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出行方便的四字词语(35个)(形容出行很麻烦的成语)

xxmadmin 2024-05-08 12:00:27

形容出行方便的四字词语(形容出行很麻烦的成语)(35个))

形容出行方便的四字词语(形容出行很麻烦的成语):一筹莫展,不厌其烦,不厌其繁,人怕出名猪怕壮,作茧自缚,别生枝节,头梢自领,左右逢源,庸人自扰,得心应手,惹事招非,惹是招非,惹火烧身,惹灾招祸,惹祸招愆,惹祸招殃,惹祸招灾,招灾惹祸,拨草寻蛇,无事生事,无事生非,无缘无故,无能为力,束手无策,树大招风,横生枝节,胆小怕事,自找麻烦,自讨苦吃,解铃系铃,解铃还是系铃人,解铃还需系铃人,解铃还须系铃人,解铃须用系铃人,喉长气短。

1、一筹莫展  yī chóu mò zhǎn

释义:一筹莫展  筹:计策;办法;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出处:《宋史 蔡幼学传》:“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  

2、不厌其烦  bù yàn qí fán

释义:不厌其烦  厌:嫌;烦:麻烦。不嫌麻烦。

出处:宋 袁燮《挈斋集》:“贽之先君,不惮其烦,而帝每不能听。”  

3、不厌其繁  bù yàn qí fán

释义:不厌其繁  厌:嫌。不嫌繁杂;不嫌麻烦。

出处:明 吕坤《呻吟语》:[天]极精细,色色象象,条分缕析而不厌其繁。”  

4、人怕出名猪怕壮  rén pà chū míng zhū pà zhuàng

释义:人怕出名猪怕壮  人怕出了名招致麻烦,就象猪长肥了就要被宰杀一样。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3回:“俗话儿说的,‘人怕出名猪怕壮’,况且又是个虚名儿。”  

5、作茧自缚  zuò jiǎn zì fù

释义:作茧自缚  茧:蚕茧;缚:缠裹。蚕吐丝作茧子;把自己包裹起来。比喻自己束缚自己;也比喻使自己陷入困境。

出处:唐 白居易《江州赴中州至江陵以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烛蛾谁救护?蚕茧自缠萦。”  

6、别生枝节  bié shēng zhī jié

释义:别生枝节  比喻另起事端或平添麻烦。

出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 徐锡麟安庆起义清方档案》:“现在人心皆惑,稍一宣扬,诚恐别生枝节,当遵谕格外秘密。”  

7、头梢自领  tóu shāo zì lǐng

释义:头梢自领  自己扯着头发。比喻自讨苦吃,自找麻烦。

出处: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三折:“这妮子更敢有四星,把体面妆沉,把头梢自领。”  

8、左右逢源  zuǒ yòu féng yuán

释义:左右逢源  到处都能碰到取之不尽的源泉。比喻做事、写作得心应手;应付自如。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9、庸人自扰  yōng rén zì rǎo

释义:庸人自扰  平庸的人无事生事;自找麻烦。

出处:《新唐书 陆象先传》:“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而烦耳。”  

10、得心应手  dé xīn yìng shǒu

释义:得心应手  心里怎样想;手上就能相应地怎样做。形容功夫到家;技艺纯熟;做起来很顺手。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11、惹事招非  rě shì zhāo fēi

释义:惹事招非  引起麻烦之事。同“惹是招非”。

出处:元 无名氏《东平府》第一折:“哎,徐宁紧紧相随,生怕俺不遵依,向城中惹事招非。”  

12、惹是招非  rě shì zhāo fēi

释义:惹是招非  引起麻烦之事。

出处:《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孩儿,你许多时不行这条路,如今去端门看灯,从张员外门前过,又去惹是招非。”  

13、惹火烧身  rě huǒ shāo shēn

释义:惹火烧身  惹:招引。比喻自己招灾惹祸害自己。

出处: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三回:“庄上人见典史亲来捉获,不知一件什么天大的事,生怕惹火烧身,连忙把余琳并冯氏,都送将出来。”  

14、惹灾招祸  rě zāi zhāo huò

释义:惹灾招祸  给自己引来麻烦。同“惹祸招灾”。

出处: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非是咱起风波,都自己惹灾招祸。”  

15、惹祸招愆  rě huò zhāo qiān

释义:惹祸招愆  给自己引来麻烦。同“惹祸招灾”。

出处:元 关汉卿《普天乐 崔张十六事》曲:“郑恒枉自胡来缠,空落得惹祸招愆。”  

16、惹祸招殃  rě huò zhāo yāng

释义:惹祸招殃  给自己引来麻烦。同“惹祸招灾”。

出处:元 无名氏《蓝采和》第三折:“数遍到此,曾谏李王,李王不听,只恐怕惹祸招殃。”  

17、惹祸招灾  rě huò zhāo zāi

释义:惹祸招灾  给自己引来麻烦。

出处:元 张养浩《普天乐》:“莫刚直,休豪迈,于身无益,惹祸招灾。”  

18、招灾惹祸  zhāo zāi rě huò

释义:招灾惹祸  招引灾祸。

出处:清·李渔《巧团圆·议赘》:“难道我老夫妻两口自己照管不来,还带着个如花似玉的闺女去招灾惹祸不成!”  

19、拨草寻蛇  bō cǎo xún shé

释义:拨草寻蛇  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出处:明 汤显祖《牡丹亭 回生》:“咳,柳郎真信人也。亏杀你拨草寻蛇,亏杀你守株待兔。”  

20、无事生事  wú shì shēng shì

释义:无事生事  犹言无事生非。无缘无故找岔子,存心制造麻烦。

出处:明·李贽《读》:“无风扬波,无事生事。”  

21、无事生非  wú shì shēng fēi

释义:无事生非  非:是非。无缘无故找岔子;存心制造麻烦。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8回:“有不安本分的强盗,有无事生非的强盗。”  

22、无缘无故  wú yuán wú gù

释义:无缘无故  缘:因由;故:原因;缘故。没有任何理由或根据。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4回:“因又说道:‘好好的,从哪里说起!无缘无故白受了一场气!”  

23、无能为力  wú néng wéi lì

释义:无能为力  用不上力量;帮不上忙;指没有能力或力不能及。

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此罪至重,微我难解脱,即释迦牟尼亦无能为力也。”  

24、束手无策  shù shǒu wú cè

释义:束手无策  策:办法。就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出处:宋 王柏《鲁斋集》:“士大夫念虑不及此,一旦事变之来,莫不束手无策。”  

25、树大招风  shù dà zhāo fēng

释义:树大招风  树大了容易招风打击。比喻目标大了引人注意;容易招惹是非。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这正是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人。”  

26、横生枝节  héng shēng zhī jié

释义:横生枝节  横生:意外发生的;枝节:树干上长出的枝和节;比喻细小或旁出的事情。比喻意外地插进一些问题;干扰了主要问题的解决。

出处:宋 叶适《答少詹书》:“又疑人之不相与,而以为外己,所以枝叶横生,意见多疑。”  

27、胆小怕事  dǎn xiǎo pà shì

释义:胆小怕事  胆子非常小,怕事情落在自己头上,怕惹麻烦。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29回:“谁知四下里物色遍了,遇着的,倒大多数是醉生梦死、花天酒地的浪子,不然便是胆小怕事、买进卖出的商人。”  

28、自找麻烦  zì zhǎo má fán

释义:自找麻烦  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事。

出处:王朔《人莫予毒》:“我事先知道您是警察,我还会砸你房门吗?我不是自找麻烦吗?”  

29、自讨苦吃  zì tǎo kǔ chī

释义:自讨苦吃  讨:招惹。自己找苦吃。

出处:鲁迅《书信集 致萧军》:“其实《文学》和我并无关系,不过因为有些人要它灭亡,所以偏去支持一下,其实这是自讨苦吃。”  

30、解铃系铃  jiě líng jì líng

释义:解铃系铃  系:缚;系上。本佛教禅宗语。意思是虎脖子的铃子是谁系上去的;谁才能把它解下来。比喻谁惹出来的麻烦仍由谁去负责处理。也作“解铃还须系铃人。”

出处:宋 释惠洪《林间集》下卷:“泰钦曰:大众何不道:‘系者解得。’”  

31、解铃还是系铃人  jiě líng hái shì xì líng rén

释义:解铃还是系铃人  比喻由谁引起的麻烦,仍由谁去解决。同“解铃还须系铃人”。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0回:“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  

32、解铃还需系铃人  jiě líng hái xū jì líng rén

释义:解铃还需系铃人  比喻谁惹出来的麻烦,还得由谁去解决。

出处:宋 释惠洪《林间集》下卷:“泰钦曰:大众何不道:‘系者解得。’”  

33、解铃还须系铃人  jiě líng hái xū xì líng rén

释义:解铃还须系铃人  比喻由谁引起的麻烦,仍由谁去解决。

出处:宋 惠洪《林间集》卷下载:法灯泰钦禅师少解悟,然未为人知,独法眼禅师深奇之。一日法眼问大众曰:“虎项下金铃,何人解得?”众无以对。泰钦适至,法眼举前语问之,泰钦曰:“大众何不道:‘系者解得。’”由是人人刮目相看。  

34、解铃须用系铃人  jiě líng xū yòng xì líng rén

释义:解铃须用系铃人  比喻由谁引起的麻烦,仍由谁去解决。同“解铃还须系铃人”。

出处:明·瞿汝稷《指月录》第23卷:“眼一日问众:‘虎项金铃,是谁解得?’众无对。师适至,眼举前语问,师曰:‘系者解得。’”  

35、喉长气短  hóu cháng qì duǎn

释义:喉长气短  喉:喉咙。喉咙虽很长,但却喘不上来气。形容大说大叫,声嘶力竭。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七:"那过善本来病势已有八九分了,却又勉强料理这事,喉长气短,费舌劳唇,劳碌这半日,到晚上愈加沉重。"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