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字的词语有哪些(40个)(包含怕字的成语_包含怕字的四字词语)

xxmadmin 2024-03-16 15:00:06

怕字的词语有哪些(包含怕字的成语_包含怕字的四字词语)(40个))

怕字的词语有哪些(包含怕字的成语_包含怕字的四字词语):事怕行家,躭惊受怕,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绳,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绳,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乳犊不怕虎,人怕出名猪怕壮,初生牛犊不怕虎,前怕狼,后怕虎,前怕龙,后怕虎,受怕担惊,吃惊受怕,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天不怕,地不怕,嫩草怕霜霜怕日,心惊胆怕,怕三怕四,怕处有鬼,怕死贪生,怕痛怕痒,怕硬欺软,怕风怯雨,怕鬼有鬼,担惊受怕,担惊忍怕,拈轻怕重,欺善怕恶,欺硬怕软,欺软怕硬,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神惊鬼怕,耽惊受怕,胆小怕事,贪生怕死,鬼怕恶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1、事怕行家  shì pà háng jiā

释义:事怕行家  行家:内行人。事情即使很难,行家也能轻松处理。

2、躭惊受怕  dān jīng shòu pà

释义:躭惊受怕  犹言担受惊吓。

出处:元·刘致《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受官差在旅途,躭惊受怕过朝暮,受了五十四站风波苦。"  

3、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绳  yī yè bèi shé yǎo,shí rì pà má shéng

释义: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绳  一次被蛇咬了,看见井边断了的绳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头,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也会害怕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3回:“真真‘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绳’光景。”  

4、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  yī nián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cǎo suǒ

释义: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  比喻遭过一次挫折以后就变得胆小怕事。同“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文若虚道:‘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胆气了。只是守了这些银钱回去罢。’”  

5、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绳  yī nián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jǐng shéng

释义: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绳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有胆气了。”  

6、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yī nián bèi shé yǎo,shí nián pà jǐng shéng

释义: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有胆气了。”  

7、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  yī dù zhāo shé yǎo,pà jiàn duàn jǐng suǒ

释义: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  一次被蛇咬了,看见井边断了的绳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头,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也会害怕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龙门远禅师法嗣》:“赵州道:‘无意者如何?’师曰:‘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  

8、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yī zhāo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jǐng shéng

释义: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一次被蛇咬了,看见井边断了的绳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头,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也会害怕

出处:老舍《小坡的生日》:“南星摸着头上的大包,颇有点‘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的神气。”  

9、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shì shàng wú nán shì,zhǐ pà yǒu xīn rén

释义: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指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出处: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38回:“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既来至此,焉有怯进之理?”  

10、乳犊不怕虎  rǔ dú bù pà hǔ

释义:乳犊不怕虎  比喻年轻人没有畏惧,敢做敢为。

出处:鲁迅《序言》:“我惭愧我的少年之作,却并不后悔,甚而至于还有些爱,这真好像是‘乳犊不怕虎’。”  

11、人怕出名猪怕壮  rén pà chū míng zhū pà zhuàng

释义:人怕出名猪怕壮  人怕出了名招致麻烦,就象猪长肥了就要被宰杀一样。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3回:“俗话儿说的,‘人怕出名猪怕壮’,况且又是个虚名儿。”  

12、初生牛犊不怕虎  chū shēngniú dú bù pà hǔ

释义:初生牛犊不怕虎  牛犊:小牛;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比喻年轻人勇敢胆大;无所畏惧;敢作敢为。也作“初生牛犊不惧虎”、“初生牛犊不畏虎”。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4回:“俗云:‘初生牛犊不惧虎。’”  

13、前怕狼,后怕虎  qián pà láng,hòu pà hǔ

释义:前怕狼,后怕虎  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

出处:明 冯惟敏《清江引 风情省悟》曲:“明知烟花路儿上苦,有去路无来路。恶狠狠虎爬心,饿刺刺狼掏肚。俺如今前怕狼后怕虎。”  

14、前怕龙,后怕虎  qián pà lóng,hòu pà hǔ

释义:前怕龙,后怕虎  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

出处:明 冯惟敏《朝天子 感述》:“磊落英雄,清修人物,前怕狼后怕虎。设谋,使毒,只待把忠良妒。”  

15、受怕担惊  shòu pà dān jīng

释义:受怕担惊  惊:惊恐。担受惊恐害怕。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恁的般受怕担惊,又不图甚浪酒闲茶。”  

16、吃惊受怕  chī jīng shòu pà

释义:吃惊受怕  受惊骇。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2回:“老父惊恐,宋江做了不孝之子,负累了父亲吃惊受怕。”  

17、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tiān xià wú nán shì,zhǐ pà yǒu xīn rén

释义: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指只要有志向,有毅力,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9回:“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可知俗语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18、天不怕,地不怕  tiān bù pà,dì bù pà

释义:天不怕,地不怕  形容无所畏惧,什么都敢干。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老爷小时何曾像这么天不怕地不怕的!”  

19、嫩草怕霜霜怕日  nèn cǎo pà shuāng shuāng pà rì

释义:嫩草怕霜霜怕日  比喻你欺侮别人,还会被比你更恶的人欺侮

出处:清·吴璿《飞龙全传》第29回:“如两句俗语说的:‘嫩草怕霜霜怕日,恶人还被恶人磨。’”  

20、心惊胆怕  xīn jīng dǎn pà

释义:心惊胆怕  内心惊惧害怕

出处:元·狄君厚《介子推》第三折:“受了他五七日心惊胆怕,不似这两三程行得人力尽身乏。”  

21、怕三怕四  pà sān pà sì

释义:怕三怕四  这也怕,那也怕。比喻顾虑太多,不能做出决定

出处: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李昌叫你写,就是说你行,叫你拿主张。你怕三怕四干什么。”  

22、怕处有鬼  pà chù yǒu guǐ

释义:怕处有鬼  越是害怕的地方越是有鬼出现。比喻越担心的事情越会出现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二章:“正如俗话所说:怕处有鬼。”  

23、怕死贪生  pà sǐ tān shēng

释义:怕死贪生  同“贪生怕死”。

出处:《汉书·文三王传》:“今立自知贼杀中郎曹将,冬月迫促,贪生畏死,即诈僵仆阳(佯)病,徼幸得逾于须臾。”  

24、怕痛怕痒  pà tòng pà yǎng

释义:怕痛怕痒  比喻畏首畏尾,顾虑重重。

出处:张英《老年突击队》:“他名叫温成书,因为做事怕痛怕痒,干哈也吞吞吐吐,没有火气,所以大伙把他的名字喊成为‘温吞水’了。”  

25、怕硬欺软  pà yìng qī ruǎn

释义:怕硬欺软  害怕强硬的,欺负软弱的。

出处: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26、怕风怯雨  pà fēng qiè yǔ

释义:怕风怯雨  怯:害怕。形容人害怕艰难困苦,娇气十足。

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二折:“汤风冒雪,忍寒受冷;有一等人怕风怯雨,门也不出。”  

27、怕鬼有鬼  pà guǐ yǒu guǐ

释义:怕鬼有鬼  比喻害怕什么,偏偏要碰到什么。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91回:“我最恶的是虫名,他偏要钻出来,真是‘怕鬼有鬼’。”  

28、担惊受怕  dān jīng shòu pà

释义:担惊受怕  惊:惊恐。担受惊恐、害怕。

出处:元 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俺出门红月乍平西,归时犹未夕阳低,怎教俺担惊受怕着昏迷。”  

29、担惊忍怕  dān jīng rěn pà

释义:担惊忍怕  担心害怕。指常处在惊吓、恐惧之中。

出处:元 无名氏《盆儿鬼》第一折:“做买卖的担惊忍怕,眼见得疏林老树噪昏鸦。”  

30、拈轻怕重  niān qīng pà zhòng

释义:拈轻怕重  拈:用手指拿东西。指接受工作时拣轻的担子挑;怕挑重担。

出处:毛泽东《纪念白求恩》:“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31、欺善怕恶  qī shàn pà è

释义:欺善怕恶  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出处:明 杨柔胜《玉环记 韦皋别妻》:“田舍翁住在山圪落,恃老无端多凶恶,我每反被相辱没,欺善怕恶,欺善怕恶。”  

32、欺硬怕软  qī yìng pà ruǎn

释义:欺硬怕软  欺:欺凌。怕:害怕。欺凌强硬的,害怕软弱的。指吃硬不吃软。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我从来欺硬怕软,吃苦不甘,你休只因亲事胡扑俺。”  

33、欺软怕硬  qī ruǎn pà yìng

释义:欺软怕硬  欺:欺凌;怕:害怕。欺负软弱的人;畏惧凶狠的人。

出处:元 关汉卿《窦娥冤》三:“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34、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bù pà méi chái shāo

释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比喻只要还有生命,就有将来和希望。

出处:明 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虽是遭此大祸,儿子官职还在,只要到得任所,便好了。”  

35、神惊鬼怕  shén jīng guǐ pà

释义:神惊鬼怕  让神仙吃惊,让鬼神害怕。形容人的武艺勇猛过人,也指让人十分惊惧

出处:明·郭勋《英烈传》第21回:“那士信足智多谋,熟于兵法,人号为‘小张飞’,使有一条铁鞭,神惊鬼怕。”  

36、耽惊受怕  dān jīng shòu pà

释义:耽惊受怕  担受惊吓

出处:元 刘致《端正好 上高监司》:“受官差在旅途,耽惊受怕过朝暮,受了五十四站风波苦。”  

37、胆小怕事  dǎn xiǎo pà shì

释义:胆小怕事  胆子非常小,怕事情落在自己头上,怕惹麻烦。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29回:“谁知四下里物色遍了,遇着的,倒大多数是醉生梦死、花天酒地的浪子,不然便是胆小怕事、买进卖出的商人。”  

38、贪生怕死  tān shēng pà sǐ

释义:贪生怕死  贪:贪恋。贪图生存;惧害死亡。形容为了活命而失去正义的原则。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文三王传》:“今立自知贼杀中郎曹将,冬日迫促,贪生畏死,即诈僵仆阳病,徼幸得逾于须臾。”  

39、鬼怕恶人  guǐ pà è rén

释义:鬼怕恶人  比喻凶恶的人惧怕更凶恶者。

出处:旧题宋·苏轼《艾子杂说》:“王曰‘前人已不住矣,又安敢祸之?’艾子曰:‘真是鬼怕恶人也。’”  

40、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 bù pà méi chái shāo

释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比喻只要还有生命,就有将来和希望。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