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有权势的成语(40个)(形容拥有权力的成语)

xxmadmin 2024-07-07 21:00:10

形容有权势的成语(形容拥有权力的成语)(40个))

形容有权势的成语(形容拥有权力的成语):不可同年而语,人微权轻,代拆代行,侯门似海,侯门如海,倒持泰阿,假公济私,冒名顶替,分茅裂土,列土分茅,名缰利锁,大权在握,大权旁落,大权独揽,尺寸之柄,平头百姓,平起平坐,度长絜大,强干弱枝,强本弱支,强本弱末,强本弱枝,揽权纳贿,攘权夺利,明升暗降,朝野侧目,权倾天下,权豪势要,权重望崇,权重秩卑,比权量力,滥用职权,犬牙相临,狗仗人势,独断专行,草菅人命,裂土分茅,金马玉堂,门禁森严,高不可攀。

1、不可同年而语  bù kě tóng nián ér yǔ

释义:不可同年而语  两者相差很大,不能相提并论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变长挈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2、人微权轻  rén wēi quán qīng

释义:人微权轻  微:低下。指人的资历浅,威望低,权力不能使大家信服。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司马穰苴列传》:“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  

3、代拆代行  dài chāi dài xíng

释义:代拆代行  拆:拆开,指拆阅来电来文;行:发出。一般指首长不在时由专人负责代理拆阅和审批、处理公文。形容权力极大。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九回:“其时抚台请病假,各事都由藩司代拆代行。”  

4、侯门似海  hóu mén sì hǎi

释义:侯门似海  王公贵族的门庭像大海那样深遂。旧时豪门贵族、官府的门禁森严,一般人不能轻易进入。也比喻旧时相识的人,后因地位悬殊而疏远。

出处:唐·崔郊《赠去婢》:“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中;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5、侯门如海  hóu mén rú hǎi

释义:侯门如海  侯门:旧指显贵人家;海:形容深。侯门象大海那样深邃。比喻旧时相识的人,后因地位悬殊而疏远隔绝。

出处:唐 崔郊《赠女婢》诗:“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6、倒持泰阿  dào chí tài ē

释义:倒持泰阿  泰阿:宝剑名。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梅福传》:“至秦则不然,张诽谤之罔,以为汉驱除,倒持泰阿,授楚其柄。”  

7、假公济私  jiǎ gōng jì sī

释义:假公济私  假:借;济:补益;助。假借公家的名义来谋取个人利益。

出处: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他假公济私,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  

8、冒名顶替  mào míng dǐng tì

释义:冒名顶替  冒:冒充。冒用别人的名义去做某事或窃取他人的权利。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5回:“你走了便也罢,却怎么绑些柳树在此,冒名顶替?”  

9、分茅裂土  fēn máo liè tǔ

释义: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出处:元 高文秀《渑池会》第四折:“官封极品禄千钟,分茅裂土人堪羡。腰金衣紫作朝臣,箫韶乐奏排筵宴。”  

10、列土分茅  liè tǔ fēn máo

释义:列土分茅  谓受封为诸侯。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社坛上的泥土授予被封者,象征土地和权力,称为“列土分茅”。

出处: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一折:“军前累立功劳大,列土分茅受大封。”  

11、名缰利锁  míng jiāng lì suǒ

释义:名缰利锁  比喻名利束缚人就象缰绳和锁链一样。

出处:宋 柳永《夏云峰》词:“向此免名缰利锁,虚费光阴。”  

12、大权在握  dà quán zài wò

释义:大权在握  手中掌握有很大权力。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21回:“总要升到了秤长,这才大权在握,一出一入操纵自如哩!”  

13、大权旁落  dà quán páng luò

释义:大权旁落  处理重大事情的权力落到旁人手里(多指领导人被架空)。

出处:明 章懋《辞升尚书疏》:“独揽朝纲,毋使大权旁落。”  

14、大权独揽  dà quán dú lǎn

释义:大权独揽  揽:把持;掌握。指独自一人把持处理重要事情的权力。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六回:“兵士又没感情,他却忘其所以,大权独揽,只弄些小聪明,闹些空意气。”  

15、尺寸之柄  chǐ cùn zhī bǐng

释义:尺寸之柄  柄:权力。指尺寸长大小的权力。比喻微小的权力。

出处:《史记 魏豹彭越列传赞》:“魏豹、彭越虽故贱,然已席卷千里……得摄尺寸之柄。  

16、平头百姓  píng tóu bǎi xìng

释义:平头百姓  平头:古人不做官的人。指普通百姓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若是家门口这些做田的,扒粪的,不过是平头百姓。”  

17、平起平坐  píng qǐ píng zuò

释义:平起平坐  平:没有高低;相同。原指封建时代地位相同的人同时站起;同时坐下。现比喻地位相同;权力相等。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这就坏了学校规矩。”  

18、度长絜大  dù cháng shèng dà

释义:度长絜大  谓比量长短大小。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19、强干弱枝  qiáng gān ruò zhī

释义:强干弱枝  加强树干,削弱枝叶。比喻削减地方势力,加强中央权力。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汉兴以来诸侯年表序》:“而汉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秉其厄塞地利,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矣。”  

20、强本弱支  qiáng běn ruò zhī

释义:强本弱支  见“强本弱枝”。

出处:《新唐书·高季辅传》:“强本弱支,自古常事。”  

21、强本弱末  qiáng běn ruò mò

释义:强本弱末  犹强干弱枝。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此强本弱末之术也。”  

22、强本弱枝  qiáng běn ruò zhī

释义:强本弱枝  强干弱枝。

出处:《梁书·张缵传》:“所以居宗振末,强本弱枝,闻古今之通制,历盛衰而不移。”  

23、揽权纳贿  lǎn quán nà huì

释义:揽权纳贿  揽:把持。纳:接纳。把持权势,并接受贿赂。

出处: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六回:“到了湖北,方才晓得李统领因为京里有人参他揽权纳贿等事。”  

24、攘权夺利  rǎng quán duó lì

释义:攘权夺利  犹言争权夺利。

出处:白蕉《袁世凯与中华民国》:“坐是抢攘月余,势成坐困,老师匮财,攘权夺利,凡种种不良之现象,皆缘是以生。”  

25、明升暗降  míng shēng àn jiàng

释义:明升暗降  指表面上升官,而实际上被削去权力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6回:“就是再添一千个都老爷,也抵不上两个监督、一个织造的好:这叫做‘明升暗降’。”  

26、朝野侧目  cháo yě cè mù

释义:朝野侧目  朝野:朝廷与民间;侧目:不敢正视。官吏和平民都不敢正眼相看。形容权势大令人生畏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40卷:“权尊势忠,朝野侧目。”  

27、权倾天下  quán qīng tiān xià

释义:权倾天下  权势压倒天下。形容权势极大。

出处:宋·魏泰《东轩笔录·吕惠卿》:“熙宁八年,吕惠卿为参知政事,权倾天下。”  

28、权豪势要  quán háo shì yào

释义:权豪势要  有权力的豪门;有势力的要人。

出处: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一折:“只随朝小小的职名,被这大官人家子弟都占去了,赤紧的又有权豪势要之家,三座衙门,把的水泄不通。”  

29、权重望崇  quán zhòng wàng chóng

释义:权重望崇  权力大而威望高。

出处:前蜀·杜光庭《虬髯客传》:“素骄贵,又以时乱,天下之权重望崇,莫我若也。”  

30、权重秩卑  quán zhòng zhì bēi

释义:权重秩卑  权力大官品低。

出处:清·俞樾《茶香室续钞·额外大学士》:“而后有殿阁大学士之设,官止五品,权重秩卑,殊不相称。”  

31、比权量力  bǐ quán liàng lì

释义:比权量力  比:比较;量:估量。比较衡量两方面的权力和力量

出处:汉 贾谊《过秦论上》:“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挈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32、滥用职权  làn yòng zhí quán

释义:滥用职权  指过分地或非法地行使自己掌握的权力。

33、犬牙相临  quǎn yá xiāng lín

释义:犬牙相临  形容地势像犬牙一样参差不齐地相连接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汉兴以来诸侯年表》:“汉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秉甚厄塞地利。”  

34、狗仗人势  gǒu zhàng rén shì

释义:狗仗人势  仗:倚仗;仗恃。比喻坏人倚仗着有权有势的;为非作歹;欺压别人。

出处:明 李开先《宝剑记》第五回:“他怕你怎的?他怕我狗仗人势。”  

35、独断专行  dú duàn zhuān xíng

释义:独断专行  断:决断;做决定。独自作出决定;自己想怎样做就怎样做。形容行事不民主。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在他却不免有点独断独行,不把督抚放在眼里。”  

36、草菅人命  cǎo jiān rénmìng

释义:草菅人命  菅:一种多年生的茅草;泛指野草、杂草。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样轻贱;随意加以摧残。指反动统治者滥施淫威;任意残害人命。也作“草菅民命。”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所以说为官做吏的人,千万不要草菅人命,视同儿戏!”  

37、裂土分茅  liè tǔ fēn máo

释义:裂土分茅  古代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的泥土授予被封的人,象征授予土地和权力。

出处:《尚书 禹贡》:“厥贡惟土五色。”孔颖达疏:“王者封五色土以为社,若封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使归国立社……四方各依其方色皆以黄土覆之,其割土与之时,苴以白茅,用白茅裹土与之。  

38、金马玉堂  jīn mǎ yù táng

释义:金马玉堂  金马:汉代的金马门,是学士待诏的地方;玉堂:玉堂殿,供侍诏学士议事的地方。旧指翰林院或翰林学士。

出处:汉 扬雄《解嘲》:“今吾子幸得遭明盛之世,处不讳之朝,与群贤同行,历金门上玉堂有日矣,曾不能画一奇,出一策,上说人主,下谈公卿。”  

39、门禁森严  mén jìn sēn yán

释义:门禁森严  指政府机关门口的警卫极严密。

出处: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林公馆门禁森严,进去不得。”  

40、高不可攀  gāo bù kě pān

释义:高不可攀  攀:攀登。高得无法攀登。形容很难达到。也形容高高在上;难以亲近。

出处:汉 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且夫墨子之守,萦带为垣,高不可登。”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