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知识浅薄的成语(38个)(形容知识很浅显的成语)

xxmadmin 2024-06-11 15:00:24

表示知识浅薄的成语(形容知识很浅显的成语)(38个))

表示知识浅薄的成语(形容知识很浅显的成语):一望而知,一清二楚,一清二白,一目了然,一见了然,不言而喻,了如指掌,凡才浅识,切合实际,半间不界,彰明较著,才尽词穷,明明白白,昭然若揭,显而易见,有目共睹,未知万一,泾渭分明,生搬硬套,略知皮毛,皮相之士,皮相之见,皮相之谈,皮肤之见,皮里膜外,目睫之论,管窥之说,肤受之言,肤末支离,蜻蜓点水,诠才末学,陈言肤词,黑白分明,末学后进,万分之一,简忽所见,汉人煮箦,末学陋识。

1、一望而知  yī wàng ér zhī

释义:一望而知  一看就明白。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又说了一回话,大约言语甜俗,意味粗浅,中藏早是一望而知的。”  

2、一清二楚  yī qīng èr chǔ

释义:一清二楚  十分明白、清楚。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小顺儿样样事情都要闹个一清二楚,不然怎幺能当好妈妈的保镖呢。”  

3、一清二白  yī qīng èr bái

释义:一清二白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指非常清白;没有污点。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贾李魁道:‘王紫泥,张绳祖他俩个,现在二门外看审官司哩。老爷只叫这二个到案,便一清二白。”  

4、一目了然  yī mù liǎo rán

释义:一目了然  目:看。了然:明明白白的样子。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37卷:“见得道理透后,从高视下,一目了然。”  

5、一见了然  yī jiàn le rán

释义:一见了然  犹一目了然。

出处:元·陈栎《勤有堂随录》:“程泰之《禹贡图》,不惬人意,不能使人一见了然。”  

6、不言而喻  bù yán ér yù

释义:不言而喻  言:说明;喻:了解;明白。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出处:战国 邹 孟轲《孟子 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晬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7、了如指掌  liǎo rú zhǐ zhǎng

释义:了如指掌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东西。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八佾》:“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8、凡才浅识  fán cái qiǎn shí

释义:凡才浅识  才能平庸,识见肤浅。

出处:清·陈用光《上翁学士书》:“用光凡才浅识,无所比数。”  

9、切合实际  qiē hé shí jì

释义:切合实际  指想法或做事合乎实际情况

出处:毛泽东《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做一切工作,必须切合实际。”  

10、半间不界  bàn gān bù gà

释义:半间不界  间、界:今作:“尴尬”。比喻肤浅、不深刻,或做事不彻底。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34卷:“‘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泛说若是谦辞。然圣人之为人,自有不可及处,直要做到底,不做个半间不界底人。”  

11、彰明较著  zhāng míng jiào zhù

释义:彰明较著  极其明显。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伯夷列传》:“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12、才尽词穷  cái jìn cí qióng

释义:才尽词穷  词:文词;穷:尽。才学用尽,言词枯竭。形容学识浅薄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7回:“众人不知其意,只当他受了半日折磨,精神耗散,才尽词穷了。”  

13、明明白白  míng míng bái bái

释义:明明白白  清清楚楚,明确无误;正大光明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账目已明明白白,并无分文来去。”  

14、昭然若揭  zhāo rán ruò jiē

释义:昭然若揭  昭然:明明白白的样子;揭:高举。形容真相大白;非常明显。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达生》:“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  

15、显而易见  xiǎn ér yì jiàn

释义:显而易见  显:明显。很明显;极容易看清。

出处:宋 王安石《洪范传》:“在我者,其得失微而难知,莫若质诸天物之显而易见,且可以为戒也。”  

16、有目共睹  yǒu mù gòng dǔ

释义:有目共睹  睹:看见。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形容极其明显。

出处:清 钱谦益《钱牧斋尺牍 上卷 与王贻上之一》:“惟有日、贝叶,清闲送老。世间文字茫茫如前尘积却,门下散花落彩如卿云在天,有目共睹。”  

17、未知万一  wèi zhī wàn yī

释义:未知万一  万分之一都不知道。形容学识肤浅。

出处:宋·洪迈《夷坚乙志·张锐医》:“世之庸医,学方书未知万一,自以为足,吁!可惧哉。”  

18、泾渭分明  jīng wèi fēn míng

释义:泾渭分明  古人认为;渭河水清;泾河水浊;两水合流后;清浊依旧分明。比喻是非清楚;容易区别。

出处:唐 李德裕《刘公神道碑铭》:“遇物而泾渭自分,立诚而风雨如晦。”  

19、生搬硬套  shēng bān yìng tào

释义:生搬硬套  生:生硬。指不从实际出发;生硬地机械地搬用别人的方法。

出处:《山村新人》:“我们反对的就是生搬硬套的教条主义作风。”  

20、略知皮毛  lüè zhī pí máo

释义:略知皮毛  比喻稍知表面的情况或稍有肤浅的知识。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17回:“才女才说学士大夫论及反切尚切瞠目无语,何况我们不过略知皮毛,岂敢乱谈,贻笑大方!”  

21、皮相之士  pí xiàng zhī shì

释义:皮相之士  皮相:从表面看。指仅看外表不察内情、见识肤浅的人

出处: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一卷:“牧者曰:‘子乃皮相之士,何足语姓字哉!’”  

22、皮相之见  pí xiàng zhī jiàn

释义:皮相之见  皮相:从表面上看。没有说到点子上的肤浅看法。

出处:郭沫若《序引》:“这种皮相之见,不识何以竟能深入人心而牢不可拔。”  

23、皮相之谈  pí xiāng zhī tán

释义:皮相之谈  指只看外表,不求深入理解的肤浅见解

出处:朱自清《经典常谈·诗》:“钟嵘说他“源出于《小雅》”,似乎是皮相之谈。”  

24、皮肤之见  pí fū zhī jiàn

释义:皮肤之见  见:见解,见识。指肤浅的见解

出处:宋·阮逸《序》:“或有执文昧理,以模范《论语》为病,此皮肤之见,非心解也。”  

25、皮里膜外  pí lǐ mó wài

释义:皮里膜外  膜:人或动物体内薄皮组织。比喻相交太浅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7回:“如今同了你,虽见了太尊一面,到底是个皮里膜外的账,有什么意思?”  

26、目睫之论  mù jié zhī lùn

释义:目睫之论  比喻肤浅的见解。

出处:宋·陈善《扪虱新话·扬子》:“雄作《太玄》以拟《周易》,或者比之吴楚谮王,顾非伪乎,此目睫之论也。”  

27、管窥之说  guǎn kuī zhī shuō

释义:管窥之说  管窥:从管中看物。比喻见解局限、偏颇、肤浅

出处:鲁迅《集外集·小引》:“陀思妥夫斯基的人和他的作品,本是一时研究不尽的,统论全般,决非我的能力所及,所以这只好算作管窥之说。”  

28、肤受之言  fū shòu zhī yán

释义:肤受之言  肤:肤浅;受:感受。指肤浅的,使人感受不深的言论。也指不切合实际的言辞。

出处:《后汉书·杨璇传论》:“风景之赏未甄,肤受之言互及。”  

29、肤末支离  fū mò zhī lí

释义:肤末支离  肤浅琐碎

出处:清 方苞《书柳文后》:“彼言涉于道,多肤末支离,而无所归宿。”  

30、蜻蜓点水  qīng tíng diǎn shuǐ

释义:蜻蜓点水  蜻蜓刚刚接触水面又迅速起来。比喻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出处:唐 杜甫《曲江》诗:“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31、诠才末学  quán cái mò xué

释义:诠才末学  低下的才能与肤浅的学识。多用作自谦之词。

出处:清·纳兰性德《上座主徐健庵先生书》:“某以诠才末学,年未弱冠,出应科举之试。”  

32、陈言肤词  chén yán fū cí

释义:陈言肤词  陈旧而肤浅的言词。

出处:马南邨《燕山夜话·文章长短不拘》:“短文章要能耐读,必须有精彩新鲜的内容,最好要比长文章更多地解决问题,不为陈言肤词,不为疏慢之语。”  

33、黑白分明  hēi bái fēn míng

释义:黑白分明  黑、白:黑白两种颜色;明:清楚。黑白两色分得很清。比喻对是非好坏分得非常清楚。

出处: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保位权》:“黑白分明,然后民知所去就。”  

34、末学后进  mò xué hòu jìn

释义:末学后进  学识肤浅的晚辈。

35、万分之一  wàn fēn zhī yī

释义:万分之一  形容极少的一部分。《庄子·在宥》:“其存人之国也,无万分之一。其丧人之国也,一不成而万有餘丧矣。”《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今盗宗庙器而族之,有如万分之一,假令愚民取 长陵 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开禧元年》:“臣

36、简忽所见  jiǎn hū suǒ jiàn

释义:简忽所见  简忽:怠慢疏忽;见:见解。指肤浅的见解。

出处:《后汉书·崔寔传》:"俗人拘文牵古,不达权制,奇伟所闻,简忽所见,乌可与论国家之大事哉。"  

37、汉人煮箦  hàn rén zhǔ zé

释义:汉人煮箦  汉:汉中地区;箦:席子。汉中有个人将自家的竹席子当作竹笋煮着吃。比喻仅靠肤浅的知识去生搬硬套而不认真学习真知的荒唐行为。

出处:三国·魏·邯郸淳《笑林》:"汉人有适吴,吴人设笋,问是何物,语曰:‘竹也。’归,煮其床箦而不熟。"  

38、末学陋识  mò xué lòu shí

释义:末学陋识  末学:学无根底;陋识:学识肤浅。指学问没有从根本上下功夫,只学到一点皮毛。

出处:汉·张衡《东都赋》:"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践目者也。"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