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烦恼很多的词(40个)(形容烦恼多的四字成语)

xxmadmin 2024-07-17 21:00:30

形容烦恼很多的词(形容烦恼多的四字成语)(40个))

形容烦恼很多的词(形容烦恼多的四字成语):不知所从,不胜其烦,云淡风轻,六根清静,坐立不安,天真烂漫,好肉剜疮,庸人自扰,心事重重,心烦意乱,心神不定,心绪不宁,忐忑不安,忐忑不定,忧心忡忡,怅然若失,怨天尤人,愁云惨雾,愁眉不展,愁眉苦脸,愁眉锁眼,愁肠百结,憋气窝火,新愁旧恨,无事生非,无忧无虑,无拘无束,曲突徙薪,灰身灭智,焦头烂额,禅絮沾泥,精神恍惚,自寻烦恼,自诒伊戚,自贻伊戚,闲愁万种,闷闷不乐,使心憋气,愁潘病沈,熏风解愠。

1、不知所从  bù zhī suǒ cóng

释义:不知所从  不知怎么办。形容拿不定主意

出处:战国·楚·屈原《楚辞·卜居》:“心烦虑乱,不知所从。”  

2、不胜其烦  bù shèng qí fán

释义:不胜其烦  不胜:承担不了;烦:烦杂。烦琐得使人受不了。

出处: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三卷:“秦太师当国,有谄者尝执政矣,出为建康留守,每发一书,则书百幅,择十之一用之,于是不胜其烦,人情厌患。”  

3、云淡风轻  yún dàn fēng qīng

释义:云淡风轻  微风轻拂,浮云淡薄。形容天气晴好。亦作“风轻云淡”。

出处:宋 程灏《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4、六根清静  liù gēn qīng jìng

释义:六根清静  六根:佛家语,指眼、耳、鼻、舌、身、意。佛家以达到远离烦恼的境界为六根清静。比喻已没有任何欲念。

出处:《法华经·法师功德品》:“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静。”  

5、坐立不安  zuò lì bù ān

释义:坐立不安  坐着站着都不安宁。形容烦躁、紧张的样子。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7回:“今日天使李俊在家,坐立不安。”  

6、天真烂漫  tiān zhēn làn màn

释义:天真烂漫  自然纯真;毫不造作。多指少年儿童纯真可爱。天真:心地单纯;不虚伪做作;烂漫:坦率自然。

出处:宋 龚开《高马小儿图》:“此儿此马俱可怜,马高三齿儿未冠,天真烂熳好容仪,楚楚衣装无不宜。”  

7、好肉剜疮  hǎo ròu wān chuāng

释义:好肉剜疮  比喻无事生非,自寻烦恼。

出处:宋 释悟明《联灯会要 玑禅师》:“说迷说悟,犹是好肉剜疮;一切平常,尽落天魔外道。”  

8、庸人自扰  yōng rén zì rǎo

释义:庸人自扰  平庸的人无事生事;自找麻烦。

出处:《新唐书 陆象先传》:“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而烦耳。”  

9、心事重重  xīn shì zhòng zhòng

释义:心事重重  心里挂着很多沉重的顾虑

出处: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二七章:“毛人凤正心事重重地在地毯上来回走着。”  

10、心烦意乱  xīn fán yì luàn

释义:心烦意乱  心情烦躁;思绪纷乱。形容内心烦闷焦躁。烦:烦躁;意:心绪;心思。

出处:战国 楚 屈原《楚辞 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智尽忠,蔽鄣于谗,心烦意乱,不知所从。”  

11、心神不定  xīn shén bù dìng

释义:心神不定  定:安定。心里烦躁,精神不安。

出处:《平妖传》第五回:“这般繁华去处,怕你们心神不定,惹出什么事非来。”  

12、心绪不宁  xīn xù bù níng

释义:心绪不宁  宁:安宁,安定。焦急不安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5回:“朕心绪不宁,教汝等且退,何故又来!”  

13、忐忑不安  tǎn tè bù ān

释义:忐忑不安  心里七上八下安定不下来。忐忑:心神不安定。

出处:清 吴趼人《糊涂世界》第九卷:“两道听了这话,心里忐忑不定。”  

14、忐忑不定  tǎn tè bù dìng

释义:忐忑不定  同“忐忑不安”。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二十六回:“济川被他们说得心中忐忑不定。”  

15、忧心忡忡  yōu xīn chōng chōng

释义:忧心忡忡  忡忡:忧愁不安的样子。心事重重;十分忧愁。

出处:《诗经 召南 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16、怅然若失  chàng rán ruò shī

释义:怅然若失  怅然:失意;懊恼。形容因不如意而心情沮丧;好像丢了什么似的。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牛成章》:“主人视其里居、姓氏,似有所动,问所从来。忠泣诉父名,主人怅然若失。”  

17、怨天尤人  yuàn tiān yóu rén

释义:怨天尤人  怨恨天命;责怪别人(怨:怨恨;天:这里指命运;尤:责怪;归罪)。形容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一味归咎客观;埋怨别人。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18、愁云惨雾  chóu yún cǎn wù

释义:愁云惨雾  形容暗淡无光的景象。多比喻令人忧愁苦闷的局面。

出处:瞿秋白《乱弹 一种云》:“如果是惊天动地的霹雳,那才拨得开满天的愁云惨雾。”  

19、愁眉不展  chóu méi bù zhǎn

释义:愁眉不展  展:舒展。心里忧愁;双眉紧锁;不得舒展。形容心事重重的样子。也作“愁眉紧锁”。

出处:唐 姚鹄《随州献李侍御》之二:“旧隐每怀空竟夕,愁眉不展几经春。”  

20、愁眉苦脸  chóu méi kǔ liǎn

释义:愁眉苦脸  苦:痛苦。忧愁得眉头紧锁;哭丧着脸。形容愁容满面的样子。也作“愁眉苦眼”。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7回:“成老爹气的愁眉苦脸,只得自己走出去回那几个乡里人去了。”  

21、愁眉锁眼  chóu méi suǒ yǎn

释义:愁眉锁眼  锁:紧皱。愁得紧皱眉头,眯起双眼。形容非常苦恼的样子。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对人前巧语花言,背地里愁眉泪脸。  

22、愁肠百结  chóu cháng bǎi jié

释义:愁肠百结  忧愁缠结在肠内。

出处:《敦煌变文集 王昭君变文》:“日月无明照覆盆,愁肠百结虚成着。”  

23、憋气窝火  biē qì wō huǒ

释义:憋气窝火  憋:闷在心里。压住性子,把屈辱或烦恼强压在心里

24、新愁旧恨  xīn chóu jiù hèn

释义:新愁旧恨  谓对现状和往事都感到烦恼和怨恨。极言愁恨之深。

出处:唐·韩偓《三月》诗:“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  

25、无事生非  wú shì shēng fēi

释义:无事生非  非:是非。无缘无故找岔子;存心制造麻烦。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8回:“有不安本分的强盗,有无事生非的强盗。”  

26、无忧无虑  wú yōu wú lǜ

释义:无忧无虑  无:没有。没有任何忧虑。形容心情舒畅自然。

出处: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来,来,来,我做了个草庵中无忧无虑的僧家。”  

27、无拘无束  wú jū wú shù

释义:无拘无束  拘:限制;束:约束。没有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4回:“出家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有甚公干?”  

28、曲突徙薪  qū tū xǐ xīn

释义:曲突徙薪  把烟囱改为弯的;把柴草移开。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  

29、灰身灭智  huī shēn miè zhì

释义:灰身灭智  佛教语。谓断除一切身心烦恼,为小乘阿罗汉果的境界。

出处:隋·智顗《四教仪》:“若灰身灭智,名无余涅槃。”  

30、焦头烂额  jiāo tóu làn é

释义:焦头烂额  头部和额部被烧焦、灼烂。比喻受到严重打击而惨败。也形容忙得不知如何是好;非常狼狈窘迫。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令论功而清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  

31、禅絮沾泥  chán xū zhān ní

释义:禅絮沾泥  比喻禅寂之心受到尘世烦恼的沾染。

出处:《花月痕》第四九回:“兰香来无定处,绿蕊去未移时,想你二人禅絮沾泥,当不复悔偷灵药。”  

32、精神恍惚  jīng shén huǎng hū

释义:精神恍惚  恍惚:迷糊。形容精神不集中的样子。

出处:北齐 魏收《魏书 尔朱荣传》:“荣亦精神恍惚,不自支持。”  

33、自寻烦恼  zì xún fán nǎo

释义:自寻烦恼  自己找来不必要的烦恼

出处:巴金《家》六:“他不能够说服她们,他又何必自寻烦恼,浪费精力呢?”  

34、自诒伊戚  zì yí yī qī

释义:自诒伊戚  自寻烦恼;自招灾殃。

出处:《诗经 小雅 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左传 宣公二年》:“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35、自贻伊戚  zì yí yī qī

释义:自贻伊戚  贻:遗留;伊:此;戚:忧愁,悲哀。比喻自寻烦恼,自招忧患。

出处:《诗经 小雅 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  

36、闲愁万种  xián chóu wàn zhǒng

释义:闲愁万种  闲愁:说不出的烦恼。莫名的烦恼极多。形容思想空虚,多愁善感。也形容愁情满怀。

出处: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真乃是消磨了闲愁万种。”  

37、闷闷不乐  mèn mèn bù lè

释义:闷闷不乐  闷闷:心情不愉快。形容心情烦闷抑郁。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8回:“意欲弃布他往,却又不忍;又恐被人嗤笑。乃终日闷闷不乐。”  

38、使心憋气  shǐ xīn biē qì

释义:使心憋气  使:致使;憋气:指有委屈或烦恼不能发泄。让人心情不舒畅,使性子,发脾气。

出处:明·天然智叟《石头点》卷十二:"可知有你这歪老货搬弄,致使我家娘一向使心憋气。"  

39、愁潘病沈  chóu pān bìng shěn

释义:愁潘病沈  泛指烦恼和疾病。

出处:晋·潘岳因忧愁而早生白发,南朝·梁·沈约因病而瘦减腰围。  

40、熏风解愠  xūn fēng jiě yùn

释义:熏风解愠  熏风:和风;愠:恼怒怨恨。温和的风可以消除心中的烦恼,使人心情舒畅。

出处: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辩乐》:"昔日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