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昆虫有关的成语或俗语(40个)(跟昆虫有关的成语)

xxmadmin 2024-07-08 18:00:15

和昆虫有关的成语或俗语(跟昆虫有关的成语)(40个))

和昆虫有关的成语或俗语(跟昆虫有关的成语):一拥而上,一条线儿拴两蚂蚱,不以为然,儿女英雄,力不胜任,后悔莫及,天灾人祸,小题大作,怀恨在心,摇摇晃晃,撼树蚍蜉,未卜先知,水火兵虫,灯蛾扑火,瓜分豆剖,百足之虫,突如其来,虫鸣螽跃,蚁聚蜂屯,蚂蚁啃骨头,蚍蜉撼大树,蚍蜉撼树,蚕头燕尾,蚕食鲸吞,蜂合蚁聚,蜂屯乌合,蜂拥而来,蜂目豺声,蜕化变质,蜗角虚名,蜻蜓点水,螳臂当车,螳臂挡车,衣裳楚楚,金蝉脱壳,雕虫小技,雕虫小艺,飞蛾投火,飞蛾投焰,鼠肝虫臂。

1、一拥而上  yī yōng ér shàng

释义:一拥而上  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

出处:钱钟书《围城》:“每人手提只小箱子,在人堆里等车,时时刻刻鼓励自己,不要畏缩,第一辆新车来了,大家一拥而上。”  

2、一条线儿拴两蚂蚱  yī tiáo xiàn er shuān liǎng mà zha

释义:一条线儿拴两蚂蚱  比喻二者命运相连,谁也不能单独走开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因为咱们俩是一条线儿拴两蚂蚱,飞不了我,蹦不了你的。”  

3、不以为然  bù yǐ wéi rán

释义:不以为然  然:对;不错。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有轻视的意思。

出处:宋 苏轼《再乞罢详定役法状》:“右臣先曾奏论前衙一役,只当招募,不当定差,执政不以为然。”  

4、儿女英雄  ér nǚ yīng xióng

释义:儿女英雄  儿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为的男女英雄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5、力不胜任  lì bù shèng rèn

释义:力不胜任  胜任:担当得起或承受得住。能力不够;难以担当任务。

出处:《周易 系辞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言不胜其任也。”  

6、后悔莫及  hòu huǐ mò jí

释义:后悔莫及  后悔:事后的懊悔。指事后的懊悔也来不及了。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光武帝纪上》:“反水不收,后悔不及。”  

7、天灾人祸  tiān zāi rén huò

释义:天灾人祸  天:自然。自然的灾害和人为的祸患。也比喻害人精(骂人的话)。

出处:元 无名氏《冯玉兰》第四折:“屠世雄并无此事,敢是另有个天灾人祸,假称屠世雄的么?”  

8、小题大作  xiǎo tí dà zuò

释义:小题大作  拿小题目做大文章。比喻把小事情当做大事情来处理。

出处:明 杨聪《玉堂荟记》:“成既被提入京,欲伸前志,每为范木渐所阻,迨苋以艰去,而成遂奏揭纷出,小题大作矣。”  

9、怀恨在心  huái hèn zài xīn

释义:怀恨在心  把怨恨藏在心里。形容对人记下仇恨,以伺机报复。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十四回:“知县听玉姐说了一会,叫:‘皮氏,想你见那男子弃旧迎新,你怀恨在心,药死亲夫,此情理或有之。’”  

10、摇摇晃晃  yáo yáo huǎng huǎng

释义:摇摇晃晃  左右摇摆,不稳定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45章:“他说完这些话,就站起来,打开家门,摇摇晃晃地向外面的黑暗中走去……”  

11、撼树蚍蜉  hàn shù bí fú

释义:撼树蚍蜉  撼:摇动。蚍蜉:大蚂蚁。想把大树摇动的大蚂蚁。比喻自不量力者。

出处:唐·韩愈《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12、未卜先知  wèi bǔ xiān zhī

释义:未卜先知  测知未来的吉凶祸福;这是一种迷信行为。形容有预见。卜:占卜;算卦。

出处:元 无名氏《桃花女破法嫁周公》第三折:“卖弄杀《周易》阴阳谁似你,还有个未卜先知意。”  

13、水火兵虫  shuǐ huǒ bīng chóng

释义:水火兵虫  指使古书遭受损毁的四种灾害:水灾、火灾、战乱和书蠹。也泛指各种天灾人祸。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余》:“今人标点古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乱点一通,佛头着粪:这是古书的水火兵虫以外的三大厄。”  

14、灯蛾扑火  dé é pū huǒ

释义:灯蛾扑火  比喻自己找死。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7回:“这贼配军却不是作死,倒来戏弄老娘!正是灯蛾扑火,惹焰烧身。”  

15、瓜分豆剖  guā fēn dòu pōu

释义:瓜分豆剖  瓜被剖开,豆从筴中分裂而出。比喻国土被并吞、分割。

出处: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晁无咎》:“五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熄。”  

16、百足之虫  bǎi zú zhī chóng

释义:百足之虫  百足:一种多节多足的爬虫,即马陆。比喻有实力基础的势力,虽一时败

出处:明 徐学谟《归有园尘谈》:“吝者自能致富,然一有事则为过街老鼠;侠者或致破家,然一有事则为百足之虫。”  

17、突如其来  tū rú qí lái

释义:突如其来  突然发生或到来。突如:出乎意料;突然来临。

出处:《周易 离》:“象曰:‘突如其来如无所容地。’”  

18、虫鸣螽跃  chóng míng zhōng yuè

释义:虫鸣螽跃  螽:螽斯,昆虫名。草虫鸣叫螽斯跳

出处:《诗经·召南·草虫》:“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19、蚁聚蜂屯  yǐ jù fēng tún

释义:蚁聚蜂屯  屯:聚集。像蚂蚁、螽斯一般集聚。比喻集结者之众多。

出处:清 吴伟业《雁门尚书行》:“蚁聚蜂屯已入城,持矛瞋目呼狂贼。”  

20、蚂蚁啃骨头  mǎ yǐ kěn gǔ tóu

释义:蚂蚁啃骨头  比喻一点一点地苦干以完成一项很大的任务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2章:“当你看见他们像蚂蚁啃骨头似的,把一座座大山啃掉。”  

21、蚍蜉撼大树  pí fú hàn dà shù

释义:蚍蜉撼大树  撼:摇动。蚂蚁想摇动大树。比喻不自量力

出处:唐·韩愈《昌黎先生集·调张籍》:“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22、蚍蜉撼树  pí fú hàn shù

释义:蚍蜉撼树  蚍蜉:一种大蚂蚁;撼:摇动。蚂蚁摇动树木;比喻不自量力;企图用微不足道的力量动摇破坏强大的事物。

出处:唐 韩愈《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23、蚕头燕尾  cán tóu yàn wěi

释义:蚕头燕尾  形容书法起笔凝重,结笔轻疾。

出处:宋·赵佶《宣和画谱·颜真卿》“惟其忠贯白日,识高天下,故精神见于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后之俗学,乃求其形似之末,以谓蚕头燕尾,仅乃得之。”  

24、蚕食鲸吞  cán shí jīng tūn

释义:蚕食鲸吞  食:吃;吞:整个儿咽下去。像蚕啃桑叶一样一点一点来;或像鲸鱼吃食一样大口大口吞。比喻强国用逐步侵占或一举吞并的方式侵略弱国领土。

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六》:“汝先遗二孤侄,汝蚕食鲸吞,几无余沥。”  

25、蜂合蚁聚  fēng hé yǐ jù

释义:蜂合蚁聚  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蚁聚”。

出处:前蜀 杜光庭《中和周天醮词》:“蠢彼不庭,敢违天道……欲恃其蜂合蚁聚之势,仗锄耰白挺之徒,垂二十年不宾睿化。”  

26、蜂屯乌合  fēng tún wū hé

释义:蜂屯乌合  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蚁聚”。

出处:宋 王禹偁《贺圣驾还京表》:“蕞尔林胡,无名内侮,蜂屯乌合,鼠窃狗偷;必想边民夺挺以殴攘,亭长持绳而絷缚。”  

27、蜂拥而来  fēng yōng ér lái

释义:蜂拥而来  象蜂群似的拥挤着过来。形容许多人一起过来。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陈涉首难,豪杰蜂起。”  

28、蜂目豺声  fēng mù chái shēng

释义:蜂目豺声  眼睛象蜂,声音象豺。形容坏人的面貌声音。

出处:左丘明《左传 文公元年》:“蜂目而豺声,忍人也。”  

29、蜕化变质  tuì huà biàn zhì

释义:蜕化变质  蜕化:虫类脱皮变化。比喻人堕落变坏。

出处:魏巍《东方》第六部第13章:“最后还说我是什么蜕化变质分子,被糖衣炮弹击中的分子,把我一脚踢出门外。”  

30、蜗角虚名  wō jiǎo xū míng

释义:蜗角虚名  蜗角:蜗牛的角,比喻细微。微小而没有作用的名声。

出处:宋 苏轼《满庭芳 或注警悟》词:“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  

31、蜻蜓点水  qīng tíng diǎn shuǐ

释义:蜻蜓点水  蜻蜓刚刚接触水面又迅速起来。比喻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出处:唐 杜甫《曲江》诗:“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32、螳臂当车  táng bì dāng chē

释义:螳臂当车  螳螂奋举前腿来挡住车子前进;不知道它的力量根本不胜任。比喻自不量力地去做办不到的事;必然失败。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33、螳臂挡车  táng bì dǎng chē

释义:螳臂挡车  比喻自不量力,招致失败。同“螳臂当车”。

出处:李一《荆宜施鹤光复记》:“武汉义师之崛起也,以一隅而待北方数省之兵,盖有螳臂挡车之势,危莫甚焉。”  

34、衣裳楚楚  yī cháng chǔ chǔ

释义:衣裳楚楚  裳:裙子;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形容穿戴整齐漂亮

出处:《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35、金蝉脱壳  jīn chán tuō qiào

释义:金蝉脱壳  金蝉:金黄色的知了;壳:坚硬的外皮。蝉变为成虫时脱去原来的外壳。比喻用计脱身;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出处:元 马致远《任风子》第四折:“天也,我几时能够金蝉脱壳?”  

36、雕虫小技  diāo chóng xiǎo jì

释义:雕虫小技  雕:刻;虫:鸟虫书。我国古代的一种字体;西汉时学童所学的一门功课。雕刻鸟虫书的小技巧。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出处:《隋书 李德林传》:“雕虫小技,殆相如、子云之辈。”  

37、雕虫小艺  diāo chóng xiǎo yì

释义:雕虫小艺  犹言雕虫小技。

出处:南朝·梁·沈约《序》:“雕虫小艺,无累大道。”  

38、飞蛾投火  fēi é tóu huǒ

释义: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出处:《梁书 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39、飞蛾投焰  fēi é tóu yàn

释义:飞蛾投焰  蛾:像蝴蝶似的昆虫。像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出处:明·汪廷讷《狮吼记·住锡》:“只因迷宿本,似飞蛾投焰,自取焚身。”  

40、鼠肝虫臂  shǔ gān chóng bì

释义:鼠肝虫臂  比喻极微小而无价值的东西。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大宗师》:“以汝为汝肝乎?以汝为虫臂乎?”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