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一个人有胆识的词语(13个)(形容人有胆有识的成语)

xxmadmin 2024-05-04 15:00:02

形容一个人有胆识的词语(形容人有胆有识的成语)(13个))

形容一个人有胆识的词语(形容人有胆有识的成语):以一知万,彰明较著,浊泾清渭,真知灼见,眼内无珠,知微知彰,知微知章,知章知微,自不量力,自惭形秽,自愧不如,自知之明,自觉形秽。

1、以一知万  yǐ yī zhī wàn

释义:以一知万  从了解一点到推知其他许多事物。

出处:《荀子·非相》:“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  

2、彰明较著  zhāng míng jiào zhù

释义:彰明较著  极其明显。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伯夷列传》:“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3、浊泾清渭  zhuó jīng qīng wèi

释义:浊泾清渭  渭水清,泾水浊。比喻界限分明。

出处:《诗经 邶风 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4、真知灼见  zhēn zhī zhuó jiàn

释义:真知灼见  真:真实;真知:正确的认识;灼:明白透彻;见:见解。正确透彻的认识和见解。

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真知灼见者尚且有误,何况其他!”  

5、眼内无珠  yǎn nèi wú zhū

释义:眼内无珠  比喻不识货或看不出好坏。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妾椟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  

6、知微知彰  zhī wēi zhī zhāng

释义:知微知彰  微:细小。彰:明显。既了解细小的萌芽状态,又了解发展起来后的显着特征。形容了解事物发展的始末。亦作“知微知章”、“知章知微”。

出处:《周易·系辞下》:“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7、知微知章  zhī wēi zhī zhāng

释义:知微知章  微:细微。既能看出事物的隐微征兆,也能看清其显著现象

出处:三国·魏·刘劭《人物志·九徵》:“圣人淳耀,能兼二美,知微知章。”  

8、知章知微  zhī zhāng zhī wēi

释义:知章知微  微:细微。既能看出事物的隐微征兆,也能看清其显著现象

出处:晋·潘岳《杨仲武诔》:“笃生吾子,诞茂淑姿。克岐克嶷,知章知微。”  

9、自不量力  zì bù liàng lì

释义:自不量力  自己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指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  

10、自惭形秽  zì cán xíng huì

释义:自惭形秽  因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形容自愧不如别人。惭:惭愧;形:形体;秽:丑;肮脏;差。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11、自愧不如  zì kuì bù rú

释义:自愧不如  自己惭愧;比不上别人。形容因自觉不如别人或有缺点而感到惭愧。

出处:唐 元结《七不如篇序》:“元子常自愧不如孩孺。”  

12、自知之明  zì zhī zhī míng

释义:自知之明  自己了解自己这样的明智。指对自己的(优)缺点了解得透彻。明:明智。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第33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  

13、自觉形秽  zì jué xíng huì

释义:自觉形秽  本指羞愧自己的容貌举止不如别人。后也泛指与人相比,自愧不如。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骠骑王武子,是卫玠之舅,俊爽有风姿。见玠辄叹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