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头脑清醒的词应该怎么说(37个)(形容头脑很清醒的成语)

xxmadmin 2024-03-03 21:00:17

形容头脑清醒的词应该怎么说(形容头脑很清醒的成语)(37个))

形容头脑清醒的词应该怎么说(形容头脑很清醒的成语):无知无识,一喷一醒,临崖勒马,众醉独醒,假痴不癫,再接再厉,勒马悬崖,半梦半醒,大事不糊涂,大是大非,如梦初醒,心开目明,心旷神怡,心明眼亮,恍恍惚惚,恍然大悟,悬崖勒马,明明白白,昏头昏脑,江心补漏,浑浑噩噩,浑浑沌沌,清清楚楚,满坐风生,神清气爽,神闲气定,笨头笨脑,糊里糊涂,耳聪目明,船到江心补漏迟,豁然大悟,豁达先生,迷迷糊糊,随俗浮沉,飞扬跋扈,昏聩胡涂,吕端大事不糊涂。

1、无知无识  wú zhī wú shí

释义:无知无识  指没有知识。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你看这丁言志无知无识的,走来说是莺豆湖的大会,是胡三公子的主人。"  

2、一喷一醒  yī pēn yī xǐng

释义:一喷一醒  原指斗鸡用水喷,使之清醒后再斗。后比喻推动督促。

出处:唐 韩愈《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砺乃。”  

3、临崖勒马  lín yá lè mǎ

释义:临崖勒马  走到悬崖边缘勒住了奔马。①比喻到了危险边缘能及时醒悟回头。②比喻运用笔墨,当意境入近高潮时,突然煞住笔锋。亦作“悬崖勒马”、“勒马悬崖”。

出处:元·郑光祖《钟离春智勇定齐》第三折:“你如今船到江心补漏迟,抵多少临崖勒马才收骑。”  

4、众醉独醒  zhòng zuì dú xǐng

释义:众醉独醒  比喻众人沉迷糊涂,独自保持清醒。

出处:战国楚·屈原《渔父》:“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5、假痴不癫  jiǎ chī bù diān

释义:假痴不癫  痴:傻,呆。癲:疯癫,癫狂。假装呆傻,实际并不疯癫。形容外表看似愚钝,而心里却十分清醒。

出处:《三十六计》第二十七计:“当其机未发时,静屯似痴;若假癲,则不但露机,且乱动而群疑;故假痴者胜,假癲者败。”  

6、再接再厉  zài jiē zài lì

释义:再接再厉  再:继续;接:接触;厉:即“砺”;磨快。原指雄鸡相斗时;每次交锋前先磨磨嘴。现比喻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

出处:唐 韩愈《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砺乃。”  

7、勒马悬崖  lè mǎ xuán yá

释义:勒马悬崖  勒:收住缰绳;悬崖:高悬的山崖。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幸道力原深,故忽迷忽悟,能勒马悬崖耳。”  

8、半梦半醒  bàn mèng bàn xǐng

释义:半梦半醒  谓睡眠尚未清醒。

出处:《卖命·半梦半醒》:“说来说去,我究竟在半梦半醒之间,做了些甚么呢?”  

9、大事不糊涂  dà shì bù hú tú

释义:大事不糊涂  指在有关政治的是非问题上能坚持原则,态度鲜明。

出处:《宋史·吕端传》:“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10、大是大非  dà shì dà fēi

释义:大是大非  是:正确;非:错误。原则性的重大是非问题;多指政治方面的。

出处:徐迟《歌德巴赫猜想》:“一页一页的历史写出来了,大是大非,终于有了无私的公论。”  

11、如梦初醒  rú mèng chū xǐng

释义:如梦初醒  像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厉公大喜曰:‘寡人闻仲之言,如梦初醒。’”  

12、心开目明  xīn kāi mù míng

释义:心开目明  犹心明眼亮。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常传》:“闻陛下即位河北,心开目明,今得见阙庭,死无遗憾。”  

13、心旷神怡  xīn kuàng shén yí

释义:心旷神怡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空阔;怡:愉快。

出处: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4、心明眼亮  xīn míng yǎn liàng

释义:心明眼亮  心里明白;眼睛雪亮。形容看问题敏锐;能辨别是非。

出处:南北朝 王俭《褚渊碑文》:“风仪与秋月齐明,音徽与春云等润,韵宇弘深,喜愠莫见其际,心明通亮,用人言必由于己。”  

15、恍恍惚惚  huǎng huǎng hū hū

释义:恍恍惚惚  神志不清、迷惘的状态

出处:唐·赵蕤《反经·知人》:“有如敢断而不能断者,有恍恍惚惚而反忠实者。”  

16、恍然大悟  huǎng rán dà wù

释义:恍然大悟  恍然:猛然醒悟的样子;悟:理解、明白。指忽然一下子明白;觉悟过来。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五卷:“简蒙指教,豁然大悟。”  

17、悬崖勒马  xuán yá lè mǎ

释义:悬崖勒马  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勒:收住缰绳。

出处:元 郑德辉《智勇定齐》:“呀,你如今船到江心补漏迟,抵多少临崖勒马才收骑。”  

18、明明白白  míng míng bái bái

释义:明明白白  清清楚楚,明确无误;正大光明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账目已明明白白,并无分文来去。”  

19、昏头昏脑  hūn tóu hūn nǎo

释义:昏头昏脑  形容头脑发昏,糊里糊涂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72回:“却说八戒跌得昏头昏脑,猛抬头,见丝篷丝索俱无,他才一步一探,爬将起来,忍着疼,找回原路。”  

20、江心补漏  jiāng xīn bǔ lòu

释义:江心补漏  船到了江心;才着手堵塞漏洞。比喻错失良机;补救已迟。

出处:元 无名氏《七十二朝人物演义 叶公》:“今为吾主计之,必先预为准备,莫待临歧勒马、江心补漏,是臣之愿也。”  

21、浑浑噩噩  hún hún è è

释义:浑浑噩噩  浑浑:厚厚;朴实厚道;噩噩:严正的样子。指浑厚而严正的样子。现多形容糊里糊涂;愚昧无知。

出处:汉 扬雄《法言 问神》:“虞夏之《书》浑浑尔,《商书》灏灏尔,《周书》噩噩尔。”  

22、浑浑沌沌  hún hún dùn dùn

释义:浑浑沌沌  混杂、不分明的样子,也指糊涂无知的样子,形容迷糊,不清醒

出处:先秦 孙武《孙子 势》:“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  

23、清清楚楚  qīng qīng chǔ chǔ

释义:清清楚楚  清晰明白有条理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6回:“又见世南生得清清楚楚,弱不胜衣,故憨憨的只管贪看。”  

24、满坐风生  mǎn zuò fēng shēng

释义:满坐风生  亦作“满座风生”。座席之间飘来清风,使同座者都能感到。比喻来者神气不凡,光采动人。

出处:前蜀·杜光庭《虬髯客传》:“俄而文皇到来,精彩惊人,长揖而坐,满坐风生,顾盼炜如也。”  

25、神清气爽  shén qīng qì shuǎng

释义:神清气爽  ①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畅。②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

出处:宋·李昉《太平广记》卷十七引唐·牛僧孺《续玄怪录·裴谌》:“香风飒来,神清气爽,飘飘然有凌云之意。”  

26、神闲气定  shén xián qì dìng

释义:神闲气定  神气悠闲安静。

出处:明·冯梦龙《智囊补·捷智·张佳胤》:“当命悬呼吸间,而神闲气定,款语揖让,从眉指目语外,另构空中硕画。”  

27、笨头笨脑  bèn tóu bèn nǎo

释义:笨头笨脑  笨:愚钝。形容不聪明,头脑反应迟钝

出处:朱自清《扬州的夏日》:“一览而尽,船又那么笨头笨脑的。”  

28、糊里糊涂  hú lǐ hú tú

释义:糊里糊涂  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三回:“难道龚定庵就这么糊里糊涂的给他们药死了吗?”  

29、耳聪目明  ěr cōng mù míng

释义:耳聪目明  聪:听觉灵敏。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

出处:汉 焦赣《易林 临之需》:“重瞳四乳,耳聪目明,普为仁表,圣作元辅。”  

30、船到江心补漏迟  chuán dào jiāng xīn bǔ lòu chí

释义:船到江心补漏迟  船到江心才补漏洞。比喻补救不及时,对事情毫无帮助。

出处:元 郑光祖《智勇定齐》第三折:“你如今船到江心补漏迟,抵多少临崖勒马才收骑。”  

31、豁然大悟  huō rán dà wù

释义:豁然大悟  形容彻底晓悟。

出处:唐·慧能《坛经·宣诏品》:“简蒙指教,豁然大悟,礼辞归阙,表奏师语。”  

32、豁达先生  huò dá xiān shēng

释义:豁达先生  指人心胸坦荡,头脑清醒

出处:《子不语》:“此处向不平静,自豁达先生过后,永无为祟者。”  

33、迷迷糊糊  mí mí hú hú

释义:迷迷糊糊  使人混乱烦躁迷惑不清,使浑浊不清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12回:“车门已硼的关上了,弄得彩云迷迷糊糊,又惊又吓。”  

34、随俗浮沉  suí sú fú chén

释义:随俗浮沉  自己没有一定的想法,随着潮流走。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35、飞扬跋扈  fēi yáng bá hù

释义:飞扬跋扈  飞扬:放纵;跋扈:蛮横;霸道。原指骄横放肆;不受约束。现形容气焰嚣张;目中无人。

出处:《北史 齐纪上 高祖神武帝》:“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  

36、昏聩胡涂  hūn kuì hú tú

释义:昏聩胡涂  昏:眼花;聩:耳聋。形容头脑糊涂,不分是非。

出处:鲁迅《拟豫言》:"被批评家们痛驳,谓‘久已如此,而还要多说,实属不明大势,昏聩胡涂。’"  

37、吕端大事不糊涂  lǚ duān dà shì bù hú tú

释义:吕端大事不糊涂  喻指办事坚持原则。亦指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

出处:《宋史·吕端传》:"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糊涂。’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意相之。"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