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丝毫不在乎的成语(40个)(形容毫不在乎的成语)

xxmadmin 2024-03-29 12:00:50

形容丝毫不在乎的成语(形容毫不在乎的成语)(40个))

形容丝毫不在乎的成语(形容毫不在乎的成语):不理不睬,不知疼痒,不闻不问,事不关己,充耳不闻,冷若冰霜,千呼万唤,吃喝玩乐,听而不闻,处之晏然,如风过耳,安闲自得,文恬武嬉,旁若无人,无动于中,无动于衷,无所用心,毫不关心,漠不关心,漫不经心,熟视无睹,画地为牢,目不旁视,相忘江湖,置之不理,置之不问,置之弗论,置若罔闻,置身事外,肝胆楚越,袖手旁观,视而不见,视若无睹,贪图安逸,逍遥事外,闭目塞听,飘风过耳,饱食终日,麻木不仁,是事可可。

1、不理不睬  bù lǐ bù cǎi

释义:不理不睬  指对人或事物不闻不问,漠不关心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7回:“那位金姨太太面罩重霜的不发一言,任凭这边赔尽小心,那边只是不理不睬。”  

2、不知疼痒  bù zhī téng yǎng

释义:不知疼痒  是疼是痒都不知道。比喻不体贴,不关心。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六回:“便是留守相公自来监押时,也容我们说一句。你好不知疼痒,只顾逞办!”  

3、不闻不问  bù wén bù wèn

释义:不闻不问  闻:听。不听也不问。形容对有关的事情不关心;不过问。也作“不问不闻”。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首回:“(唐明皇)除了选色征歌之外,一概付之不闻不问。”  

4、事不关己  shì bù guān jǐ

释义:事不关己  事情同自己没有关系。

出处:《曹雪芹别传》:“当时的风气是谨言慎行,少发议论,事不关己,不必打听,因此对这一次大征战的命将出师,一直不甚了了。”  

5、充耳不闻  chōng ěr bù wén

释义:充耳不闻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出处:清 李渔《奈何天 闹封》:“边陲告急,司转运者,充耳不闻。”  

6、冷若冰霜  lěng ruò bīng shuāng

释义:冷若冰霜  若:好像。冷得像冰霜一样。比喻对人对事十分冷淡;没有一丝热情。有时也指面目或态度严厉;使人无法靠近。

出处:清 刘鄂《老残游记续集》第二回:“笑起来一双眼又秀又媚,却是不笑起来又冷若冰霜。”  

7、千呼万唤  qiān hū wàn huàn

释义:千呼万唤  多次呼唤;再三催促。

出处:唐 白居易《琵琶行》诗:“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8、吃喝玩乐  chī hē wán lè

释义:吃喝玩乐  谓过恣意享乐的生活。

出处:魏巍《路标》:“却有人认为糊糊涂涂地吃喝玩乐,那才算没有虚掷自己的年华。”  

9、听而不闻  tīng ér bú wén

释义:听而不闻  闻:听。听了跟没听到一样。形容不关心,不在意。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10、处之晏然  chǔ zhī yàn rán

释义:处之晏然  晏然:平静的样子。指遇到困难或紧急情况沉着镇定的样子

出处:宋·秦观《圆通禅师行状》:“事虽交至错出,处之晏然。”  

11、如风过耳  rú fēng guò ěr

释义:如风过耳  象风在耳边吹过一样。比喻漠不关心,不相关涉。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12、安闲自得  ān xián zì dé

释义:安闲自得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不如在家安闲自在,快活过了日子,却去讨这样烦恼吃!”  

13、文恬武嬉  wén tián wǔ xī

释义:文恬武嬉  文官武将都耽于安乐;不以国事为务。文:文官;武:武将。

出处:唐 韩愈《进撰平淮西碑文表》:“相臣将臣,文恬武嬉,习熟见闻,以为当然。”  

14、旁若无人  páng ruò wú rén

释义:旁若无人  旁:旁边;若;好像。身边好像没有人。形容自视高大;态度傲慢。也形容态度自然、镇静自如的样子。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柯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15、无动于中  wú dòng yú zhōng

释义:无动于中  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宋 朱熹集注:“其视不义之富贵,如浮云之无有,漠然无所动于其中也。”  

16、无动于衷  wú dòng yú zhōng

释义:无动于衷  衷:内心。丝毫没有触动内心。形容对应该动心的事情毫无感触;漠然置之。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闻之漠然良久,若不能无动于衷者。”  

17、无所用心  wú suǒ yòng xīn

释义:无所用心  用心:动脑筋。指不动脑筋;什么事情都不关心。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18、毫不关心  háo bù guān xīn

释义:毫不关心  对人对事态度冷淡,丝毫不在意

出处:邓小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土改与整党工作的指示》:“有的部分对群众利益毫不关心,而尽情地耗费人力和物力。”  

19、漠不关心  mò bù guān xīn

释义:漠不关心  漠:冷淡;冷漠。对人对事感情冷漠;淡然处之;不放在心上。

出处:明 朱之瑜《与冈骑昌纯书二首》:“至于一身之荣瘁,禄食之厚薄,则漠不关心,故惟以得行其道为悦。”  

20、漫不经心  màn bù jīng xīn

释义:漫不经心  漫:随便;不受约束;经心:在意;留心。说话办事不用心考虑;随随便便;不在乎。

出处:明 朱国桢《涌幢小品 存问》:“近见使者至城外,仅主家周旋,有司漫不经心。”  

21、熟视无睹  shú shì wú dǔ

释义:熟视无睹  熟视:细看;睹:看见。看惯了就像没看见一样。也指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有看见。

出处:晋 刘伶《酒德颂》:“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  

22、画地为牢  huà dì wéi láo

释义:画地为牢  牢:牢狱。在地上画圈;囚人于内;作为牢狱。后喻指仅在一定的小范围内活动。

出处: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23、目不旁视  mù bù páng shì

释义:目不旁视  视:看。形容对身边的事物不关心或不愿看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20回:“李玄此时一秉虔诚,目不旁视。”  

24、相忘江湖  xiāng wàng jiāng hú

释义:相忘江湖  指鱼在江湖里彼此相忘。形容彼此间无急切的需要而相互忘记,各不关心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25、置之不理  zhì zhī bù lǐ

释义:置之不理  置:放。放在一边;不予理睬。形容对某人某事十分冷淡。

出处:清 顾炎武《华阴王氏宗祠记》:“凡所以为厚生正德之事,一切置之不理,而听民之所自为。”  

26、置之不问  zhì zhī bù wèn

释义:置之不问  置:放着;之:代词。放在那儿不管

出处: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18回:“圣上置之不问。”  

27、置之弗论  zhì zhī fú lùn

释义:置之弗论  置:放着;之:代词。放在那儿不管

出处:鲁迅《无常》:“鬼神之事,难言之矣,这也只得姑且置之弗论了。”  

28、置若罔闻  zhì ruò wǎng wén

释义:置若罔闻  置:放;若:好像;罔:没有;闻:听见。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形容听见了而不加理睬。

出处: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当中书言时,沈宜厉声力折,只因心中恼他,置若罔闻。”  

29、置身事外  zhì shēn shì wài

释义:置身事外  置:安放。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形容对事情漠不关心。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2回:“你我且置身事外,袖手旁观。”  

30、肝胆楚越  gān dǎn chǔ yuè

释义:肝胆楚越  肝胆:比喻关系密切;楚越:春秋时两个诸侯国,虽土地相连,但关系不好。比喻有着密切关系的双方,变得互不关心或互相敌对。

出处:庄周《庄子 德充符》:“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31、袖手旁观  xiù shǒu páng guān

释义:袖手旁观  把手揣在袖子里站在旁边看。形容置身事外;不加过问或不予协助。袖手:把手揣在袖子里。

出处:宋 苏轼《朝辞赴定州论事状》:“奕棋者胜负之形,虽国工有所不尽,而袖手旁观者常尽之。”  

32、视而不见  shì ér bù jiàn

释义:视而不见  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没看见。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知北游》:“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  

33、视若无睹  shì ruò wú dǔ

释义:视若无睹  虽然看见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指对眼前事物漠不关心。

出处:唐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  

34、贪图安逸  tān tú ān yì

释义:贪图安逸  追求个人享受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9回:“你若是借口不肯前去,便是贪图安逸,在家恋着妻子,乃是不孝之子。”  

35、逍遥事外  xiāo yáo shì wài

释义:逍遥事外  ①谓犯法者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亦泛指做坏事或与坏事有牵连的人不受追查。②谓置身事外,毫不关心。

出处:清·包世臣《致广东按察姚中丞书》:“首祸正凶,逍遥事外。”鲁迅《花边文学·女人未必多说谎》:“关于杨妃,禄山之乱以后的文人就都撒着大谎,玄宗逍遥事外,倒说是许多坏事情都由她。”  

36、闭目塞听  bì mù sè tīng

释义:闭目塞听  塞:堵塞。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全不了解。

出处:东汉 王充《论衡 自纪》:“闭明塞聪,爱精自保。”  

37、飘风过耳  piāo fēng guò ěr

释义:飘风过耳  比喻对某件事情漠不关心或不当一回事。

出处:明·天然痴叟《石点头·贪婪汉六院卖风流》:“任你说得舌敝唇穿,也只当做飘风过耳。”  

38、饱食终日  bǎo shí zhōng rì

释义:饱食终日  终日:整天。整天吃得饱饱的;指无所作为。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39、麻木不仁  má mù bù rén

释义:麻木不仁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7回:“天下作女孩儿的,除了那班天日不懂麻木不仁的姑娘外,是个女儿便有个女儿情态。”  

40、是事可可  shì shì kě kě

释义:是事可可  是:凡是,所有;可可:不在意。对什么事情都不关心,不在意。

出处:样·柳永《定风波》词:"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