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一下击中要害的成语(40个)(形容点中要害的成语)

xxmadmin 2024-02-21 15:00:53

形容一下击中要害的成语(形容点中要害的成语)(40个))

形容一下击中要害的成语(形容点中要害的成语):捣虚披吭,一针见血,不痒不痛,不痛不痒,乘虚而入,击中要害,切中要害,动中窾要,动中肯綮,匕首投枪,咽喉要地,就虚避实,心腹之害,心腹大患,心腹重患,批亢捣虚,批吭捣虚,扼吭拊背,扼喉抚背,抵背扼喉,拊背扼吭,捣虚批吭,擒贼擒王,攻心扼吭,深中肯綮,秉要执本,腹心之疾,要害之地,谈言微中,避实击虚,避实就虚,金针见血,闪烁其辞,鞭辟入里,扼亢拊背,顶门一针,扼襟控烟,批亢抵巇,拊背搤吭,蠹居棊处。

1、捣虚披吭  dǎo xū pī háng

释义:捣虚披吭  捣虚:利用敌人空虚的地方攻击;吭:咽喉,比喻要害。攻击敌人空虚或要害的地方。

出处:元·无名氏《五马破曹》第一折:"准备着布纲张罗擒猛兽,捣虚披吭建功劳。"  

2、一针见血  yī zhēn jiàn xiě

释义:一针见血  一针刺下去就见到血。常用来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能抓住本质;切中要害。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郭玉传》:“一针即瘥。”  

3、不痒不痛  bù yǎng bù tòng

释义:不痒不痛  既不痛也不痒。比喻不中肯,没触及要害,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回:“不痒不痛,浑身上或寒或热;没撩没乱,满腹中又饱又饥。”  

4、不痛不痒  bù tòng bù yǎng

释义:不痛不痒  比喻评论、批评等不能触及实质;没切中要害;不解决问题。

出处:明 吴炳《情邮记 反噬》:“这事不痛不痒,却是一个大题目。”  

5、乘虚而入  chéng xū ér rù

释义:乘虚而入  虚:空隙。指军事上向对方没有设施或兵力薄弱的地方进攻。也指趁着空虚或虚弱的地方侵入。也作“乘间而入”。

出处:宋 张君房《去芨七筌》第120回:“将至所居,自后垣乘虚而入,径及庭中。”  

6、击中要害  jī zhòng yào hài

释义:击中要害  要害:易于致命的部位,引伸为重要部门或问题的关键。正打中致命的部位。

出处:《后汉书 来歙传》:“臣夜入定后为何人所贼伤,中臣要害。”  

7、切中要害  qiē zhōng yào hài

释义:切中要害  指批评恰到事物的紧要处

出处:林语堂《看见碧姬芭杜的头发谈小品文》:“亦可于偶语中道得款曲,切中要害。”  

8、动中窾要  dòng zhōng zhe yào

释义:动中窾要  动:常常,动不动。中:切中,打中。窾:空处、中空。要:要害。要:引申为要害、关键。常常切中要害或抓住问题的关键。

出处:《清史稿·世增传》:“文书往复,惟家铭随方应付,动中窾要,历任总督皆倚重之,以县丞擢知府。”  

9、动中肯綮  dòng zhòng kěn qìng

释义:动中肯綮  动:往往,每每;中:切中,打中;肯綮:筋骨结合的地方,比喻问题的关键。指常常击中要害或抓住问题的关键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养生主》:“技经肯綮之未尝。”  

10、匕首投枪  bǐ shǒu tóu qiāng

释义:匕首投枪  匕首:短剑。比喻短小犀利击中要害的文章

出处:茅盾《联系实际·学习鲁迅》:“除了匕首、投枪,也还有发聋振聩的木铎,有悠然发人深思的静夜钟声。”  

11、咽喉要地  yān hóu yào dì

释义:咽喉要地  一种军事地理形势。指军事上像咽喉一样十分要害的地方

12、就虚避实  jiù xū bì shí

释义:就虚避实  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找敌人的弱点进攻。又指谈问题回避要害。

出处:《孙子 虚实》:“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13、心腹之害  xīn fù zhī hài

释义:心腹之害  心腹:比喻要害。指体内致命的疾病。比喻隐藏在内部的严重祸患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虞诩传》:“今羌胡所以不敢入,据三辅心腹之害者,以凉州在后故也。”  

14、心腹大患  xīn fù dà huàn

释义:心腹大患  见“心腹重患”。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4回:“此是心腹大患,若不早行诛剿,他日养成贼势,难以制伏。”  

15、心腹重患  xīn fù zhòng huàn

释义:心腹重患  指严重隐患或要害部门的大患。

出处:《南齐书·王融传》:“一令蔓草难锄,涓流泛酌,岂直疥痒轻痾,容为心腹重患。”  

16、批亢捣虚  pī gàng dǎo xū

释义:批亢捣虚  批:用手击;亢:咽喉,比喻要害;捣:攻击;虚:空虚。比喻抓住敌人的要害乘虚而入。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救斗者不博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17、批吭捣虚  pī kēng dǎo xū

释义:批吭捣虚  见“批亢捣虚”。

出处: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一折:“凡为元帅须要机谋,批吭捣虚,为头说谎,调皮无赛。”  

18、扼吭拊背  è gāng fǔ bèi

释义:扼吭拊背  扼:用力掐着;吭:咽喉;拊:拍击。掐着喉咙,捺住脊背。比喻控制要害,制敌死命。

出处:清 魏源《圣武记》第14卷:“如何而形格势禁,如何而扼吭拊背,愿闻其宜忌,可乎?”  

19、扼喉抚背  è hóu fǔ bèi

释义:扼喉抚背  抚:按,捺。掐住咽喉,按住脊背。比喻控制敌方的要害,使其丧失反抗的能力。

出处:隋·卢思道《为北齐檄陈文》:“巨舰高舻,顺流东指江都、寿春之域;扼喉抚背之兵,飞龙赤马,绝水南越。”  

20、抵背扼喉  dǐ bèi è hóu

释义:抵背扼喉  抵:按住;扼:掐住。按住脊背,掐住咽喉。比喻控制要害之地。

出处:唐太宗李世民《赐诏》:“抵背扼喉,塞其归路。”  

21、拊背扼吭  fǔ bèi è kēng

释义:拊背扼吭  吭,喉咙。按住脊背,拤住咽喉。比喻控制要害。

出处:语出《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夫与人斗,不扼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入关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按,亢,同“吭”。  

22、捣虚批吭  dǎo xū pī háng

释义:捣虚批吭  乘虚攻击敌人要害

出处:明 无名氏《十样锦》第三折:“这一个田穰苴立兵书有智量,这一个下齐城捣虚批吭。”  

23、擒贼擒王  qín zéi qín wáng

释义:擒贼擒王  指作战要先抓主要对手。比喻做事要抓住要害。

出处:唐 杜甫《前出塞》诗之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24、攻心扼吭  gōng xīn è kēng

释义:攻心扼吭  喻攻击要害。吭,指咽喉。

出处:清·魏源《圣武纪》卷一:“先取山海关,则关外诸城唾手可得,此攻心扼吭之法也。”  

25、深中肯綮  shēn zhōng kěn qìng

释义:深中肯綮  比喻分析深刻,能击中要害,或能说到点子上。

26、秉要执本  bǐng yào zhí běn

释义:秉要执本  秉:执,拿着;要:重要的;本:根本。指抓住要害和根本、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艺文志》:“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  

27、腹心之疾  fù xīn zhī jí

释义:腹心之疾  腹心:比喻要害处;疾:疾患。比喻要害处的祸患。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六年》:“除腹心之疾,而置诸股肱,何益?”  

28、要害之地  yào hài zhī dì

释义:要害之地  要害:人体上能致命的部位,比喻军事上处于至关重要位置的地方。多比喻军事战略要地。亦作“要害之处”。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3回:“凡东北一带要害之地,皆其统辖,声势强盛。”  

29、谈言微中  tán yán wēi zhòng

释义:谈言微中  微中:微妙而又恰中要害。形容说话委婉而中肯。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序》:“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  

30、避实击虚  bì shí jī xū

释义:避实击虚  虚:空虚。避开敌人的主力所在,攻击其防御薄弱之处

出处:先秦 孙武《孙子 虚实》:“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31、避实就虚  bí shí jiù xū

释义:避实就虚  实:实力;就:接近;趋向;虚:空虚;虚弱。原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现也指办事先找容易突破的地方着手。或谈论问题回避要害。原作“避实击虚”。

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要略》:“击危乘势以为资,清静以为常,避实就虚,若驱群羊,此所以言兵也。”  

32、金针见血  jīn zhēn jiàn xuè

释义:金针见血  犹言一针见血。比喻说话简短,切中要害。

出处:明·刘宗周《书高先生帖后》:“往岁尝遗余书曰:‘吾辈有一毫逃死之心,固害道;有一毫求死之心,亦害道。’此金针见血语。”  

33、闪烁其辞  shǎn shuò qí cí

释义:闪烁其辞  闪烁:光线忽明忽暗、摇动不定。比喻说话躲躲闪闪。指说话吞吞吐吐;不肯透露真相或回避要害问题。

出处:清 吴趼人《痛史》第25回:“何况这等事本来是缜密的,或者定伯故意闪烁其词,更未可定。”  

34、鞭辟入里  biān pì rù lǐ

释义:鞭辟入里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出处:盛宣怀《上张香帅书》:“侄忝承付托,责无旁贷,必当鞭辟入里,成一完全商办大厂,为天下创。”  

35、扼亢拊背  è kàng fǔ bèi

释义:扼亢拊背  扼:用力掐着。亢:通“吭”,喉咙。拊:击,拍击。掐住喉咙,捺住背脊。比喻控制要害,制敌于死命。同“扼吭拊背”、“扼肮拊背”。

36、顶门一针  dǐng mén yī zhēn

释义:顶门一针  针灸时自脑门所下的一针。比喻切中要害而能使人觉醒的言语举动。

出处:宋·刘克庄《题毋惰赵公辞执政恩数简》:"盏事上十年,聒聒顶门一针,每言治乱,原于君心。"  

37、扼襟控烟  è jīn kòng yān

释义:扼襟控烟  襟:衣服胸前的部分。抓住胸部,控制咽喉。比喻控制要害的地方。

出处:宋·周邦彦《汴都赋》:"扼襟控咽,屏藩表里,名城池为金汤,役诸侯为奴隶。"  

38、批亢抵巇  pī gāng dǐ xī

释义:批亢抵巇  犹批亢捣虚。比喻抓住敌人的要害乘虚而入。亦指有缝便钻,从中取利。

出处:汉·杨雄《法言·重黎》:"巇可抵乎?" 唐·韩愈《释言》:"弱於才而腐於力,不能奔走乘机抵巇,以要权利。"  

39、拊背搤吭  fǔ bèi hè kēng

释义:拊背搤吭  按住脊背,拤住咽喉。比喻控制要害。亢,同“吭”。

出处:语出《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夫与人斗,不搤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入关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搤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  

40、蠹居棊处  dù jū què chǔ

释义:蠹居棊处  蠹居:像蛀虫一样,深居在蛀坏的器物里。棊:同“棋”。像蛀虫一样深居,像棋子一样密布。形容坏人隐蔽很深,散布在各个要害地方。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