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字是生字的四字成语(40个)(第一个字是声的成语)

xxmadmin 2024-05-16 15:00:12

第一个字是生字的四字成语(第一个字是声的成语)(40个))

第一个字是生字的四字成语(第一个字是声的成语):声偶擿裂,不可收拾,出奇制胜,声东击西,声价倍增,声价十倍,声价百倍,声入心通,声动梁尘,声势汹汹,声势浩大,声势烜赫,声势熏灼,声势赫奕,声名烜赫,声名狼籍,声名狼藉,声名藉甚,声名赫奕,声名鹊起,声吞气忍,声嘶力竭,声如洪钟,声威大震,声希味淡,声应气求,声张势厉,声振林木,声气相投,声气相求,声求气应,声泪俱下,声泪俱发,声罪致讨,平淡无奇,曲高和寡,狗马声色,荒淫无耻,声振屋瓦,声威天下。

1、声偶擿裂  shēng ǒu zhé liè

释义:声偶擿裂  偶:成对;擿:选取。形容文章的句子两两并列,声调平仄相对及选用古人的好句子。

出处:宋·欧阳修《苏氏文集序》:"见时学者,务以言语声偶擿裂,号为时文,以相夸尚。"  

2、不可收拾  bù kě shōu shí

释义:不可收拾  收拾:整理。原意是没法归类整顿;后形容事物败坏到无法整顿或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处:唐 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  

3、出奇制胜  chū qí zhì shèng

释义:出奇制胜  奇:奇兵;计;制胜:夺取胜利。①原指作战时运用奇兵或奇计;出敌人不意;制服敌人。②泛指用新奇的、出人意外的办法获胜。

出处:唐 陆贽《论替换李楚琳》:“楚琳卒伍凡材,厮养贱品,因时扰攘,得肆猖狂,非有陷坚殪敌之雄,出奇制胜之略。”  

4、声东击西  shēng dōng jī xī

释义:声东击西  迷惑敌人的一种战术;虚张声势说攻击东边;实际进攻西边。声:声张;击:打击。

出处:唐 杜佑《通典 兵六》说:“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5、声价倍增  shēng jià bèi zēng

释义:声价倍增  声价:声望和社会地位。指声誉和社会地位成倍增加,迅速提高

出处:宋·洪咨夔《诸庄提举启》:“品题一出,声价倍增,四学士之名等华岳而俱重,六君子之选与日星而并垂。”  

6、声价十倍  shēng jià shí bèi

释义:声价十倍  声价:声望和社会地位。比喻名誉地位大大增高。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95回:“这大人们伯乐一顾,便声价十倍,何愁那州县不极力奉承。”  

7、声价百倍  shēng jià bǎi bèi

释义:声价百倍  声价:声望和社会地位。比喻名誉地位大大提高

出处:清·姜绍书《无声诗史·董其昌》:“碑碣铭志之石,非公笔不重,断楮残煤,声价百倍。”  

8、声入心通  shēng rù xīn tōng

释义:声入心通  声:话音。指一听见圣人的话,就能领悟它的深意

出处:宋·张载《正蒙·三十》:“六十尽人物之性,声入心通。”  

9、声动梁尘  shēng dòng liáng chén

释义:声动梁尘  形容歌声嘹亮动人。

出处:汉·刘向《别录》:“汉兴,鲁人虞公善雅乐,发声尽动梁上尘。”  

10、声势汹汹  shēng shì xiōng xiōng

释义:声势汹汹  汹汹:气势盛大的样子。形容来势盛大凶猛的样子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胡氏》:“次日,果有狐兵大至;或骑或步,或弓或弩、马嘶人沸、声势汹汹。”  

11、声势浩大  shēng shì hào dà

释义:声势浩大  浩:广大。声威和气势非常浩大。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如今宋江领兵围城,声势浩大,不可抵敌。”  

12、声势烜赫  shēng shì xuǎn hè

释义:声势烜赫  声势:声威气势;烜赫:显耀盛大。声势显耀盛大

出处: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第一卷:“有文觉禅师者出都,声势烜赫,骑从如云,道出袁浦,兖豫二州方便大僚率属郊迎恐后。”  

13、声势熏灼  shēng shì xūn zhuó

释义:声势熏灼  熏灼:比喻气焰逼人。指声威气势逼人

出处: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四卷:“当何珅声势熏灼,举朝无一人敢于纠劾,曹锡宝独能抗辞执奏,不愧诤臣。”  

14、声势赫奕  shēng shì hè yì

释义:声势赫奕  声势:声威气势;赫奕:显耀盛大的样子。声威气势显耀盛大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卷:“许氏三兄弟,都做了大官,虽然他不以富贵骄人,自然声势赫奕。”  

15、声名烜赫  shēng míng xuǎn hè

释义:声名烜赫  烜赫:形容声名或气势很盛。名声显赫

出处:唐·韩偓《与吴子华侍郎同年玉堂同直怀恩叙恳因成长句四韵兼呈诸同年》:“声名烜赫文章士,企紫雍容富贵身。”  

16、声名狼籍  shēng míng láng jí

释义:声名狼籍  形容名望声誉败坏到了极点,不可收拾

出处:清·宣鼎《夜雨秋灯录·珊珊》:“邑之仕宦眷属,闻之成不平,声名狼籍。”  

17、声名狼藉  shēng míng láng jí

释义:声名狼藉  声名:名誉;名声;狼藉:传说中狼群垫草而卧;起来时把草踏乱以消灭痕迹。后借以形容散乱;引申为破败得不可收拾。形容声望和名誉败坏到极点;不可收拾。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蒙恬列传》:“以其君为不明,以是籍于诸侯。”唐 司马贞索隐:“言其恶声狼藉,布于诸国。”  

18、声名藉甚  shēng míng jí shèn

释义:声名藉甚  藉甚:通“籍甚”,盛大。名声显赫

出处:北周·庾信《周天骑大将军赠小司空宇文显和墓志铭》:“公禀山岳之灵,擅风云之气,容止矜庄,声名藉甚。”  

19、声名赫奕  shēng míng hè yì

释义:声名赫奕  赫奕:显耀盛大的样子。名声显赫

出处:宋·陆游《送襄阳郑帅唐老》诗:“声名赫奕动夫子,家世富贵连椒房。”  

20、声名鹊起  shēng míng què qǐ

释义:声名鹊起  形容知名度迅速提高。

出处: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朱文元﹞先在徐班,以年未五十,故无所表见,至洪班则声名鹊起,班中人称为戏忠臣。  

21、声吞气忍  shēng tūn qì rěn

释义:声吞气忍  吞:咽下。形容受了气勉强忍耐,不敢出声抗争

出处:明·高明《琵琶记·瞷询衷情》:“夫人,非是我声吞气忍,只为你爹行势逼临,怕他知我要归去,将人厮禁。”  

22、声嘶力竭  shēng sī lì jié

释义:声嘶力竭  嘶:哑;竭:尽。嗓子喊哑;气力用尽。形容竭力呼喊。

出处:《晚清文学钞 轰天雷》:“北山大哭,哭得声哑力竭,倒是嫂嫂劝住了。”  

23、声如洪钟  shēng rú hóng zhōng

释义:声如洪钟  洪:大。形容说话或歌唱的声音洪亮,如同敲击大钟似的。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忆胥目如闪电,声如洪钟。”  

24、声威大震  shēng wēi dà zhèn

释义:声威大震  声势威望急速增长;使人非常震动。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0回:“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  

25、声希味淡  shēng xī wèi dàn

释义:声希味淡  指平淡无奇,没有什么名声。有曲高和寡,不为人知之意。

出处:清 蒋士铨《空谷香 哄笺》:“人间声希味淡半世间,分明唤我返白雪。”  

26、声应气求  shēng yìng qì qiú

释义:声应气求  应:应和,共鸣;求:寻找。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比喻志趣相投的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出处:《周易 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27、声张势厉  shēng zhāng shì lì

释义:声张势厉  张:伸张,扩张;厉:猛烈。指声势烜赫

出处:清·曾国藩《送谢吉人之官江左序》:“是时何坤柄国,声张势厉,家奴称高车横行都市无所惮。”  

28、声振林木  shēng zhèn lín mù

释义:声振林木  形容歌声或乐器声高亢宏亮。

出处: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29、声气相投  shēng qì xiāng tóu

释义:声气相投  指朋友间思想一致,性情投合。

出处: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9回:“自然是声气相投,定行见用于世,各着功名,可胜欣赏。”  

30、声气相求  shēng qì xiāng qiú

释义:声气相求  指志同道合,意气相投。

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  

31、声求气应  shēng qiú qì yìng

释义:声求气应  应:应和,共鸣;求:寻找。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比喻志趣相投的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出处:《周易 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出而万物睹。”  

32、声泪俱下  shēng lèi jù xià

释义:声泪俱下  俱:都。一边诉说;一边哭泣。形容极其悲痛、哀伤的样子。

出处:《晋书 王彬传》:“音辞慷慨,声泪俱下。”  

33、声泪俱发  shēng lèi jù fā

释义:声泪俱发  俱:都。指边说边哭,形容极其悲恸、哀伤的样子

出处:唐·裴度《唐故太尉兼中书令西平郡王赠太师李公神道碑铭》:“每一言一誓,声泪俱发。”  

34、声罪致讨  shēng zuì zhì tǎo

释义:声罪致讨  宣布罪状,并加讨伐。

出处:《国语 晋语五》:“是故伐备钟鼓,声其罪也。”  

35、平淡无奇  píng dàn wú qí

释义:平淡无奇  奇:特殊。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显著的、出色的地方。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听起安老爷这几句话,说得也平淡无奇。”  

36、曲高和寡  qǔ gāo hè guǎ

释义:曲高和寡  曲:乐曲。高:高雅。和:和谐地跟着唱。寡:少。乐曲的格调越高;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原比喻知音难觅。现多用于比喻言行卓越不凡、艺术作品等高雅深奥;很难有人理解或接受。

出处:战国 楚 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37、狗马声色  gǒu mǎ shēng sè

释义:狗马声色  良犬、骏马、音乐、女色。借指穷奢极侈的享乐。

出处:宋·张孝祥《宣州新建御书阁记》:“谓虽极天下之贵,而退朝燕息,从容娱乐者,独在于是,狗马声色技巧之奉,不皇及也。”  

38、荒淫无耻  huāng yín wú chǐ

释义:荒淫无耻  荒淫:贪酒好色。生活糜烂;不知羞耻。

出处:徐迟《狂欢之夜》:“在这座最庄严的城中,却有着一群荒淫无耻的,丑态百出的,伤天害理的,穷凶极恶的衣冠禽兽。”  

39、声振屋瓦  shēng zhèn wū wǎ

释义:声振屋瓦  声音把房子上的瓦都振动了。形容呼喊的声音很宏大猛烈。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军军武安西,秦军鼓譟勒兵,武安屋瓦尽振。"  

40、声威天下  shēng wēi tiān xià

释义:声威天下  声威:声势。声势震动全世界。

出处:《战国策·齐策一》:"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