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反义词的成语四字成语有哪些(40个)(成语含反义词的成语)

xxmadmin 2024-06-09 12:01:03

含反义词的成语四字成语有哪些(成语含反义词的成语)(40个))

含反义词的成语四字成语有哪些(成语含反义词的成语):不进则退,东倒西歪,东张西望,光前启后,光前绝后,光前裕后,公私两便,公而忘私,出生入死,化险为夷,半信半疑,厚此薄彼,古今中外,后拥前呼,大公无私,大同小异,存亡安危,存亡未卜,存亡绝续,存亡继绝,得失参半,得失成败,惩前毖后,戴罪立功,扶老携幼,承前启后,搀前落后,此起彼伏,爱憎分明,白黑分明,祸福倚伏,祸福无常,祸福无门,祸福相生,虎头蛇尾,超前绝后,进退两难,鉴前毖后,黑白分明,黑白混淆。

1、不进则退  bù jìn zé tuì

释义:不进则退  不向前进就向后退。也指不进步就要退步。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3卷:“凡人不进则退也。”  

2、东倒西歪  dōng dǎo xī wāi

释义:东倒西歪  歪歪倒倒的。形容站立不稳;或位置不正;倾斜欲倒的样子。也形容杂乱无章。

出处:元 萧德祥《杨氏女杀狗劝夫》:“他两个把盏儿吞,直喝得醉醺醺的,吃得东倒西歪。”  

3、东张西望  dōng zhāng xī wàng

释义:东张西望  这里那里地到处看。形容寻找东西或心神不安;注意力不集中。

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三巧儿只为信了卖卦先生之语,一心只想丈夫回来,此时经常走向前楼,在帘内东张西望。”  

4、光前启后  guāng qián qǐ hòu

释义:光前启后  犹光前裕后。

出处:明·王九思《绣停针·寿康对山太史》套曲:“名已就,子亦有。凤毛麟角,光前启后。”  

5、光前绝后  guāng qián jué hòu

释义:光前绝后  比喻事情做得干净利落,不留痕迹。

出处:宋 楼钥《跋刘杼山帖》:“平生富藏名流翰墨,而独谓杼山先生之书光前绝后,尤秘宝之。”  

6、光前裕后  guāng qián yù hòu

释义:光前裕后  光前:光兴前业;裕后:恩泽流传及子孙。指增光前代;造福后人。形容功绩显著。

出处:明 李贽《答耿司寇书》:“世人之所以光前裕后者,无时刻而不系念。”  

7、公私两便  gōng sī liǎng biàn

释义:公私两便  对公家私人都便利。

出处:《晋书·阮种传》:“若人有所患苦者,有宜损益,使公私两济者,委曲陈之。”  

8、公而忘私  gōng ér wàng sī

释义:公而忘私  为了公事而不考虑自己的私利。

出处:汉 贾谊《治安策》:“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9、出生入死  chū shēng rùsǐ

释义:出生入死  原指人从出生到死亡。后形容冒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也作“出死入生”。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第50章:“出生入死,生之徒(途)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10、化险为夷  huà xiǎn wéi yí

释义:化险为夷  原指将险阻化为平坦;后多指使危险转变为平安。夷:平坦;平安。

出处:唐 韩天卿《平蛮颂序》:“变氛沴为阳煦,化险阻为夷途。”  

11、半信半疑  bàn xìn bàn yí

释义:半信半疑  信:相信;疑:怀疑。有些相信;又有点怀疑。对真假不能肯定。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36卷:“若他们听过了,半信半疑,若存若亡,安得不惰?”  

12、厚此薄彼  hòu cǐ bó bǐ

释义:厚此薄彼  厚:优待;重视;薄:怠慢;轻视。重视或优待这一方;轻视或冷淡那一方。也作“薄此厚彼”。指不平等地对待两个方面或两个人。

出处:明 袁宏道《广庄 养生主》:“皆吾生即皆吾养,不宜厚此薄彼。”  

13、古今中外  gǔ jīn zhōngwài

释义:古今中外  从古代到现在;从国内到国外。

出处:茅盾《子夜》九:“翻遍了古今中外的历史,没有一个国家曾经用这种所谓示威运动而变成了既富且强的。”  

14、后拥前呼  hòu yōng qián hū

释义:后拥前呼  后面簇拥,前面吆喝。形容出行时气派很大。

出处:元 张国宾《薛仁贵》第一折:“怎如你喜都都,后拥前呼。”  

15、大公无私  dà gōng wú sī

释义:大公无私  一心为公;没有私心。也指处理事情公平正确;不偏袒任何一方。

出处:清 龚自珍《论私》:“矜其同官曰:某甲可谓大公无私也已。”  

16、大同小异  dà tóng xiǎo yì

释义:大同小异  异:差异。大体相同;稍有差异。

出处:庄周《庄子 天下》:“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17、存亡安危  cún wáng ān wēi

释义:存亡安危  使将要灭亡的保存下来,使极其危险的安定下来。形容在关键时刻起了决定作用。

出处:《荀子·王制》:“功名之所就,存亡安危之所堕,必将于愉殷赤心之所。”  

18、存亡未卜  cún wáng wèi bǔ

释义:存亡未卜  卜:猜测,估计。或是活着,或是死了,不能预测。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七卷:“况宗族远离,夫家存亡未卜,随缘快活,亦足了一生矣。”  

19、存亡绝续  cún wáng jué xù

释义:存亡绝续  绝:完结;续:延续。事物处在生存或灭亡、断绝或延续的关键时刻。形容局势万分危急。

出处:清 刘大櫆《金节母传》:“呜呼,太恭人以一女子,当金氏存亡绝续之交,一心惟鞠子为事。”  

20、存亡继绝  cún wáng jì jué

释义:存亡继绝  恢复灭亡的国家,延续断绝了的贵族世家。

出处:《穀梁传 僖公十七年》:“桓公尝有存亡继绝之功,故君子为之讳也。”  

21、得失参半  dé shī cān bàn

释义:得失参半  得失:得到与失去。得到的和失去的各一半。即得失相当。

22、得失成败  dé shī chéng bài

释义:得失成败  指获得与损失、成功与失败

出处:晋 陆机《五等诸侯论》:“得失成败,备在典谟,是以其详,可得而言。”  

23、惩前毖后  chéng qián bì hòu

释义:惩前毖后  惩:警戒:毖:谨慎;小心。吸取过去失败的教训;以后小心;不致重犯错误。

出处:《诗经 周讼 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  

24、戴罪立功  dài zuì lì gōng

释义:戴罪立功  身负罪责;争取立下功劳;借以赎罪。

出处:《明史 史可法传》:“以平贼逾期,戴罪立功。”  

25、扶老携幼  fú lǎo xié yòu

释义:扶老携幼  扶:挽着;携:带着。搀着老人;领着小孩儿。形容男女老少成群结队欢迎、观看或逃难。后也用来形容关心照顾老人和孩子。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26、承前启后  chéng qián qǐ hòu

释义:承前启后  承:承接;启:开创、开始。承接前面的;引出后面的。多用于事业、学问方面。也作“承先启后。”

出处: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 曾有菴赠文》:“公承前草创,启后规模,此之功德,垂之永永。”  

27、搀前落后  chān qián luò hòu

释义:搀前落后  抢前落后,不整肃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9回:“贾政便也生气,说:‘往常还好,怎么今日不齐集至此?’抬头看那执事,却是搀前落后。”  

28、此起彼伏  cǐ qǐ bǐ fú

释义:此起彼伏  此:这;这个;彼:那;那个;伏:低下去。这里起来;那里下去。形容联系紧密;互相配合行动。也作“此伏彼此”、“此起彼落”。

出处:汉 张衡《西京赋》:“鸟毕骇,兽咸作,草伏木栖,寓居穴托,起伏集此。”  

29、爱憎分明  ài zēng fēn míng

释义:爱憎分明  憎:恨。爱和恨的界限十分清楚。

出处:续范亭《延安五老》诗:“爱憎分明是本色,疾恶如仇不宽恕。”  

30、白黑分明  bái hēi fēn míng

释义:白黑分明  比喻是非分得清楚。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薛宣传》:“所贬退称进,白黑分明,由是知名。”  

31、祸福倚伏  huò fú yǐ fú

释义:祸福倚伏  比喻坏事和好事互相依存。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32、祸福无常  huò fú wú cháng

释义:祸福无常  指祸与福没有固定不变的常规。

出处:明·孙梅锡《琴心记·长门望月》:“祸福无常,忧喜难定,圣上一日心悔,娘娘便荣还,何苦悲凄。”  

33、祸福无门  huò fú wú mén

释义:祸福无门  无门:没有定数;不是天意。灾祸与好运的来临全不是命中注定的;全是人们自己招引来的。

出处: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三年》:“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34、祸福相生  huò fú xiāng shēng

释义:祸福相生  指祸害与幸福是相互转化、相互依存的。

出处:《庄子·则阳》:“安危相易,祸福相生。”  

35、虎头蛇尾  hǔ tóu shé wěi

释义:虎头蛇尾  头大像老虎一样;尾巴像蛇一样细。比喻做事有始无终;起初声势很大;后来劲头很小。

出处:元 康进之《李逵负棘》第二折:“则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转背言词说是非,这厮狗行狼心,虎头蛇尾。”  

36、超前绝后  chāo qián jué hòu

释义:超前绝后  谓超越前人,以后也无一可相比。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绝后光前”李善注引《晋起居注·安帝诏》曰:“元功盛德,超前绝后。”《野叟曝言》六九回:“飞娘咋舌惊叹道:‘天下有这等奇烈女子,守节不变,犹人所能,至宁死而不显,婆婆之失,则真可超前绝后矣。’

出处: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绝后光前”李善注引《晋起居注·安帝诏》曰:“元功盛德,超前绝后。”  

37、进退两难  jìn tuì liǎng nán

释义:进退两难  进和退都有困难。形容处于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的困境之中。

出处:元 郑德辉《周公摄政》第一折:“娘娘道不放微臣进宫闱,进退两难为。”  

38、鉴前毖后  jiàn qián bì hòu

释义:鉴前毖后  谓把过去的错误引为借鉴,以后谨慎行事,避免重犯。

出处:清·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艺文·老林说》:“鉴前毖后,通三省而筹之,为曲突徙薪之计,建久安长治之谋。”  

39、黑白分明  hēi bái fēn míng

释义:黑白分明  黑、白:黑白两种颜色;明:清楚。黑白两色分得很清。比喻对是非好坏分得非常清楚。

出处: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保位权》:“黑白分明,然后民知所去就。”  

40、黑白混淆  hēi bái hùn xiáo

释义:黑白混淆  把黑的说成白的,将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故意颠倒是非,制造混乱。

出处:《后汉书·杨震传》:“白黑溷淆,清浊同源。”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