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暴字的四字词语(40个)(包含暴字的成语_包含暴字的四字词语)

xxmadmin 2024-08-14 06:02:55

有暴字的四字词语(包含暴字的成语_包含暴字的四字词语)(40个))

有暴字的四字词语(包含暴字的成语_包含暴字的四字词语):戢暴锄强,不忙不暴,暴富乞儿,冯河暴虎,安良除暴,急敛暴征,急风暴雨,拨乱诛暴,暴内陵外,暴厉恣睢,暴取豪夺,暴敛横征,暴殒轻生,暴躁如雷,暴露无遗,暴风疾雨,暴风骤雨,暴饮暴食,横征暴敛,横征暴赋,横科暴敛,横赋暴敛,残暴不仁,疾雨暴风,疾风暴雨,禁乱除暴,禁暴止乱,禁暴静乱,粗风暴雨,荒时暴月,豪干暴取,除暴安良,除残祛暴,骄侈暴佚,鼓睛暴眼,除残去暴,暴不肖人,革奸铲暴,怀诈暴憎,垂翼暴鳞。

1、戢暴锄强  jí bào chú qiáng

释义:戢暴锄强  戢:遏止,停止;暴:残暴;锄:铲除;强:蛮不讲理。遏止、铲除凶蛮残暴的人或事。

2、不忙不暴  bù máng bù bào

释义:不忙不暴  态度纵容,不忙乱,不急躁。

出处:《董西厢》卷二:"不紧不慌,不惊不怕,不忙不暴。"  

3、暴富乞儿  bào fù qǐ ér

释义:暴富乞儿  暴:突然;乞儿:乞丐。乞丐突然间富裕了。指非常规的地突然变得富有。

出处: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三十五:"暴富乞儿休说梦,谁家窖里火无烟。"  

4、冯河暴虎  féng hé bào hǔ

释义:冯河暴虎  犹言暴虎冯河。

出处:清·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抱头鼠窜者胆裂之不暇,冯河暴虎者虚骄而无实。”  

5、安良除暴  ān liáng chú bào

释义:安良除暴  安抚善良的人,铲除强暴的人。

出处: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三侠五义》间在叙勇侠之士,游行村市,安良除暴,为国立功。”  

6、急敛暴征  jí liǎn bào zhēng

释义:急敛暴征  严急而苛猛的赋税。

出处:唐·白居易《杜陵叟》诗:“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  

7、急风暴雨  jí fēng bào yǔ

释义:急风暴雨  急:急促;暴:猛烈。又急又猛的暴风雨。形容声势浩大;来势凶猛。

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兵略训》:“大寒甚暑,疾风暴雨,大雾冥晦,因此而为变者也。”  

8、拨乱诛暴  bō luàn zhū bào

释义:拨乱诛暴  拨:治理;诛:杀戮。平定乱世,诛杀强暴,使天下太平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楚之际月表》:“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  

9、暴内陵外  bào nèi líng wài

释义:暴内陵外  暴:残害;陵:同“凌”,侵犯,凌侮。对内残害百姓,对外欺压弱小

出处:《周礼 夏官 司马上》:“贼贤害民,则伐之,暴内陵外,则坛之。”  

10、暴厉恣睢  bào lì zí suī

释义:暴厉恣睢  暴:残暴;恣睢:横行霸道,任意妄为。形容残暴凶狠,恣意横行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12回:“这位新官,或是慈祥恺恻,叫人感恩,或是暴厉恣睢,叫人畏惧。”  

11、暴取豪夺  bào qǔ háo duó

释义:暴取豪夺  豪:强横。用暴力劫夺。

出处:宋 苏轼《策断上》:“国用不足,则加赋于民,加赋而不已,则凡暴取豪夺之法,不得不施于今之世矣。”  

12、暴敛横征  bào liǎn héng zhēng

释义:暴敛横征  指强征捐税,搜刮人民财富。

出处:清 薛福成《通筹南洋各岛添设领事官保护华民疏》:“一经我设立领事,彼不免喧宾夺主之嫌,以碍其暴敛横征之举,所以始必坚拒,继则宕延。”  

13、暴殒轻生  bào yǔn qīng shēng

释义:暴殒轻生  暴:突然;殒:死亡;轻生:把生命看得很轻。指突然间自杀身亡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3回:“大约我近年于家务疏懒,自然执事人操克夺之权,致使弄出这暴殒轻生的祸来。”  

14、暴躁如雷  bào zào rú léi

释义:暴躁如雷  暴:暴烈;躁:急躁。形容大发脾气或十分着急的样子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李玉英狱中讼冤》:“李雄见打得这般光景,暴躁如雷,翻天作地,闹将起来。”  

15、暴露无遗  bào lù wú yí

释义:暴露无遗  暴露:显露;显现;遗:遗漏。全部、彻底地暴露了出来;没有丝毫遗漏。

出处: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二章:“只要在这里发现敌人主力,那敌人一切诡计就暴露无遗。”  

16、暴风疾雨  bào fēng jí yǔ

释义:暴风疾雨  暴:急骤,猛烈;疾:迅疾。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

出处:《清史稿 灾异志三》:“三年六月初十日,定海暴风疾雨,坏各埠船,溺死兵民无数。”  

17、暴风骤雨  bào fēng zhòu yǔ

释义:暴风骤雨  暴:突然而猛烈的;骤:急速。来势急速而猛烈的大风大雨。有时比喻声势浩大;发展迅速的运动。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9回:“有雌雄二鸟,原在一处同飞,忽被暴风骤雨惊散。”  

18、暴饮暴食  bào yǐn bào shí

释义:暴饮暴食  又猛又急地大量吃喝,使身体失调

出处:王朔《我是你爸爸》:“长得单薄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即使从现在起就牛肉牛奶地暴饮暴食,换出一身牛力气也得寒暑几载。”  

19、横征暴敛  héng zhēng bào liǎn

释义:横征暴敛  横:蛮横;征:征发;征税;敛:搜刮。强横残暴地征收苛捐杂税。形容反动统治阶级贪婪凶狠、搜刮人民的罪行。

出处:清 吴趼人《痛史》:“名目是规划钱粮,措置财赋,其实是横征暴敛,剥削脂膏。”  

20、横征暴赋  héng zhēng bào fù

释义:横征暴赋  (横今读héng)滥征捐税,强行搜刮民财。

出处:唐·元稹《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固合抚绥黎庶,上副天心,蠲减征徭,内荣乡里。而乃横征暴赋,不奉典常,擅破人家,自丰私室。”  

21、横科暴敛  héng kē bào liǎn

释义:横科暴敛  同“横征暴赋”。

出处:《元史·外夷传一·高丽》:“佥议司官不肯供报民户版籍,州县疆界,本国横科暴敛,民少官多,刑罚不一,若止依本俗行事,实难抚治。”  

22、横赋暴敛  héng fù bào liǎn

释义:横赋暴敛  横、暴:残暴,强横,凶狠;赋、敛:征税,聚财。强横残暴地征收苛捐杂税。形容反动统治阶级贪婪凶狠、搜刮人民的罪行。

出处:宋·朱熹《已酉拟上封事》:“国家财用皆出人民,如有不节而用度有阙,则横赋暴敛必将有及于民,虽有爱人之心,而民不被其泽矣。”  

23、残暴不仁  cán bào bù rén

释义:残暴不仁  凶狠毒辣,一点也没有同情、怜悯之心。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3回:“韩玄残暴不仁,轻贤慢士,当众共殛之!”  

24、疾雨暴风  jí yǔ bào fēng

释义:疾雨暴风  指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同“暴风疾雨”。

出处:晋 干宝《搜神记》卷四:“是日果有疾雨暴风,从太公邑外而过。”  

25、疾风暴雨  jí fēng bào yǔ

释义:疾风暴雨  疾:又快又猛;暴:突然而猛烈。形容风雨来势猛。比喻迅猛激烈的斗争。

出处:《淮南子 兵略训》:“何谓隐之天?大寒甚暑,疾风暴雨,大雾冥晦,因此而为变者也。”  

26、禁乱除暴  jìn luàn chú bào

释义:禁乱除暴  禁:制止;乱:混乱;暴:强暴。抑制强暴势力,治理混乱局面

出处:清·汪琬《复仇或问》:“诸凡国法所不及加,与有司所不得而执者,不许其复仇,则无以禁乱除暴也,”  

27、禁暴止乱  jìn bào zhǐ luàn

释义:禁暴止乱  禁:制止;暴:强暴;止:制止,平息;乱:混乱。抑制强暴势力,治理混乱局面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严助传》:“然自五帝三王禁暴止乱,非兵,未之闻也。”  

28、禁暴静乱  jìn bào jìng luàn

释义:禁暴静乱  禁:禁止;静:平静。禁除暴行,平静叛乱

出处:《隋书·经籍志》:“兵者,所以禁暴静乱者也。”  

29、粗风暴雨  cū fēng bào yǔ

释义:粗风暴雨  指风雨之来势急骤狂猛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88回:“莫讲粗风暴雨,不能招架,就是小小一阵凉飕,只怕也难支持了。”  

30、荒时暴月  huāng shí bào yuè

释义:荒时暴月  荒:五谷不收;暴:凶。指荒年或青黄不接的时候。

出处: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荒时暴月,向亲友乞哀告怜,借得几斗几升,敷衍三日五日,债务丛集,如牛负重。”  

31、豪干暴取  háo gàn bào qǔ

释义:豪干暴取  谓恃强夺取。

出处:明·何景明《内篇》:“治储之事,散有聚无,士需将征,豪干暴取,凶不改敛,贫不减费,权利而府怨是难之也。”  

32、除暴安良  chú bào ān liáng

释义:除暴安良  暴:暴徒;泛指给人民带来危害的人;安:安顺、安抚;良:善良的人;良民。除掉为非作歹的坏人;安抚善良的百姓。也作“安良除暴”。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0回:“俺闻剑客行为莫不至公无私,倘心存偏袒,未有不遭恶报;至除暴安良,尤为切要。”  

33、除残祛暴  chú cán qū bào

释义:除残祛暴  除:去掉;祛:除去;暴:凶暴。铲除残暴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0卷:“专一除残祛暴,济困扶危。”  

34、骄侈暴佚  jiāo chǐ bào yì

释义:骄侈暴佚  同“骄奢淫逸”。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6回:“必是后辈儿孙骄侈暴佚,暴殄天物,以致合府抄、检。”  

35、鼓睛暴眼  gǔ jīng bào yǎn

释义:鼓睛暴眼  眼睛突出的样子。

出处: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中国的鼓睛暴眼的文字实在是比穿山甲、比猬毛还要难于接近的逆鳞。”  

36、除残去暴  chú cán qù bào

释义:除残去暴  残:残暴。暴:残暴,比喻恶势力。清除社会上的残暴、腐朽势力。

出处:汉·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待。"  

37、暴不肖人  bào bù xiāo rén

释义:暴不肖人  暴:凶暴;不肖:不贤。凶暴而不贤的人。

出处:《墨子·非命下》:"以此说观之,则必非莫三代圣善人也,心暴不肖人也。"  

38、革奸铲暴  gé jiān chǎn bào

释义:革奸铲暴  清除奸佞,铲除暴虐。

39、怀诈暴憎  huái zhà bào zēng

释义:怀诈暴憎  暴:显露。心怀欺诈,外露憎恨。形容人阴险凶恶。

出处:唐·柳宗元《送薛存义序》:"讼者平,赋者均,老弱无怀诈暴憎。"  

40、垂翼暴鳞  chuí yù bào lín

释义:垂翼暴鳞  暴:脱落。飞鸟敛翼下跌,长蛇鳞片脱落。比喻人失势或遭受挫折。

出处:唐·杨炯《和刘长吏答十九兄》诗:"怪鸟俄垂翼,修蛇竟暴鳞。"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