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的四字成语大全(40个)(关于路的四字成语)

xxmadmin 2024-03-26 18:00:23

路的四字成语大全(关于路的四字成语)(40个))

路的四字成语大全(关于路的四字成语):半半路路,不讳之路,不露声色,分路扬镳,初露锋芒,半路修行,叩阍无路,季路一言,安宅正路,峰回路转,广开才路,广开言路,开路先锋,必由之路,必经之路,急不择路,慌不择路,戳无路儿,拔刀相助,方骖并路,杜绝言路,来路不明,来踪去路,波路壮阔,筚路褴褛,耳听八方,船多不碍路,褴褛筚路,角巾东路,豺狼当路,车到山前必有路,过路财神,进退无路,进退路穷,逢山开路,道尽途穷,避让贤路,量才录用,大路椎轮,利路名场。

1、半半路路  bàn bàn lù lù

释义:半半路路  事物进行的过程中间。

2、不讳之路  bù huì zhī lù

释义:不讳之路  指忠言直谏之路。

出处:《后汉书 安帝纪》:“间令公卿郡国举贤良方正,远求博选,开不讳之路,冀得至谋,以鉴不逮。”  

3、不露声色  bù lù shēng sè

释义:不露声色  露:显露;声:说话的声音或语气;色:脸上的表情。指不让自己的思想感情从声音、语气和表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

出处:清 王韬《淞隐漫录 蓟素秋》:“女知为所绐,特不知何人设此坑阱。女固黠,不露声色,静以待之。”  

4、分路扬镳  fēn lù yáng biāo

释义:分路扬镳  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出处:北齐 魏收《魏书 拓跋志传》:“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5、初露锋芒  chū lù fēng máng

释义:初露锋芒  锋芒:刀剑的刃口和尖端;多比喻事物的尖利部分;引申为人的棱角和锐气。比喻刚开始显露出自己的力量或才能。

出处:《人民日报》1984.2.25:“舒同的墨海生涯从他十四岁在乡间初露锋芒时算起,已有六十五个年头了。”  

6、半路修行  bàn lù xiū xíng

释义:半路修行  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从事另一工作。

出处:参见“半路出家”。  

7、叩阍无路  kòu hūn wú lù

释义:叩阍无路  叩:敲。阍:宫门。无法敲到宫廷的门。形容百姓无处伸冤。亦作“叩阍无计”、“叩天无路”。

出处:《明史·翟凤翀传》:“大臣造膝无从,小臣叩阍无路。”  

8、季路一言  jì lù yī yán

释义:季路一言  比喻信用极好。

出处:《左传·哀公十四年》:“千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子之言,子何辱焉?”  

9、安宅正路  ān zhái zhèng lù

释义:安宅正路  比喻仁义。谓以仁居心,以义行事。

出处:《孟子·离娄上》:“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10、峰回路转  fēng huí lù zhuǎn

释义:峰回路转  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

出处: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11、广开才路  guǎng kāi cái lù

释义:广开才路  指让有才干的人广泛得到任用

12、广开言路  guǎng kāi yán lù

释义:广开言路  尽量创造使人们能充分发表意见的条件。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来历传》:“朝廷广开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贷。”  

13、开路先锋  kāi lù xiān fēng

释义:开路先锋  原指军队中的先行分队;他们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为后行的大部队创造行军作战的条件。后泛指行动、事业的先行者、带头人。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卷:“你只把(弹弓)背在身上,一路虽然抵不得万马千军,大约也算得一个开路的先锋,保镖的壮士。”  

14、必由之路  bì yóu zhī lù

释义:必由之路  必:一定;由:经过。一定要经过的道路。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宋 朱熹注:“义者行事之宜,谓认路,则可以见其为出入往来必由之路,而不可须臾舍矣。”  

15、必经之路  bì jīng zhī lù

释义:必经之路  经:经过。一定要经过的道路。亦作“必由之路”。

出处:老舍《无名高地有了名》十九:“二十五号才是敌人反扑必经之路,那里高,那里窄,我们不易仰攻,也无法多用人力。我们须在适当时间,放弃了它,坚守主峰和二十七号。”  

16、急不择路  jí bù zé lù

释义:急不择路  急得来不及选择道路地乱跑。形容非常紧迫。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张鸿渐》:“张是夜越莽穿榛,急不择途;及明,困殆已极。”  

17、慌不择路  huāng bù zé lù

释义:慌不择路  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1回:“看看天色将晚,脚又疼,肚又饥,正是慌不择路,望山僻小径只顾走。”  

18、戳无路儿  chuō wú lù ér

释义:戳无路儿  捣鬼,无中生有的挑拨。

19、拔刀相助  bá dāo xiāng zhù

释义:拔刀相助  拔刀帮助被欺侮的人;形容见义勇为。常与“路见不平”搭配使用。

出处:元 无名氏《连环记》第四折:“连李肃也不忿其事,因此拔刀相助,得成大功。”  

20、方骖并路  fāng cān bìng lù

释义:方骖并路  犹并驾齐驱。

出处:《宋书·王景文传论》:“与袁粲群公方骖并路,倾覆之灾,庶几可免。”  

21、杜绝言路  dù jué yán lù

释义:杜绝言路  杜绝:断绝,阻塞;言路:进言之路。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指不纳谏言。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操欲迷夺时明,杜绝言路。”  

22、来路不明  lái lù bù míng

释义:来路不明  来历未验明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5回:“如今爹也没了,大娘他养出个墓生儿来,莫不也是来路不明?”  

23、来踪去路  lái zōng qù lù

释义:来踪去路  见“来踪去迹”。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2回:“如今我竟要求你的大笔,把我的来踪去路,实打实有一句说一句,给我说这么一篇。”  

24、波路壮阔  bō lù zhuàng kuò

释义:波路壮阔  波路:波涛。比喻规模宏伟,声势浩大。同“波澜壮阔”。

出处: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旅客贫辛,波路壮阔。”  

25、筚路褴褛  bì lù lán lǚ

释义:筚路褴褛  形容开创新事业的艰难

出处:应修人《上海通信图书馆与读书自由》:“我们筚路褴褛,孤军苦战,非为金钱,非为名誉,不厌不倦,但求心之所安。”  

26、耳听八方  ěr tīng bā fāng

释义:耳听八方  八是四方(东西南北)和四隅(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总称。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灵敏机警。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3回:“为将之道:身临战场,务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27、船多不碍路  chuán duō bù ài lù

释义:船多不碍路  比喻各走各的路,彼此不妨碍。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6回:“自古‘船多不碍港,车多不碍路’,我不肯招他,当初那个怎么招我来?”  

28、褴褛筚路  lán lǚ bì lù

释义:褴褛筚路  指穿着破衣,驾着柴车,开发山林,形容开创者的艰辛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29、角巾东路  jiǎo jīn dōng lù

释义:角巾东路  《晋书·羊祜传》:“尝与从弟琇书曰:‘既定边事,当角巾东路,归故里,为容棺之墟。’”意谓辞官退隐,登东归之路。后用以为归隐的典故。

出处:《晋书·羊祜传》:“尝与从弟琇书曰:‘既定边事,当角巾东路,归故里,为容棺之墟。’”  

30、豺狼当路  chái láng dāng lù

释义:豺狼当路  比喻暴虐奸邪的人掌握国政。

出处:《三国志 魏志 杜袭传》:“方今豺狼当路而狐狸是先,人将谓殿下避强攻弱,进不为勇,退不为仁。”  

31、车到山前必有路  chē dào shān qián bì yǒu lù

释义:车到山前必有路  比喻到时候总有办法可想

出处:高玉宝《高玉宝》第四章:“高大哥,‘车到山前必有路’,‘老天爷不会饿死睡家鸟’的。”  

32、过路财神  guò lù cái shén

释义:过路财神  比喻暂时经手大量钱财的人。

出处: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九章:“光叫我当过路财神,再弄鬼捣棒槌可不成。”  

33、进退无路  jìn tuì wú lù

释义:进退无路  指前进后退均无路可走,处境困难

出处:《陈书 萧摩诃传》:“今求战不得,进退无路,若潜军突围,未足为耻。”  

34、进退路穷  jìn tuì lù qióng

释义:进退路穷  犹言进退无路。

出处:《晋书·苻坚载记》:“丕进退路穷,乃谋于群僚。”  

35、逢山开路  féng shān kāi lù

释义:逢山开路  形容不畏艰险,在前开道。

出处: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楔子:“傍边转过一个壮士,一臂扶轮,一手策马,逢山开路,救出赵盾去了。”  

36、道尽途穷  dào jìn tú qióng

释义:道尽途穷  道、途:路。走到路的尽头。形容无路可走,面临末日。

出处:《新五代史 李继岌传》:“继岌徘徊泣下,谓李环曰:‘吾道尽途穷,子当杀我。’”  

37、避让贤路  bì ràng xián lù

释义:避让贤路  避让:辞职的谦词;贤路:贤才仕进路。辞官退隐,让有才能的出来做事。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万石张叔列传》:“愿归丞相侯印,乞骸骨归,避贤者路。”  

38、量才录用  liàng cái lù yòng

释义:量才录用  量:估量;衡量;录用:收录任用。根据不同的才能相应地安排适当的工作。

出处:宋 苏轼《上神宗皇帝书》:“凡所擘划利害,不问何人,小则随事酬劳,大则量才录用。”  

39、大路椎轮  dà lù zhuī lún

释义:大路椎轮  大辂,古代华美的大车。椎轮,无辐条的原始车轮。指大辂由椎轮逐步演变而成,比喻事物的进化,由简到繁,由粗至精。后人亦称始创者为大辂椎轮。

出处: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若夫椎轮为大辂之始,大辂宁有椎轮之质。"  

40、利路名场  lì lù míng chǎng

释义:利路名场  名场:旧指读书人求功名的场所。泛指寻求名利的道路和竞夺声名的场所。

出处:唐·李咸用《临川逢陈百年》:"教我无为礼乐拘,利路名场名忌讳。"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