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差字的词语(40个)(带差字的成语的成语)

xxmadmin 2024-06-19 21:00:13

含有差字的词语(带差字的成语的成语)(40个))

含有差字的词语(带差字的成语的成语):一差两讹,一差二误,一差二错,一差半错,一念之差,一毫不差,万别千差,三差两错,三差五错,不差上下,不差毫厘,不差毫发,不差累黍,东差西误,云泥之差,例行差事,分毫不差,千差万别,千差万错,卖富差贫,参差不一,参差不齐,参差错落,外合里差,天差地远,履足差肩,差三错四,差强人意,文武差事,相差无几,神使鬼差,神差鬼使,神差鬼遣,谬以千里,钦差大臣,错落参差,阴差阳错,阴错阳差,鬼使神差,一差二悮。

1、一差两讹  yī chà liǎng é

释义:一差两讹  同“一差二错”。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卷:“如若不听我言语,逼迫女儿一差两讹,与你干休不得!”  

2、一差二误  yī chà èr wù

释义:一差二误  指意外的差错和失误。

出处:《京本通俗小说·快嘴李翠莲记》:“罢,罢,我两口也老了,管你不得,只怕有些一差二误,被人耻笑。”  

3、一差二错  yī chà èr cuò

释义:一差二错  可能发生的意外或差错。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7回:“孩子也大了,倘或你父亲有个一差二错,又耽搁住了,或者有个门当户对的来说亲。”  

4、一差半错  yī chà bàn cuò

释义:一差半错  变故,差错。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十二回:“就是桂姐有些一差半错,不干小的事。”  

5、一念之差  yī niàn zhī chā

释义:一念之差  差:差错。一个念头的差错。

出处:宋 苏轼《次韵致政张朝奉仍招晚饮》:“我本三生人,畴昔一念差。”  

6、一毫不差  yī háo bù chà

释义:一毫不差  完全相同,没有一点差异。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71回:“纵然是一个模子铸的,好道打磨不到,也有多个瘢儿,少个蒂儿,却怎么这等一毫不差。”  

7、万别千差  wàn bié qiān chā

释义:万别千差  形容种类多,差别大。

出处:《大唐善导和尚集 证集序》:“说一切诸法,千差万别,如来观音,历历了然。”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万别千差无觅处,得来元在鼻尖头。”  

8、三差两错  sān chā liǎng cuò

释义:三差两错  比喻偶然的差错。

出处: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七章:“你要出了三差两错,叫小堆八在前方知道了,我们可怎么对得起他!”  

9、三差五错  sān chā wǔ cuò

释义:三差五错  泛指差错。常指意外的事故。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22回:“要有什么三差五错,那事情就难说了!”  

10、不差上下  bù chā shàng xià

释义:不差上下  不分高下,差不多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一般是鲜花嫩柳,与众姊妹不差上下。”  

11、不差毫厘  bù chā háo lí

释义:不差毫厘  不差一毫一厘。

出处:宋 李昉《太平广记》第158卷引《玉堂闲话 许生》:“显晦之事,不差毫厘矣。”  

12、不差毫发  bù chā háo fà

释义:不差毫发  毫、发:都是古代的长度名,十毫为发,十发为厘,形容细微。形容一点儿也不差。

出处:唐 张说《进浑仪表》:“令仪半在地上,半在地下,晦朔弦望,不差毫发。”  

13、不差累黍  bù chā lěi shǔ

释义:不差累黍  累黍:是古代两种很小的重量单位,形容数量极小。形容丝毫不差。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律历志上》:“度长短者不失毫厘,量多少者不失圭撮,权轻重者不失黍累。”  

14、东差西误  dōng chà xī wù

释义:东差西误  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池、错误。形容办事不得力。

出处:《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原约一到任所差人进京图干此事,谁知所去的,多不得力。我这里好不盼望,不甫能勾回个信来,定是东差西误的。”  

15、云泥之差  yún ní zhī chà

释义:云泥之差  见“云泥之别”。

出处:郭沫若《石鼓文研究·古拓二种之比较》:“举与民国八年上海艺苑真赏社所印行安氏别本相比较,固大有云泥之差,而视‘天一阁本’亦远有上下床之别。”  

16、例行差事  lì xíng chāi shì

释义:例行差事  指按照规定或惯例处理的公事

出处:杜鹏程《保卫延安》第六章:“现在还要来查对一番,只不过是为了完成例行差事罢了。”  

17、分毫不差  fēn háo bù chā

释义:分毫不差  分毫:形容很少的数量,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差:差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四:“大尹将所报伤处,将卷对看,分毫不差。”  

18、千差万别  qiān chā wàn bié

释义:千差万别  形容事物各不相同;有许多差别。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文遂导师》:“僧问:‘如何是无异底事?’师曰:‘千差万别。’”  

19、千差万错  qiān chà wàn cuò

释义:千差万错  指差错很多或很大。

出处:梁启超《节本明儒学案·定宇语录》:“学问从身上寻求,纵千差万错,走来走去,及至水穷山尽,终要到这路上来。”  

20、卖富差贫  mài fù chà pín

释义:卖富差贫  谓对于富人,得钱便予以免除差役;对于穷人,便任意征派劳役。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6卷:“我只道只有阳世间贪官污吏受财枉法,卖富差贫,岂知阴间也自如此!”  

21、参差不一  cēn cī bù yī

释义:参差不一  形容不整齐或不一致。同“参差不齐”。

出处:《南齐书 礼志上》:“至于嗣位之君,参差不一,宜有定制。”《隋书 后妃传》:“周公定礼,内职始备列焉。秦、汉以下,代有沿革,品秩差次,前史载之详矣。齐、梁以降,历魏暨周,废置益损,参差不一。”  

22、参差不齐  cēn cī bù qí

释义:参差不齐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扬雄传下》:“仲尼以来,国君将相,卿士名臣,参差不齐,壹概诸圣。”  

23、参差错落  cēn cī cuò luò

释义:参差错落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错落:交错、交织的样子。各种不同的事物,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出处: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回:“那七个铃便不一齐都响,亦复参差错落,应机赴节。”  

24、外合里差  wài hé lǐ chà

释义:外合里差  比喻口是心非。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6回:“你说你恁行动,两头戳舌献勤,出尖儿,外合里差。”  

25、天差地远  tiān chā dì yuǎn

释义:天差地远  比喻两者相差极大。

出处:鲁迅《前记》:“他们是弟兄,所见的又是同一的东西,想到的用法却有这么天差地远。”  

26、履足差肩  lǚ zú chà jiān

释义:履足差肩  足与足,肩与肩相接近,形容极亲近。

出处:南朝·梁·王道孺《与何炯书》:“岂复得与二三士友,抱接膝之欢,履足差肩,摛绮糓之清文,谈希微之道德。”  

27、差三错四  chā sān cuò sì

释义:差三错四  颠倒错乱

出处:元 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这小厮本说的丁一确二,这婆子生扭做差三错四。”  

28、差强人意  chā qiáng rén yì

释义:差强人意  差:稍微地;强:振奋。原指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形容某人某事还不错;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吴汉传》:“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29、文武差事  wén wǔ chà shì

释义:文武差事  喻明劫暗偷。

出处:《冷眼观》第12回:“倘若瞒着他,走一趟私盐,或是打一趟文武差事,轻则剜眼睛,重则废命。”  

30、相差无几  xiāng chà wú jǐ

释义:相差无几  彼此没有多大差别。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何若?”  

31、神使鬼差  shén shǐ guǐ chà

释义:神使鬼差  见“神差鬼使”。

出处:艾煊《大江风雷》第四部:“‘真是神使鬼差。’他轻声咕哝了一句。”  

32、神差鬼使  shén chāi guǐ shǐ

释义:神差鬼使  好象有鬼神在支使着一样,不自觉地做了原先没想到要做的事。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8回:“可知老祖宗从小福寿就不小,神差鬼使,蹦出那个坑儿来,好盛福寿啊!”  

33、神差鬼遣  shén chà guǐ qiǎn

释义:神差鬼遣  同“神差鬼使”。

出处:清·何刚德《春明梦录》上卷:“神差鬼遣,一似龚丈兵部资格专为周舍人效力也者,何其巧耶!”  

34、谬以千里  miù yǐ qiān lǐ

释义:谬以千里  指错误荒谬到了极点

出处:鲁迅《华盖集 十四年的“读经”》:“反对者们以为他真相信读经可以救国,真是‘谬以千里’了!”  

35、钦差大臣  qīn chāi dà chén

释义:钦差大臣  过去指由皇帝派遣并代表皇帝外出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现在用来讽刺从上级机关派到下面去的;不了解情况;也不进行调查研究就指手画脚发号施令的人。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九回:“雯青因是钦差大臣,上海道特地派了一只富轮来接。”  

36、错落参差  cuò luò cēn cī

释义:错落参差  错落:错杂;参差:长短不齐。形容错杂不齐

出处: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下卷:“乃未及半圈,而前者忽后,后者忽前,错落参差,捉摸不定,使人目眩神骇。”  

37、阴差阳错  yīn chā yáng cuò

释义:阴差阳错  比喻由于偶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错。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34回:“真是谈督的官运亨通,阴差阳错里倒被他糊里糊涂的扑灭了。”  

38、阴错阳差  yīn cuò yáng chā

释义:阴错阳差  原为阴阳家术语;指把阴和阳搞错了。现比喻各种偶然的因素凑在一起而造成差错。

出处:明 阮大铖《燕子笺 轰报》:“摊开纸条,把解状元怎阴错阳差报。”  

39、鬼使神差  guǐ shǐ shén chāi

释义:鬼使神差  鬼神暗中支配着。比喻行动不由自主;事出意外。

出处: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也不是提鱼穿柳欢心大,也不是鬼使神差。”  

40、一差二悮  yī chà èr wù

释义:一差二悮  指意外的差错和失误。同“一差二误”。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