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眼睛较大的词语(37个)(形容眼睛很大的成语)

xxmadmin 2024-04-12 21:00:02

形容眼睛较大的词语(形容眼睛很大的成语)(37个))

形容眼睛较大的词语(形容眼睛很大的成语):一饭之德,不理不睬,儿女英雄,双瞳剪水,发指眦裂,大喝一声,怒发冲冠,怒气填胸,怒目相视,怒目而视,挺胸凸肚,明眸善睐,望眼欲穿,横眉努目,横眉怒目,横眉怒视,浓眉大眼,炯炯有神,目不转睛,目若悬珠,眈眈虎视,眉清目秀,眉目如画,睚眦之怨,菩萨低眉,虎视眈眈,言三语四,金刚努目,金刚怒目,金刚眼睛,金戈铁马,鼓眼努睛,鼓睛暴眼,齿若编贝,睚眦小忿,目眦尽裂,怒目圆睁。

1、一饭之德  yī fàn zhī dé

释义:一饭之德  喻微小的恩德。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范雎于是散家财物,尽以报所尝困厄者。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2、不理不睬  bù lǐ bù cǎi

释义:不理不睬  指对人或事物不闻不问,漠不关心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7回:“那位金姨太太面罩重霜的不发一言,任凭这边赔尽小心,那边只是不理不睬。”  

3、儿女英雄  ér nǚ yīng xióng

释义:儿女英雄  儿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为的男女英雄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4、双瞳剪水  shuāng tóng jiǎn shuǐ

释义:双瞳剪水  瞳:瞳孔,指眼睛。形容眼睛清澈明亮。

出处:唐·李贺《唐儿歌》:“一双瞳人剪秋水。”  

5、发指眦裂  fà zhǐ zì liè

释义:发指眦裂  头发向上竖起;眼眶也裂开。形容极度悲伤;愤怒。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6、大喝一声  dà hè yī shēng

释义:大喝一声  喝:大声喊叫。大叫让对方震惊或猛醒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回:“那旗人大喝一声道:‘滚你的吧!这里又没有谁给我借钱,要你来装这些穷话做甚么!’”  

7、怒发冲冠  nù fà chōng guān

释义:怒发冲冠  冠:帽子。愤怒得头发竖起;顶着帽子。形容愤怒到极点。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8、怒气填胸  nù qì tián xiōng

释义:怒气填胸  胸中充满了愤怒。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却说周瑜怒气填胸,坠于马下,左右急救归船。”  

9、怒目相视  nù mù xiāng shì

10、怒目而视  nù mù ér shì

释义:怒目而视  怒目:瞪着发怒的眼睛;视:看。非常愤怒地瞪着双眼看。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林冲、杨志怒目而视,有欲要发作之色。”  

11、挺胸凸肚  tǐng xiōng tū dù

释义:挺胸凸肚  凸:凸出。形容身壮力强,神气活现的样子。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史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上,说东谈西的。”  

12、明眸善睐  míng móu shàn lài

释义:明眸善睐  形容女子的眼睛明亮而灵活。

出处: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13、望眼欲穿  wàng yǎn yù chuān

释义:望眼欲穿  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望:向远处看;眼:眼睛;欲:将要;穿:破。

出处:明 西湖居士《明月环 诘环》:“小姐望眼欲穿,老身去回覆小姐去也。”  

14、横眉努目  héng méi nǔ mù

释义:横眉努目  耸眉瞪眼。形容怒目相视,态度凶狠的样子。

出处:后蜀 何光远《鉴戒录》卷十引陈裕诗:“横眉努目强干嗔,便作阎浮有力神。祸福岂由泥捏汉,烧香供养弄蛇人。”努,一本作“怒”。  

15、横眉怒目  héng méi nù mù

释义:横眉怒目  眉毛横竖;双目怒睁。形容强、凶狠的神情。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1回:“不一时,只听得院子里许多脚步响,早进来了横眉怒目,挺胸凸肚的一群人。”  

16、横眉怒视  héng méi nù shì

释义:横眉怒视  犹言横眉努目。形容怒目相视,态度凶狠的样子。

出处:师飙等《金戈铁马少年时》第五章;“辛弃疾、贾瑞、飞烟、金福仗剑立于帐口,一个个横眉怒视,杀气逼人。”  

17、浓眉大眼  nóng méi dà yǎn

释义:浓眉大眼  形容眉目端庄,富有生气。多指男子。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三回:“只见里面一个浓眉大眼的黑面肥胖妇人,穿着一件黑夏布小衣,两袖勒得高高的,膊肘子也露了出来。”  

18、炯炯有神  jiǒng jiǒng yǒu shén

释义:炯炯有神  炯炯:明亮的样子。形容眼睛明亮有神。

出处:晋 潘岳《秋兴赋》:“登春台之熙熙兮,珥金貂之炯炯。”  

19、目不转睛  mù bù zhuǎn jīng

释义:目不转睛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转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出处:晋 杨泉《物理论》:“子义燃烛危坐通晓,目不转睛,膝不移处。”  

20、目若悬珠  mù ruò xuán zhū

释义:目若悬珠  眼睛象一对悬挂的珠子。形容眼睛明亮有光彩。

出处:《汉书 东方朔传》:“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  

21、眈眈虎视  dān dān hǔ shì

释义:眈眈虎视  眈眈:注视的样子。像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

出处:《旧唐书·张仲武传》:“渔阳突骑,燕歌壮气。赳赳元戎,眈眈虎视。”  

22、眉清目秀  méi qīng mù xiù

释义:眉清目秀  眉、目:泛指容貌;清、秀:秀丽而不俗气。形容容貌清俊秀丽。

出处:元 李直夫《合同文学》第一折:“有个孩儿唤做安住,今年三岁,生得眉清目秀,是好一个孩儿也。”  

23、眉目如画  méi mù rú huà

释义:眉目如画  形容容貌端正秀丽。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为人明须发,眉目如画。”  

24、睚眦之怨  yá zì zhī yuàn

释义:睚眦之怨  睚:眼眶;眦:眼角;睚眦:生气瞪眼。别人瞪眼这样小的怨恨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25、菩萨低眉  pú sà dī méi

释义:菩萨低眉  象菩萨那样低眉看人。形容人的面貌慈祥善良。

出处:宋 庞元英《谈薮》:“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26、虎视眈眈  hǔ shì dān dān

释义:虎视眈眈  眈眈:注视的样子。像老虎一样凶狠地注视着。形容心怀不良;伺机攫取。

出处:《周易 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  

27、言三语四  yán sān yǔ sì

释义:言三语四  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出处:元 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欲待要去呵,又惹的人言三语四。”  

28、金刚努目  jīn gāng nǔ mù

释义:金刚努目  形容面目威猛可畏。

出处:《太平广记》卷一七四引宋·庞元英《谈薮·薛道衡》:“隋吏部侍郎薛道衡,尝游钟山开善寺,谓小僧曰:‘金刚何为努目?菩萨何为低眉?’小僧答曰:‘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道衡怃然不能对。”  

29、金刚怒目  jīn gāng nù mù

释义:金刚怒目  金刚:旧时寺院山门内的四大天王塑像;俗称四大金刚。形容面目威猛可怕。原作“金刚努目”。

出处:宋 庞元英《谈薮 薛道衡》:“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30、金刚眼睛  jīn gāng yǎn jīng

释义:金刚眼睛  指目光锐利能洞彻原形的眼睛。

出处: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看诗须着金刚眼睛,庶不眩于旁门小法。”  

31、金戈铁马  jīn gē tiě mǎ

释义:金戈铁马  金戈:金属制的戈;铁马:披有铁甲的马。挥动金戈;骑着铁马。比喻战争及戎马生涯。也形容军队或将士的威武雄姿。

出处:《新五代史 李袭吉传》:“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  

32、鼓眼努睛  gǔ yǎn nǔ jīng

释义:鼓眼努睛  眼睛张大、凸起的样子。谓使眼色。

出处: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七:“‘你跟我来,有句话问你。’他鼓眼努睛,对她这样说。”  

33、鼓睛暴眼  gǔ jīng bào yǎn

释义:鼓睛暴眼  眼睛突出的样子。

出处: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中国的鼓睛暴眼的文字实在是比穿山甲、比猬毛还要难于接近的逆鳞。”  

34、齿若编贝  chǐ ruò biān bèi

释义:齿若编贝  编:顺次第排列;贝:贝壳。形容牙齿整齐洁白。

出处:《汉书·东方朔传》:“目若玄珠,齿若编贝。”  

35、睚眦小忿  yá zì xiǎo fèn

释义:睚眦小忿  睚眦:发怒时瞪眼睛,引申为极小的怨恨。比喻极小的怨恨。

出处:《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36、目眦尽裂  mù zì jìn liè

释义:目眦尽裂  目眦:眼眶。眼眶都瞪裂了。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37、怒目圆睁  nu mu yuan zheng

释义:怒目圆睁  形容很愤怒。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