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表示笑得认错赔罪的成语大全_四字词语(15个)
形容表示笑得认错赔罪的成语大全_四字词语(15个))
形容表示笑得认错赔罪的成语大全_四字词语:不伏烧埋,兴师问罪,勇于自责,引咎自责,张冠李戴,火眼金睛,物各有主,肉袒负荆,自我批评,负荆请罪,负荆谢罪,钉嘴铁舌,铁嘴钢牙,铜头铁额,青云直上。1、不伏烧埋 bù fú shāo mái
释义:不伏烧埋 伏:屈服;烧埋:烧埋银钱,旧时官府向杀人犯追缴赔给死者家属的埋葬费。比喻不伏罪或不听劝解。
出处:元 康进之《李逵负棘》第四折:“休道你兄弟不伏烧埋,由你便直打到梨花月上来;若不打,这顽皮不改。”
2、兴师问罪 xīng shī wèn zuì
释义:兴师问罪 宣布对方罪状;发兵讨伐。形容群起而严厉斥责对方的过失。兴、动:发动;师:军队;众:大队人马。
出处:宋 沈括《梦溪笔谈》:“元昊乃改元,制衣冠礼乐,下令国中,悉用蕃书、胡礼,自称大夏。朝廷兴师问罪。”
3、勇于自责 yǒng yú zì zé
释义:勇于自责 敢于承认错误并自我批评
4、引咎自责 yǐn jiù zì zé
释义:引咎自责 咎:错误。主动承担错误;并责备自己。
出处:《北史 周纪下 高祖武帝》:“公卿各引咎自责。”
5、张冠李戴 zhāng guān lǐ dài
释义:张冠李戴 冠:帽子。把姓张的帽子给姓李的戴上。比喻弄错了事实或对象。
出处: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 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
6、火眼金睛 huǒ yǎn jīn jīng
释义:火眼金睛 睛:眼珠。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比喻眼光十分犀利;能识别真伪。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我老孙火眼金睛,认得好歹。”
7、物各有主 wù gè yǒu zhǔ
释义:物各有主 主;主人。世间万物各有其所属
出处:宋·苏轼《赤壁赋》:“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
8、肉袒负荆 ròu tǎn fù jīng
释义:肉袒负荆 肉袒:光着身子;负荆:背负荆条。赤裸上身,背着荆条请罪,愿受责罚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9、自我批评 zì wǒ pī píng
释义:自我批评 自己批判自己的缺点等
出处:邓小平《在北方局党校整风动员会上的讲话》:“我们不但要有自我批评的精神,还要有批评的精神。”
10、负荆请罪 fù jīng qǐng zuì
释义:负荆请罪 负:背着;荆:荆条;古时用来抽打犯人的刑具。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主动向人认错赔罪;请求责罚。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11、负荆谢罪 fù jīng xiè zuì
释义:负荆谢罪 见“负荆请罪”。
出处:金·马钰《满庭芳·谢咸阳王法师》词:“追悔无由,不免放效廉颇。专专负荆谢罪,望吾师、痛挞则个。”
12、钉嘴铁舌 dīng zuǐ tiě shé
释义:钉嘴铁舌 形容嘴硬,不认错,不服输。
出处:元 李寿卿《度柳翠》第四折:“法座下有甚么不能了达。钉嘴铁舌,铜头铁额,火眼金睛,都来问禅。”
13、铁嘴钢牙 tiě zuǐ gāng yá
释义:铁嘴钢牙 比喻能言善辩。
出处:《花城》1981年第5期:“你看他真是铁嘴钢牙。”
14、铜头铁额 tóng tóu tiě é
释义:铜头铁额 铜铸的头,铁打的额。形容人勇猛强悍。
出处:《海内十洲记 聚窟洲》:“及有狮子辟邪凿齿天鹿,长牙铜头铁额之兽。”
15、青云直上 qīng yún zhí shàng
释义:青云直上 青云:指青天。直线上升;向高空飞腾直上。比喻人的地位直线上升。
出处:南朝 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度白雪以方絜,干青云而直上。”
tag标签: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