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才华刚刚显露的词语(36个)(形容才能刚刚显露的成语)

xxmadmin 2024-04-10 12:00:39

形容才华刚刚显露的词语(形容才能刚刚显露的成语)(36个))

形容才华刚刚显露的词语(形容才能刚刚显露的成语):虎豹不外其爪,不露声色,不露锋芒,出头露脸,原形毕露,发硎新试,合盘托出,囊锥露颖,图穷匕见,图穷匕首见,大巧若拙,大露头角,头角峥嵘,崭露头角,新硎初试,显山露水,显露头角,暴露无遗,本来面目,本相毕露,水落石出,脱颖而出,自鸣得意,财不露白,锋芒不露,锋芒毕露,锥处囊中,阐幽明微,防芽遏萌,锋铓毕露,第三种人,藏巧守拙,怀诈暴憎,还其本来面目,七七事变,锋芒挫缩。

1、虎豹不外其爪  hǔ bào bù wài qí zhǎo

释义:虎豹不外其爪  老虎和豹子不轻易将自己的爪子露出来。比喻军队不轻易把自己的威势和实力显露在外面。

出处:《淮南子·兵略训》:"虎豹不外其爪,而噬不见齿。故用兵之道,未之以柔而迎之以刚。"  

2、不露声色  bù lù shēng sè

释义:不露声色  露:显露;声:说话的声音或语气;色:脸上的表情。指不让自己的思想感情从声音、语气和表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

出处:清 王韬《淞隐漫录 蓟素秋》:“女知为所绐,特不知何人设此坑阱。女固黠,不露声色,静以待之。”  

3、不露锋芒  bù lù fēng máng

释义:不露锋芒  锋:兵刃;芒:植物的尖刺。不显露出锐气或才干。多指有意地将自己的才能、抱负等加以掩饰。

出处:宋 吕祖谦《吕东莱文集 杂说》第20卷:“语有力而不露锋芒者,善言也。”  

4、出头露脸  chū tóu lù liǎn

释义:出头露脸  露:显露。具体显示出来,指在公开场合出现

出处: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九回:“伯伯不守戒律,伯母何必出头露脸,送与官打,被他燥皮,又要吃惊吃吓。”  

5、原形毕露  yuán xíng bì lòu

释义:原形毕露  原形:本来面目;毕露:完全暴露。本相完全暴露了。

出处:清 钱泳《履园丛话》:“(狐女曰)将衣求印,原冀升天,讵意被其一火,原形毕露,骨肉仅存,死期将至。”  

6、发硎新试  fā xíng xīn shì

释义:发硎新试  硎:磨刀石。象新磨的刀那样锋利。比喻刚参加工作就显露出出色的才干。

出处:《庄子·养生主》:“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7、合盘托出  hé pán tuō chū

释义:合盘托出  指全部显露或说出

出处:清 李光庭《乡言解颐 地部 婚姻》:“鄙夫欣羡之眼,败家妇不足之心,合盘托出。”  

8、囊锥露颖  náng zhuī lù yǐng

释义:囊锥露颖  比喻显露才华。

出处::《旧唐书·高骈传》:“始则囊锥露颖,稍有知音;寻则天骥呈才,急于试效。”  

9、图穷匕见  tú qióng bǐ xiàn

释义:图穷匕见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穷:尽;匕:匕首;短剑。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三》:“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10、图穷匕首见  tú qióng bǐ shǒu xiàn

释义:图穷匕首见  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出处:《战国策 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11、大巧若拙  dà qiǎo ruò zhuō

释义:大巧若拙  真正灵巧的人;不自炫耀;表面上却好像很笨拙。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12、大露头角  dà lù tóu jiǎo

释义:大露头角  头角:指人的气概与才华;露头角:比喻人显露才能。比喻人很好地显露了一回才能

13、头角峥嵘  tóu jiǎo zhēng róng

释义:头角峥嵘  头角:比喻青年人显露出来的才华;峥嵘:特出的样子。形容年轻有为,才华出众。

出处:元 鲜于必仁《折桂令 蓟门飞雨》曲:“到处通津,头角峥嵘,溥渥殊恩。”  

14、崭露头角  zhǎn lù tóu jiǎo

释义:崭露头角  崭:崭然;突出的样子;露:显露;头角:比喻人的气概和才华。比喻突出地显示出才能和本领。

出处: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焉。”  

15、新硎初试  xīn xíng chū shì

释义:新硎初试  形容很锋利。多比喻经过长期准备或训练后刚上任做某事;初露锋芒。

出处:清 吴趼人《痛史》:“这五百和尚,都是侠禅亲自教出来的,操练了几年,今日新硎初试,勇气百倍。”  

16、显山露水  xiǎn shān lù shuǐ

释义:显山露水  比喻出名,显露才能。

出处: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六章:“那个从不显山露水的青年实干家的影子,他那高高的身材,宽宽的肩膀。”  

17、显露头角  xiǎn lù tóu jiǎo

释义:显露头角  露:显露。头上的角已明显地突出来了。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

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焉。”  

18、暴露无遗  bào lù wú yí

释义:暴露无遗  暴露:显露;显现;遗:遗漏。全部、彻底地暴露了出来;没有丝毫遗漏。

出处: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二章:“只要在这里发现敌人主力,那敌人一切诡计就暴露无遗。”  

19、本来面目  běn lái miàn mù

释义:本来面目  本来:原来的;面目:面貌。原是佛教用语;指人的本性;后比喻人或事物原来的样子。

出处:宋 苏轼《老人行》诗:“一任秋霜换鬓毛,本来面目常如故。”  

20、本相毕露  běn xiàng bì lù

释义:本相毕露  原形完全显露了出来。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第三种人’杜衡辈,标榜超然,实为群丑,不即本相毕露,知耻者皆羞称之,无待这里多说了。”  

21、水落石出  shuǐ luò shí chū

释义:水落石出  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经过澄清以后彻底暴露;真相大白。

出处: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22、脱颖而出  tuō yǐng ér chū

释义:脱颖而出  如果毛遂早得到任用;就会像锥子放在布袋里那样;锥针都能全部穿出来。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脱:脱露。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23、自鸣得意  zì míng dé yì

释义:自鸣得意  自己表示得意。形容自我欣赏。鸣:表达;表示。

出处: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篇》:“挥策四顾;如辛幼安之歌千古江山;自鸣得意。”  

24、财不露白  cái bù lù bái

释义:财不露白  露:显露;白:银子的代称。指有钱财不能泄露给别人看

出处:明 海瑞《驿传议 无策》:“使客谓有此官银也,廪粮夫马,百计折乾。俗谓财不露白,今露白矣,孰能保群盗仗戈夺之?”  

25、锋芒不露  fēng máng bù lù

释义:锋芒不露  锋芒:刀剑的尖端,比喻显露出来的才干或心机;露:显露。有才干或心机却不外露。形容满腹才干或心机,表面上看不出来。

出处:宋 沉括《梦溪笔谈补》:“宋寇准拜相时,朝廷所下诏书有:'能断大事,不拘小节;有干将之器,不露锋芒,怀照物之明,而能包纳。”  

26、锋芒毕露  fēng máng bì lù

释义:锋芒毕露  锋:刀锋;芒:原指谷类种子壳上的细刺;比喻枪头;矛尖;毕:都;完全;全部。刀锋和矛尖都露出来。形容人傲气逼人;逞强好胜。或形容人锐气才干完全显露出来。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瓒示枭夷,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  

27、锥处囊中  zhuī chǔ náng zhōng

释义:锥处囊中  囊:口袋。锥子放在口袋里,锥尖就会露出来。比喻有才能的人不会长久被埋没,终能显露头角。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28、阐幽明微  chǎn yōu míng wēi

释义:阐幽明微  使幽深隐微的事物或道理显露出来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孝子》:“司风教者,重务良多,无暇彰表,则阐幽明微。”  

29、防芽遏萌  fáng yá è méng

释义:防芽遏萌  错误或恶事在未显露时,即加以阻止、防范。

出处:《三国志 卷五十九 吴书 吴主五子传 孙奋传》:“大行皇帝览古戒今,防芽遏萌,虑于千载。”  

30、锋铓毕露  fēng máng bì lù

释义:锋铓毕露  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同“锋芒毕露”。

31、第三种人  dì sān zhǒng rén

释义:第三种人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 胡秋原 、 苏汶 等人,自称是居于国民党反动文人和左翼革命文学阵营之间的所谓“第三种人”。他们的核心思想是“文艺自由”论,并用以反对左翼文学所提倡的文艺为革命政治服务的主张。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叶紫作<丰收>序》

32、藏巧守拙  cáng qiǎo shǒu zhuō

释义:藏巧守拙  拙:笨。有才能而不显露出来。

33、怀诈暴憎  huái zhà bào zēng

释义:怀诈暴憎  暴:显露。心怀欺诈,外露憎恨。形容人阴险凶恶。

出处:唐·柳宗元《送薛存义序》:"讼者平,赋者均,老弱无怀诈暴憎。"  

34、还其本来面目  huán qí běn lái miàn mù

释义:还其本来面目  让人或事的起初面目或情况显露出来。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五:"莫思善,莫思恶,还我明上座本来面目。"  

35、七七事变  qī qī shì biàn

释义:七七事变  ◎ [the July 7 Incident of 1937] 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开始。1937年6月起,日本侵略军在北平(今北京)西南宛平附近连续举行挑衅性军事演习。7月7日晚10时,日军在北平近郊芦沟桥附近进行军事

36、锋芒挫缩  fēng máng cuò suō

释义:锋芒挫缩  锋芒:刀或剑的尖端,比喻事物的尖锐部分;挫:挫折;缩:后退。指人的锐气才干受挫折而后退。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赞亦枭夷,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