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很规矩很庄重的样子是什么四字成语(32个)(形容一个人很规矩很庄重的成语是什么成语)

xxmadmin 2024-08-13 09:00:03

形容很规矩很庄重的样子是什么四字成语(形容一个人很规矩很庄重的成语是什么成语)(32个))

形容很规矩很庄重的样子是什么四字成语(形容一个人很规矩很庄重的成语是什么成语):一本正经,一板正经,不苟言笑,举止大方,从容不迫,光明磊落,参差不齐,名副其实,哭丧着脸,堂堂正正,平平常常,按部就班,正经八百,正襟危坐,温文尔雅,端端正正,老成持重,落落大方,言谈举止,蹈矩循规,轻举妄动,道貌凛然,道貌岸然,郑重其事,错落参差,错落有致,雍容大雅,雍容闲雅,义正言辞,敦煌变文,知书达理,中规中矩。

1、一本正经  yī běn zhèng jīng

释义:一本正经  正经:庄重;正派。形容态度规矩而庄重。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6章:“我原是故意闹别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正经地对先生说:‘我这个破题做的很恰切,没有做错。’”  

2、一板正经  yī bǎn zhèng jīng

释义:一板正经  正经:庄重。形容态度很庄重,很规矩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6章:“我原是故意闹别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正经地对先生说:‘我这个破题做的很恰切,没有做错。’”  

3、不苟言笑  bù gǒu yán xiào

释义:不苟言笑  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指态度庄重、严肃。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  

4、举止大方  jǔ zhǐ dà fāng

释义:举止大方  举动不俗气,不做作。形容人行为动作不拘束,堂堂正正。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一回:“若是正经的女子,见了人一样,不见人也是一样,举止大方,不轻言笑的,那怕他在街上走路,又碍甚幺呢?”  

5、从容不迫  cóng róng bù pò

释义:从容不迫  从容:不慌不忙;镇静;不迫:不急促。形容临事不慌不忙;镇定沉着。

出处:魏兰《原序》:“当其临事之时,从容不迫,颜色不变,尤非庸常之辈所能及。”  

6、光明磊落  guāng míng lěi luò

释义:光明磊落  磊落:错落分明;引申指人洒脱不拘;直率开朗。指心地光明正大;胸怀坦白。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74卷:“譬如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昏昧迷暗底便不是好人。”  

7、参差不齐  cēn cī bù qí

释义:参差不齐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扬雄传下》:“仲尼以来,国君将相,卿士名臣,参差不齐,壹概诸圣。”  

8、名副其实  míng fù qí shí

释义:名副其实  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出处: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六卷:“身后赠谥曰‘恭’曰‘毅’,洵名副其实矣。”  

9、哭丧着脸  kū sāng zhe liǎn

释义:哭丧着脸  心里不愉快,脸上显出不高兴的样子。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66回:“小玉兰哭丧着脸,走到湖亭席上,狄希陈唬得魂飞天外。”  

10、堂堂正正  táng táng zhèng zhèng

释义:堂堂正正  原指军队阵容盛大。后形容光明正大。堂堂:强大威武;正正:整齐。

出处:先秦 孙武《孙子 军争》:“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11、平平常常  píng píng cháng cháng

释义:平平常常  普普通通,不值得注意,缺乏魅力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5回:“可是数十年来也不过做了一个无功无过平平常常的女子。”  

12、按部就班  àn bù jiù bān

释义:按部就班  按:按照;部:类别;班:次序。原意是指按照文章分段布局的需要;而安排好层次;选择、组织好词句。后来表示按照一定的条理、步骤做事。

出处:西晋 陆机《文赋》:“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然后选义按部,考辞就班。”  

13、正经八百  zhèng jīng bā bǎi

释义:正经八百  ①正经的,严肃认真的。②犹名副其实。

出处:张天民《创业》第二章:“秦发愤却当了真,正经八百地说:‘抗美援朝的时候起的。’”  

14、正襟危坐  zhèng jīn wēi zuò

释义:正襟危坐  正襟:正一正衣襟;危坐:端正地坐着。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

出处:《史记 日者列传》:“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  

15、温文尔雅  wēn wén ěr yǎ

释义:温文尔雅  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尔雅:文雅。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陈锡九》:“太守愕然曰:‘此名士之子,温文尔雅,乌能作贼?’”  

16、端端正正  duān duān zhèng zhèng

释义:端端正正  形式上、结构上或安排上协调相称,正正规规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3回:“李逵端端正正朝上拜了三拜,心中想道:‘阿也!少了一拜!’”  

17、老成持重  lǎo chéng chí zhòng

释义:老成持重  老成:老练成熟;持重:稳重;不轻浮。原指年老有德;后形容人阅历多;稳重有经验;态度沉稳;不轻举妄动。

出处:《宋史 种师中传》:“师中老成持重,为时名将,诸军自是气夺。”  

18、落落大方  luò luò dà fāng

释义:落落大方  落落:坦率开朗;举止潇洒自然。形容言谈举止自然大方;不拘谨。

出处: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9回:“杜雍却不推辞,将通身换了,更觉落落大方。”  

19、言谈举止  yán tán jǔ zhǐ

释义:言谈举止  人的言语、举动、行为。

出处:清 黄宗羲《陈母沉孺人墓志铭》:“其言谈举止,不问可知胡先生弟子也。”  

20、蹈矩循规  dǎo jǔ xún guī

释义:蹈矩循规  遵守规矩。

出处:明·沈受先《三元记·格天》:“积善存仁,蹈矩循规太古民。”  

21、轻举妄动  qīng jǔ wàng dòng

释义:轻举妄动  轻:轻率;妄:胡乱;任意。不经慎重考虑;轻率任意地行动。

出处:先秦 韩非《韩非子 解老》:“众人之轻弃道理而易忘举动者,不知其祸福之深大而道阔远若是也。”  

22、道貌凛然  dào mào lǐn rán

释义:道貌凛然  犹道貌岸然。

出处:《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光严整行之次,忽见维摩,道貌凛然,仪形垒落。”  

23、道貌岸然  dào mào àn rán

释义:道貌岸然  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岸然:高傲;严肃的样子。形容神态庄重;外貌严肃正经。现多用于讽刺故作正经表里不一的伪君子。也作“岸然道貌”。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成仙》:“道貌岸然。”  

24、郑重其事  zhèng zhòng qí shì

释义:郑重其事  对事物的态度认真严肃(郑重:严肃认真)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所以郑重其事,必得三日后方进门。”  

25、错落参差  cuò luò cēn cī

释义:错落参差  错落:错杂;参差:长短不齐。形容错杂不齐

出处: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下卷:“乃未及半圈,而前者忽后,后者忽前,错落参差,捉摸不定,使人目眩神骇。”  

26、错落有致  cuò luò yǒu zhì

释义:错落有致  致:别致;有情趣;错落:参差交错;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出处:《晋书 卫恒》:“纤波浓点,错落其间。”  

27、雍容大雅  yōng róng dà yǎ

释义:雍容大雅  见“雍容闲雅”。

出处: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快走,那白白的鞋底与颤动的腿带,会显出轻灵飘洒;慢走,又显出雍容大雅。”  

28、雍容闲雅  yōng róng xián yǎ

释义:雍容闲雅  谓神态从容不迫,举止文雅大方。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  

29、义正言辞  yi zheng yan ci

释义:义正言辞  “义正言辞”是一个典型的错别词,正确的成语是“义正辞严”或“义正词严”。译为理由正当,言辞严肃。

30、敦煌变文  dūn huáng biàn wén

释义:敦煌变文  敦煌石室 中所藏的讲唱体通俗文学作品。是 中国 唐 五代 时期一种重要的民间文学形式。 王重 民等所编《敦煌变文集》中搜罗的 敦煌 变文较为宏富。参见“ 变文 ”、“ 敦煌石室 ”。

31、知书达理  zhī shū dá lǐ

释义:知书达理  知、达:懂得。有文化,讲道理。形容有教养。

出处: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一折:"只我这知书达礼当恭谨,怎肯着出乖露丑遭谈论。"  

32、中规中矩  zhong gui zhong ju

释义:中规中矩  合乎一定的标准或法则。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