“老太太屋里还罢了,太太屋里人多手杂,别人还可已,那个主儿的一伙子人见是这屋里的东西,又该使黑心弄坏了才罢。”  

21、八万四千  bā wàn sì qiān

释义:八万四千  本为佛教表示事物众多的数字,后用以形容极多。

出处:《法华经 宝塔品》:“若持八万四千法藏,十二部经,为人演说。”  

22、八斗之才  bā dǒu zhī cái

释义:八斗之才  八斗:指量多;才:才华。旧时比喻人才学丰富;诗文多而华美。

出处:唐 李商隐《可叹》诗:“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  

23、八面玲珑  bā miàn línglóng

释义:八面玲珑  玲珑:透亮;清澈的样子;也指人机灵、灵巧。原指室内各面窗户敞通明亮。后形容为人机灵;善于应付。

出处:唐 黄滔《黄御史集 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七面八面玲珑。”  

24、各种各样  gè zhǒng gè yàng

释义:各种各样  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或具有各不相同的种类

出处:朱自清《莱茵河》:“坐在轮船上两边看,那些古色古香各种各样的堡垒历历的从眼前过去。”  

25、四乡八镇  sì xiāng bā zhèn

释义:四乡八镇  泛指周围的许多乡村和集镇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当下统率大队走到乡下,东南西北,四乡八镇。整整兜了一个大圈子。”  

26、四亭八当  sì tíng bā dàng

释义:四亭八当  亭、当:即停当,妥贴。形容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十分妥贴。

出处:宋 朱熹《答吕伯恭书》:“不知如何整顿得此身心四亭八当,无许多凹凸也。”  

27、四停八当  sì tíng bā dāng

释义:四停八当  见“四亭八当”。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1卷:“须要熟看熟思,久久之间,自然见个道理,四停八当。”  

28、四冲八达  sì chōng bā dá

释义:四冲八达  同“四冲六达”。

出处: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横通》:“然通之为名,盖取譬于道路,四冲八达,无不可至,谓之通也。”  

29、四冲六达  sì chōng liù dá

释义:四冲六达  四通八达的要道。

出处:宋·陈师道《徐州学纪》:“徐地东近齐鲁,北属赵魏,南引江淮,西通梁宋,四冲六达之郊,南北之亢颈也。”  

30、四分五裂  sì fēn wǔ liè

释义:四分五裂  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一》:“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是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31、四平八稳  sì píng bā wěn

释义:四平八稳  原形容说话做事稳当。现多含有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积极创新精神的意思。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4回:“戴宗、杨林看裴宣时,果然好表人物,生得面白肥胖,四平八稳,心中暗喜。”  

32、四方八面  sì fāng bā miàn

释义:四方八面  到处;各个方面。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怀岳禅师》:“忽遇四方八面来怎么生?”宋·杨万里《过百家渡四绝句》之二:“莫问早行奇绝处,四方八面野香来。”  

33、四时八节  sì shí bā jié

释义:四时八节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泛指一年四季中各节气。

出处:唐 杜甫《狂歌行赠四兄》:“四时八节还拘礼,女拜弟妻男拜弟。”  

34、四至八道  sì zhì bā dào

释义:四至八道  旧时标志土地界域的用语。表示四面八方所到之处及通往的道路。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安营既毕,便画四至八道地理形状图本来我看。”  

35、安营扎寨  ān yíng zhā zhài

释义:安营扎寨  安营:安置营房;扎寨:修筑军营栅栏。原指暂时停止军队行动安置营帐;并在四周修筑栅栏;使军队驻扎下来。后有时借指建立临时的建设基地。

出处:元 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这周瑜匹夫,累累兴兵来索取俺荆州地面,如今在柴桑渡口安营扎寨,其意非小。”  

36、才高八斗  cái gāo bā dǒu

释义:才高八斗  才:文才。形容人文才很高。

出处:明 陈汝元《金莲记 偕计》:“不佞姓苏,名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37、春夏秋冬  chūn xià qiū dōng

释义:春夏秋冬  指四季或一年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8回:“只见绿一团,红一簇,也不分春夏秋冬,万卉千花,尽皆铺缀。”  

38、耳听八方  ěr tīng bā fāng

释义:耳听八方  八是四方(东西南北)和四隅(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总称。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灵敏机警。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3回:“为将之道:身临战场,务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39、七病八倒  qī bìng bā dǎo

释义:七病八倒  形容体弱多病。

40、四衢八街  sì qú bā jiē

释义:四衢八街  指大城市街道非常多。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