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鸟的成语有哪些成语(40个)(用什么成语来形容鸟儿)

xxmadmin 2024-07-31 18:01:09

形容鸟的成语有哪些成语(用什么成语来形容鸟儿)(40个))

形容鸟的成语有哪些成语(用什么成语来形容鸟儿):倦鸟知还,卵覆鸟飞,各奔东西,坌鸟先飞,坚定不移,寒蝉僵鸟,惊弦之鸟,木干鸟栖,池鱼笼鸟,百鸟朝凤,笼中之鸟,笼鸟槛猿,能说会道,花香鸟语,蚕丛鸟道,长颈鸟喙,飞鸟依人,飞鸟惊蛇,鸟为食亡,鸟伏兽穷,鸟入樊笼,鸟哭猿啼,鸟啼花怨,鸟啼花落,鸟声兽心,鸟尽弓藏,鸟得弓藏,鸟惊鱼散,鸟惊鱼骇,鸟散鱼溃,鸟枪换炮,鸟焚鱼烂,鸟覆危巢,鸟语花香,鸟迹虫丝,鸠占鹊巢,鹄形鸟面,默不作声,龟文鸟迹,笼鸟池鱼。

1、倦鸟知还  juàn niǎo zhī huán

释义:倦鸟知还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

出处:晋·陶潜《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2、卵覆鸟飞  luán fù niǎo fēi

释义:卵覆鸟飞  鸟飞走了,卵也打破了。比喻两头空,一无所得。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霞》:“人之无良,舍其旧而新是谋,卒之卵覆而鸟亦飞,天之所报亦惨矣!”  

3、各奔东西  gè bēn dōng xī

释义:各奔东西  各:各自;奔:奔向。各自走各自的路,借指分手

出处:清·石玉昆《小五义》第72回:“大家撒腿就跑,各奔东西。”  

4、坌鸟先飞  bèn niǎo xiān fēi

释义:坌鸟先飞  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时,怕赶不上别人,抢先动手。多用作谦词。同“笨

出处:元 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折:“[三末云]:二哥,你得了官也。我和你有个比喻,我似那灵禽在后,你这等坌鸟先飞。”  

5、坚定不移  jiān dìng bù yí

释义:坚定不移  移:改变。形容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出处: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文宗开成五年》:“推心委任,坚定不移,则天下何忧不理哉!”  

6、寒蝉僵鸟  hán chán jiāng niǎo

释义:寒蝉僵鸟  寒天的蝉和冻僵的鸟。比喻默不作声的人。

出处:清·李渔《慎鸾交·心归》:“诗朋同游胜景,怎做得寒蝉僵鸟,反舌无声!”  

7、惊弦之鸟  jīng xián zhī niǎo

释义:惊弦之鸟  见“惊弓之鸟”。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  

8、木干鸟栖  mù gàn niǎo qī

释义:木干鸟栖  谓鸟栖树上,至树干枯也不离去。喻行事坚定不移。

出处: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外篇》:“身不敢饮食,拥辕执轺,木干鸟栖,袒肉暴骸。”  

9、池鱼笼鸟  chí yú lóng niǎo

释义:池鱼笼鸟  池里的鱼,笼里的鸟。比喻受束缚而失去自由的人。

出处:晋·潘岳《秋兴赋》:“譬犹池鱼笼鸟,有江湖山薮之思。”  

10、百鸟朝凤  bǎi niǎo cháo fèng

释义:百鸟朝凤  朝:朝见;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旧时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

出处: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九百一十五卷引《唐书》:“海州言凤见于城上,群鸟数百随之,东北飞向苍梧山。”  

11、笼中之鸟  lóng zhōng zhī niǎo

释义:笼中之鸟  被关在笼中的鸟。比喻失去自由的人。

出处:《鹖冠子 世兵》:“一目之罗,不可以得雀;笼中之鸟空窥不出。”  

12、笼鸟槛猿  lóng niǎo jiàn yuán

释义:笼鸟槛猿  笼中鸟槛中猿。比喻受拘禁没有自由的人

出处:唐 白居易《山中与元九书因题书后》诗:“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  

13、能说会道  néng shuō huì dào

释义:能说会道  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

出处:元 无名氏《渔樵闲话》:“但甜瓜软处偏捏。蜡枪头会道能说。”  

14、花香鸟语  huā xiāng niǎo yǔ

释义:花香鸟语  鸟语:鸟鸣如同讲话一般。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8回:“云雾渐淡,日色微明,四面也有人烟来往,各处花香鸟语,颇可盘桓。”  

15、蚕丛鸟道  cán cóng niǎo dào

释义:蚕丛鸟道  指险绝的山路。

出处:清 戴名世《纪红苗事》:“开其蚕丛鸟道,通其百工技艺。”  

16、长颈鸟喙  cháng jǐng niǎo huì

释义:长颈鸟喙  喙:鸟的嘴。长颈项,尖嘴巴。指阴险狠毒者的状貌。

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17、飞鸟依人  fēi niǎo yī rén

释义:飞鸟依人  依:依恋。飞来的小鸟依偎在人的身边。比喻依附权贵。亦比喻小孩、少女娇小柔顺,可亲可受的情态。

出处:宋·阙名《宋季三朝正要·二·理宗淳祐四年》:“今嵩之父死如路人,方经营内引,摇尾乞怜,作飞鸟依人之态。”  

18、飞鸟惊蛇  fēi niǎo jīng shé

释义:飞鸟惊蛇  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

出处:《法书苑》:“唐时一僧释亚楼善草书,曾自题一联:‘飞鸟入林,惊蛇入草。’”  

19、鸟为食亡  niǎo wéi shí wáng

释义:鸟为食亡  鸟儿为了吃食而死。比喻人为了名利而丧失生命

出处: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13回:“‘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当时袁伯珍听得这些话,便要从此发一宗洋财。”  

20、鸟伏兽穷  niǎo fú shòu qióng

释义:鸟伏兽穷  如飞鸟栖伏,野兽奔走无路。形容势竭力穷,处境困难。

出处:《梁书·元帝纪》:“贼景鸟伏兽穷,频击频挫,奸竭诈尽,深沟自固。”  

21、鸟入樊笼  niǎo rù fán lóng

释义:鸟入樊笼  樊笼:鸟笼,比喻不自由的境地。飞鸟进了笼子。比喻自投罗网,陷入困境。

出处:元 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三折:“恰便似鱼钻入丝网,鸟扑入樊笼。”  

22、鸟哭猿啼  niǎo kū yuán tí

释义:鸟哭猿啼  泛指禽兽悲鸣。形容悲凉的情景。

出处:唐·王维《能禅师碑》:“山崩川竭,鸟哭猿啼。”  

23、鸟啼花怨  niǎo tí huā yuàn

释义:鸟啼花怨  形容悲伤怨恨。

出处:明·徐复祚《红梨记·请成》:“今日呵,只落得鸟啼花怨。”  

24、鸟啼花落  niǎo tí huā luò

释义:鸟啼花落  形容凄凉的情景。

出处:明·汪廷讷《种玉记·促晤》:“惜鸾帷,孤玉绦,几度凄凉。断肠的鸟啼花落,满目心伤。”  

25、鸟声兽心  niǎo shēng shòu xīn

释义:鸟声兽心  比喻言辞动听而心怀阴毒。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陶传》:“四方私言,云角等窃入京师,战视朝政,鸟声兽心,私共鸣呼。”  

26、鸟尽弓藏  niǎo jìn gōng cáng

释义:鸟尽弓藏  飞鸟打光了;弹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原来借助的力量就被一脚踢开或加以消灭。

出处:三国 曹丕《煌煌京洛行》:“淮阴五刑,鸟得弓藏;保身全名,独有子房。”  

27、鸟得弓藏  niǎo dé gōng cáng

释义:鸟得弓藏  见“鸟尽弓藏”。

出处:三国·魏·曹丕《煌煌京洺行》:“淮阴五刑,鸟得弓藏;保身全名,独有子房。”  

28、鸟惊鱼散  niǎo jīng yú sàn

释义:鸟惊鱼散  见“鸟散鱼溃”。

出处:《旧唐书·契宓何力传》:“贼非有城郭,逐水草以为生,若不袭其不虞,便恐鸟惊鱼散。”  

29、鸟惊鱼骇  niǎo jīng yú hài

释义:鸟惊鱼骇  像鸟、鱼那种受惊的样子。

出处:明·张居正《答蜀中开府谭二华书》:“其民犷悍易动,大抵绥之则靖,扰之则乱,怠则顿网诡衔,急则鸟惊鱼骇。”  

30、鸟散鱼溃  niǎo sàn yú kuì

释义:鸟散鱼溃  溃:溃散。象鸟惊飞,象鱼溃散而逃。形容军队因受惊扰而乱纷纷地四下溃散。

出处:《南史 宋武帝纪》:“番禺之功,俘级万数,左里之捷,鸟散鱼溃。”  

31、鸟枪换炮  niǎo qiāng huàn pào

释义:鸟枪换炮  形容情况或条件有很大的好转。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6回:“那个气好比烟袋换吹筒,吹筒换鸟枪,鸟枪换炮,越吹越壮了。”  

32、鸟焚鱼烂  niǎo fén yú làn

释义:鸟焚鱼烂  《易·旅》:“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公羊传·僖公十九年》:“其言梁亡何?自亡也。其自亡奈何?鱼烂而亡也。”后以“鸟焚鱼烂”谓因内乱而覆亡。

出处:《易·旅》:“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公羊传·僖公十九年》:“其言梁亡何?自亡也。其自亡奈何?鱼烂而亡也。”  

33、鸟覆危巢  niǎo fù wēi cháo

释义:鸟覆危巢  鸟巢因建于弱枝而倾覆。比喻处境极端危险。

出处:唐·李商隐《行次昭应县道上》诗:“鱼游沸鼎知无日,鸟覆危巢岂待风。”  

34、鸟语花香  niǎo yǔ huā xiāng

释义:鸟语花香  鸟儿啼叫;花儿喷香;形容美好的景色。

出处:宋 吕本中《庵居》诗:“鸟语花香变夕阴,稍闲复恐病相寻。”  

35、鸟迹虫丝  niǎo jì chóng sī

释义:鸟迹虫丝  比喻极易消失的事物。

出处:清·蒋士铨《临川梦·了梦》:“养娘真信人也,多劳,可怜他把鸟迹虫丝收护的牢。”  

36、鸠占鹊巢  jiū zhàn què cháo

释义:鸠占鹊巢  鸠性拙;不善营巢;而占居鹊所成之巢。

出处:《诗经 召南 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37、鹄形鸟面  hú xíng niǎo miàn

释义:鹄形鸟面  指饥疲瘦削的样子。

出处:明归有光《送宋知县序》:“岁复荐饥,侯加意抚恤,向之逃亡者,鹄形鸟面,争出供役。”  

38、默不作声  mò bù zuò shēng

释义:默不作声  一句话也不说

出处:朱自清《不知道》:“固然他有时也可以‘默不作声’,有时也可以老实答道,‘不能奉告’或‘不便奉告’。”  

39、龟文鸟迹  guī wén niǎo jì

释义:龟文鸟迹  指古代的象形文字。

出处:唐·张彦远《法书要录》第七卷:“颉首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彩众美,合而为字,是曰古文。”  

40、笼鸟池鱼  lóng niǎo shi yú

释义:笼鸟池鱼  关在笼里的鸟,养在池中的鱼。比喻受困失去自由的人。

出处:晋·潘岳《秋兴赋》:"譬犹池鱼笼鸟,有江湖山薮之思。"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