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 西游记 的词语(29个)(形容西游记故事的成语)

xxmadmin 2024-04-22 18:01:31

形容 西游记 的词语(形容西游记故事的成语)(29个))

形容 西游记 的词语(形容西游记故事的成语):此一时彼一时,生生不息,一物降一物,万户千门,三头六臂,作恶多端,光天化日,六街三市,冒冒失失,化日光天,喜不自胜,地动山摇,声势浩大,大惊小怪,大显神通,太平盛世,妖魔鬼怪,抖擞精神,摇身一变,无所不能,来来往往,死心塌地,火眼金睛,相生相克,瞒神唬鬼,神通广大,胆战心惊,铜筋铁骨,魂飞魄散。

1、此一时彼一时  cǐ yī shí bǐ yī shí

释义:此一时彼一时  指时间不同,情况亦异,不能相提并论。

出处:语出《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2、生生不息  shēng shēng bù xī

释义:生生不息  生生:中国哲学术语,指变化和新生事物的发生;不已:没有终止。不断地生长、繁殖。

出处:《周易·系辞上》:"生生之谓易。"宋·周敦颐《太极图说》:"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3、一物降一物  yī wù xiáng yī wù

释义:一物降一物  指有一种事物,就会有另一种事物来制服它。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51回:“常言道,'一物降一物'哩。你好违了旨意?”  

4、万户千门  wàn hù qiān mén

释义:万户千门  指众多人家。也形容屋宇深广。

出处:唐 李德裕《长安秋夜》诗:“万户千门皆寂寂,月中清露点朝衣。”  

5、三头六臂  sān tóu liù bì

释义:三头六臂  原指佛的法相有三个头;六条臂。后比喻人本领高超;神通广大。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普昭禅师》:“三头六臂擎天地,愤怒那吒扑帝钟。”  

6、作恶多端  zuò

释义:作恶多端  恶:犯罪的事;极坏的行为;端:项目;方面。形容做的坏事极多。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2回:“想当初作恶多端,这三四日斋戒,那里就积得过来。”  

7、光天化日  guāng tiān huà rì

释义:光天化日  充满阳光的天空;化生万物的太阳。旧时比喻太平盛世;现在形容是非、好坏大家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的场合。

出处:《尚书 益稷》:“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  

8、六街三市  liù jiē sān shì

释义:六街三市  六街:唐代长安城中的六条大街;市:集市。泛指大街小巷

出处: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一卷:“六街三市通车马,风流人物类京华。”  

9、冒冒失失  mào mào shī shī

释义:冒冒失失  过分地随便对待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3回:“妹妹,回来见了老太太,别象刚才那样冒冒失失的了。”  

10、化日光天  huà rì guāng tiān

释义:化日光天  ①谓太平盛世。②比喻众目昭彰、是非分明的场合。

出处:太平天国《太平诏书》:“尧、舜化日光天,由为君能正;禹、稷身显后狂,由为臣能正。”  

11、喜不自胜  xǐ bù zì shèng

释义:喜不自胜  胜:承担。指喜悦难以克制。

出处:三国 魏 钟繇《贺捷表》:“天道祸淫,不终厥命,奉闻嘉熹,喜不自胜。”  

12、地动山摇  dì dòng shān yáo

释义:地动山摇  大地高山剧烈的摇动。形容地震;也形容洪亮的声音和剧烈的动作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出处:宋 欧阳修《论修河第一状》:“臣恐地动山摇,灾祸自此而始。”  

13、声势浩大  shēng shì hào dà

释义:声势浩大  浩:广大。声威和气势非常浩大。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如今宋江领兵围城,声势浩大,不可抵敌。”  

14、大惊小怪  dà jīng xiǎo guài

释义:大惊小怪  指对不足为奇的事情过分惊讶、奇怪。

出处:宋 朱熹《答林择之书》:“要须把此事来做一平常事看,朴实头做将去,久之自然见效,不必如此大惊小怪,起模画样也。”  

15、大显神通  dà xiǎn shén tōng

释义:大显神通  神通:原为佛教用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今指极其高超的本领。形容充分显示出高超的本领。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89回:“他三人辞了师父,在城外大显神通。”  

16、太平盛世  tài píng shèng shì

释义:太平盛世  指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时代。比喻非常兴盛安定的社会。太平:社会安定。

出处:明 沈德符《野获编》:“余谓太平盛世,元夕张灯,不为过侈。”  

17、妖魔鬼怪  yāo mó guǐ guài

释义:妖魔鬼怪  迷信的传说中危害人类的妖精和魔鬼。比喻形形色色害人的东西或人。

出处: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我家东人好傻也,安知他不是个妖魔鬼怪,信着他跟将去了。”  

18、抖擞精神  dǒu sǒu jīng shén

释义:抖擞精神  振作起精神。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杭州光庆寺遇安禅师》:“(僧)问:'光吞万象从师道,心月孤圆意若何?'师曰:'抖擞精神着。'”  

19、摇身一变  yáo shēn yī biàn

释义:摇身一变  摇晃一下身子;就改变了身份。形容变化得快。旧小说中指有神通的人用法术使自己变成别的形体。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悟空捻着诀,念动咒语,摇身一变,就变做一科(棵)松树。”  

20、无所不能  wú suǒ bù néng

释义:无所不能  没有什么不能做的。指样样能做。

出处: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一:“近岁迎紫姑者极多,大率多能文章歌诗,有极工者,予屡见之,多自称蓬莱谪仙,医卜无所不能,棋与国手为敌。”  

21、来来往往  lái lái wǎng wǎng

释义:来来往往  指多次来和去交往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3回:“两个在阵前,来来往往,番番复复,搅做一团,扭做一块。”  

22、死心塌地  sǐ xīn tā dì

释义:死心塌地  死心:不变心;塌地:指心里塌实。原指心里塌实;不再做别的打算。现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或心甘情愿。

出处:元 乔孟符《鸳鸯被》第四折:“这洛阳城刘员外,他是个有钱贼,只要你还了时,方才死心塌地。”  

23、火眼金睛  huǒ yǎn jīn jīng

释义:火眼金睛  睛:眼珠。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比喻眼光十分犀利;能识别真伪。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我老孙火眼金睛,认得好歹。”  

24、相生相克  xiāng shēng xiāng kè

释义:相生相克  见“相生相克”。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四十六:“便有五行金木,相生相克。”  

25、瞒神唬鬼  mán shén xià guǐ

释义:瞒神唬鬼  瞒:隐瞒实情。又欺骗又暗中捣鬼

出处:元·杨景贤《西游记》第二本第十出:“这厮瞒神唬鬼,钢筋铁骨,火眼金睛。”  

26、神通广大  shén tōng guǎng dà

释义:神通广大  原是佛教指其神通法力的广大无边。现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

出处:《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师曰:‘你神通广大,去必无妨。’”  

27、胆战心惊  dǎn zhàn xīn jīng

释义:胆战心惊  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出处:元 郑光祖《刍梅香》第三折:“见他时胆战心惊,把似你无人处休眠思梦想。”  

28、铜筋铁骨  tóng jīn tiě gǔ

释义:铜筋铁骨  如铜一样的筋,如铁一样的骨。比喻十分健壮的身体。也指能负重任的人。

出处:元 杨暹《西游记》第二本第九出:“我盗了太上老君炼就金丹,九转炼得铜筋铁骨,火眼金睛。”  

29、魂飞魄散  hún fēi pò sàn

释义:魂飞魄散  魂:灵魂;魄:是指所谓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指魂飞了;魄也散了。形容极度惊恐。

出处: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