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快的词语成语(25个)(看书快用什么成语来形容)

xxmadmin 2024-07-29 09:00:13

看书快的词语成语(看书快用什么成语来形容)(25个))

看书快的词语成语(看书快用什么成语来形容):一挥而就,一目五行,一目十行,一目数行,不假思索,五行俱下,五行并下,倒背如流,十行俱下,博览群书,囫囵吞枣,字斟句酌,慢条斯理,滚瓜烂熟,目下十行,老牛破车,自上而下,蜗行牛步,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过目不忘,过目成诵,迫不及待,逐字逐句,五更三点。

1、一挥而就  yī huī ér jiù

释义:一挥而就  就:成。笔一挥就写(画)成了。

出处:宋 朱弁《曲洧旧闻》第七卷:“东坡一挥而就,不日传部下,纸为之贵。”  

2、一目五行  yī mù wǔ xíng

释义:一目五行  犹一目十行。

出处:《辽史·杨遵勖传》:“天下之事,丛于枢府,簿书填委。遵勖一目五行俱下,判决如流。”  

3、一目十行  yī mù shí háng

释义:一目十行  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出处:宋 刘克庄《杂记六言诗》诗:“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  

4、一目数行  yī mù shù xíng

释义:一目数行  犹一目十行。

出处:清·钮琇《觚剩续编·英豪举动》:“熊公廷弼当督学江南时,试卷皆亲自批阅。阅则连长几于中堂,鳞摊诸卷于上,左右置酒一坛,剑一口,手操不律,一目数行。”  

5、不假思索  bù jiǎ sī suǒ

释义:不假思索  假:借助;依靠;不经过思考就作出反应;思索:思考探究。不用思考就作出反应。形容做事、说话敏捷、迅速。也指不认真地随便乱说。

出处:宋 黄榦《黄勉斋文籍 复黄会卿》:“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  

6、五行俱下  wǔ xíng jù xià

释义:五行俱下  谓读书敏捷神速。

出处:晋·华峤《汉书》:“故世称‘应世叔读书,五行俱下。’”  

7、五行并下  wǔ háng bìng xià

释义:五行并下  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应奉传》:“奉少聪明,自为童儿及长,凡所经履,莫不暗记,读书五行并下。”  

8、倒背如流  dào bèi rú liú

释义:倒背如流  能很流利地把书本、诗文或资料倒转过来背。形容读得滚瓜烂熟。

出处:郭沫若《苏联纪行日记 六月廿七日》:“她把说明小册子的英文部分似乎已经读得来倒背如流了。”  

9、十行俱下  shí háng jù xià

释义:十行俱下  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形容读书极快。

出处:《梁书 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经目必记。”  

10、博览群书  bó lǎn qún shū

释义:博览群书  览:观看;阅读。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形容学识渊博。也作“博览群籍”。

出处:《周书 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11、囫囵吞枣  hú lún tūn zǎo

释义:囫囵吞枣  囫囵:整个儿;完整的。指不加咀嚼;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缺乏思考;笼统地含糊地吸收知识。

出处:宋 圆悟禅师《碧岩录》:“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慢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囵吞个枣。”  

12、字斟句酌  zì zhēn jù zhuó

释义:字斟句酌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说话、作文章严谨慎重。斟酌:考虑;推敲。

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一》:“《论语》、《孟子》,宋儒积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断非汉儒所及。”  

13、慢条斯理  màn tiáo sī lǐ

释义:慢条斯理  形容说话做事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金圣叹批:“写红娘从张生边来入闺中,慢条斯理,如不在意如在意。”  

14、滚瓜烂熟  gǔn guā làn shú

释义:滚瓜烂熟  滚圆的瓜熟透了。形容朗读和背诵非常流利纯熟。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1回:“十一二岁就讲书读文章,先把一部王守溪的稿子读的滚瓜烂熟。”  

15、目下十行  mù xià shí xíng

释义:目下十行  形容看书速度极快。

出处:《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一个首相姓王名安石,临川人也。此人目下十行,书穷万卷。”  

16、老牛破车  lǎo niú pò chē

释义:老牛破车  老牛拉着破车。比喻做事慢;成绩小;工作效率低。

出处:《宋书 颜延之传》:“常乘赢牛笨车,逢峻卤簿,即屏往道侧。”  

17、自上而下  zì shàng ér xià

释义:自上而下  从上到下

出处:邓小平《党与抗日民主政权》:“有的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有的可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总以能教育群众、纠正错误、保证党的领导为原则。”  

18、蜗行牛步  wō xíng niú bù

释义:蜗行牛步  蜗牛爬行,老牛慢走。比喻行动或进展极慢。

19、蜻蜓点水  qīng tíng diǎn shuǐ

释义:蜻蜓点水  蜻蜓刚刚接触水面又迅速起来。比喻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出处:唐 杜甫《曲江》诗:“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20、走马观花  zǒu mǎ guān huā

释义:走马观花  骑在跑着的马上看花。比喻匆忙、粗略地观察了解。走:跑。

出处:唐 孟郊《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1、过目不忘  guò mù bù wàng

释义:过目不忘  看过一遍就不会忘记;形容记忆力强;也形容给人的印象深刻。

出处:《晋书 苻融载记》:“耳闻则诵,过目不忘,时人拟之王粲。”  

22、过目成诵  guò mù chéng sòng

释义:过目成诵  只要看一遍就能背诵。形容记忆力极强。

出处:《宋史 刘恕传》:“恕少颖悟,书过目即成诵。”  

23、迫不及待  pò bù jí dài

释义:迫不及待  迫:急迫;待:等待。急迫得不再等待。形容心情非常着急。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且系酒后游戏,该仙子何以迫不及待,不奏闻请旨。”  

24、逐字逐句  zhú zì zhú jù

释义:逐字逐句  挨次序一字一句地。

出处:程树榛《大学时代》:“她一下又翻到了今年寒假的第一天日记,并饶有兴趣地逐字逐句看了下去。”  

25、五更三点  wǔ gēng sān diǎn

释义:五更三点  五更:古代一夜区分为五更,五更为早四点至六点。五更的第三点,约是早五点十分左右。

出处:唐·王建《宫词》:"五更三点索金车,尽放宫人出看花。"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