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的五字名词(40个)(形容人的成语五个字的成语)

xxmadmin 2024-05-10 09:00:09

形容人的五字名词(形容人的成语五个字的成语)(40个))

形容人的五字名词(形容人的成语五个字的成语):一鞭一条痕,三人成市虎,不以人废言,不知何许人,丑人多作怪,东西南北,东西南北人,人生地不熟,人生如朝露,人生路不熟,人老心不老,人间重晚晴,以人废言,和蔼可亲,害人先害己,岁月不待人,平易近人,平易近民,开口见喉咙,慷他人之慨,打蛇打七寸,折节下贤人,损人不利己,救人须救彻,日久见人心,替古人担忧,杀人不用刀,杀人不眨眼,武人不惜死,深入浅出,盛气凌人,着三不着两,破鼓乱人捶,礼多人不怪,礼轻人意重,见物不见人,贵人多忘,贵人多忘事,通俗易懂,鼓破众人捶。

1、一鞭一条痕  yī biān yī tiáo hén

释义:一鞭一条痕  比喻做事着着落实或说话切中要害。同“一棒一条痕”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一回:“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随你做甚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2、三人成市虎  sān rén chéng shì hǔ

释义:三人成市虎  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比喻谣言重复多次,就能使人信以为真

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众议成林,无翼而飞,三人成市虎,一星能挠椎。”  

3、不以人废言  bù yǐ rén fèi yán

释义:不以人废言  废:废弃。不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

出处:春秋 孔子《论语 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4、不知何许人  bù zhī hé xǔ rén

释义:不知何许人  许:处所。不知道是哪里人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逸民传》:“汉阴老父者,不知何许人也。”  

5、丑人多作怪  chǒu rén duō zuò guài

释义:丑人多作怪  长相丑陋的人经常做出一些离奇古怪的事来为难别人

出处:茅盾《叩门》:“是你这工于吠影吠声的东西,丑人作怪似的惊醒了人,却只给人们一个空虚!”  

6、东西南北  dōng xī nán běi

释义:东西南北  指四方、到处、各地、普天下或方向;亦指到处飘泊,行踪不定。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东西南北,谁敢安处。” 《礼记·檀弓上》:“今丘(孔子)也,东西南北之人也。”  

7、东西南北人  dōng xi nán běi rén

释义:东西南北人  指居处无定之人。

出处:《礼记 檀弓上》:“孔子既得合葬於防,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於是封之,崇四尺。”郑玄注:“东西南北,言居无常处也。”  

8、人生地不熟  rén shēng dì bù shú

释义:人生地不熟  指初到一地对当地的人与环境、习俗等不熟悉

出处:张恨水《夜深沉》第33回:“我人生地不熟的,一个人坐在这屋子里,闷死了。”  

9、人生如朝露  rén shēng rú zhāo lù

释义:人生如朝露  朝露:早晨的露水,比喻存在的时间短。比喻人生短促。

出处:《汉书·苏武传》:“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  

10、人生路不熟  rén shēng lù bù shú

释义:人生路不熟  比喻初到一个地方各方面都很陌生。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4卷:“欺他是个单身穷军,人生路不熟,料没有人晓得他来踪去迹。”  

11、人老心不老  rén lǎo xīn bù lǎo

释义:人老心不老  指人虽然老了,但有一颗年轻的心

出处:周立波《山乡巨变》下卷:“他这个汉子,人老心不老,有朝一日,会靠不住的。”  

12、人间重晚晴  rén jiān zhòng wǎn qíng

释义:人间重晚晴  原指人们珍视晚晴天气,后多用以比喻社会上尊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出处:唐·李商隐《晚晴》诗:“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13、以人废言  yǐ rén fèi yán

释义:以人废言  由于人不好,对其言论也加以否定。

出处:《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4、和蔼可亲  hé ǎi kě qīn

释义:和蔼可亲  指一个人的修养好;对人谦和可亲。和蔼:和气;谦逊。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9回:“原来这唐六轩唐观察为人极其和蔼可亲,见了人总是笑嘻嘻的。”  

15、害人先害己  hài rén xiān hài jǐ

释义:害人先害己  先想设计去害别人,结果自己身受其害

出处: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第137回:“常言道,害人先害己,这话诚然不错,小子也是该死的。”  

16、岁月不待人  suì yuè bù dài rén

释义:岁月不待人  岁月:时间;待:等。指时间流逝,不因人而停留

出处:晋·陶潜《杂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17、平易近人  píng yì jìn rén

释义:平易近人  平易:原指道路平坦宽广;后比喻态度平和;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形容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鲁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18、平易近民  píng yì jìn mín

释义:平易近民  见“平易近人”。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19、开口见喉咙  kāi kǒu jiàn hóu lóng

释义:开口见喉咙  犹言开口见心。说话直爽,没有隐曲。

出处:明·唐顺之《与洪方洲书》:“近来觉得诗文一事,只是直写胸臆,如谚语所谓开口见喉咙者。”  

20、慷他人之慨  kāng tā rén zhī kǎi

释义:慷他人之慨  利用他人的财物作人情或装饰场面。

出处:明·李贽《焚书·寒灯小话》:“况慷他人之慨,费别姓之财,于人为不情,于己甚无谓乎?”  

21、打蛇打七寸  dǎ shé dǎ qī cùn

释义:打蛇打七寸  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4回:“我也只愿得无事,落得‘河水不洗船’,但做事也要‘打蛇打七寸’才妙。”  

22、折节下贤人  zhé jié xià xián rén

释义:折节下贤人  折节:屈己下人;下:屈己尊人。屈己下人,尊重有见识有能力的人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  

23、损人不利己  sǔn rén bù lì jǐ

释义:损人不利己  损害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出处:鲁迅《书信 致曹聚仁》:“只有损人而不利己的事,我是反对的。”  

24、救人须救彻  jiù rén xū jiù chè

释义:救人须救彻  救:援助,挽救;彻:彻底。比喻救助别人应该做得彻底,不能半途而废

出处:明·沈受先《三元记·毁券》:“你身无盘费,岂能同去,若又拆散,不如不救你了。自古道救人须救彻,叫当直的,银子取五两过来。”  

25、日久见人心  rì jiǔ jiàn rén xīn

释义:日久见人心  日子长了,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为人怎样。

出处:《京本通俗小说 拗相公》:“假如王莽早死了十八年,却不是完全名节一个贤宰相,垂之史册,不把恶人当做好人么?所以古人说:‘日久见人心。’”  

26、替古人担忧  tì gǔ rén dān yōu

释义:替古人担忧  为古人所遇到的困难、危险担忧、发愁。比喻不必要的担心和忧愁。

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回:“我不信,打谈的吊眼泪,替古人耽忧,这些都是虚,他若唱的我眼泪出来,我才算他好戏子。”  

27、杀人不用刀  shā rén bù yòng dāo

释义:杀人不用刀  比喻用笔或嘴陷害人于死地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第17卷:“问:‘如何是衲僧口?’师曰:‘杀人不用刀。’”  

28、杀人不眨眼  shā rén bù zhǎ yǎn

释义:杀人不眨眼  本来是禅宗用语。杀人连眼睛都不眨一下。形容嗜杀成性;极端的暴虐凶残。

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第11卷:“汝不闻杀人不眨眼将军乎?”  

29、武人不惜死  wǔ rén bù xī sǐ

释义:武人不惜死  惜:吝惜。指武官不怕死

出处:《宋史·岳飞传》:“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平矣。’”  

30、深入浅出  shēn rù qiǎn chū

释义:深入浅出  指讲话或文章的内容深刻;语言文字却浅显易懂。

出处:明 朱之喻《朱舜水集》:“鸿论深入显出,切中事机,据理辩驳,虽有利口,无所复置其喙。”  

31、盛气凌人  shèng qì líng rén

释义:盛气凌人  凌:欺压。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出处:清 曾国藩《求阙斋语》:“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盛气凌我。”  

32、着三不着两  zháo sān bù zháo liǎng

释义:着三不着两  指说话或做事轻重不当,考虑欠周,注意这里,顾不到那里。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那珍大爷管儿子,倒也象当日老祖宗的规矩,只是着三不着两的。”  

33、破鼓乱人捶  pò gǔ luàn rén chuí

释义:破鼓乱人捶  比喻人失势受到大家的欺侮。

出处:冯骥才《神鞭》:“好啊!破鼓乱人捶呀!等三爷把傻巴儿的辫子揪下来,就砸你的铺子!”  

34、礼多人不怪  lǐ duō rén bù guài

释义:礼多人不怪  对人多行礼仪,人不会怪罪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1回:“横竖‘礼多人不怪’,多作两个揖算得什么!”  

35、礼轻人意重  lǐ qīng rén yì zhòng

释义:礼轻人意重  礼物虽然很轻,但人的情意却很深厚。

出处:元 李致远《还牢末》:“兄弟,拜义如亲,礼轻义重,笑纳为幸。”  

36、见物不见人  jiàn wù bù jiàn rén

释义:见物不见人  只看到事物,看不见人。指片面强调物质条件,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37、贵人多忘  guì rén duō wàng

释义:贵人多忘  讥诮显贵者不念旧交。亦嘲人健忘。

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恚恨》:“倘也贵人多忘,国士难期,使仆一朝出其不意,与君并肩内阁,侧眼相视,公始悔而谢仆,仆安能有色于君乎?”  

38、贵人多忘事  guì rén duō wàng shì

释义:贵人多忘事  官位高的人善于忘记。原指地位高的人对人傲慢;不念旧交。后用以嘲讽人健忘。

出处: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卷二》:“倘也贵人多忘,国士难期,使仆一朝出其不意,与君并肩内阁,侧眼相视,公始悔而谢仆,仆安能有色于君乎?”  

39、通俗易懂  tōng sú yì dǒng

释义:通俗易懂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出处:邓小平《跃进中原的胜利形势与今后的政策策略》:“这十六个字,通俗易懂。”  

40、鼓破众人捶  gǔ pò zhòng rén chuí

释义:鼓破众人捶  指众人群起攻击落魄失势之人

出处:马烽《吕梁英雄传》第32回:“人常说:墙倒众人推,鼓破乱人捶。”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