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作战勇猛的成语有哪些(40个)(形容战斗勇猛的成语)

xxmadmin 2024-04-06 21:00:08

形容作战勇猛的成语有哪些(形容战斗勇猛的成语)(40个))

形容作战勇猛的成语有哪些(形容战斗勇猛的成语):贯颐备戟,不顾一切,临危不惧,临阵脱逃,兵勇将猛,兵强将勇,兵强将猛,冲锋陷阵,出生入死,初生之犊,前仆后继,奋不顾身,如龙似虎,履险如夷,成千上万,披荆斩棘,拔山盖世,排除万难,搴旗取将,摧枯拉朽,攫戾执猛,横扫千军,气壮山河,浑身是胆,猛虎下山,猛虎出山,猛虎离山,秋风扫落叶,精兵强将,缚鸡之力,群威群胆,能征惯战,裹足不前,谋臣武将,谋臣猛将,轻卒锐兵,避其锐气,雷厉风行,高歌猛进,龙腾虎蹴。

1、贯颐备戟  guàn yí bèi jǐ

释义:贯颐备戟  颐:腮,颊。两手捧着腮直冲入敌阵。形容勇猛异常。

2、不顾一切  bù gù yī qiè

释义:不顾一切  顾:顾惜,眷顾。什么都不顾

出处:叶圣陶《孤独》:“既然见到一点儿光,便不得不不顾一切地逃开。”  

3、临危不惧  lín wēi bù jù

释义:临危不惧  临:碰到;面临;惧:害怕;畏惧。面对危难;丝毫也不畏惧。

出处:《邓析子 无厚》:“死生有命,贫富有时。怨夭折者,不知命也;怨贫贱者,不知时也。故临难不惧。”  

4、临阵脱逃  lín zhèn tuō táo

释义:临阵脱逃  脱:离开。临到上阵打仗时却逃跑了。指贪生怕死;没有胆量。

出处:清 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你们中国的兵勇,一到有起事来,不是半途溃散,便是临阵脱逃,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在乎你们自己未雨绸缪的。”  

5、兵勇将猛  bīng yǒng jiàng měng

释义:兵勇将猛  士兵勇敢,将帅勇猛。形容战斗力很强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6回:“诉说宋江等兵勇将猛,折了五将,全军覆没,特来恳告元帅,借兵报仇。”  

6、兵强将勇  bīng qiáng àng yǒng

释义:兵强将勇  兵力强盛,将领勇猛。形容军力强大。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七回:“宋江等将勇兵强,打破了宛州、山南两座城池。  

7、兵强将猛  bīng qiáng jiàng měng

释义:兵强将猛  兵力强盛,将领勇猛。形容军力强大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4回:“对众商议,一面差人往威胜晋王处,说宋江等兵强将猛,难以抵敌,乞添差良将镇守,庶保无虞。”  

8、冲锋陷阵  chōng fēng xiàn zhèn

释义:冲锋陷阵  陷阵:攻破;深入敌阵。冲向敌人的防线;攻破敌人的阵地。形容作战英勇。

出处:《北齐书 崔暹传》:“冲锋陷阵,大有其人。”  

9、出生入死  chū shēng rùsǐ

释义:出生入死  原指人从出生到死亡。后形容冒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也作“出死入生”。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第50章:“出生入死,生之徒(途)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10、初生之犊  chū shēng zhī dú

释义:初生之犊  刚出生的小牛,比喻单纯或勇猛的青年人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知北游》:“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汝瞳焉如新生之犊而无求其故!”  

11、前仆后继  qián pū hòu jì

释义:前仆后继  仆:倒下;继: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出处:唐 孙樵《祭梓潼神君文》:“跛马愠仆,前仆后踣。”  

12、奋不顾身  fèn bù gù shēn

释义:奋不顾身  奋:振作精神;鼓起干劲。指勇往直前;不顾个人安危。

出处:西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13、如龙似虎  rú lóng sì hǔ

释义:如龙似虎  形容勇猛有活力。

出处: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三十九回:“云气变幻无穷,倏忽如龙似虎。人情世态,大率相同。”  

14、履险如夷  lǚ xiǎn rú yí

释义:履险如夷  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

出处:清 郑观应《盛世危言 狱囚》:“而从此周道坦坦,履险如夷矣。”  

15、成千上万  chéng qiān shàng wàn

释义:成千上万  成:达到一定数量;上:达到一定程度或数量。累计成千;达到万数。形容数量极多。也作“成千成万”、“成千累万”。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0回:“他看着那乌克斋、邓和公这班人,一帮动辄就是成千累万,未免就把世路人情看得容易了。”  

16、披荆斩棘  pī jīng zhǎnjí

释义:披荆斩棘  披:拨开;斩:砍断;荆、棘:丛生多刺的小灌木。拨开荆;砍掉棘。指在创业阶段清除阻碍;艰苦奋斗。也指在前进道路上清除各种阻碍;克服各种困难。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冯异传》:“帝谓公卿曰:‘是我起兵时主簿也,为吾披荆棘,定关中。”  

17、拔山盖世  bá shān gài shì

释义:拔山盖世  拔山:把山拔起来。引申为力大无比。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18、排除万难  pái chú wàn nán

释义:排除万难  排:排开。排除重重阻碍;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

出处:毛泽东《愚公移山》:“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19、搴旗取将  qiān qí qǔ jiàng

释义:搴旗取将  拔取敌旗,斩杀敌将。形容勇猛善战。

出处:《吴子 料敌》:“然则一军之中必有虎贲之士,力轻抗鼎,足轻戎马,搴旗取将,必有能者。”  

20、摧枯拉朽  cuī kū lā xiǔ

释义:摧枯拉朽  摧:破坏;枯:枯草;拉:折断;朽:朽烂的木头。比喻腐朽势力或事物很容易被摧毁。原作“摧枯折腐”。

出处:《晋书 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何所顾虑乎?”  

21、攫戾执猛  jué lì zhí měng

释义:攫戾执猛  攫:捉取。戾:暴戾。执:抓住。猛:凶猛。能够捕获擒拿暴戾、凶猛的敌人。形容勇猛无敌。

出处:汉·张衡《南都赋》:“谋臣武将,皆能攫戾执猛,破坚摧刚。”  

22、横扫千军  héng sǎo qiān jūn

释义:横扫千军  横扫:扫荡、扫除。形容一举消灭了大量敌人;也形容诗文、书法等气势宏伟、气魄很大。

出处:毛泽东《渔家傲 反第二次大“围剿”》词:“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如卷席。”  

23、气壮山河  qì zhuàng shān hé

释义:气壮山河  气:气概;壮:雄壮;宏伟。形容气势之大;比山河还要雄壮。

出处:唐 张说《孔补阙集市》:“族高辰象,气壮山河,神作铜钩,天开金印。”  

24、浑身是胆  hún shēn shì dǎn

释义:浑身是胆  浑身:全身。指全身充满胆量。形容胆量极大;无所畏惧。

出处:宋 陈著《宝鼎现 寿京尹曾留远侍郎渊子》词:“最是满腹精神,担负处,浑身是胆。”  

25、猛虎下山  měng hǔ xià shān

释义:猛虎下山  形容勇猛而迅速

出处:清·吴趼人《九命奇冤》第26回:“大有转身作一个‘猛虎下山’之势,劈面扑来,要想杨福一闪,他好乘势翻个跟斗,到杨福后面去。”  

26、猛虎出山  měng hǔ chū shān

释义:猛虎出山  像凶猛的老虎出山一样。形容动作勇猛又快速。亦作“猛虎下山”、“猛虎离山”。

出处:刘流《烈火金刚》第12回:“毁公路老百姓暴风卷土,歼敌人八路军猛虎出山。”  

27、猛虎离山  měng hǔ lí shān

释义:猛虎离山  形容勇猛而迅速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75回:“那人使动手中双戟,犹如猛虎离山。”  

28、秋风扫落叶  qiū fēng sǎo luò yè

释义:秋风扫落叶  比喻强大的力量扫荡腐朽弱小者;也比喻扫除净尽。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辛毗传》:“以明公之威,应困穷之敌,击疲弊之寇,无异迅风之振秋叶矣。”  

29、精兵强将  jīng bīng qiáng jiàng

释义:精兵强将  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将领。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

出处:《晋书·郗鉴传》:“使君若顾二帝,自可不行,宜急下檄文,速遣精兵猛将。”  

30、缚鸡之力  fù jī zhī lì

释义:缚鸡之力  缚:捆、绑。捆绑一只鸡的力量。形容体力很弱。

出处:明 天然痴叟《石点头》:“平日只会读书写字,刺绣描花,手无缚鸡之力。”  

31、群威群胆  qún wēi qún dǎn

释义:群威群胆  形容大家团结一致英勇战斗时表现出来的力量和勇敢精神。

出处:毛泽东《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大家出力量,不怕牺牲,克服物质条件的困难,群威群胆,英勇杀敌。”  

32、能征惯战  néng zhēng guàn zhàn

释义:能征惯战  形容作战经验丰富,很能打仗。

出处: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二卷:“法聪早当此际,遥遥地望见,果是会相持,能征惯战,不慌不紧不忙,果手疾眼辨。”  

33、裹足不前  guǒ zú bù qián

释义:裹足不前  裹足:包缠住了脚。好像脚被裹住了一样;不能前进。大多指有所顾虑;停步不前。

出处:战国 楚 李斯《谏逐客书》:“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  

34、谋臣武将  móu chén wǔ jiàng

释义:谋臣武将  指有计谋的大臣和勇猛的战将

出处:汉 张衡《南都赋》:“尔其则有谋臣武将,皆能攫戾执猛,破坚摧刚。”  

35、谋臣猛将  móu chén měng jiāng

释义:谋臣猛将  善于谋划的文臣和勇猛善战的将帅。

出处:《晋书·石崇传》:“先帝决独断之聪,奋神武之略,荡灭逋寇,易于摧枯。然谋臣猛将,犹有致思竭力之效。”  

36、轻卒锐兵  qīng zú ruì bīng

释义:轻卒锐兵  轻卒:轻装的士兵。锐兵:锐利的武器。轻装勇猛的士兵,手拿锋利的武器。形容部队战斗力很强。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济上之军,奉令击齐,大胜之。轻卒锐兵,长驱至国。”  

37、避其锐气  bì qí ruì qì

释义:避其锐气  其: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避开敌人的旺盛气势,等敌人疲惫松懈时再狠狠打击

出处:春秋·齐·孙武《孙子·军争》:“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38、雷厉风行  léi lì fēng xíng

释义:雷厉风行  厉:猛烈;行:奔跑;引申为迅速。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比喻对法令的执行严厉迅速。也用来形容工作极度紧张;办事果断;行动迅速。

出处:宋 曾巩《亳州谢到任表》:“运独断之明,则天清水止;昭不杀之戒,则雷厉风行。”  

39、高歌猛进  gāo gē měng jìn

释义:高歌猛进  高声歌唱;奋勇前进。形容斗志高昂;勇往直前。

出处:郭沫若《衷心的祝愿》:“一定要牢记毛主席,周总理的遗愿,努力为实现我国新时期的总任务而高歌猛进。”  

40、龙腾虎蹴  lóng téng hǔ cù

释义:龙腾虎蹴  喻勇猛冲击,势不可当。

出处:清·魏源《圣武记》第一卷:“与一弟三侍卫弃军先进,渡河冲阵,龙腾虎蹴,以四人败敌八百。”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