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成语(40个)(解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

xxmadmin 2024-02-18 09:02:08

解 成语(解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40个))

解 成语(解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抱柱含谤,抱屈含冤,不可收拾,不堪入耳,不解之仇,不言不语,但求无过,冰散瓦解,冰消冻解,冰消瓦解,冰解云散,冰解冻释,冰解壤分,冰解的破,冻解冰释,刀过竹解,半解一知,半部论语,单刀赴会,吹毛求疵,大吃一惊,大含细入,大惑不解,大智大勇,恶语中伤,恶语伤人,戴发含牙,戴发含齿,戴眉含齿,抱朴含真,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杯酒解怨,沉默寡言,独树一帜,百卉含英,百思不得其解,百思莫解,的一确二,蝉蜕蛇解,齿如含贝。

1、抱柱含谤  bào zhù hán bàng

释义:抱柱含谤  抱柱:比喻坚守信约。坚守信约却遭到诽谤。

出处:《晋书·石崇传》:"是以虽董司直绳,不能不深其文,抱柱含谤,不得不输其理。"  

2、抱屈含冤  bào qū hán yuān

释义:抱屈含冤  抱屈:受委屈。形容人遭受冤屈。

出处:《梁书·武帝纪上》:"朝权国柄,委之群孽,剿戮忠贤,诛残台辅,含冤报痛,噍类靡余。"  

3、不可收拾  bù kě shōu shí

释义:不可收拾  收拾:整理。原意是没法归类整顿;后形容事物败坏到无法整顿或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处:唐 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  

4、不堪入耳  bù kān rù ěr

释义:不堪入耳  堪:忍受;入耳:听进耳里。难以听下去。形容声音或语言非常难听;令人听着不舒服或起反感。

出处:明 李开先《市井艳词序》:“哗于市井,虽儿女子初学言者,亦知歌之。但淫艳亵狎,不堪入耳。”  

5、不解之仇  bù jiě zhī chóu

释义:不解之仇  解除不了的仇恨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又见张权买房开店,料道是丈人暗地与他的银子,越加忿怒,成了个不解之仇。”  

6、不言不语  bù yán bù yǔ

释义:不言不语  言:讲,说。不说话,闷声不响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吴衙内邻舟赴约》:“秀娥一心忆着吴衙内,坐在旁边,不言不语,如醉如痴,酒也不沾一滴,箸也不动一动。”  

7、但求无过  dàn qiú wú guò

释义:但求无过  但:仅,只要;过:错误。只追求没有过错。形容做事保守平庸怕出差错

出处: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  

8、冰散瓦解  bīng sàn wǎ jiě

释义:冰散瓦解  比喻完全消失或彻底崩溃。

出处:《三国志魏志傅嘏传》“嘏对曰”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战略》:“比及三年,左提右挈,虏必冰散瓦解,安受其弊,可坐算而得也。”  

9、冰消冻解  bīng xiāo dòng jiě

释义:冰消冻解  比喻完全消失或彻底崩溃。

出处:《朱子全书》卷四:“见得大处分明,这许多小小病痛,都是冰消冻解,无有痕迹矣。”  

10、冰消瓦解  bīng xiāo wǎ jiě

释义:冰消瓦解  冰消:像冰一样融化;瓦解:指事物的崩溃或分裂。像冰融化了;瓦分解一样。比喻完全消失或彻底崩溃。

出处:晋 成公绥《云赋》:“于是玄风仰散,归云四旋,冰消瓦解,奕奕翩翩。”  

11、冰解云散  bīng jiě yún sàn

释义:冰解云散  比喻事物消失瓦解。

出处:宋 叶适《纪纲三》:“虽分四总管以固捍御,委长安、建康之守以募勤王,天下冰解云散,一城之地,劫制于虏,而号令不能及矣。”  

12、冰解冻释  bīng jiě dòng shì

释义:冰解冻释  如同冰冻融化一般。比喻困难或障碍消除。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庚桑楚》:“南荣趎曰:‘然则是至人之德已乎?’曰:‘非也,是乃所谓冰解冻释者。’”  

13、冰解壤分  bīng jiě rǎng fēn

释义:冰解壤分  冰冻消融,土壤分解。比喻障碍消除。

出处:章炳麟《正名杂义》:“高邮王氏,以其绝学释姬汉古书,冰解壤分,无所凝滞,信哉千五百年未有其人也。”  

14、冰解的破  bīng jiě dì pò

释义:冰解的破  冰冻融解,箭靶射中。比喻问题解决,障碍消除。

出处:清 曾国藩《序》:“惟校雠之学,我朝独为卓绝,干嘉间巨儒辈出,讲求音声故训,校勘疑误,冰解的破,度越前世矣。”  

15、冻解冰释  dòng jiě bīng shì

释义:冻解冰释  如同冰冻融化一般。比喻困难或障碍消除。

出处:《庄子·庚桑楚》:“是乃所谓冰释冻释者能乎?”  

16、刀过竹解  dāo guò zhú jiě

释义:刀过竹解  刀一劈下去,竹子立即分开。形容事情顺利解决。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回:“后来,果然办得水到渠成,刀过竹解。”  

17、半解一知  bàn jiě yī zhī

释义:半解一知  指理解得不深,知道得很少。同“一知半解”。

出处:宁调元《燕京杂诗》:“半解一知天下士,千歧百辙釜中鱼。”  

18、半部论语  bàn bù lún yǔ

释义:半部论语  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出处: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七卷:“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19、单刀赴会  dān dāo fù huì

释义:单刀赴会  原指三国名将关羽随身带一口大刀和少数随从在东吴参加宴会。后泛指只身或仅带少数人去参加有危险的约会。含有赞颂赴会者富有胆略的意思。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6回:“吾来日驾小舟,只用亲随十余人,单刀赴会,看鲁肃如何近我!”  

20、吹毛求疵  chuī máo qiú cī

释义:吹毛求疵  求:寻找;疵:缺点;小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疤痕。比喻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出处:韩非《韩非子 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  

21、大吃一惊  dà chī yī jīng

释义:大吃一惊  形容非常吃惊。

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8卷:“则一张那员外大吃一惊,回身便走,来到后边,望后倒了。”  

22、大含细入  dà hán xì rù

释义:大含细入  原指文章的内容,既包涵天地的元气,又概括了极微小的事物。形容文章博大精深。

出处:汉·扬雄《解嘲》:“大者含元气,细者入无间。”  

23、大惑不解  dà huò bù jiě

释义:大惑不解  惑:疑惑迷乱;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出处:庄周《庄子 天地》:“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24、大智大勇  dà zhì dà yǒng

释义:大智大勇  指非凡的才智和勇气。

出处:陈立德《前驱》:“他们需要探求真理的大智大勇,需要百折不回的坚韧毅力。”  

25、恶语中伤  è yǔ zhòng shāng

释义:恶语中伤  中伤:攻击和谄害别人。用恶毒的话污蔑、陷害人。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洪州法昌倚遇禅师》:“利刀割肉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销。”  

26、恶语伤人  è yǔ shāng rén

释义:恶语伤人  恶语:无礼中伤一类的口语。用恶毒的话伤害别人。也作“恶口伤人”。

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洪州法昌倚遇禅师》第43卷:“利刀割肉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销。”  

27、戴发含牙  dài fā hán yá

释义:戴发含牙  见“戴发含齿”。

出处:清·洪昇《长生殿·骂贼》:“雷海清呵!若不把一肩担,可不枉了戴发含牙人是俺。但得纲常无缺,须眉无愧,便九死也心甘。”  

28、戴发含齿  dài fā hán chǐ

释义:戴发含齿  谓人的形状。亦以指人。

出处:《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趣者谓之人,而人未必无兽心,虽有兽心,以状而见亲矣。”  

29、戴眉含齿  dài méi hán chǐ

释义:戴眉含齿  见“戴发含齿”。

出处:清·王夫之《石崖先生传略》:“夫孰知我兄弟之戴眉含齿,抱余疚于泉台也。”  

30、抱朴含真  bào pǔ hán zhēn

释义:抱朴含真  抱:保;朴:朴素;真:纯真、自然。道家主张人应保持并蕴含朴素、纯真的自然天性,不要沾染虚伪、狡诈而玷污、损伤人的天性。

出处:《老子》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晋 陶潜《劝农》:“傲然自足,抱朴含真。  

31、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bān qǐ shí tóu dǎ zì jǐ de jiǎo

释义: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搬:移动。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自食其果

出处: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我在1938年十月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曾经说过:‘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这就是张伯伦政策的必然结果。’”  

32、杯酒解怨  bēi jiǔ jiě yuàn

释义:杯酒解怨  解:消除,排解;怨:怨恨,怨仇。指饮酒言欢,消解仇怨

出处:《新唐书 张延赏传》:“吾武夫虽有旧恶,杯酒间可解。”  

33、沉默寡言  chén mò guǎ yán

释义:沉默寡言  沉默:沉静;不声不响;寡:少。不声不响;很少说话。也作“沉密寡言”、“沉静寡言”。

出处:《新唐书 梁崇义传》:“后为羽林射生,事来瑱,沉默寡言。”  

34、独树一帜  dú shù yī zhì

释义:独树一帜  单独打起一面旗号。比喻风格新奇;自成一家。也比喻自立门户。

出处:清 袁枚《随园诗话》:“所以能独树一帜者,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  

35、百卉含英  bǎi huì hán yīng

释义:百卉含英  卉:草的总称;英:花。指各种鲜花同时盛开,万紫千红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传》:“开岁发春兮,百卉含英。”  

36、百思不得其解  bǎi sī bù dé qí jiě

释义:百思不得其解  百:多次;思:考虑,思考;解:理解。指经过百般思索仍旧不能理解

出处:清 梁启超《论宗教与哲学家之长短得失》:“若此者皆不诚之人所百思不得其解也。”  

37、百思莫解  bǎi sī mò jiě

释义:百思莫解  百思:百般思索。指百般思索也不能理解

出处:李准《李双双》:“小王在一边,如坐针毡,百思莫解。”  

38、的一确二  dí yī què èr

释义:的一确二  形容明明白白,确确实实。

出处: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一折:“怕不待的一确二,早招承死罪无辞。”  

39、蝉蜕蛇解  chán tuì shé jiě

释义:蝉蜕蛇解  蝉蜕:幼蝉化为成蝉时所脱下的皮;解:脱。蝉脱壳,蛇换皮。比喻解脱而进入更高境界

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精神训》:“若此人者,抱素守精,蝉蜕蛇解,游于太清,轻举独往。”  

40、齿如含贝  chǐ rú hán bèi

释义:齿如含贝  同“齿如齐贝”。

出处:《文选·宋玉》:“腰如束素,齿如含贝。”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