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担心的词语成语(40个)(一句话形容担心的成语)

xxmadmin 2024-08-08 18:00:03

表示担心的词语成语(一句话形容担心的成语)(40个))

表示担心的词语成语(一句话形容担心的成语):七上八下,不上不下,不可终日,不足为虑,人心惶惶,何患无辞,吊胆提心,后顾之忧,寒心消志,寒心销志,寝食不安,局促不安,怕处有鬼,恐遭物议,患得患失,惊心吊胆,惊心掉胆,惊恐万状,惊慌失措,惶恐不安,惶惶不可终日,担惊受怕,担惊受恐,担惊忍怕,捏一把汗,杞人之忧,杞人忧天,杞国之忧,杞国忧天,杞天之虑,毛骨悚然,理亏心虚,破胆寒心,离情别绪,肉跳心惊,肉跳神惊,肉颤心惊,虎穴龙潭,顾内之忧,还顾之忧。

1、七上八下  qī shàng bā xià

释义:七上八下  形容心神不安的惊惶样子。

出处:宋 宗杲说《大慧普觉禅师语录》第21卷:“方寸里七上八下,如咬生铁橛,没滋味时,切莫退志。”  

2、不上不下  bù shàng bù xià

释义:不上不下  上不去,下不来。形容进退两难。

出处:战国 宋 庄周《庄子 达生》:“上而不下,则使人善怒;下而不上,则使人善忘;不上不下,中身当心,则为病。”  

3、不可终日  bù kě zhōng rì

释义:不可终日  终日:从早到晚;整天。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局势危急或心中惶恐不安。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表记》:“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躬,儳焉如不终日。”  

4、不足为虑  bù zú wéi lǜ

释义:不足为虑  足:值得;虑:忧。不值得忧虑担心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卫臻传》:“且合肥城固,不足为虑。”  

5、人心惶惶  rén xīn huáng huáng

释义:人心惶惶  惶惶:惊惧不安的样子。人内心恐惧不安。形容人们心中惊恐不安。

出处:宋 楼钥《攻愧集 雷雪应诏条具封事》:“乃者水旱连年,人心惶惶。”  

6、何患无辞  hé huàn wú cí

释义:何患无辞  何患:哪怕;辞:言辞。哪里用得着担心没有话说呢?常与“欲加之罪”连用,表示坏人诬陷好人时,无端捏造罪名,还说得振振有词。

出处:《左传·僖公十年》:“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7、吊胆提心  diào dǎn tí xīn

释义:吊胆提心  提心吊胆。形容非常担心或害怕。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一个个擦拳磨掌,吊胆提心的,只等姑娘一句话。”  

8、后顾之忧  hòu gù zhī yōu

释义:后顾之忧  顾:回视;后顾:回过头照顾。指来自后方或将来的忧患。

出处:北齐 魏收《魏书 李沖传》:“朕以仁明忠雅,委以台司之寄,使我出境无后顾之忧,一朝忽有此患。”  

9、寒心消志  hán xīn xiāo zhì

释义:寒心消志  见“寒心销志”。

出处:《梁书·武帝纪下》:“联寒心消志,为日久矣,每当食投箸,方眠彻枕,独坐怀忧,愤慨申旦,非为一人,百姓故耳。”  

10、寒心销志  hán xīn xiāo zhì

释义:寒心销志  亦作“寒心消志”。形容担心忧虑。

出处:汉·邹阳《上书吴王》:“始孝文皇帝据关入立,寒心销志,不明求衣。”  

11、寝食不安  qǐn shí bù ān

释义:寝食不安  睡觉、吃饭都不得安宁。

出处:《敦煌变文集 叶净能诗》:“皇帝自此之后,日夜思慕,寝食不安。”  

12、局促不安  jú cù bù ān

释义:局促不安  局促:也作“侷促”;或“跼促”;拘束;不自然。形容举止受约束、不自然、不安静的样子。

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2回:“昭公虽不治罪,心中怏怏,恩礼稍减于昔日。祭足亦觉跼蹐不安,每每称疾不朝。”  

13、怕处有鬼  pà chù yǒu guǐ

释义:怕处有鬼  越是害怕的地方越是有鬼出现。比喻越担心的事情越会出现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二章:“正如俗话所说:怕处有鬼。”  

14、恐遭物议  kǒng zāo wù yì

释义:恐遭物议  物:这里指人;议:议论。担心遭到众人的非议。

出处:《梁书·谢几卿传》:“时左丞庚仲容亦免归,二人意志相得,并肆诞纵,或乘露车历游郊野,既醉则执铎挽歌,不屑物议。”  

15、患得患失  huàn dé huàn shī

释义:患得患失  患:忧虑。没有时怕得不到;得到后;又恐怕失去。指对个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计较。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16、惊心吊胆  jīng xīn diào dǎn

释义:惊心吊胆  形容十分害怕或担心。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2回:“我们在这里也是惊心吊胆。”  

17、惊心掉胆  jīng xīn diào dǎn

释义:惊心掉胆  惊:惊吓;掉:恐惧,战栗。形容十分害怕或担心

出处:章炳麟《新方言·释言》:“今人言惧犹曰惊心掉胆。”  

18、惊恐万状  jīng kǒng wàn zhuàng

释义:惊恐万状  万状:各种样子。惊慌恐惧得表现出各种形态。形容惊慌恐惧到了极点。

出处:宋 陈亮《谢杨解元启》:“忧患百罹而未艾,惊惶万状而莫支。”  

19、惊慌失措  jīng huāng shī cuò

释义:惊慌失措  失措:举止失去常态;不知如何是好。形容惊恐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出处:《北齐书 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20、惶恐不安  huáng kǒng bù ān

释义:惶恐不安  惶恐:惊慌、害怕。惊慌、害怕得不得安宁。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人民正营。”唐 颜师古注:“正营,惶恐不安之意也。”  

21、惶惶不可终日  huáng huáng bù kě zhōng rì

释义:惶惶不可终日  惶惶:恐惧不安的样子;终:完。惊慌恐惧得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惊恐到极点。

出处:郭沫若《我怎样写和》:“敌人还有西进的模样,一般人都有惶惶不可终日的情形。”  

22、担惊受怕  dān jīng shòu pà

释义:担惊受怕  惊:惊恐。担受惊恐、害怕。

出处:元 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俺出门红月乍平西,归时犹未夕阳低,怎教俺担惊受怕着昏迷。”  

23、担惊受恐  dān jīng shòu kǒng

释义:担惊受恐  见“担惊忍怕”。

出处: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为兵戈担惊受恐。”  

24、担惊忍怕  dān jīng rěn pà

释义:担惊忍怕  担心害怕。指常处在惊吓、恐惧之中。

出处:元 无名氏《盆儿鬼》第一折:“做买卖的担惊忍怕,眼见得疏林老树噪昏鸦。”  

25、捏一把汗  niē yī bǎ hàn

释义:捏一把汗  因担心而手上出汗。形容非常紧张的心情。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4回:“范訇等在关上,看见督戎追斐豹,慌捏一把汗。”  

26、杞人之忧  qǐ rén zhī yōu

释义:杞人之忧  同“杞人忧天”。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27回:“这是贤弟关心太切,所以有杞人之忧。”  

27、杞人忧天  qǐ rén yōu tiān

释义:杞人忧天  杞:古时国名;忧天:担心天塌陷。杞国人担心天会塌下来;寝食不安。比喻不必要的或毫无根据的忧虑。

出处: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28、杞国之忧  qǐ guó zhī yōu

释义:杞国之忧  同“杞人忧天”。

出处:宋·岳珂《桯史·岁星之祥》:“士大夫皆有杞国之忧。”  

29、杞国忧天  qǐ guó yōu tiān

释义:杞国忧天  同“杞人忧天”。

出处:明·何景明《田子行》:“丹诚不回白日照,杞国忧天独劳苦。”  

30、杞天之虑  qǐ tiān zhī lǜ

释义:杞天之虑  同“杞人忧天”。亦省作“杞虑”。

出处:鲁迅《而已集·忧‘天乳’》:“我曾经也有过‘杞天之虑’,以为将来中国的学生出身的女性,恐怕要失去哺乳的能力,家家须雇乳娘。”  

31、毛骨悚然  máo gǔ sǒng rán

释义:毛骨悚然  毛:头发和汗毛;骨:指脊背;悚然:害怕的样子。毛发竖起;脊骨透寒。形容非常恐惧惊骇。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2回:“左右将此檄传进,操见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  

32、理亏心虚  lǐ kuī xīn xū

释义:理亏心虚  因理由不充分而担心

33、破胆寒心  pò dǎn hán xīn

释义:破胆寒心  犹胆颤心惊。形容非常恐惧。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谷永传》 :“臣永所以破胆寒心,豫言之累年。”  

34、离情别绪  lí qíng bié xù

释义:离情别绪  分离前后惜别、相思的愁苦情绪。

出处:宋 柳永《昼夜乐》:“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  

35、肉跳心惊  ròu tiào xīn jīng

释义:肉跳心惊  形容担心祸事临头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1回:“凤姐此时肉跳心惊,急急的向秋爽斋来。”  

36、肉跳神惊  ròu tiào shén jīng

释义:肉跳神惊  形容担心祸事临头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同“肉跳心惊”。

出处:老舍《神拳》第三幕:“知县肉跳神惊坐立不安。”  

37、肉颤心惊  ròu chàn xīn jīng

释义:肉颤心惊  形容担心祸事临头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同“肉跳心惊”。

出处:《三国演义》第九回:“吾近日肉颤心惊,恐非吉兆。”  

38、虎穴龙潭  hǔ xué lóng tán

释义:虎穴龙潭  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70回:“抵住孔宣的刀。二将又战在虎穴龙潭之中。”  

39、顾内之忧  gù nèi zhī yōu

释义:顾内之忧  顾:照管,照顾。指对后方的忧虑、担心

出处:《宋史·李处耘传》:“赏厚则人无顾内之忧,恩深则士有效死之志。”  

40、还顾之忧  huán gù zhī yōu

释义:还顾之忧  还顾:回过头来照看。指身在前方或在前进过程中,还担心后方会出现问题或乱子。

出处:《三国志·魏志·徐奕传》:"今使君统留事,孤无复还顾之忧也。"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