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然啥声成语(40个)(什么然什么声的成语)

xxmadmin 2024-03-27 06:02:50

啥然啥声成语(什么然什么声的成语)(40个))

啥然啥声成语(什么然什么声的成语):超然避世,黯然魂消,不声不响,傲然屹立,傲然挺立,冁然一笑,冁然而笑,勃然不悦,勃然作色,勃然变色,勃然大怒,勃然奋励,安然如故,安然无事,安然无恙,岸然道貌,怅然自失,怅然若失,惨然不乐,昂然直入,昂然而入,昂然自若,灿然一新,粲然可观,蔼然仁者,蔼然可亲,超然不群,超然物外,超然独处,超然独立,超然自得,超然自逸,超然象外,黯然伤神,黯然失色,黯然无色,黯然神伤,黯然销魂,昂然挺立,昂然自得。

1、超然避世  chāo rán bì shì

释义:超然避世  超越人世,隐避人间。

出处:《战国策·秦策》:"范蠡知之,趋避世,长为陶朱。"  

2、黯然魂消  àn rán hún xiāo

释义:黯然魂消  心神极度沮丧,好像失去了灵魂。

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授曲第三》:"悲者黯然魂消而不致反有喜色,欢者恰然自得而不见稍有瘁容。"  

3、不声不响  bù shēng bù xiǎng

释义:不声不响  不说话,不出声

出处:茅盾《子夜》十一:“偶或有独自低着头不声不响的,那一定是失败者。”  

4、傲然屹立  ào rán yì lì

释义:傲然屹立  傲然:坚强不屈的样子;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形容坚定挺拔;不可动摇。

出处:古华《芙蓉镇》:“抽茎了,长叶了,铁骨青枝,傲然屹立。”  

5、傲然挺立  ào rán tǐng lì

释义:傲然挺立  傲然:坚强不屈的样子。挺立:像山峰一样高高地耸立。形容坚强而不可动摇。

出处:茅盾《白杨礼赞》:“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6、冁然一笑  chǎn rán yī xiào

释义:冁然一笑  冁然:笑的样子。高兴地笑起来

出处:清·汪琬《序》:“然后徐展此图,以校其人物风景相似与否,夫也将为之冁然一笑也。”  

7、冁然而笑  chǎn rán ér xiào

释义:冁然而笑  冁然:笑的样子。高兴地笑起来。

出处:《庄子·达生》:“桓公……冁然而笑。”  

8、勃然不悦  bó rán bù yuè

释义:勃然不悦  勃然:突然;悦:喜悦,高兴。形容突然变脸不高兴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下》:“慎子勃然不悦曰:‘必则滑厘所不识也。’”  

9、勃然作色  bó rán zuò sè

释义:勃然作色  作色:变脸色。因恼怒或惊怕而变脸色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天地》:“谓己道人,则勃然作色。”  

10、勃然变色  bó rán biàn sè

释义:勃然变色  勃然:突然地。变色:变了脸色。突然生气,变了脸色。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曰:‘君有大过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王勃然变乎色。”  

11、勃然大怒  bó rán dà nù

释义:勃然大怒  勃然:因生气或惊慌等突然变脸色的样子。形容突然变脸;发起脾气来。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谷永传》:“是故皇天勃然发怒。”  

12、勃然奋励  bó rán fèn lì

释义:勃然奋励  勃然:奋发的样子;奋:奋发;励:激励。奋发起来,激励自己。

出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勃然奋励,不可恐慑也。”  

13、安然如故  ān rán rú gù

释义:安然如故  还象原来那样安安稳稳。

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你只看这一个,那一个,都是为谁而卒?岂可我做儿的倒安然如故?”  

14、安然无事  ān rán wú shì

释义:安然无事  犹言平安无事。

出处: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哥哥当日在汉江之上,情愿舍了嫂嫂、侄儿,留您兄弟。岂知嫂嫂、侄儿安然无事。”  

15、安然无恙  ān rán wú yàng

释义:安然无恙  安然:平安;恙:疾病;伤害;无恙:没有疾病、灾祸或事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经过动乱或灾害而平安无事;没有受到损害。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9卷:“按院照旧供职,陆公安然无恙。”  

16、岸然道貌  àn rán dào mào

释义:岸然道貌  指严肃的神态。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黄巾氅服,岸然道貌。”  

17、怅然自失  chàng rán zì shī

释义:怅然自失  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形容神志迷乱,像失去什么似的样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殷怅然自失。”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牛成章》:“忠泣诉父名,主人~。”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殷怅然自失。”  

18、怅然若失  chàng rán ruò shī

释义:怅然若失  怅然:失意;懊恼。形容因不如意而心情沮丧;好像丢了什么似的。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牛成章》:“主人视其里居、姓氏,似有所动,问所从来。忠泣诉父名,主人怅然若失。”  

19、惨然不乐  cǎn rán bù lè

释义:惨然不乐  表情凄楚的样子。

出处:唐 陈鸿《东城老父传》:“自老人居在道旁,往往有郡太守休马于此,皆惨然不乐。”  

20、昂然直入  áng rán zhí rù

释义:昂然直入  昂首挺胸地径直走进去。形容态度傲慢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何进昂然直入;至嘉德殿门,张让、段珪迎出,左右围住。”  

21、昂然而入  áng rán ér rù

释义:昂然而入  仰头挺胸地走进来。形容态度傲慢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5回:“须臾,李恢昂然而入。”  

22、昂然自若  áng rán zì ruò

释义:昂然自若  形容气宇轩昂满不在乎的样子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31回:“昂然自若,并不畏缩。”  

23、灿然一新  càn rán yī xīn

释义:灿然一新  灿然:耀眼的光彩。耀眼的光彩,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

出处:《宣和书谱·行书六》:“正夫以精忠相与图回至治,其所以持盈守成,而熙丰之盛德美意,灿然一新,正夫其有力焉。”  

24、粲然可观  càn rán kě guān

释义:粲然可观  粲然:鲜明的样子。形容事物色彩鲜明。指成绩卓著

出处:南朝 梁 萧统《〈文选〉序》:“表古雅之道,粲然可观。”  

25、蔼然仁者  ǎi rán rén zhě

释义:蔼然仁者  对人和善的有仁德的人。

出处:朱自清《儿女》:“子恺为他家华瞻写的文章,真是‘蔼然仁者’之言。”  

26、蔼然可亲  ǎi rán kě qīn

释义:蔼然可亲  形容态度和气,使人愿意接近。

出处:明 李开先《贺邑令贺洪滨奖异序》:“迄今才八阅月,绝从生之文法,除苛细之科条,虽若凛不可犯,而实蔼然可亲。”  

27、超然不群  chāo rán bù qún

释义:超然不群  超脱于世俗之外。不与众人合群。《清史稿·吴文溥传》:“[吴文溥]其为人有韬略,超然不群,能作苏门长啸。”

出处:《清史稿·吴文溥传》:“[吴文溥]其为人有韬略,超然不群,能作苏门长啸。”  

28、超然物外  chāo rán wù wài

释义:超然物外  超然:脱离;不介入;物:客观世界。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出处:宋 叶梦得《石林诗话》:“渊明正以脱略世故,超然物外为适,顾区区在位者,何足概其心哉?”  

29、超然独处  chāo rán dú chǔ

释义:超然独处  谓超出世事离群独居。《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宋玉曰:‘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亦作“超然独立”。《淮南子·修务训》:“君子……超然独立,卓然离世。”

出处:《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宋玉曰:‘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30、超然独立  chāo rán dú lì

释义:超然独立  见“超然独处”。

出处:《淮南子·修务训》:“君子……超然独立,卓然离世。”  

31、超然自得  chāo rán zì dé

释义:超然自得  超脱世事,自觉快乐和满足。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东土祖师》:“光自幼志气不群,博涉诗书,尤精玄理,而不事家产,好游山水,后览佛书,超然自得。”  

32、超然自逸  chāo rán zì yì

释义:超然自逸  超脱世事,安闲快乐。

出处:汉·袁绍《与公孙瓒书》:“故为荐书恳恻,冀可改悔,而足下超然自逸,矜其威诈,谓天罔可吞,豪雄可灭。”  

33、超然象外  chāo rán xiàng wài

释义:超然象外  以:用法等同“于”。超脱于物象以外。指诗文的意境雄浑、超脱。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

出处:唐·司空图《诗品·雄浑》:“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34、黯然伤神  àn rán shāng shén

释义:黯然伤神  沮丧的样子。情绪低沉,心神忧伤。

出处: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篝灯询母,如秋蝶黯然伤神。”  

35、黯然失色  àn rán shī sè

释义:黯然失色  黯然:昏暗的样子;失色:失去光泽。原指心情沮丧;脸色难看。形容相比之下显得暗淡无光。有时也形容心情不好。

出处:清 冒襄《影梅庵忆语》:“顿使《会真》、《长恨》等篇黯然失色。”  

36、黯然无色  àn rán wú sè

释义:黯然无色  黯然:发黑的样子。指事物失去原有光彩,变得暗淡无光

出处:清 郑燮《题画竹》:“昔东坡居士作枯木竹石,使有枯木石而无竹,则黯然无色矣。”  

37、黯然神伤  àn rán shén shāng

释义:黯然神伤  心情沮丧;心神忧伤。

出处: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女更黯然神伤,泫然流涕。”  

38、黯然销魂  àn rán xiāo hún

释义:黯然销魂  黯然:心神沮丧、面色难看的样子;销魂:因受刺激而神思茫然;好像灵魂离开了肉体。心情沮丧;面色阴沉;好像失掉了灵魂;形容极度悲愁。

出处:南朝 梁 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李善注:“黯:失色将败之貌。”  

39、昂然挺立  áng rán tǐng lì

释义:昂然挺立  昂首挺胸地直立着。形容精神昂扬,无所畏惧的样子。

40、昂然自得  áng rán zì dé

释义:昂然自得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指大模大样,满不在乎的样子。

出处:宋·欧阳修《与高司谏书》:"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