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字开头的四字词语大全集(40个)(与开头的四字成语)

xxmadmin 2024-05-29 09:00:25

与字开头的四字词语大全集(与开头的四字成语)(40个))

与字开头的四字词语大全集(与开头的四字成语):四壁萧然,不露锋芒,九州四海,和光同尘,和合双全,和容悦色,和平共处,和气生财,和气致祥,和璧隋珠,和盘托出,和睦相处,和而不同,和而不唱,和蔼可亲,和蔼近人,和衣而卧,和衷共济,和隋之珍,和颜悦色,和风丽日,和风细雨,四不拗六,四乡八镇,四书五经,四亭八当,四体不勤,四体百骸,四停八当,四冲八达,四分五剖,四分五落,四大皆空,大吃一惊,好逸恶劳,孤立无援,春夏秋冬,楚歌四面,和颜说色,四会五达。

1、四壁萧然  sì bì xiāo rán

释义:四壁萧然  四壁:四面墙壁;萧然:寂寞冷落。屋里空荡荡的,没什么东西。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出处:宋·陆游《题庵壁》:"有金可散还多事,四壁萧然计未疏。"  

2、不露锋芒  bù lù fēng máng

释义:不露锋芒  锋:兵刃;芒:植物的尖刺。不显露出锐气或才干。多指有意地将自己的才能、抱负等加以掩饰。

出处:宋 吕祖谦《吕东莱文集 杂说》第20卷:“语有力而不露锋芒者,善言也。”  

3、九州四海  jiǔ zhōu sì hǎi

释义:九州四海  犹言天下。泛指全中国。

出处:唐·卢照邻《登封大酺歌》:“九州四海常无事,万岁千秋乐未央。”  

4、和光同尘  hé guāng tóng chén

释义:和光同尘  和;同:一起;混同;光:荣耀;尘:尘俗。指把光荣与尘浊同样看待。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和其光,同其尘。”  

5、和合双全  hé hé shuāng quán

释义:和合双全  和:和谐。祝贺新婚夫妇终生和谐,白头偕老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2回:“回手又把腕上的一幅金镯子褪下来,给他带上,圈口大小,恰如合式,说:‘和合双全的罢!’”  

6、和容悦色  hé róng yuè sè

释义:和容悦色  同“和颜悦色”。

出处:《红楼梦》第六八回:“那凤姐却是和容悦色,满嘴里‘好妹妹’不离口。”  

7、和平共处  hé píng gòng chǔ

释义:和平共处  彼此不发生军事冲突而共存

出处:茅盾《新疆风土杂忆》:“故牵强附会,合佛道为一,又拉上孔子作陪,以便和平共处。”  

8、和气生财  hé qì shēng cái

释义:和气生财  指待人和善能招财进宝

出处:鲁迅《彷徨 离婚》:“一个人总要和气些,‘和气生财’,对不对?”  

9、和气致祥  hé qì zhì xiáng

释义:和气致祥  致:招致。和睦融洽,可致吉祥。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刘向传》:“和气致祥,乖气致异。”  

10、和璧隋珠  hé bì suí zhū

释义:和璧隋珠  比喻极珍贵的东西。

出处:先秦 韩非《韩非子 解老》:“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  

11、和盘托出  hé pán tuō chū

释义:和盘托出  和:连同。(端东西时)连盘子全部拿出来。后比喻毫不隐瞒;全部说出。

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饭罢,田氏将庄子所著《南华真经》及老子《道德》五千言,和盘托出献与王孙。”  

12、和睦相处  hé mù xiāng chǔ

释义:和睦相处  睦:和好。邻国或邻居之间和平友好地相交往。

出处:左丘明《左传 成公六年》:“上下和睦,周旋不逆。”  

13、和而不同  hé ér bù tóng

释义:和而不同  和:和睦;同:苟同;无原则地附和。与人和睦相处;但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苟同。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4、和而不唱  hé ér bù chàng

释义:和而不唱  赞同别人的意见,不坚持自己的说法。

出处:《庄子·德充符》:“和而不唱,知不出乎四城。”  

15、和蔼可亲  hé ǎi kě qīn

释义:和蔼可亲  指一个人的修养好;对人谦和可亲。和蔼:和气;谦逊。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9回:“原来这唐六轩唐观察为人极其和蔼可亲,见了人总是笑嘻嘻的。”  

16、和蔼近人  hé ǎi jìn rén

释义:和蔼近人  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出处:明 李开先《贺邑令贺洪滨奖异序》:“迄今才八阅月,绝从生之文法,除苛细之科条,虽若凛不可犯,而实蔼然可亲。”  

17、和衣而卧  hé yī ér wò

释义:和衣而卧  和:连着;卧:躺下。穿着衣服躺下睡觉。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8回:“老程师爷是喝得当面退席,和衣而卧。”  

18、和衷共济  hé zhōng gòng jì

释义:和衷共济  衷:内心;济:渡水。大家一条心;共同渡江河。比喻团结一致;克服困难。

出处:《尚书 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国语 鲁语下》“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  

19、和隋之珍  hé suí zhī zhēn

释义:和隋之珍  和:和氏璧;隋:隋侯珠。形容极为难得的东西

出处:汉·班固《答宾戏》:“先贱而后贵者,和隋之珍也。”  

20、和颜悦色  hé yán yuè sè

释义:和颜悦色  颜:面容;悦色:高兴的脸色。指温和高兴的脸色。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汉 郑玄注:“言和颜悦色为难也。”  

21、和风丽日  hé fēng lì rì

释义:和风丽日  谓天气温暖而晴朗。

出处:宋·柳永《西平乐》词:“正是和风丽日,几许繁红嫩绿,雅称嬉游去。”  

22、和风细雨  hé fēng xì yǔ

释义:和风细雨  温和的风和细小的雨。本指自然现象;现多指用和缓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问题。

出处:南朝 陈 张正见《陪衡阳游耆阇诗》:“清风吹麦垄,细雨濯梅林。”  

23、四不拗六  sì bù niù liù

释义:四不拗六  指少数人拗不过多数人的意见。

出处:明 杨慎《鲁之郊禘辨》:“古语云‘三占从二’,今谚云‘四不拗六’,言贵从众也。”  

24、四乡八镇  sì xiāng bā zhèn

释义:四乡八镇  泛指周围的许多乡村和集镇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当下统率大队走到乡下,东南西北,四乡八镇。整整兜了一个大圈子。”  

25、四书五经  sì shū wǔ jīng

释义:四书五经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出处:汉 班固《白虎通 五经》:“五经何谓?谓《易》、《尚书》、《诗》、《礼》、《春秋》也。宋 朱熹着有《四书集注》。  

26、四亭八当  sì tíng bā dàng

释义:四亭八当  亭、当:即停当,妥贴。形容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十分妥贴。

出处:宋 朱熹《答吕伯恭书》:“不知如何整顿得此身心四亭八当,无许多凹凸也。”  

27、四体不勤  sì tǐ bù qín

释义:四体不勤  四肢不劳动。形容脱离劳动。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28、四体百骸  sì tǐ bǎi hái

释义:四体百骸  见“四肢百骸”。

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73回:“胎一成,则四体百骸气随欲至,如珠滚荷盘,如烟含柳缕,无不可到之处也。”  

29、四停八当  sì tíng bā dāng

释义:四停八当  见“四亭八当”。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1卷:“须要熟看熟思,久久之间,自然见个道理,四停八当。”  

30、四冲八达  sì chōng bā dá

释义:四冲八达  同“四冲六达”。

出处: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横通》:“然通之为名,盖取譬于道路,四冲八达,无不可至,谓之通也。”  

31、四分五剖  sì fēn wǔ pōu

释义:四分五剖  四分五裂。形容分散,不统一。

出处:汉·扬雄《解嘲》:“往者周网解结,群鹿争逸,离为十二,合为六七,四分五剖,并为战国。”  

32、四分五落  sì fēn wǔ luò

释义:四分五落  形容分散零乱。

出处: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蓦闻人道,森森地唬得魂离壳。全家眷爱,多应是四分五落。”  

33、四大皆空  sì dà jiē kōng

释义:四大皆空  佛教用语;指宇宙间一切(包括人本身)都是空虚的(这是一种消极思想)。古代印度认为地、水、火、风是构成宇宙的四种元素;称为“四大”。佛教则称坚、湿、暖、动的性能为“四大”;并认为人身亦由此“四大”构成。因此;“四大”有时也代称人身。后一般用来表示尘念俱消;无牵无挂。

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一心无挂,四大皆空。”  

34、大吃一惊  dà chī yī jīng

释义:大吃一惊  形容非常吃惊。

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8卷:“则一张那员外大吃一惊,回身便走,来到后边,望后倒了。”  

35、好逸恶劳  hào yì wù láo

释义:好逸恶劳  好:喜爱;逸:安闲;恶:讨厌;憎恨。贪图安逸;厌恶劳动。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郭玉传》:“其为疗也,有四难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也;将身不谨,二难也;骨节不强,不能使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难也。”  

36、孤立无援  gū lì wú yuán

释义:孤立无援  孤立:没有得到同情和援助。指单独行事;没有援助。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班超传》:“焉耆以中国大丧,遂功没都护陈睦。超孤立无援,而龟兹姑墨数发兵攻疏勒。”  

37、春夏秋冬  chūn xià qiū dōng

释义:春夏秋冬  指四季或一年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8回:“只见绿一团,红一簇,也不分春夏秋冬,万卉千花,尽皆铺缀。”  

38、楚歌四面  chǔ gē sì miàn

释义:楚歌四面  比喻四面被围,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出处:清 陈维崧《河传 虞美人花》词:“楚歌四面,战旗一片,岁岁江东。”  

39、和颜说色  hé yán yuè sè

释义:和颜说色  形容和善可亲。同“和颜悦色”。

出处:《论语·为政》"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刘宝楠正义引汉·郑玄注:"言和颜说色为难也。"  

40、四会五达  sì huì wǔ dá

释义:四会五达  形容交通极便利。也形容通向各方。

出处:《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南朝·宋·鲍照《芜城赋》:"重江复关之隩,四会五达之庄。"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