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马虎的成语四字成语(40个)(形容马虎的的看成语)

xxmadmin 2024-05-19 18:00:14

表示马虎的成语四字成语(形容马虎的的看成语)(40个))

表示马虎的成语四字成语(形容马虎的的看成语):一字不苟,一知半解,三心二意,丢三忘四,丢三拉四,偷工减料,儿女英雄,咬文嚼字,囫囵吞枣,姑妄听之,徙宅忘妻,急急忙忙,懵懵懂懂,敷衍了事,敷衍搪塞,毛手毛脚,潦草塞责,灵机一动,生吞活剥,矜持不苟,稀里马虎,粗制滥造,粗心大意,粗心大气,纤悉不苟,缓兵之计,草率从事,草率将事,草率收兵,草草了事,草草收兵,草草率率,草间求活,迷迷糊糊,顾此失彼,食而不化,马马虎虎,麻痹大意,石庆数马,无诤三昧。

1、一字不苟  yī zì bù gǒu

释义:一字不苟  形容写文章不随便下笔,每一个字都要斟酌。

出处: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6卷:“杜子美改罢长吟,一字不苟。”  

2、一知半解  yī zhī bàn jiě

释义:一知半解  很贫乏的知识;很肤浅的理解。形容知道得不多;理解得不深。

出处:宋 严羽《沧浪诗话 诗辨》:“有分限之悟,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3、三心二意  sān xīn èr yì

释义:三心二意  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

出处:元 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争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  

4、丢三忘四  diu1 sān wàng sì

释义:丢三忘四  见“丢三落四”。

出处:《红楼梦》第七二回:“我如今竟糊涂了!丢三忘四,惹人抱怨,竟不大像先了。”  

5、丢三拉四  diu1 sān lā sì

释义:丢三拉四  见“丢三落四”。

出处:刘白羽《一个温暖的雪夜》:“老是这样死活不顾,老是这样丢三拉四,这毛病什么时候能改改!”  

6、偷工减料  tōu gōng jiǎn liào

释义:偷工减料  原指商人为了牟取暴利而暗中降低产品质量;削减工料。现也指做事图省事;马虎敷衍。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回:“这下游一带的工程都是偷工减料作的,断靠不住。”  

7、儿女英雄  ér nǚ yīng xióng

释义:儿女英雄  儿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为的男女英雄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8、咬文嚼字  yǎo wén jiáo zì

释义:咬文嚼字  指过分推敲字句;或讥讽迂腐不达事物;寻章搞句的人。

出处:元 乔吉《小桃红 赠刘牙儿》曲:“含宫泛微,咬文嚼字,谁敢嗑牙儿。”  

9、囫囵吞枣  hú lún tūn zǎo

释义:囫囵吞枣  囫囵:整个儿;完整的。指不加咀嚼;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缺乏思考;笼统地含糊地吸收知识。

出处:宋 圆悟禅师《碧岩录》:“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慢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囵吞个枣。”  

10、姑妄听之  gū wàng tīng zhī

释义:姑妄听之  姑:姑且;妄:随便。姑且随便听听;不一定就相信。

出处:庄周《庄子 齐物论》:“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以妄听之。”  

11、徙宅忘妻  xǐ zhái wàng qī

释义:徙宅忘妻  徙:迁移;宅:住所。搬家忘记把妻子带走。比喻粗心到了荒唐的地步。

出处:西汉 刘向《说苑 敬慎》:“予闻忘之甚者,徙而忘其妻,有诸。”  

12、急急忙忙  jí jí máng máng

释义:急急忙忙  因为着急而行动加快,匆匆忙忙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回:“且说鲁达自离了渭州,东逃西奔,急急忙忙。”  

13、懵懵懂懂  měng měng dǒng dǒng

释义:懵懵懂懂  糊涂,不明事理。形容什么也不知道。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八回:“呆子懵懵懂懂的,托着钵盂,拑着钉钯,与沙僧径直回来。”  

14、敷衍了事  fū yǎn liǎo shì

释义:敷衍了事  敷衍:将就应付;不认真。了:了结。将就应付地把事办了。指做事不认真;缺乏责任心。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不但上宪跟前兄弟无以交代,就连着老哥们也不好看,好像我们敷衍了事,不肯出力似的。”  

15、敷衍搪塞  fū yǎn táng sāi

释义:敷衍搪塞  做事马马虎虎应付一下,塞责了事。

出处:《文明小史》第十一回:“抄上几十联,也可以敷衍搪塞。”  

16、毛手毛脚  máo shǒu máo jiǎo

释义:毛手毛脚  做事粗心,不细致。

出处: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76回:“但凡有点毛手毛脚的,小人决不用他。”  

17、潦草塞责  liáo cǎo sè zé

释义:潦草塞责  潦草:草率,不精密,不认真;塞:搪塞。形容做事敷衍了事,马马虎虎,不负责任

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花样不同,乃谓文章之异;潦草塞责,不求辞语之精。”  

18、灵机一动  líng jī yī dòng

释义:灵机一动  灵机:灵巧;灵活的心思。形容灵敏机智;突然想出办法或主意。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卷:“俄延了半响,忽然灵机一动,心中悟将过来。”  

19、生吞活剥  shēng tūn huó bō

释义:生吞活剥  比喻机械地套用别人的言论、经验、方法;或囫囵吞枣、食而不化。

出处:唐 刘肃《大唐新语 谱谑》:“有枣强尉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人为之谚云:‘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  

20、矜持不苟  jīn chí bù gǒu

释义:矜持不苟  矜持:保持庄严的态度;不苟:不草率。端庄严谨,毫不马虎

出处:方志敏《清贫》:“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21、稀里马虎  xī lǐ mǎ hū

释义:稀里马虎  不认真,马马虎虎

22、粗制滥造  cū zhì làn zào

释义:粗制滥造  粗:粗糙;滥:过多而不加以节制。原指产品制作粗糙;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现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讲求质量。

出处:鲁迅《花边文学 商贾的批评》:“如果并不以卖文为活,因此也无须‘粗制滥造’。”  

23、粗心大意  cū xīn dà yì

释义:粗心大意  粗:粗疏。形容做事不细心;不谨慎;马马虎虎。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忽然灵机一动,心中悟将过来:‘这是我粗心大意。我若不进去,他怎得出来?’”  

24、粗心大气  cū xīn dà qì

释义:粗心大气  粗:粗疏;气:人的精神状态。指做事不细心,随便马虎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读书法》:“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终骨方见髓,使粗心大气不得。”  

25、纤悉不苟  xiān xī bù gǒu

释义:纤悉不苟  纤悉:细微详尽;苟:随便。丝毫不马虎。形容对事情十分认真

出处:唐·李宗闵《马公家庙碑》:“公至则布以诚信,示之法式,纤悉而不苟,宽柔而有威。”  

26、缓兵之计  huǎn bīng zhī jì

释义:缓兵之计  缓:延缓。指作战时延缓对方进兵的计策。借指使事态暂时缓和同时积极设法应付的策略。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9回:“孔明用缓兵之计,渐退汉中,都督何故怀疑,不早追之?”  

27、草率从事  cǎo shuài cóng shì

释义:草率从事  草率:粗枝大叶,敷衍了事。马马虎虎就处理了。形容办事不认真。

出处: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 新唐书本纪书法》:“明初修史时,即据其成文编入,不复彼此互订,以归画一,亦可见其草率从事也。”  

28、草率将事  cǎo lǜ jiāng shì

释义:草率将事  见“草率从事”。

出处:叶圣陶《〈叶圣陶文集〉自序》:“虽说不愿意十分撤烂污,然而‘半生不熟’‘草率将事’产毛病总不能免。”  

29、草率收兵  cǎo shuài shōu bīng

释义:草率收兵  比喻马马虎虎、急急忙忙地把事情结束了。

出处: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应当在处理闹事的过程中,进行细致的工作,不要用简单的方法去处理,不要‘草率收兵’。”  

30、草草了事  cǎo cǎo liǎo shì

释义:草草了事  草草:草率;马虎;了:了结;结束。草率地把事结束了。也作“草率了事”、“草草完事”。

出处:明 李贽《答焦漪园书》:“为友人写《心经》毕,尚余一幅,遂续墨而填之,以还其人。皆草草了事,欲以自娱。”  

31、草草收兵  cǎo cǎo shōu bīng

释义:草草收兵  马马虎虎地就收了兵。比喻工作不负责任,不细致,不慎重。

出处:欧阳山《苦斗》:“张发奎刚占领了那个地方,要管也管不了许多,正是咱们的人活动的好机会,——你怎么好意思草草收兵?象一个赤卫队员么?”  

32、草草率率  cǎo cǎo shuài shuài

释义:草草率率  指人做事马虎,不细致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6章:“她于是就草草率率收拾起一个出门的提包,准备第二天动身。”  

33、草间求活  cǎo jiān qiú huó

释义:草间求活  草间:草野之中。形容只求眼前能马马虎虎活下去。

出处:《晋书 周顗传》:“吾备位大臣,朝廷丧败,宁可复草间求活,外投胡越邪!”  

34、迷迷糊糊  mí mí hú hú

释义:迷迷糊糊  使人混乱烦躁迷惑不清,使浑浊不清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12回:“车门已硼的关上了,弄得彩云迷迷糊糊,又惊又吓。”  

35、顾此失彼  gù cǐ shī bǐ

释义:顾此失彼  顾了这个;顾不了那个。形容头绪繁多;无法兼顾全面。

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76回:“分军为三:一军攻麦城,一军攻纪南城,大王率大军直捣郢都,彼疾雷不及掩耳,顾此失彼,二城若破,郢不守矣。”  

36、食而不化  shí ér bù huà

释义:食而不化  吃了没有消化。比喻对所学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没有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

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姑妄听之六》:“然读书以明理,明理以致用也。食而不化,至昏愦僻谬,贻害无穷。”  

37、马马虎虎  mǎ mǎ hǔ hǔ

释义:马马虎虎  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

出处:茅盾《子夜》十二:“单办那八个厂,四十多万也就马马虎虎混得过。”  

38、麻痹大意  má bì dà yì

释义:麻痹大意  麻痹:一种病态;身体某部分肢体失去知觉。比喻对事物现象不经心;失去警觉;粗心大意。

出处:巴金《坚强战士》:“我要当心,不能麻痹大意,我应当找个隐蔽的地方。”  

39、石庆数马  shí qìng shǔ mǎ

释义:石庆数马  指在最简单的事情上也非常细心谨慎,一点也不马虎。

出处:《史记·万石张叔列传》:"万石君少子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庆于诸子中最简易矣,然犹如此。"  

40、无诤三昧  wú zhèng sān mèi

释义:无诤三昧  诤:直言劝人改正错误;昧:昏暗,糊涂。没有什么争论,什么都马马虎虎。

出处:《金刚经》:"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宋·胡继宗《书言故事·拾遗》:"无可无不可曰无诤三昧。"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