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什么交流成语大全四个字(40个)(形容什么的交流的成语)

xxmadmin 2024-07-27 12:01:24

什么什么交流成语大全四个字(形容什么的交流的成语)(40个))

什么什么交流成语大全四个字(形容什么的交流的成语):一唱一和,万马齐喑,不切实际,不足之处,从容不迫,侃侃而谈,免开尊口,切磋琢磨,取长补短,口讲指画,各抒己见,各抒所见,各持己见,各有所长,同心协力,含糊其辞,和盘托出,噤若寒蝉,大同小异,夸夸其谈,娓娓而谈,守口如瓶,异口同声,求同存异,津津乐道,滔滔不竭,滔滔不绝,理直气壮,畅所欲为,畅所欲言,百家争鸣,矫揉造作,舌战群儒,言人人殊,言无不尽,闪烁其辞,闭口不言,随声附和,齐头并进,下阪走丸。

1、一唱一和  yī chàng yī hè

释义:一唱一和  和:应和;附和。跟着别人唱和;比喻双方互相配合;彼此呼应。

出处:宋 陈叔方《颖川语小》下卷:“句法有正有奇,有呼有应。呼应者一唱一和,律吕相宜以成文也。”  

2、万马齐喑  wàn mǎ qí yīn

释义:万马齐喑  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都沉默不语。形容死气沉沉的局面。喑:哑;失音。

出处:宋 苏轼《三马图赞》序:“时西域贡马……振鬣长鸣,万马皆瘖。”  

3、不切实际  bù qiē shí jì

释义:不切实际  不符合实际

出处:丁寅生《孔子演义》第98回:“若是徒有虚名,不切实际,那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4、不足之处  bù zú zhī chù

释义:不足之处  不完善的地方

出处: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总的来说是好的,但是也有不足之处。”  

5、从容不迫  cóng róng bù pò

释义:从容不迫  从容:不慌不忙;镇静;不迫:不急促。形容临事不慌不忙;镇定沉着。

出处:魏兰《原序》:“当其临事之时,从容不迫,颜色不变,尤非庸常之辈所能及。”  

6、侃侃而谈  kǎn kǎn ér tán

释义:侃侃而谈  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指理直气壮、不慌不忙地讲话。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我既这等苦苦相问,你自然就该侃侃而谈。”  

7、免开尊口  miǎn kāi zūn kǒu

释义:免开尊口  不必开口说什么。多表示要求不会得到同意。

出处:田汉《关汉卿》第五场:“谁跟你开玩笑!这事让朱四姐出面,你就免开尊口!”  

8、切磋琢磨  qiē cuō zhuó mó

释义:切磋琢磨  切:指加工骨头;磋:指加工象牙;琢:指加工玉石;磨:指加工石头。原指对玉石、象牙等的细加工;现指讨论问题;取长补短。

出处:汉 王充《论衡 量知篇》:“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  

9、取长补短  qǔ cháng bǔ duǎn

释义:取长补短  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出处:《孟子 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10、口讲指画  kǒu jiǎng zhǐ huà

释义:口讲指画  一面讲一面用手势帮助表达意思。

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11、各抒己见  gè shū jǐ jiàn

释义:各抒己见  抒:抒发,发表。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74回:“据我主意,何不各抒己见,出个式子,岂不新鲜些?”  

12、各抒所见  gè shū suǒ jiàn

释义:各抒所见  见“各抒己见”。

出处: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中国历代帝王继统,分有常尊,然而明良喜起,吁咈庚歌,往往略分言情,各抒所见。”  

13、各持己见  gè chí jǐ jiàn

释义:各持己见  持:坚持;保持;见:意见、见解。各人都持自己的见解。

出处:清 黄钧宰《金壶浪墨 堪舆》:“甚至徒毁其师,子讥其父,各持己见,彼此相非。”  

14、各有所长  gè yǒu suǒ chéng

释义:各有所长  长:长处、优点。各有各的长处、优点。一般多指人才而言。

出处:《管子 形势解》:“明主之官物也,任其所长,不任其所短,故事无不成,而功无不立。乱主不知物之各有所长所短也。”  

15、同心协力  tóng xīn xié lì

释义:同心协力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协:合。

出处:《梁书 王僧辩传》:“讨逆贼于咸阳,诛叛子于云梦,同心协力,克定邦家。”  

16、含糊其辞  hán hú qí cí

释义:含糊其辞  糊:不明确;不清晰;辞:也作“词”;言辞。指话说得含含糊糊;不清楚;不明确。

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7回:“二人先受岸贾之嘱,含糊其词,不肯替赵氏分辨。”  

17、和盘托出  hé pán tuō chū

释义:和盘托出  和:连同。(端东西时)连盘子全部拿出来。后比喻毫不隐瞒;全部说出。

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饭罢,田氏将庄子所著《南华真经》及老子《道德》五千言,和盘托出献与王孙。”  

18、噤若寒蝉  jìn ruò hán chán

释义:噤若寒蝉  噤:闭口不作声;若:像;寒蝉:深秋的知了。不作声像深秋的知了一样。形容有顾虑不敢说话。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19、大同小异  dà tóng xiǎo yì

释义:大同小异  异:差异。大体相同;稍有差异。

出处:庄周《庄子 天下》:“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20、夸夸其谈  kuā kuā qí tán

释义:夸夸其谈  夸夸:说大话。言辞浮夸;大谈特谈。形容说话、写文章时浮夸;不切实际而又滔滔不绝。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进了书房门,听见杨执中夸夸而谈,知道是他已来了,进去作揖,同坐下。”  

21、娓娓而谈  wěi wěi ér tán

释义:娓娓而谈  连续不倦地谈论着。形容健谈。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小说二集序》:“只如熟人相对,娓娓而谈。”  

22、守口如瓶  shǒu kǒu rú píng

释义:守口如瓶  形容说话谨慎;严守秘密。

出处:唐 道世《诸经要集 择交部 惩过》:“防意如城,守口如瓶。”  

23、异口同声  yì kǒu tóng shēng

释义:异口同声  异:不同。不同的嘴说出同样的话。形容人们的说法完全一致。也作“异口同音”。

出处:晋 葛洪《抱朴子 道意》:“左右小人,并云不可,阻之者众,本无至心,而谏怖者,异口同声。”  

24、求同存异  qiú tóng cún yì

释义:求同存异  寻求彼此的共同处;保留彼此的分歧处。

出处:《人民日报》1965.3.23:“共同点是基本的,分歧是局部的,可以求同存异。”  

25、津津乐道  jīn jīn lè dào

释义:津津乐道  津津:兴趣浓厚。乐道:乐于谈论。形容很有味地谈论感兴趣的事。

出处:清 钱学纶《语新》下卷:“风流贤宰,疾恶怜才,俱假文字为劝惩,邑人士咸津津乐道之。”  

26、滔滔不竭  tāo tāo bù jié

释义:滔滔不竭  比喻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

出处:《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二·积善歌》:“饮福受胙,舞降歌迎,滔滔不竭,洪惟水行。”  

27、滔滔不绝  tāo tāo bù jué

释义:滔滔不绝  滔滔:水流滚滚;连续不断的样子。像水流一样不间断。比喻话多而又流畅。

出处:五代 后唐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28、理直气壮  lǐ zhí qì zhuàng

释义:理直气壮  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

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1卷:“便提我到阎罗殿前,我也理直气壮,不怕甚的。”  

29、畅所欲为  chàng suǒ yù wéi

释义:畅所欲为  痛痛快快地做想做的事

出处:清 李渔《奈何天 总评》:“使之生于贵族,早历宦途,畅所欲为,更不知作何竖立。”  

30、畅所欲言  chàng suǒ yùyán

释义:畅所欲言  畅:尽情;痛快;欲:想要。把心里要讲的话痛快地全部讲出来。也作“尽所欲言”。

出处:清 方苞《游丰台记》:“少长不序,卧起坐立,惟所便人,畅所欲言,举酒相属,向夕犹不能归。”  

31、百家争鸣  bǎi jiā zhēng míng

释义:百家争鸣  百家:原指先秦时代各种思想流派;后指各种政治、学术思想;鸣:指发表意见。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道、法、墨、阴阳、名、纵横、杂、农等名家称为诸子百家。他们各自著书立说;在政治上、学术上展开争论呈现出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今指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艺文志》:“凡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联合诸侯。”  

32、矫揉造作  jiǎo róu zào zuò

释义:矫揉造作  矫:使弯曲的变成直的;揉:使直的变成弯的。形容故意做作;表现得极不自然。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1回:“黛玉拦道:‘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  

33、舌战群儒  shé zhàn qún rú

释义:舌战群儒  舌战:激烈辩论。儒:儒生,旧指读书人。原指与众多的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泛指与许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34、言人人殊  yán rén rén shū

释义:言人人殊  殊:不同。说的话个个不同。指各人有各人的意见。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曹相国世家》:“参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  

35、言无不尽  yán wú bù jìn

释义:言无不尽  把内心的话说尽,毫不保留。

出处:《北齐书·高德政传》:“德政与帝旧相昵爱,言无不尽。”  

36、闪烁其辞  shǎn shuò qí cí

释义:闪烁其辞  闪烁:光线忽明忽暗、摇动不定。比喻说话躲躲闪闪。指说话吞吞吐吐;不肯透露真相或回避要害问题。

出处:清 吴趼人《痛史》第25回:“何况这等事本来是缜密的,或者定伯故意闪烁其词,更未可定。”  

37、闭口不言  bì kǒu bù yán

释义:闭口不言  闭住嘴巴不言语;指有话不说。

出处:西汉 桓宽《盐铁论 刺复》:“是以曹丞相日饮醇酒,倪大夫闭口不言。”  

38、随声附和  suí shēng fù hè

释义:随声附和  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随:跟着;和:音贺。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崇侯虎不过随声附和,实非本心。”  

39、齐头并进  qí tóu bìng jìn

释义:齐头并进  几支队伍并行前进。也指几个事情同时展开。

出处:周恩来《在上海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实事求是,循序前进,齐头并进,迎头赶上。”  

40、下阪走丸  xià bǎn zǒu wán

释义:下阪走丸  阪:斜坡;丸:弹丸。在斜坡上往下滚弹丸。比喻说话敏捷流利。

出处: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