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受欺负的词语(39个)(形容被人欺负成语)

xxmadmin 2024-05-22 09:00:02

形容人受欺负的词语(形容被人欺负成语)(39个))

形容人受欺负的词语(形容被人欺负成语):近不逼同,万箭攒心,不可一世,低声下气,作威作福,凌上虐下,凌弱暴寡,南腔北调,吞声忍气,吞声饮泣,含垢忍辱,哀兵必胜,声吞气忍,委曲求全,嫩草怕霜霜怕日,强不凌弱,忍气吞声,忍辱负重,恃强凌弱,扒高踩低,打狗欺主,有权有势,欺善怕恶,欺贫爱富,欺软怕硬,深山老林,狗仗人势,狗傍人势,破鼓乱人捶,称王称霸,花天酒地,虎落平川,虎落平阳,贵不凌贱,逼上梁山,陵上虐下,顾全大局,饮泣吞声,怙势凌弱。

1、近不逼同  jìn bù bī tóng

释义:近不逼同  近:亲善;同:同僚。旧指自己受到君王的宠幸,但不以此去欺侮、要挟同僚。

出处:《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戊之为人也,远不忘君,近不逼同。"  

2、万箭攒心  wàn jiàn cuán xīn

释义:万箭攒心  像无数枝箭聚射心头。形容极度悲痛的心情。攒:聚集。

出处:唐 李沈《独异志》:“梁沈约,家藏书十二万卷,然心僻恶,闻人一善,如万箭攒心。”  

3、不可一世  bù kě yī shì

释义:不可一世  可:许可;赞成。没有赞许过当时的任何人。形容人自命不凡;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出处: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5卷:“王荆公少年,不可一世士,独怀刺候濂溪,三及门而三辞焉。”  

4、低声下气  dī shēng xià qì

释义:低声下气  形容说话时恭顺卑微的样子。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5回:“这里只苦了袭人,在宝玉跟前低声下气的伏侍劝慰。”  

5、作威作福  zuò wēi zuò fú

释义:作威作福  作威:横行霸道;作福:奢侈享乐。原指国君专行赏罚;独揽威权。现形容耀武扬威;横行霸道。

出处:《尚书 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  

6、凌上虐下  líng shàng nüè xià

释义:凌上虐下  凌:欺负。欺侮在上的人,虐待在下的人。

出处:《三国志·魏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昔项籍总一强众,跨州兼土,所务者大,然卒败垓下,死于东城,为笑千载,皆不以义,凌上虐下故也。”  

7、凌弱暴寡  líng ruò bào guǎ

释义:凌弱暴寡  凌:侵犯;暴:欺负、践踏。侵犯弱小的,欺侮孤单的。

出处:《商君书·画策》:“神农既没,以强胜弱,以众暴寡。”  

8、南腔北调  nán qiāng běi diào

释义:南腔北调  南、北:指一个国家的南方、北方;腔:语调。形容口音不纯;说话夹杂各地方言;也可泛指各地方言。

出处:清 赵翼《檐曝杂记 庆典》:“每数十步间一戏台,南腔北调,备四方之乐。”  

9、吞声忍气  tūn shēng rěn qì

释义:吞声忍气  吞声:不敢出声;忍:忍耐。形容受了气而勉强忍耐,不敢出声。

出处:元 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我只是吞声忍气,匿迹潜形。”  

10、吞声饮泣  tūn shēng yǐn qì

释义:吞声饮泣  形容不出声地悲泣。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9回:“琼英知道了这个消息,如万箭攒心,日夜吞声饮泣,珠泪偷弹。”  

11、含垢忍辱  hán gòu rěn rǔ

释义:含垢忍辱  含:包容;垢:通“诟”;耻辱。指容忍耻辱。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曹世叔妻传》:“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  

12、哀兵必胜  āi bīng bì shèng

释义:哀兵必胜  哀兵: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说“哀;悯也”。怜惜和慈爱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能奋起抗战;必获胜利。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 德经》第69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三国 魏 王弼注:“抗,举也;加,当也。哀者必相惜,而不趣利避害,故必胜。”  

13、声吞气忍  shēng tūn qì rěn

释义:声吞气忍  吞:咽下。形容受了气勉强忍耐,不敢出声抗争

出处:明·高明《琵琶记·瞷询衷情》:“夫人,非是我声吞气忍,只为你爹行势逼临,怕他知我要归去,将人厮禁。”  

14、委曲求全  wěi qū qiú quán

释义:委曲求全  勉强地去将就别人;以求得保全。也形容为顾全大局而做出忍让的姿态。委曲:曲意迁就。

出处:宋 欧阳修《滁州谢上表》:“知臣幸逢主圣而敢危言,悯臣不顾身微而当众怨,始终爱惜,委曲求全。”  

15、嫩草怕霜霜怕日  nèn cǎo pà shuāng shuāng pà rì

释义:嫩草怕霜霜怕日  比喻你欺侮别人,还会被比你更恶的人欺侮

出处:清·吴璿《飞龙全传》第29回:“如两句俗语说的:‘嫩草怕霜霜怕日,恶人还被恶人磨。’”  

16、强不凌弱  qiáng bù líng ruò

释义:强不凌弱  强大的不欺凌弱小的

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奸劫弑臣》:“故其治国也,正明法,陈严刑,将以救群生之乱,去天下之祸,使强不凌弱,众不暴寡。”  

17、忍气吞声  rěn qì tūn shēng

释义:忍气吞声  忍:忍耐。吞声:有话不敢说。形容受了气而强自忍下;不能说出来。

出处:元 关汉卿《鲁斋郎》:“你不如休和他争,忍气吞声罢!”  

18、忍辱负重  rěn rǔ fù zhòng

释义:忍辱负重  忍受耻辱;承当重任。指为了重任而忍受一切屈辱。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19、恃强凌弱  shì qiáng líng ruò

释义:恃强凌弱  凌:欺凌。依仗强大,欺侮弱小。

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那桀纣有何罪过?也无非倚贵欺贱,恃强凌弱,总来不过是使势而已。”  

20、扒高踩低  bā gāo cǎi dī

释义:扒高踩低  扒:攀援。比喻对上奉承攀附,对下欺侮压制

出处:《中国民间故事选 叛徒李四一》:“为人就是扒高踩低,浮上水在行。”  

21、打狗欺主  dǎ gǒu qī zhǔ

释义:打狗欺主  打狗也就是打击或欺侮其主人,打击或欺侮人

出处:熊召政《张居正》第一卷第七回:“俗话说,打狗欺主,太岳呀,我看你是成心要撕破脸皮与老夫作对了。”  

22、有权有势  yǒu quán yǒu shì

释义:有权有势  势:地位和权力。既有权力,又有地位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2卷:“从来有权有势的,多不得善终,都是如此。”  

23、欺善怕恶  qī shàn pà è

释义:欺善怕恶  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出处:明 杨柔胜《玉环记 韦皋别妻》:“田舍翁住在山圪落,恃老无端多凶恶,我每反被相辱没,欺善怕恶,欺善怕恶。”  

24、欺贫爱富  qī pín ài fù

释义:欺贫爱富  欺侮贫穷;喜爱富有。

出处:元 关汉卿《裴度还带》:“有那等嫌贫爱富的儿曹辈,将俺这贫傲慢,把他那富追陪,那个肯恤孤念寡存仁义。”  

25、欺软怕硬  qī ruǎn pà yìng

释义:欺软怕硬  欺:欺凌;怕:害怕。欺负软弱的人;畏惧凶狠的人。

出处:元 关汉卿《窦娥冤》三:“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26、深山老林  shēn shān lǎo lín

释义:深山老林  见“深山穷林”。

出处:秦牧《莽原语丝》:“还有些人,钻到深山老林里找人参、采木耳,摘蘑菇。”  

27、狗仗人势  gǒu zhàng rén shì

释义:狗仗人势  仗:倚仗;仗恃。比喻坏人倚仗着有权有势的;为非作歹;欺压别人。

出处:明 李开先《宝剑记》第五回:“他怕你怎的?他怕我狗仗人势。”  

28、狗傍人势  gǒu bàng rén shì

释义:狗傍人势  见“狗仗人势”。

出处:清·蒋士铨《一片石·访墓》:“我把你这狗傍人势的奴才,我是服张天师管的,你那个老头儿,又不是道纪司,我怕他怎的。”  

29、破鼓乱人捶  pò gǔ luàn rén chuí

释义:破鼓乱人捶  比喻人失势受到大家的欺侮。

出处:冯骥才《神鞭》:“好啊!破鼓乱人捶呀!等三爷把傻巴儿的辫子揪下来,就砸你的铺子!”  

30、称王称霸  chēng wáng chēng bà

释义:称王称霸  王:帝王;君王;霸:霸主;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自称为君主、霸主。比喻凭借势力;飞扬跋扈;独断专行。

出处:宋 汪元量《读史》诗:“刘项称王称霸,关张无命无功。”  

31、花天酒地  huā tiān jiǔ dì

释义:花天酒地  花:比喻美女;旧指娼妓或娼馆。指整天挟妓饮酒。形容沉湎于吃喝嫖赌的荒淫腐化生活。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到京之后,又复花天酒地,任意招摇。”  

32、虎落平川  hǔ luò píng chuān

释义:虎落平川  平川:地势平坦的地方。老虎离开自己称王称霸的深山老林,落到了平地上。比喻有权有势或有实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权势或优势。

出处: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四回:“虎落平川被犬欺。”  

33、虎落平阳  hǔ luò píng yáng

释义:虎落平阳  老虎离开深山;落在平地里。比喻有权有势者或有实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权势或优势。平阳:地势平坦、明亮的地方。

出处: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回:“虎落平川被犬欺。”  

34、贵不凌贱  guì bù líng jiàn

释义:贵不凌贱  贵:地位高;凌:欺凌。显贵的人不欺凌卑贱的人

出处: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内篇问上》:“昔吾先君桓公能任用贤,国有什伍,治偏细民,贵不凌贱,富不傲贫,功不遗罢,佞不吐愚。”  

35、逼上梁山  bī shàng liáng shān

释义:逼上梁山  梁山:又称梁山泊;在今山东省东平湖西;梁山县南;附近地区为古梁山泊;北宋以后;常为农民起义军的根据地。《水浒传》里有宋江、林冲等人为官府所迫;上梁山造反的情节。后用来比喻被迫做某种事。

出处: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而且要有一种相当的压力,就是公开号召,开许多会,将起军来,‘逼上梁山’。”  

36、陵上虐下  líng shàng xià nüè

释义:陵上虐下  陵:通“凌”,欺侮;虐:残暴,侵害。欺侮在上的人,侵害在下的人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裴松之引诸葛亮集:“为笑千载,皆不以义,陵上虐下故也。”  

37、顾全大局  gù quán dà jú

释义:顾全大局  顾全:顾及;使不受损害;大局:全盘或整体;多指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一切言论、行动都要从全局出发;不使受到损害。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总求大人格外赏他们个体面,堵堵他们的嘴。这是卑职顾全大局的意思。”  

38、饮泣吞声  yǐn qì tūn shēng

释义:饮泣吞声  泣:无声的哭;吞声:不敢出声。不敢放声大哭。

出处:宋 王明清《玉照新志》第二卷:“怅然惨,娇魂怨,饮泣吞声。”  

39、怙势凌弱  hù shì líng ruò

释义:怙势凌弱  凌:欺压。仗着自己强大就欺侮弱者。

出处:《庄子·盗跖》:"自是之后,以强陵弱,以众暴寡。"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