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在第一个字的词语(23个)(第一个字是晴的成语)

xxmadmin 2024-03-07 09:00:05

晴在第一个字的词语(第一个字是晴的成语)(23个))

晴在第一个字的词语(第一个字是晴的成语):一动不动,吹胡子瞪眼,吹胡子瞪眼睛,妖魔鬼怪,张眼露睛,情不自禁,情有独钟,情真意切,晴云秋月,晴天霹雳,晴空万里,火眼金睛,点睛之笔,画龙点睛,目不转睛,目乱睛迷,目乱精迷,眼不回睛,眼不转睛,金刚眼睛,闭塞眼睛捉麻雀,鼓眼努睛,鼓睛暴眼。

1、一动不动  yī dòng bù dòng

释义:一动不动  指静止不动或懒得活动

出处:王朔《浮出海面》:“我继续一动不动地凝视他们,这对可怜的情人实在无法保持冷静,松开嘴,忿忿地起身走了。”  

2、吹胡子瞪眼  chuī hú zi dèng yǎn

释义:吹胡子瞪眼  形容很生气的样子。

出处:刘绍棠《渔火》第一章三:“这个挨了骂的司务长恼羞成怒,吹胡子瞪眼,在桥上张牙舞爪。”  

3、吹胡子瞪眼睛  chuī hú zǐ dèng yǎn jīng

释义:吹胡子瞪眼睛  形容生气、发怒的样子

出处:清·无名氏《刘公案》第100回:“随州的差役到他家催钱粮,也照着催别的百姓那么一样,下来咧,吹胡子瞪眼睛的。”  

4、妖魔鬼怪  yāo mó guǐ guài

释义:妖魔鬼怪  迷信的传说中危害人类的妖精和魔鬼。比喻形形色色害人的东西或人。

出处: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我家东人好傻也,安知他不是个妖魔鬼怪,信着他跟将去了。”  

5、张眼露睛  zhāng yǎn lù jīng

释义:张眼露睛  谓瞪着眼睛说瞎话。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八回:“这晁大哥可是听着人张眼露睛的没要紧!”  

6、情不自禁  qíng bù zì jīn

释义:情不自禁  禁:抑制。感情激动;无法抑制自己。

出处:南朝 梁 刘遵《七夕穿针》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  

7、情有独钟  qíng yǒu dú zhōng

释义:情有独钟  钟:汇聚,专注。对某一事物特别喜欢

出处:季羡林《大觉寺》:“我为什么对大觉寺情有独钟呢?”  

8、情真意切  qíng zhēn yì qiē

释义:情真意切  谓情意十分真切。

出处:清·吴乔《答万季埜诗问》:“六朝体宽无粘,韵得叶用,粘缀但情真意切,得句即佳。故‘城上草’一篇,止十三字,而意味无穷。”  

9、晴云秋月  qíng yún qiū yuè

释义:晴云秋月  晴天的白云,秋天的月亮。比喻人性格爽朗,胸襟高洁

出处:《宋史·文同传》:“与可襟韵洒落,如晴云秋月,尘埃不到。”  

10、晴天霹雳  qíng tiān pī lì

释义:晴天霹雳  雳:炸雷。晴天打响雷;比喻突发性的令人吃惊的事情或灾祸。

出处:宋 杨万里《诚斋集 卷二十一 人日出游湖上》诗:“平地跳雪山,晴空下霹雳。”  

11、晴空万里  qíng kōng wàn lǐ

释义:晴空万里  晴空:晴朗的天空。形容天空晴朗,没有一点云彩

出处:曹靖华《碧海墨林油香飘》:“这里却像中国仲秋的天气,秋高气爽,晴空万里。”  

12、火眼金睛  huǒ yǎn jīn jīng

释义:火眼金睛  睛:眼珠。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比喻眼光十分犀利;能识别真伪。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我老孙火眼金睛,认得好歹。”  

13、点睛之笔  diǎn jīng zhī bǐ

释义:点睛之笔  笔:文笔。指文章传神绝妙之处。

出处:《晋书·顾恺之传》:“恺之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蚩,本无阙少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  

14、画龙点睛  huà lóng diǎn jīng

释义:画龙点睛  画龙之后再点上眼睛。比喻在关键地方简明扼要地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传神。也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

出处: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15、目不转睛  mù bù zhuǎn jīng

释义:目不转睛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转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出处:晋 杨泉《物理论》:“子义燃烛危坐通晓,目不转睛,膝不移处。”  

16、目乱睛迷  mù luàn jīng mí

释义:目乱睛迷  见“目乱精迷”。

出处: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乐寺》:“异端奇术,总萃其中。剥驴投井,植枣种瓜,须臾之间皆得食。士女观者,目乱精迷。”  

17、目乱精迷  mù luàn jīng mí

释义:目乱精迷  眼花缭乱,神情迷惑。形容所见情景复杂纷繁或怪异多变,令人惊异。

出处: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乐寺》:“异端奇术,总萃其中。剥驴投井,植枣种瓜,须臾之间皆得食。士女观者,目乱精迷。”精,一本作“睛”。  

18、眼不回睛  yǎn bù huí jīng

释义:眼不回睛  眼珠一转不转。形容注意力集中,看得出神

出处:清·陶贞怀《天雨花》第二回:“国英看得酥麻了,眼不回睛出了神。”  

19、眼不转睛  yǎn bù zhuǎn jīng

释义:眼不转睛  睛:眼珠。眼珠一转不转。形容注意力集中,看得出神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70回:“行者在旁,眼不转睛,看着那怪揭起两三层衣服,贴身带着三个铃儿。”  

20、金刚眼睛  jīn gāng yǎn jīng

释义:金刚眼睛  指目光锐利能洞彻原形的眼睛。

出处: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看诗须着金刚眼睛,庶不眩于旁门小法。”  

21、闭塞眼睛捉麻雀  bì sè yǎn jīng zhuō má què

释义:闭塞眼睛捉麻雀  比喻盲目地进行工作。

出处: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  

22、鼓眼努睛  gǔ yǎn nǔ jīng

释义:鼓眼努睛  眼睛张大、凸起的样子。谓使眼色。

出处: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七:“‘你跟我来,有句话问你。’他鼓眼努睛,对她这样说。”  

23、鼓睛暴眼  gǔ jīng bào yǎn

释义:鼓睛暴眼  眼睛突出的样子。

出处: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中国的鼓睛暴眼的文字实在是比穿山甲、比猬毛还要难于接近的逆鳞。”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