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混日子的词语潮流(21个)(形容混混日子的成语)

xxmadmin 2024-02-23 09:02:13

形容混日子的词语潮流(形容混混日子的成语)(21个))

形容混日子的词语潮流(形容混混日子的成语):一无所成,一曝十寒,凡夫俗子,坐享其成,好逸恶劳,平平庸庸,平庸之辈,得过且过,怠惰因循,无所事事,无所作为,无足轻重,游手好闲,碌碌无为,糊里糊涂,胸无大志,虚度年华,行尸走肉,走肉行尸,饱食终日,今吾非故吾。

1、一无所成  yī wú suǒ chéng

释义:一无所成  一点没有成就。

出处:清 黄遵楷《跋》:“读先兄病笃之书,谓平生怀抱,一无所成,惟近古体诗能自立耳。”  

2、一曝十寒  yī pù shí hán

释义:一曝十寒  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3、凡夫俗子  fán fū sú zǐ

释义:凡夫俗子  泛指平庸的人。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9回:“瞧我这凡夫俗子,不能交通神明,所以梦都没有一个。”  

4、坐享其成  zuò xiǎng qí chéng

释义:坐享其成  享:享受;成:成果。坐着不劳动而享受劳动成果。

出处:明 王守仁《与顾惟贤书》:“闽广之役,偶幸了事,皆诸君之功,区区盖坐享其成者。”  

5、好逸恶劳  hào yì wù láo

释义:好逸恶劳  好:喜爱;逸:安闲;恶:讨厌;憎恨。贪图安逸;厌恶劳动。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郭玉传》:“其为疗也,有四难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也;将身不谨,二难也;骨节不强,不能使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难也。”  

6、平平庸庸  píng píng yōng yōng

释义:平平庸庸  寻常,凡庸,不高明

出处:邓小平《组成一个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领导集体》:“或者人民认为是个平平庸庸体现不出中国前途的班子,将来闹事的情形就还会很多很多,那就真正要永无宁日。”  

7、平庸之辈  píng yōng zhī bèi

释义:平庸之辈  思想品质或成就完全不出色的或使人毫无印象的人,无足轻重的人,才疏者或平庸者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2章:“在农村这个天地里,他原来就不是平庸之辈。”  

8、得过且过  dé guò qiě guò

释义:得过且过  得:能够;且:姑且。只要勉强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没有长远打算;也指工作敷衍了事;不负责任。

出处:元 无名氏《小孙屠》戏文第四出:“孩儿,我听得道你要出外打旋,怕家中得过且过,出去做甚的?”  

9、怠惰因循  dài duò yīn xún

释义:怠惰因循  怠惰:懈怠、懒惰。因循:拖延。形容懒散拖沓。

出处:唐·韩愈《答殷侍御书》:“愿尽其学,职事羁缠,未得继清,怠惰因循,不能自疆(强)。”  

10、无所事事  wú suǒ shì shì

释义:无所事事  无:没有;事事:从事某种事情。闲着什么事都不干。

出处:明 归有光《送同年丁聘之之任平湖序》:“然每晨入部升堂,祗揖而退,卒无所事事。”  

11、无所作为  wú suǒ zuò wéi

释义:无所作为  作为:做出成绩。指工作中安于现状;缺乏创造性。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然黄帝亦曾用兵战斗,亦不是全然无所作为也。”  

12、无足轻重  wú zú qīng zhòng

释义:无足轻重  足:足以。没有它并不轻些;有它也并不重些。指无关紧要。

出处:宋 欧阳修《答吴充秀才书》:“修材不足用于时,仕不足荣于世,其毁誉不足轻重,气力不足动人。”  

13、游手好闲  yóu shǒu hào xián

释义:游手好闲  游手:闲着手不干事;好闲:喜欢安逸。游荡懒散;不愿意参加劳动。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章帝纪》:“今肥田尚多,未有垦辟,其悉以赋贫民,给与粮种,务尽地力,勿令游手。”  

14、碌碌无为  lù lù wú wéi

释义:碌碌无为  碌碌:平庸的样子。平平庸庸;无所作为。

出处: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21章:“我早就这样想:与其碌碌无为地混这一生,不如壮烈去死!”  

15、糊里糊涂  hú lǐ hú tú

释义:糊里糊涂  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三回:“难道龚定庵就这么糊里糊涂的给他们药死了吗?”  

16、胸无大志  xiōng wú dà zhì

释义:胸无大志  心里没有远大志向。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36章:“至于回、革等人,实系凡庸之辈,胸无大志,三年来观望风色,动摇不前。”  

17、虚度年华  xū dù nián huá

释义:虚度年华  白白地度过年岁。虚:指没有收获、成就。

出处:《忆邓拓 邓拓与人民日报》:“他认为:古今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命,不虚度年华。”  

18、行尸走肉  xíng shī zǒu ròu

释义:行尸走肉  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行尸:会走动的尸体。

出处:晋 王嘉《拾遗记 后汉》:“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19、走肉行尸  zǒu ròu xíng shī

释义:走肉行尸  行尸:会走动的尸体。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

出处:清·华伟生《开国奇冤·谋擢》:“尽热衷瞒神吓鬼,扮花面走肉行尸。”  

20、饱食终日  bǎo shí zhōng rì

释义:饱食终日  终日:整天。整天吃得饱饱的;指无所作为。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21、今吾非故吾  jīn wǔ fēi gù wǔ

释义:今吾非故吾  吾:我;故:过去。今天的我不是过去的我了。指对过去有悔悟、否定的意思。

出处:宋·王炎《元日书怀诗》:"年光除日又元日,心事今吾非故吾。"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