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这个人变了的成语(27个)(形容变了一个人似的成语)

xxmadmin 2024-04-23 06:01:52

形容这个人变了的成语(形容变了一个人似的成语)(27个))

形容这个人变了的成语(形容变了一个人似的成语):一反常态,事过境迁,人非物是,今非昔比,修修补补,判若两人,刮目相看,勃然变色,大惊失色,忿然作色,情随事迁,惊愕失色,换汤不换药,改头换面,改容易貌,改过自新,时过境迁,洗心革面,淮橘为枳,焕然一新,物是人非,生龙活虎,脱胎换骨,面目一新,面目全非,一新面目,重新做人。

1、一反常态  yī fǎn cháng tài

释义:一反常态  一反:完全相反;整个儿相反;常态:平常的情态。完全和平常的态度相反。形容态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出处:郭澄清《大刀记》第16章:“可是而今,他却一反常态,神采飞扬地高谈阔论起来。”  

2、事过境迁  shì guò jìng qiān

释义:事过境迁  事情已经过去;情况也变了。境:情况;迁:变动。

出处:清 颐琐《黄绣球》:“如此歇了好几日,黄绣球与黄通理事过境迁,已不在心上。”  

3、人非物是  rén fēi wù shì

释义:人非物是  谓人事变迁,景物依旧。

出处:清·洪昇《长生殿·寄情》:“蓬莱院月悴花憔,昭阳殿人非物是。”  

4、今非昔比  jīn fēi xī bǐ

释义:今非昔比  昔:过去;从前。现在不是过去所能比得上的。形容变化非常大。

出处:元 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小官今非昔比,官守所拘,功名在念,岂敢饮酒?”  

5、修修补补  xiū xiū bǔ bǔ

释义:修修补补  修理破损之物使之完好

出处:毛泽东《加快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有些服务性行业,串街游乡,修修补补。”  

6、判若两人  pàn ruò liǎng rén

释义:判若两人  判:判断;评定;若:好像。评定一个人前后的表现;好像两个人一样;截然不同。

出处: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回:“须晓得柳知府于这交涉上头,本是何等通融、何等迁就,何以如今判若两人?”  

7、刮目相看  guā mù xiāng kàn

释义:刮目相看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吕蒙传》:“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8、勃然变色  bó rán biàn sè

释义:勃然变色  勃然:突然地。变色:变了脸色。突然生气,变了脸色。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曰:‘君有大过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王勃然变乎色。”  

9、大惊失色  dà jīng shī sè

释义:大惊失色  色:神色。大为吃惊;脸色失常。形容极度惊恐。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忽见曹操带剑入宫,面有怒色,帝大惊失色。”  

10、忿然作色  fèn rán zuò sè

释义:忿然作色  因忿怒而变了脸色。

出处:孙膑《孙膑兵法 威王问》:“田忌忿然作色:此六者,皆善者所用,而子大夫日其急则也。”  

11、情随事迁  qíng suí shì qiān

释义:情随事迁  情:心情、感情;迁:变化。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变化。

出处: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12、惊愕失色  jīng è shī sè

释义:惊愕失色  失色:由于受惊或害怕而面色苍白。惊恐得改变了神色。形容十分吃惊。

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上卷》:“契丹以马军万人拒之于前,将士皆惊愕失色。”  

13、换汤不换药  huàn tāng bù huàn yào

释义:换汤不换药  比喻名称或形式虽然改变而实际不变

出处:马南邨《燕山夜话 文章长短不拘》:“把一大篇改成几小篇,表面看去,文章似乎很短,但在实际上不过是为短而短,内容仍旧换汤不换药。”  

14、改头换面  gǎi tóu huàn miàn

释义:改头换面  改变人的面目。比喻在外表上、形式上作一些更改、变动;而保留原来的内容实质。

出处:唐 寒山《诗》第213首:“改头换面孔,不离旧时人。”  

15、改容易貌  gǎi róng yì mào

释义:改容易貌  改、易:改变;容、貌:神色、相貌。变了神色或模样。

出处:《庄子·德充符》:“‘吾与夫子游十九年,而未尝知吾兀者也。今子与我游于形骸之内,而子索我于形骸之外,不亦过乎?’子产蹴然改容更貌,曰:‘子无乃称。’”  

16、改过自新  gǎi guò zì xīn

释义:改过自新  改正错误;重新做起。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孝文本纪》:“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  

17、时过境迁  shí guò jìng qiān

释义:时过境迁  迁:变化。时间一过去;境况就会发生变化。

出处:清 颐琐《黄绣球》:“如此歇了好几日,黄绣球与黄通理事过境迁,已不在心上。”  

18、洗心革面  xǐ xīn gé miàn

释义:洗心革面  洗心:消除邪恶的思想;革面:改变旧的面目。比喻彻底悔改;重新做人。

出处:晋 葛洪《抱朴子》:“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涤轻尘。”  

19、淮橘为枳  huái jú wéi zhǐ

释义:淮橘为枳  淮南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比喻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变了。

出处:喜欢 戴圣《礼记 考工记序》:“橘逾淮而北为枳。”  

20、焕然一新  huàn rán yī xīn

释义:焕然一新  焕然:形容有光彩。光彩夺目;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形容出现了崭新的面貌;显得很光彩。

出处: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其有晋宋名迹,焕然如新,已历数百年,纸素彩色未甚败。”  

21、物是人非  wù shì rén fēi

释义:物是人非  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因而怀念故人。

出处: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  

22、生龙活虎  shēng lóng huó hǔ

释义:生龙活虎  比喻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95卷:“只见得他如生龙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  

23、脱胎换骨  tuō tāi huàn gǔ

释义:脱胎换骨  原为道教用语。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脱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

出处:宋 葛长庚《沁园春 赠胡葆元》:“常温养,使脱胎换骨,身在云端。”  

24、面目一新  miàn mù yī xīn

释义:面目一新  一下子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内山完造作序》:“似乎大抵受着英国的什么人做的《支那人气质》的影响,但到近来,却也有了面目一新的结论了。”  

25、面目全非  miàn mù quán fēi

释义:面目全非  面目:样子;非:不是。样子跟从前完全不同。形容变化大得很。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陆判》:“濯之,盆水尽赤。举首则面目全非,又骇极。”  

26、一新面目  yī xīn miàn mù

释义:一新面目  一新:完全是新的;面目:面貌。样子完全改变,有了崭新的面貌。

出处:清·卢信《大马扁·序》:"子毋以康梁二人,招摇海外,借题棍骗,于马扁界中,别开一新面目,而遂为康梁罪也。"  

27、重新做人  chóng xīn zuò rén

释义:重新做人  指已认识、悔改所犯罪过,并以此为起点重新塑自己的形象。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