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火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40个)(第二字是火的成语)

xxmadmin 2024-08-11 12:01:38

第二个字是火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第二字是火的成语)(40个))

第二个字是火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第二字是火的成语):不避水火,不避艰险,乘人之危,厝火燎原,和衷共济,忿火中烧,抱火卧薪,抱火寝薪,撩火加油,放火烧山,救火扬沸,救火投薪,救火拯溺,救焚拯溺,火上加油,灯火万家,灯火辉煌,烈火干柴,烈火烹油,烈火真金,烈火见真金,烈火轰雷,烽火四起,烽火相连,烽火连天,烽火连年,篝火狐鸣,膏火之费,膏火自煎,荒诞不经,赴火蹈刃,趁火打劫,趁火抢劫,蹈汤赴火,蹈火赴汤,近火先焦,饥火烧肠,烈火辨日,抱火厝薪,蹈火探汤。

1、不避水火  bù bì shuǐ huǒ

释义:不避水火  指不畏凶险。

出处:《水浒传》第五八回:“贤弟心中有何危厄不决之难,但请尽说不妨,便当不避水火,力为解救,与汝相助。”  

2、不避艰险  bù bì jiān xiǎn

释义:不避艰险  不畏惧艰难险阻。

出处:《三国志 蜀志 关羽传》:“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3、乘人之危  chéng rén zhī wēi

释义:乘人之危  乘:趁;危:危险;灾难。趁别人有困难时;去要挟、侵害对方。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盖勋传》:“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  

4、厝火燎原  cuò huǒ liáo yuán

释义:厝火燎原  “厝”念cuò。放火燎原,喻小乱子酿成大祸患。

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兵部·西南诸捷》:“惟近日东北用兵,聚三大帅娄十万众,尽没辽水,坐成厝火燎原之势,差为不竞耳。”  

5、和衷共济  hé zhōng gòng jì

释义:和衷共济  衷:内心;济:渡水。大家一条心;共同渡江河。比喻团结一致;克服困难。

出处:《尚书 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国语 鲁语下》“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  

6、忿火中烧  fèn huǒ zhōng shāo

释义:忿火中烧  犹言怒火中烧。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张鸿渐》:“甲词益狎逼。张忿火中烧,反刀直出,剁甲中颅。”  

7、抱火卧薪  bào huǒ wò xīn

释义:抱火卧薪  抱火:捧着火种;卧薪:睡在柴草堆上。比喻处境险恶

出处:汉 贾谊《新书 数宁》:“夫抱火措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偷安者也。”  

8、抱火寝薪  bào huǒ qǐn xīn

释义:抱火寝薪  抱火:捧着火种;寝薪:睡在柴草堆上。比喻危机潜伏,人安于险境而不自知。也比喻危机即将出现。

出处:汉 贾谊《上陈政事疏》:“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  

9、撩火加油  liáo huǒ jiā yóu

释义:撩火加油  犹言火上加油。

10、放火烧山  fàng huǒ shāo shān

释义:放火烧山  比喻煽风点火,挑拨离间

出处:康濯《东方红》:“你不知道,那狼叼豹咬的齐占杰,前一阵可光在我面前放火烧山呀!”  

11、救火扬沸  jiù huǒ yáng fèi

释义:救火扬沸  沸:开水。比喻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形容情况危急。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序》:“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非武健严酷。”  

12、救火投薪  jiù huò tóu xīn

释义:救火投薪  为了扑灭火焰而将木柴扔进火中。比喻采取错误的办法,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出处:《邓析子·无厚篇》:“不治其本而务其末,譬如拯溺而硾之以石,救火而投之以薪。”  

13、救火拯溺  jiù huǒ zhěng nì

释义:救火拯溺  见“救焚拯溺”。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将以迎王师。”  

14、救焚拯溺  jiù fén zhěng nì

释义:救焚拯溺  焚:火灾;溺:水灾。救人于水火之中。形容紧急救助陷于困境中的人

出处:汉 王充《论衡 自纪》:“救火拯溺,义不得好,辩论是非,言不得巧。”  

15、火上加油  huǒ shàng jiā yóu

释义:火上加油  在一旁助威增加他人的愤怒或助长事态的发展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回:“三荷包也不睬他,把他气得越发火上加油了。”  

16、灯火万家  dēng huǒ wàn jiā

释义:灯火万家  家家都点上灯。指天黑上灯的时候。亦形容城镇夜晚的景象。

出处:唐 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17、灯火辉煌  dēng huǒ huī huáng

释义:灯火辉煌  灯火灿烂;形容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

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理宗皇帝游苑,登凤凰山,至夜望见西湖内灯火辉煌,一片光明。”  

18、烈火干柴  liè huǒ gān chái

释义:烈火干柴  比喻男女欢情很深

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怎当得他每两下烈火干柴,你贪我爱,各自有心,竟自勾搭上了。”  

19、烈火烹油  liè huǒ pēng yóu

释义:烈火烹油  比喻声势气焰很盛。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3回:“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的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  

20、烈火真金  liè huǒ zhēn jīn

释义:烈火真金  烈火:熊熊大火;猛烈的火。真金不惧火炼;在烈火中可以鉴别出真正的黄金。比喻英雄本色不变;也作“烈火见真金”。

21、烈火见真金  liè huǒ jiàn zhēn jīn

释义:烈火见真金  真金是不怕烈火烧的,所以只有在烈火中才能鉴别出是不是真金。比喻在关键时刻最能考验人。

22、烈火轰雷  liè huǒ hōng léi

释义:烈火轰雷  形容性情暴躁,爱发脾气。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4回:“性子又~似的,煞是不好说话。”  

23、烽火四起  fēng huǒ sì qǐ

释义:烽火四起  战争的火焰从四面八方燃烧起来。形容边防不安宁,四处有敌人进犯。

24、烽火相连  fēng huǒ xiāng lián

释义:烽火相连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指边防常抓不懈,比喻战火不断。

出处:汉 荀悦《汉纪 宣帝纪三》:“部曲相保,堑垒木樵,便兵饰弩,烽火相连。”  

25、烽火连天  fēng huǒ lián tiān

释义:烽火连天  烽火:古代边境报警时点起的烟火。到处都在打仗;战火燃遍各地。

出处:明 汤显祖《牡丹亭 移镇》:“待何如,你星霜满鬓当戎虏,似这烽火连天各路衢?”  

26、烽火连年  fēng huò lián nián

释义:烽火连年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

出处:元·戴良《九灵山房集·二四·登大牢山》:“那堪回首东南地,烽火连年警报闻。”  

27、篝火狐鸣  gōu huǒ hú míng

释义:篝火狐鸣  夜里把火放在笼里,使隐隐约约象磷火,同时又学狐叫。这是陈涉、吴广假托狐鬼之事以发动群众起义的故事。后用来比喻策划起义。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28、膏火之费  gāo huǒ zhī fèi

释义:膏火之费  膏:点灯的油;膏火:灯火。借指求学的费用。

出处: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欲登第须理旧业读书,欲读书须膏火之费,吾视君皆未易办也。”  

29、膏火自煎  gāo huǒ zì jiān

释义:膏火自煎  油脂因能照明而致燃烧,比喻人因有才能或有财产而得祸

出处:庄周《庄子 人间世》:“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  

30、荒诞不经  huāng dàn bù jīng

释义:荒诞不经  荒诞:荒唐离奇;极不真实;不经:不合正常的情理。形容说话荒唐;毫无根据。

出处:明 张岱《家传》:“与人言多荒诞不经,人多笑之。”  

31、赴火蹈刃  fù huǒ dǎo rèn

释义:赴火蹈刃  赴:前往;蹈:踩踏。赴汤蹈火。比喻不避艰险

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泰族训》:“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化之所致也。”  

32、趁火打劫  chèn huǒ dǎ jié

释义:趁火打劫  趁:利用;乘机;劫:抢劫。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比喻趁别人处在危难时刻从中捞一把或趁机害人。也作“乘火打劫”。

出处:清 颐瑣《黄绣球》第三回:“这一天见来的很是不少,黄通理更代为踌躇,怕的是越来越多,容不下去,而且难免有趁火打劫,顺手牵羊的事。”  

33、趁火抢劫  chèn huǒ qiǎng jié

释义:趁火抢劫  趁着别人紧张时去捞取私利或害人

出处:郭沫若《尚儒村》:“兵队来了,有钱的请外人的红十字会来贴张保护的封条,没有钱的便趁火抢劫。”  

34、蹈汤赴火  dǎo tāng fù huǒ

释义:蹈汤赴火  比喻不避艰险。

出处:唐·赵元一《奉天录》卷三:“且须散金帛,犒师旅,使闻鼓而蹈汤赴火,闻金而星布云合。”  

35、蹈火赴汤  dǎo huǒ fù tāng

释义:蹈火赴汤  同“蹈汤赴火”。

出处:李瑛《深夜里发生的故事》诗:“五里远的山路,真正似蹈火赴汤。”  

36、近火先焦  jìn huǒ xiān jiāo

释义:近火先焦  比喻跟祸事最接近的人首先遭殃。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9回:“常言道:‘近火先焦’。伯伯便替我们吃官司坐牢,那时又没人送饭来救你。”  

37、饥火烧肠  jī huǒ shāo cháng

释义:饥火烧肠  形容饥饿难忍。

出处:宋·苏轼《和李邦直沂山祈雨有应》:“饥火烧肠作牛吼,不知待得秋成否?”  

38、烈火辨日  liè huǒ biàn rì

释义:烈火辨日  在烈火中能辨别玉的好坏。比喻在关键时刻能看出一个人的节操。

出处:宋·叶廷圭《海录碎事·人事》:"烈火辨玉,疾风知草。"  

39、抱火厝薪  bào huǒ cuò xīn

释义:抱火厝薪  厝:同“措”,置放。薪:柴火。把火放在柴草底下。比喻危机即将出现。

出处:语出《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40、蹈火探汤  dǎo huǒ tàn tāng

释义:蹈火探汤  比喻不避艰险。同“蹈汤赴火”。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