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正派的成语(40个)(形容一个人很正派的成语)

xxmadmin 2024-04-12 12:00:41

表示正派的成语(形容一个人很正派的成语)(40个))

表示正派的成语(形容一个人很正派的成语):拘介之士,不三不四,不可侵犯,仁义君子,仁人君子,光明正大,光明磊落,公而忘私,凛然正气,大公无私,妖由人兴,妖里妖气,小人得志,居心不良,弃邪归正,心术不正,心术不端,拍案惊奇,持正不阿,放辟邪侈,方正不苟,方正不阿,旁门外道,旁门小道,旁门左道,旁门邪道,曲学诐行,歪风邪气,水性随邪,洁身自好,清正廉洁,目不苟视,端端正正,胸怀坦白,谲而不正,邪不压正,邪不干正,铁面无私,破壁燎火,取友必端。

1、拘介之士  jū jiè zhī shì

释义:拘介之士  拘:洁身自好;介:节操。指不贪不慕,廉洁正派的人。

出处:《晋书·王沉传》:"将恐拘介之士,或惮赏而不言,贪赇之人,将慕利而妄举。"  

2、不三不四  bù sān bù sì

释义:不三不四  不像这也不像那。即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

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五卷:“可见元宵之夜,趁着喧闹丛中干那不三不四勾当的,不一而足。”  

3、不可侵犯  bù kě qīn fàn

释义:不可侵犯  不能侵凌触犯

出处: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德国愿意停止反苏,愿意放弃所谓《防共协定》,承认了苏联边疆的不可侵犯。”  

4、仁义君子  rén yì jūn zǐ

释义:仁义君子  原指好心肠的正派人,后泛指能热心帮助别人的人。

出处:《晋书·刑法志》:“戮过其罪,死不可生,纵虐于此,岁以巨计,此乃仁义君子所不忍闻,而况行之于政乎?”  

5、仁人君子  rén rén jūn zǐ

释义:仁人君子  仁:仁爱。旧称好心肠的正派人。亦用作反语讽刺伪君子。

出处:《晋书 刑法志》:“刑之则止,而加之斩戮,戮过其罪,死不可生,纵虐于此,岁以巨计,此乃仁人君子所不忍闻,而况行之政乎?”  

6、光明正大  guāng míng zhèng dà

释义:光明正大  心地光明;言行正派。正大:公正无私。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 易九》第73卷:“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7、光明磊落  guāng míng lěi luò

释义:光明磊落  磊落:错落分明;引申指人洒脱不拘;直率开朗。指心地光明正大;胸怀坦白。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74卷:“譬如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昏昧迷暗底便不是好人。”  

8、公而忘私  gōng ér wàng sī

释义:公而忘私  为了公事而不考虑自己的私利。

出处:汉 贾谊《治安策》:“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9、凛然正气  lǐn rán zhèng qì

释义:凛然正气  凛然:整肃而又可敬又可怕;正气:正直的气概。形容极威严的英雄气概,使人敬畏

出处:陶斯亮《一封终于发出的信》:“您当时神态是那样地严肃,坦然,眉宇间凛然正气,使我仅有的一点疑问如烟消云散了。”  

10、大公无私  dà gōng wú sī

释义:大公无私  一心为公;没有私心。也指处理事情公平正确;不偏袒任何一方。

出处:清 龚自珍《论私》:“矜其同官曰:某甲可谓大公无私也已。”  

11、妖由人兴  yāo yóu rén xīng

释义:妖由人兴  妖物因人而生。指不正常事物是由于人自己不严肃、不正派引起的。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庄公十四年》:“妖由人兴也。人无衅焉,妖不自作。”  

12、妖里妖气  yāo lǐ yāo qì

释义:妖里妖气  形容女人装束奇特、举止轻狂而不正派

出处: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十章:“妈的,妖里妖气,看了讨厌!”  

13、小人得志  xiǎo rén dé zhì

释义:小人得志  小人:旧指道德低下或行为不正派的人。指人格卑下的人取得权势。

出处:南朝·宋·何承天《为谢晦檄京邑》:“若使小人得志,君子道消。”  

14、居心不良  jū xīn bù liáng

释义:居心不良  居心:存心;良:善。存心不善。指内心存在着恶意或阴谋。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耶。”  

15、弃邪归正  qì xié guī zhèng

释义:弃邪归正  指抛弃邪行,归向正道。

出处:清 钮琇《觚剩 舒氏义烈》:“今公已弃邪归正,承袭王封。”  

16、心术不正  xīn shù bù zhèng

释义:心术不正  指人用心不忠厚,不正派。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9回:“宫曰:‘汝心术不正,我故弃汝!’”  

17、心术不端  xīn shù bù duān

释义:心术不端  心地不正派;居心不良。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二十七卷:“好笑那莫稽只想着今日富贵,却忘了贫贱的时节,把老婆资助成名一段功劳化为春水,这是他心术不端处。”  

18、拍案惊奇  pāi àn jīng qí

释义:拍案惊奇  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出处: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19、持正不阿  chí zhèng bù ā

释义:持正不阿  持守公正正派,不迎合阿谀。

出处: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一:“平居议论臧贬,务持正不阿;与人交,不以盛衰为轩轾。”  

20、放辟邪侈  fàng pì xié chǐ

释义:放辟邪侈  放、侈:放纵;辟、邪:不正派,不正当。指肆意作恶。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  

21、方正不苟  fāng zhèng bù gǒu

释义:方正不苟  方正:正直;苟:苟且,不正派。指为人品行正直,不逢迎诌媚

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者者居》:“嘉定有老儒,名朱纲,为人方正不苟,颇信佛老之说。”  

22、方正不阿  fāng zhèng bù ē

释义:方正不阿  方正:品行正直;阿:阿谀,诌媚。指为人品行正直,不逢迎诌媚。

出处:《明史·王徽传》:“有方正不阿者,即以为不肖,而朝夕谗谤之,日加浸润,来免改疑。”  

23、旁门外道  páng mén wai dào

释义:旁门外道  见“旁门左道”。

出处:《礼记·王制》:“执左道以乱政,杀。”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四回:“左道旁门乱似麻,只因昏主起波查。”  

24、旁门小道  páng mén xiǎo dào

释义:旁门小道  犹旁门左道。

出处:宋·姚宽《西溪丛语》上卷:“苏溪作歌之意,正谓旁门小道,似是而非者。”  

25、旁门左道  páng mén zuǒ dào

释义:旁门左道  左:不正;门:派别;道:路。喻指思想体系。泛指不正派不正经的东西。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他骂吾教是左道旁门,不分披毛带角的人,湿生卵化之辈,皆可同群共处。”  

26、旁门邪道  páng mén xié dào

释义:旁门邪道  见“旁门左道”。

出处:萧乾《一本褪色的相册·》:“他就是想靠旁门邪道一举‘成名’。”  

27、曲学诐行  qǔ xué hǎo xíng

释义:曲学诐行  做学问不入正道,行为奸邪不正。

出处:宋·陆九渊《与张辅之书》:“古之所谓曲学诐行者,不必淫邪放僻,显显狼狈,如流俗人不肖子者也。”  

28、歪风邪气  wāi fēng xié qì

释义:歪风邪气  指各种不良的作风和风气。邪:不正派;不正当。

出处:柳青《狠透铁》:“只有王以信装得镇静,面不改色,还对高书记说:早应当整整社员里头的歪风邪气了。”  

29、水性随邪  shuǐ xìng suí xié

释义:水性随邪  邪:不正派。比喻没有主见,不正派

出处:元·关汉卿《哭存孝》:“枉了他那眼霜卧雪,阿妈他水性随邪。”  

30、洁身自好  jié shēn zì hào

释义:洁身自好  洁:沌洁;好:喜爱。保持自身的清洁;不同流合污。现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不关心大多数人的利益。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逃名》:“逃名,固然也不能说是豁达,但是去就,有爱憎,究竟总不失为洁身自好之士。”  

31、清正廉洁  qīng zhèng lián jié

释义:清正廉洁  品行端正,为人正直廉洁

出处:陆文夫《上山的和下山的》:“因为有很多人开始时都是想当一个清正廉洁的官,天长日久之后就忘记了初衷。”  

32、目不苟视  mù bù gǒu shì

释义:目不苟视  眼睛不随便乱看。形容为人正派。

出处:明·李贽《卓吾论略》:“吾大人何如人哉?身长七尺,目不苟视。”  

33、端端正正  duān duān zhèng zhèng

释义:端端正正  形式上、结构上或安排上协调相称,正正规规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3回:“李逵端端正正朝上拜了三拜,心中想道:‘阿也!少了一拜!’”  

34、胸怀坦白  xiōng huái tǎn bái

释义:胸怀坦白  坦白:坦率。形容心地纯洁,待人诚恳,光明正大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8回:“到任之后,会见大先生胸怀坦白,言语爽利,这些秀才们,本不来会的,也要来会会,人人自以为得明师。”  

35、谲而不正  jué ér bù zhèng

释义:谲而不正  谲:欺诈。诡诈而不正派。

出处:《论语·宪问》:“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36、邪不压正  xié bù yā zhèng

释义:邪不压正  不正当的、不正派的压不倒正当的、正派的事物。

出处:曹禺《我对戏剧创作的希望》:“就是邪不压正嘛,最后是正面人物得到了胜利!”  

37、邪不干正  xié bù gān zhèng

释义:邪不干正  邪恶的压不倒正派刚正的事物。

出处:宋 王谠《唐语林 方正》:“臣闻邪不干正,若使咒臣,必不能行。”  

38、铁面无私  tiě miàn wú sī

释义:铁面无私  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铁面:比喻刚直无私。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我想必得你去作个‘监社御史’,铁面无私才好。”  

39、破壁燎火  pò bì liáo huǒ

释义:破壁燎火  推倒墙壁,点燃灯火。形容作,形容作风正派,不好女色。

出处:清·张英《渊鉴类函·墙壁三》:"鲁男子夜大雨,有邻之嫠妇因风雨坏屋投栖睛。男子乃破壁,燎火以达旦。"  

40、取友必端  qǔ yǒu bì duān

释义:取友必端  取:选取;端:端正。正派的人选择朋友必然端正。形容选择朋友必须是品行端正的人。

出处:《孟子·离娄下》:"夫伊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