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有关的成语大全(40个)(与名字有关的成语)

xxmadmin 2024-05-07 21:00:48

名字有关的成语大全(与名字有关的成语)(40个))

名字有关的成语大全(与名字有关的成语):朝名市利,不务空名,不可名状,不名一钱,不绝如缕,东施效颦,伯乐一顾,大名鼎鼎,大禹治水,必也正名,成也萧何败萧何,成名成家,才华横溢,按名责实,斗方名士,榜上无名,班马文章,盗名暗世,盗名欺世,砥名励节,砥砺名行,砥行磨名,砥行立名,策名委质,策名就列,繁弦急管,臭名远扬,草船借箭,荡气回肠,藏之名山,藏诸名山,蚕食鲸吞,遁名匿迹,遁迹藏名,钓名欺世,钓名沽誉,顶名冒姓,驰名中外,垂名青史,砥名砺节。

1、朝名市利  cháo míng shì lì

释义:朝名市利  争名于朝,争利于市。

出处:《战国策·秦策》:"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世,今山川周市,天下之市朝也。"  

2、不务空名  bù wù kōng míng

释义:不务空名  务:追求。不追求虚名。形容踏踏实实地工作。

出处:毛泽东《发刊词》:“工人中间应该教育出大批的干部,他们应该有知识,有能力,不务空名,会干实事。”  

3、不可名状  bù kě míng zhuàng

释义:不可名状  名:说出;状:形容。不能用语言来形容。

出处:晋 葛洪《神仙记》:“光彩耀目,不可名状。”  

4、不名一钱  bù míng yī qián

释义:不名一钱  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佞幸列传》:“长公主赐邓通,吏辄随没入之,一簪不得著身。于是长公主乃令假衣食。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5、不绝如缕  bù jué rú lǚ

释义:不绝如缕  绝:断;缕:细线。似断未断;像只有一根细丝维系着。比喻情势危急。后也比喻技艺等方面继承人稀少;也形容声音微弱;但未中断。原作“不绝若线”。

出处:宋 苏轼《前赤壁赋》:“馀音袅袅,不绝如缕。”  

6、东施效颦  dōng shī xiào pín

释义:东施效颦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7、伯乐一顾  bō lè yī gù

释义:伯乐一顾  比喻受人知遇赏识。

出处:《战国策 燕策二》载:战国时,苏代说淳于髡,谓人有告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连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一顾之,请献一朝之费。伯乐乃环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8、大名鼎鼎  dà míng dǐng dǐng

释义:大名鼎鼎  鼎鼎:声威盛大的样子。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4回:“你一到京打听人家,像他这样大名鼎鼎,还怕有不晓得的。”  

9、大禹治水  dà yǔ zhì shuǐ

释义:大禹治水  禹:三皇五帝时中原的领袖。大禹治理水患为百姓谋福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6卷:“昔日大禹治水,从岷山导出岷江。”  

10、必也正名  bì yě zhèng míng

释义:必也正名  指必须按照正统伦理观念和礼仪关系来端正纲纪名分。

出处:《论语 子路》:“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  

11、成也萧何败萧何  chéng yě xiāo hé bài xiāo hé

释义:成也萧何败萧何  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

出处:《警世通言 王娇鸾百年长恨》:“始终一幅香罗帕,成也萧何败萧何。”  

12、成名成家  chéng míng chéng jiā

释义:成名成家  树立名声,成为专家。

出处:《易系·辞下》:“善不积,不足以成名。”  

13、才华横溢  cái huá héng yì

释义:才华横溢  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文艺书画方面而言。很有才华;或充满了才华。

出处: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道光26年4月16日》:“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长安诸友多称赏之。”  

14、按名责实  àn míng zé shí

释义:按名责实  按照事物名称,要求与实相符。

出处:唐 陆贽《请许台省长官举荐属吏状》:“夫求才贵广,考课贵精。求广在于各举所知,长吏之荐择是也;考精在于按名责实,宰臣之序进是也。”  

15、斗方名士  dǒu fāng míng shì

释义:斗方名士  斗方:一二尺见方的诗幅或书画页;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写诗或作画以标榜的“名士”。旧指冒充风雅的人。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那一班斗方名士,结识了两个报馆主笔,天天弄些诗去登报,要借此博个诗翁的名色。”  

16、榜上无名  bǎng shàng wú míng

释义:榜上无名  张贴的名单上没有名字。泛指落选。

出处:元 曾瑞《留鞋记》楔子:“自谓状元探手可得,岂知时运不济,榜上无名,屡次束装而回。”  

17、班马文章  bān mǎ wén zhāng

释义:班马文章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与班固的并称。泛指可与班固、司马迁相比美的文章。

出处:明 无名氏《鸣凤记 邹林游学》:“夔龙礼乐承先范,班马文章勘墨铅。”  

18、盗名暗世  dào míng àn shì

释义:盗名暗世  盗:窃取;名:名誉、名称;暗:黑暗。在黑暗时代窃取好的名誉。指奸佞之人在乱世乘机骗取声誉。

出处:《荀子·不苟》:“是奸人将以盗名暗世者也。”  

19、盗名欺世  dào míng qī shì

释义:盗名欺世  窃取名誉;欺骗世人。

出处:荀况《荀子 不苟》:“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暗世者也,险莫大焉。”  

20、砥名励节  dǐ míng lì jié

释义:砥名励节  砥:磨刀石,引申为磨砺;名:名誉;励:通“砺”,磨炼;节:节操。砥砺磨炼自己,立名立节

出处:唐·高迈《济河焚舟赋》:“砥名励节,易地改辙,冀桑榆之未晚,得雌雄之一决。”  

21、砥砺名行  dǐ lì míng xíng

释义:砥砺名行  砥砺:磨砺;名行:名誉和品行。砥砺磨炼自己的名誉和品行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杜畿传》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曰:“丰砥砺名行以要世誉,而恕诞节直意,与丰殊趣。”  

22、砥行磨名  dǐ xíng mó míng

释义:砥行磨名  磨砺德行与名节。

出处:南朝宋·周朗《报羊希书》:“夫下之士,砥行磨名,欲不辱其志气,运奇蓄异,将进善于所灭。”  

23、砥行立名  dǐ xíng lì míng

释义:砥行立名  磨砺德行,建树功名。

出处:《史记·伯夷列传》:“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24、策名委质  cè míng wěi zhì

释义:策名委质  用以指因仕宦而献身于朝廷之事。

出处:《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策名委质,贰乃辟也。”杜预注:“名书于所臣之策。”孔颖达疏:“古之仕者于所臣之人书己名于策,以明系属之也。”  

25、策名就列  cè míng jiù liè

释义:策名就列  书名于策,就位朝班。意指做官。

出处:《旧唐书 太宗纪上》:“然情存今古,世踵浇季,而策名就列,或乖大礼。”  

26、繁弦急管  fán xián jí guǎn

释义:繁弦急管  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出处:唐 钱起《玛瑙杯歌》:“繁弦急管催献酬,倏若飞空生羽翼。”  

27、臭名远扬  chòu míng yuǎn yáng

释义:臭名远扬  名:名声;臭名:坏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也作“丑声远播”。

出处:《宋书 刘义真传》:“案车骑将军义真,凶恶之性,爰自稚弱,咸阳之酷,臭声远播。”  

28、草船借箭  cǎo chuǎn jiè jiàn

释义:草船借箭  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6回回目:“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29、荡气回肠  dàng qì huí cháng

释义:荡气回肠  形容音乐或文辞婉转动人。也形容感情充沛而强烈。荡;摇荡。回;回旋。

出处:三国 魏 曹丕《大墙上蒿行》:“女娥长歌,声协宫商,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30、藏之名山  cáng zhī míng shān

释义:藏之名山  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形容著作极有价值

出处:三国 魏 鱼豢《魏略》:“虽未能藏之名山,将以传之同好。”  

31、藏诸名山  cáng zhū míng shān

释义:藏诸名山  见“藏之名山”。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着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32、蚕食鲸吞  cán shí jīng tūn

释义:蚕食鲸吞  食:吃;吞:整个儿咽下去。像蚕啃桑叶一样一点一点来;或像鲸鱼吃食一样大口大口吞。比喻强国用逐步侵占或一举吞并的方式侵略弱国领土。

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六》:“汝先遗二孤侄,汝蚕食鲸吞,几无余沥。”  

33、遁名匿迹  dùn míng nì jì

释义:遁名匿迹  遁:隐藏;匿:藏匿。隐姓埋名,不让人闻知。

出处:宋·苏舜钦《粹隐堂记》:“一不与细合,则飒然远举,遁名匿迹,惟恐有闻于人也。”  

34、遁迹藏名  dùn jì cáng míng

释义:遁迹藏名  犹言隐居不出。

出处:《东周列国志》第八九回:“功成辞赏,遁迹藏名。”  

35、钓名欺世  diào míng qī shì

释义:钓名欺世  作伪求取虚名,欺骗世人

出处:清 郑燮《潍县寄舍弟墨第四书》:“不过挪移借贷,改窜添补,便尔钓名欺世。”  

36、钓名沽誉  diào yù gū míng

释义:钓名沽誉  钓:用饵引鱼上钩,比喻骗取;沽:买。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出处:《管子·法法》:“钓名之人,无贤士焉。”《后汉书·逸民传序》:“彼虽硁硁有类沽名者。”  

37、顶名冒姓  dǐng míng mào xìng

释义:顶名冒姓  谓冒充他人。

出处:《儒林外史》第四五回:“恐系外乡光棍,顶名冒姓。”  

38、驰名中外  chí míng zhōng wài

释义:驰名中外  驰:传播。声名传播到国内国外。也作“驰名天下”。

出处: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 涑水》:“赞拟王公,驰名天下。”  

39、垂名青史  chuí míng qīng shǐ

释义:垂名青史  青史:书写于竹简或白绢上的典籍、史册。名字被载入史册,流传后世。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声可托于弦管,名可留于竹帛。"  

40、砥名砺节  dǐ míng lì jié

释义:砥名砺节  名:名誉;节:节操。磨炼自己,以保持名誉和节操。

出处:汉·蔡邕《郭泰碑》:"若乃砥节砺行,直道正辞,贞固足以干事,隐括足以矫时。"唐·高迈《济河焚舟赋》:"砥名砺节,易地改辙,冀桑榆之未晚,得雌雄之一决。"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