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事情突然停止的成语(16个)(形容事情突然被终止的成语)

xxmadmin 2024-03-18 18:00:42

形容事情突然停止的成语(形容事情突然被终止的成语)(16个))

形容事情突然停止的成语(形容事情突然被终止的成语):中途而废,中道而废,中道而止,半途而废,南腔北调,善始善终,回味无穷,如丘而止,如出一口,孜孜不倦,戛然而止,有始无终,毙而后已,油然而生,滔滔不绝,连续不断。

1、中途而废  zhōng tú ér fèi

释义:中途而废  走到半路就放弃了前进。比喻事情还没做完就停止了

出处:《北史·景穆十二壬传》:“愿闻朝廷,特开运略,少复赐宽,假以日月,无使为山之功,中途而废。”  

2、中道而废  zhōng dào ér fèi

释义:中道而废  中道:中途。半路就停止了。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表记》:“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  

3、中道而止  zhōng dào ér zhǐ

释义:中道而止  走到半路就放弃了前进。比喻事情还没做完就停止了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三十三祖慧能大师》:“我求大法,岂可中道而止。”  

4、半途而废  bàn tú ér fèi

释义:半途而废  半途:半途上;废:中止。路走到一半停了下来。比喻事业没做完就停止;不能善始善终。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5、南腔北调  nán qiāng běi diào

释义:南腔北调  南、北:指一个国家的南方、北方;腔:语调。形容口音不纯;说话夹杂各地方言;也可泛指各地方言。

出处:清 赵翼《檐曝杂记 庆典》:“每数十步间一戏台,南腔北调,备四方之乐。”  

6、善始善终  shàn shǐ shàn zhōng

释义:善始善终  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束。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大宗师》:“善妖善老,善始善终。”  

7、回味无穷  huí wèi wú qióng

释义:回味无穷  回味:吃过好的食物以后的余味;指从回忆中体会到的意味;穷:穷尽。比喻事后越想;越觉得意味深长。也比喻读过含意深长的文艺作品后;体会到无限的意趣。

出处:宋 王禹偁《小畜集 卷六 橄榄》诗:“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  

8、如丘而止  rú qiū ér zhǐ

释义:如丘而止  如:到达;丘:丘陵;止:止步。指遇到困难则停下来,不求上进。

出处:《荀子·宥坐》:“如垤而进,吾与之;如丘而止,吾已矣。”  

9、如出一口  rú chū yī kǒu

释义:如出一口  象从一张嘴里说出来的。形容许多人说法一样。

出处:先秦 韩非《韩非子 内储说下》:“问左右,左右言无有,如出一口。”  

10、孜孜不倦  zī zī bù juàn

释义:孜孜不倦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出处:《尚书 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 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 蜀书 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11、戛然而止  jiá rán ér zhǐ

释义:戛然而止  戛然:像声词。声音突然停止。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95回:“满场生旦净末,同声一个曲牌,也听不来南腔北调,只觉得如出一口。唱了几套,戛然而止。”  

12、有始无终  yǒu shǐ wú zhōng

释义:有始无终  有开始;没有结尾。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

出处:汉 扬雄《法言 孝至》:“或问:‘德有始而无终与有终而无始也,孰宁?’”  

13、毙而后已  bì ér hòu yǐ

释义:毙而后已  毙:倒下,死亡。指努力工作或为某一目的奋斗终生,至死才罢休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表记》:“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  

14、油然而生  yóu rán ér shēng

释义:油然而生  油然:自然地;不由地;生:发生;产生。多指某种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祭义》:“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  

15、滔滔不绝  tāo tāo bù jué

释义:滔滔不绝  滔滔:水流滚滚;连续不断的样子。像水流一样不间断。比喻话多而又流畅。

出处:五代 后唐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16、连续不断  lian xu bu duan

释义:连续不断  一个接着一个,指长时间地持续,且紧密连接。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