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形容云的成语(36个)(形容云的清晰的成语)

xxmadmin 2024-04-10 15:00:03

怎么形容云的成语(形容云的清晰的成语)(36个))

怎么形容云的成语(形容云的清晰的成语):一字一板,一清二楚,一目了然,了如指掌,了然于胸,了若指掌,历历可辨,历历在目,如数家珍,料敌若神,正正经经,泾渭分明,洗眉刷目,洞如观火,洞察一切,洞察其奸,洞察秋毫,洞彻事理,洞若观火,洞见症结,洞鉴古今,洞鉴废兴,清清楚楚,炳如观火,烂若披掌,独茧抽丝,班班可考,白纸黑字,白黑分明,行云流水,赫赫之光,金声玉振,阴谋诡计,脉络分明,壁垒分明,心知肚明。

1、一字一板  yī zì yī bǎn

释义:一字一板  形容说话从容清楚。

出处:老舍《二马》:“温都太太把房钱,吃饭的时间,晚上锁门的时候,和一切的规矩,都当着伊牧师一字一板的交待明白了。”  

2、一清二楚  yī qīng èr chǔ

释义:一清二楚  十分明白、清楚。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小顺儿样样事情都要闹个一清二楚,不然怎幺能当好妈妈的保镖呢。”  

3、一目了然  yī mù liǎo rán

释义:一目了然  目:看。了然:明明白白的样子。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37卷:“见得道理透后,从高视下,一目了然。”  

4、了如指掌  liǎo rú zhǐ zhǎng

释义:了如指掌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东西。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八佾》:“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5、了然于胸  liǎo rán yú xiōng

释义:了然于胸  了然:了解、明白。心里非常明白。

出处:《晋书 袁齐传》:“夫经略大事……智者了然于胸。”  

6、了若指掌  liǎo ruò zhǐ zhǎng

释义:了若指掌  比喻对情况十分明白清楚

出处:《宋史 道学传序》:“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命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  

7、历历可辨  lì lì kě biàn

释义:历历可辨  历历:分明,清楚。可以清晰地辨别清楚。

出处:唐·张读《宣室志·韩生》:“圉人因寻马踪,以天雨新霁,历历可辨。”  

8、历历在目  lì lì zài mù

释义:历历在目  历历:清楚、分明。指事物和景象清清楚楚地展现在眼前。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一座青州城正临在北窗之下,见州里人家,历历在目。”  

9、如数家珍  rú shǔ jiā zhēn

释义:如数家珍  好像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

出处:《清朝野史大观 郭生始创戏院》:“吴县王鹤琴先生耆年硕德,与谈吴中掌故,则掀髯抵掌,如数家珍。”  

10、料敌若神  liào dí ruò shén

释义:料敌若神  形容对敌方活动预料非常准确。

出处:《旧唐书·郭子仪传》:“故太尉、兼中书令、上柱国、汾阳郡王、尚父子仪,天降人杰,生知王佐,训师如子,料敌如神。”  

11、正正经经  zhèng zhèng jīng jīng

释义:正正经经  ①严肃而认真。②犹言堂堂正正。

出处:清·李渔《怜香伴·狂喜》:“哄我正正经经听了半日,只说当真,原来又是说笑。”  

12、泾渭分明  jīng wèi fēn míng

释义:泾渭分明  古人认为;渭河水清;泾河水浊;两水合流后;清浊依旧分明。比喻是非清楚;容易区别。

出处:唐 李德裕《刘公神道碑铭》:“遇物而泾渭自分,立诚而风雨如晦。”  

13、洗眉刷目  xǐ méi shuā mù

释义:洗眉刷目  比喻清晰明白。

出处: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新旧五代史》:“此考虽简略,然提纲挈领,洗眉刷目。”  

14、洞如观火  dòng rú guān huǒ

释义:洞如观火  见“洞若观火”。

出处: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得悉其山川险要部落游牧,暨其强弱多寡离合之情,皆洞如观火矣。”  

15、洞察一切  dòng chá yī qiè

释义:洞察一切  洞察:看得很清楚。对一切都看得清楚。形容对所有的事物都有深入准确的判断力。

出处:罗广斌《红岩》第五章:“浓黑的眉梢下,又是那双炯炯有神、明亮、洞察一切的目光,还是那无比坚定、声震屋宇的语音。”  

16、洞察其奸  dòng chá qí jiān

释义:洞察其奸  对别人的阴谋诡计看得很清楚。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12回:“倘明哲君子,洞察其奸,于家中妇女不时正言规劝,以三姑六婆视为寇仇。”  

17、洞察秋毫  dòng chá qiū háo

释义:洞察秋毫  洞察:看得很清楚;秋毫:鸟兽秋天身上新生的细毛,比喻极其细小的事物。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18、洞彻事理  dòng chè shì lǐ

释义:洞彻事理  洞彻:透彻,深远;理:道理,规律。深入透彻了解事物规律。

19、洞若观火  dòng ruò guān huǒ

释义:洞若观火  如同看火那样看得清楚。比喻对事物观察得十分明白透彻。

出处:明 林潞《江陵救时之相论》:“当以某辞入告,某策善后,勇怯强弱,进退疾徐,洞若观火。”  

20、洞见症结  dòng jiàn zhèng jié

释义:洞见症结  洞见:清楚地看到;症结:肚子里结块的病,比喻问题的关键。比喻事情的纠葛或问题的关键所在。形容观察锐利,看到了问题的关键。

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如是我闻四》:“(香畹首肯曰)斯言洞见症结矣。”  

21、洞鉴古今  dòng jiàn gǔ jīn

释义:洞鉴古今  洞鉴:明察。深入透彻地了解历史与现实世事。

出处:《旧唐书·王及善等传论》:“苟非洞鉴古今,深识王霸,何由立其高论哉。”  

22、洞鉴废兴  dòng jiàn fèi xīng

释义:洞鉴废兴  洞鉴:明察。深入透彻地了解历代兴盛衰败情况。

出处:《魏书·李顺传》:“卿往复积岁,洞鉴废兴。若朕此年行师,不克以不?”  

23、清清楚楚  qīng qīng chǔ chǔ

释义:清清楚楚  清晰明白有条理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6回:“又见世南生得清清楚楚,弱不胜衣,故憨憨的只管贪看。”  

24、炳如观火  bǐng rú guān huǒ

释义:炳如观火  炳:光明、明亮、显着。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出处:鲁迅《坟 文化偏至论》:“其词秩然有条,各分大义,炳如观火。”  

25、烂若披掌  làn ruò pī zhǎng

释义:烂若披掌  形容对情况非常熟悉。

出处:清·王晫《今世说·客止》:“与人言古今成败,烂若披掌,听者忘倦。”  

26、独茧抽丝  dú jiǎn chōu sī

释义:独茧抽丝  比喻诗文条理清晰,脉络分明。亦比喻单相思。

出处:明·谢榛《四溟诗话》第一卷:“凡作近体,诵要好,听要好,观要好,讲要好。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观之明霞散绮,讲之独茧抽丝。”  

27、班班可考  bān bān kě kǎo

释义:班班可考  班班:明显的样子;考:考查。指文字记录十分明显,可以考查

出处:宋 陈亮《与韩无咎尚书》:“本朝二百年之间,学问文章、政事术业,各有家法,其本末源流,班班可考。”  

28、白纸黑字  bái zhǐ hēi zì

释义:白纸黑字  白纸上写着黑字。比喻有确凿的文字凭据;不容抵赖或改悔。

出处:孙中山《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曾不思宪法之所以有效力,全恃民众之拥护,假使只有白纸黑字之宪法,决不能保证民权,俾不受军阀之摧残。”  

29、白黑分明  bái hēi fēn míng

释义:白黑分明  比喻是非分得清楚。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薛宣传》:“所贬退称进,白黑分明,由是知名。”  

30、行云流水  xíng yún liú shuǐ

释义:行云流水  形容文章自然不受拘束;就像飘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出处:宋 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31、赫赫之光  hè hè zhì guāng

释义:赫赫之光  赫赫:显著貌。原指太阳的光明亮清晰。后比喻人享有很高的威望和声势。

出处:汉 杨雄《法言 五百》:“赫赫乎日之光,群目之用也。”  

32、金声玉振  jīn shēng yù zhèn

释义:金声玉振  用钟发声;用磬收韵;集六音之大成。形容声音动听。也比喻德行高尚;才学卓绝;比喻文辞优美。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33、阴谋诡计  yīn móu guǐ jì

释义:阴谋诡计  暗地里策划做坏事的计谋。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大家如能个个像我,坦白地公开了自己的坏处,政治上用不着阴谋诡计。”  

34、脉络分明  mài luò fēn míng

释义:脉络分明  脉络:中医对动脉和静脉的统称,引申为条理或头绪。比喻有条有理或做事有条不紊。

出处:宋·朱熹《中庸章句集注》:"川流者,如川之流,脉络分明而往不息也。"  

35、壁垒分明  bì lěi fēn míng

释义:壁垒分明  壁垒:古时军营的围墙,后泛指防御工事,今常喻指对立的事物和界限。比喻界限非常清楚。

36、心知肚明  xin zhi du ming

释义:心知肚明  心里明白但不说破,形容心中有数。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