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人说话的词语有哪些(40个)(描写人说话时的成语)

xxmadmin 2024-06-25 21:00:11

描写人说话的词语有哪些(描写人说话时的成语)(40个))

描写人说话的词语有哪些(描写人说话时的成语):不卑不亢,不厌其烦,不知轻重,不露声色,低声哑气,低声细语,促膝谈心,出口成章,出言不逊,刚直不阿,大发雷霆,大放厥词,对答如流,恶言恶语,悔恨交加,悲不自胜,悲愤填膺,悲痛欲绝,感慨万端,愤愤不平,抵掌而谈,拐弯抹角,欢天喜地,欢欣鼓舞,沉厚寡言,沉吟不语,沉重寡言,沉重少言,沉默寡言,沸沸扬扬,百感交集,笃论高言,绘声绘色,胡言乱语,谠言嘉论,迟疑不决,长吁短叹,顾左右而言他,颠三倒四,高睨大谈。

1、不卑不亢  bù bēi bù kàng

释义:不卑不亢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五三:“今天,他碰上了不怕他的人,他必须避免硬碰,而只想不卑不亢的多捞几个钱。”  

2、不厌其烦  bù yàn qí fán

释义:不厌其烦  厌:嫌;烦:麻烦。不嫌麻烦。

出处:宋 袁燮《挈斋集》:“贽之先君,不惮其烦,而帝每不能听。”  

3、不知轻重  bù zhī qīng zhòng

释义:不知轻重  轻重:分量大小。不明事理,行事冒昧

出处:战国 秦 吕不韦《吕氏春秋 本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养物,则不知轻重也。不知轻重,则重者为轻,轻者为重矣。”  

4、不露声色  bù lù shēng sè

释义:不露声色  露:显露;声:说话的声音或语气;色:脸上的表情。指不让自己的思想感情从声音、语气和表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

出处:清 王韬《淞隐漫录 蓟素秋》:“女知为所绐,特不知何人设此坑阱。女固黠,不露声色,静以待之。”  

5、低声哑气  dī shēng yǎ qì

释义:低声哑气  犹言低声下气。

出处:《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陈颜低声哑气答道:‘本县知县相公,在此拜方义士。’”  

6、低声细语  dī shēng xì yǔ

释义:低声细语  形容小声说话

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汤阿英在枕边低声细语说了最近的往来,时断时续,还是有些羞答答的,怕难为情。”  

7、促膝谈心  cù xī tán xīn

释义:促膝谈心  促:挨近;促膝:膝盖挨近膝盖。形容面对面靠近坐着;亲密地交谈心里话。

出处: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大郎置酒相待,促膝谈心,甚是款洽。”  

8、出口成章  chū kǒu chéng zhāng

释义:出口成章  章:篇章。话出口就能成文章。形容口才好或文思敏捷。也作“出言有章”、“脱口成章”、“出言成章”。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褚少孙论》引北魏 崔浩曰:“言出口成章,词不穷竭,若滑稽之吐酒。”  

9、出言不逊  chū yán bù xùn

释义:出言不逊  言:话;说;出言:说话;逊:谦让;恭顺。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也作“出口不逊。”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张郃传》:“图(郭图)惭,又更谮郃曰:‘郃快军败,出言不逊。’郃惧,乃归太祖。”  

10、刚直不阿  gāng zhí bù ē

释义:刚直不阿  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

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救金鲤海龙王报德》:“并一生宦迹,刚直不阿之志,具表奏闻。”  

11、大发雷霆  dà fā léi tíng

释义:大发雷霆  霆:暴雷;雷霆:震耳的雷声。形容大发脾气;高声怒斥别人。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5卷:“陈秀才大发雷霆。”  

12、大放厥词  dà fàng jué cí

释义:大放厥词  厥:其;他的。原指极力铺陈辞藻。现含贬义;指人夸夸其谈大发议论;而且言不中肯。有时也指胡说八道。

出处:清 赵翼《殴北诗话 苏东坡诗》:“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  

13、对答如流  duì dá rú liú

释义:对答如流  回答问话像流水一样流畅迅速。形容对问话的内容熟悉;反应敏捷;口才极好。

出处:唐 黄滔《龟洋灵感禅院东塔和尚碑》:“和尚盖行高而言寡,是日对答如流。”  

14、恶言恶语  è yán è yǔ

释义:恶言恶语  指用狠毒的话骂人或说话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一路恶言恶语,直嚷到自己房中,说向丈夫。”  

15、悔恨交加  huǐ hèn jiāo jiā

释义:悔恨交加  形容非常懊悔。恨:遗憾;交加:一起出现。

16、悲不自胜  bēi bù zì shèng

释义:悲不自胜  胜:经受得住。悲伤得使自己经受不住了。形容伤感至极;情难自禁。

出处:汉 荀悦《汉纪 平帝纪》:“太后因号泣而言,左右莫不垂涕,舜悲不自胜。”  

17、悲愤填膺  bēi fèn tián yīng

释义:悲愤填膺  填:充填;塞满;膺:胸。悲痛和愤怒充满胸膛。

出处:清 伤时子《苍鹰击》第六折:“草头朝露,贵贱都虚度。悲愤填膺莫诉,壮怀孤负。”  

18、悲痛欲绝  bēi tòng yù jué

释义:悲痛欲绝  绝:穷尽;悲哀伤心到了极点。也作“悲恸欲绝”、“哀痛欲绝”。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她那人间的爱人悲痛欲绝,日日在她变成的土山下面,跪着呜咽哭啼,直到死在这山脚下。”  

19、感慨万端  gǎn kǎi wàn duān

释义:感慨万端  感慨:因有所感触而慨叹;万端:极多而纷繁。因深有感触而有许多慨叹。

出处:季羡林《重返哥廷根》:“此情此景,人非木石,能不感慨万端吗?”  

20、愤愤不平  fèn fèn bù píng

释义:愤愤不平  愤愤:像生气的样子。因不公平的事而愤怒或不满。

出处:晋 王隐《晋书 桓秘传》:“秘亦免官,居于宛陵,每愤愤有不平之色。”  

21、抵掌而谈  dǐ zhǎng ér tán

释义:抵掌而谈  指谈得很融洽。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  

22、拐弯抹角  guǎi wān mò jiǎo

释义:拐弯抹角  弯弯曲曲;绕来绕去地走。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接了当。

出处:元 秦简夫《东堂老》:“转弯抹角,可早来到李家门首。”  

23、欢天喜地  huān tiān xǐ dì

释义:欢天喜地  形容非常高兴、快乐。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则见他欢天喜地,谨依来命。”  

24、欢欣鼓舞  huān xīn gǔ wǔ

释义:欢欣鼓舞  欢欣:快乐而兴奋;鼓舞:振奋。指快乐得欢舞跳跃。形容非常高兴;非常振奋。

出处:宋 苏轼《上知府王龙图书》:“自公始至,释其重荷……是故莫不欢欣鼓舞之至。”  

25、沉厚寡言  chén hòu guǎ yán

释义:沉厚寡言  朴实稳重,不爱多说话。同“沉重少言”。

出处:《旧五代史 梁书 末帝本纪上》:“美容仪,性沉厚寡言,雅好儒士。”  

26、沉吟不语  chén yīn bù yǔ

释义:沉吟不语  沉默地思量着,不说话。引伸为迟疑不决的态度。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钱万选听了,沉吟不语。  

27、沉重寡言  chén zhòng guǎ yán

释义:沉重寡言  朴实稳重,不爱多说话。同“沉重少言”。

出处: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 陈同甫谈兵》:“同甫夜思,幼安沉重寡言,因酒误发,若醒而悟,必杀我灭口。”  

28、沉重少言  chén zhòng shǎo yán

释义:沉重少言  朴实稳重,不爱多说话。亦作“沉厚寡言”、“沉重寡言”。

出处:《魏书·道武七王传·河南王曜传》:“少有父风,颇览书传。沉重少言,宽和好士。”  

29、沉默寡言  chén mò guǎ yán

释义:沉默寡言  沉默:沉静;不声不响;寡:少。不声不响;很少说话。也作“沉密寡言”、“沉静寡言”。

出处:《新唐书 梁崇义传》:“后为羽林射生,事来瑱,沉默寡言。”  

30、沸沸扬扬  fèi fèi yáng yáng

释义:沸沸扬扬  沸沸:水翻滚的样子;扬:掀动;升腾。开水翻滚;气泡升腾的样子。比喻人声喧扰、议论纷纷。形容熙来攘往;非常热闹的情景。

出处:《山海经 西山经》:“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源沸沸汤汤。”  

31、百感交集  bǎi gǎn jiāo jí

释义:百感交集  百:形容多;感:感想;情感;交集:指不同的感情同时发生。形容许多感情交织在一起。

出处:宋 陈亮《龙川集 祭喻夏卿文》:“泪涕横腮,非以邂逅。百感交集,微我有咎。”  

32、笃论高言  dǔ lùn gāo yán

释义:笃论高言  确切高明的言论。

出处:清 王悔生《祭海峰先生文》:“笃论高言,谆谆训诫,沃我心灵,开我眉瞆。”  

33、绘声绘色  huì shēng huìsè

释义:绘声绘色  绘:指绘;描摹。形容讲述或描写事物的情景;深刻入微;非常生动、逼真。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7回:“绘声绘影,能令阅者拍案叫绝。”  

34、胡言乱语  hú yán luàn yǔ

释义:胡言乱语  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出处:元 郑光祖《刍梅香》第二折:“你省可里胡言乱语。”  

35、谠言嘉论  dǎng yán jiā lùn

释义:谠言嘉论  公正、正直而有说服力的言论。

出处:《元史 张孔孙传》:“孔孙素以文学名,且善琴,工画山水竹石,而骑射尤精,及其立朝,谠言嘉论,有可观者,士论服之。”  

36、迟疑不决  chí yí bù jué

释义:迟疑不决  犹豫疑惑,不能决定

出处:《隋书 段文振传》:“迟疑不决,非上策也。”  

37、长吁短叹  cháng xū duǎn tàn

释义:长吁短叹  吁:叹气。长声、短声不住地叹气。多为人心情烦闷、郁结不舒的表现。也作“短叹长吁”。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少可有一万声长吁短叹,五千遍捣枕捶床。”  

38、顾左右而言他  gù zuǒ yòu ér yán tā

释义:顾左右而言他  看看两旁的人而谈起别的事情。形容不能正面回答问题而支吾其词的样子。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39、颠三倒四  diān sān dǎo sì

释义:颠三倒四  指错乱没有次序。形容思路、言语、做事等条理不清、颠倒混乱;毫无次序。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4回:“连拜了三四日,就把子牙拜的颠三倒四,坐卧不安。”  

40、高睨大谈  gāo nì dà tán

释义:高睨大谈  睨:视。眼睛看着上面,在发议论。形容举动言论气慨不凡。

出处:汉 张衡《应间》:“方将师天老而友地典,与之乎高睨而大谈。”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