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勇敢坚强的词语(40个)(表达勇敢坚强的成语)

xxmadmin 2024-02-18 06:07:39

表示勇敢坚强的词语(表达勇敢坚强的成语)(40个))

表示勇敢坚强的词语(表达勇敢坚强的成语):一以当十,一往无前,一身都是胆,一马当先,万夫不当,万死不辞,不屈不挠,临危不惧,义无反顾,余勇可贾,出生入死,前仆后继,勇冠三军,勇往直前,勇猛果敢,勇者不惧,坚强不屈,坚持不懈,奋不顾身,威风凛凛,履险如夷,所向披靡,所向无前,排除万难,无所畏惧,杀敌致果,死不足惜,沉潜刚克,浑身是胆,百折不摧,群威群胆,胆大包天,胆大如斗,能征惯战,英勇顽强,视死如归,身先士卒,铜头铁额,锐不可当,降龙伏虎。

1、一以当十  yī yǐ dāng shí

释义:一以当十  当:相当。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形容军队英勇善战。

出处:《战国策 齐策一》:“一而当十,十而当百,百而当千。《史记 项羽本纪》:“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2、一往无前  yī wǎng wú qián

释义:一往无前  形容勇猛地、无畏地一直向前进(一往:一直向前进;无前:前面没有东西能阻挡)。

出处:明 孙传庭《官兵苦战斩获疏》:“曹变蛟遵臣指画,与北兵转战冲突,臣之步兵莫不一往无前。”  

3、一身都是胆  yī shēn dōu shì dǎn

释义:一身都是胆  极言胆大勇敢。

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裴松之注引《云别传》:“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4、一马当先  yī mǎ dāng xiān

释义:一马当先  策马走在最前头。比喻走在领先位置;起带头作用。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96回:“即便勒兵列阵,一马当先,雷震等将簇拥左右。”  

5、万夫不当  wàn fū bù dāng

释义:万夫不当  夫:人。当:抵挡。上万个人也抵挡不住。形容人非常勇猛。亦作“万夫莫当”。

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吕布有万夫不当之勇。”  

6、万死不辞  wàn sǐ bù cí

释义:万死不辞  即使死一万次也决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辞:推辞。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但有使令,万死不辞!”  

7、不屈不挠  bù qū bù náo

释义:不屈不挠  屈、挠:弯曲。不屈服。形容不畏强暴和困难;十分顽强;决不屈服。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挠)不诎(屈)。”  

8、临危不惧  lín wēi bù jù

释义:临危不惧  临:碰到;面临;惧:害怕;畏惧。面对危难;丝毫也不畏惧。

出处:《邓析子 无厚》:“死生有命,贫富有时。怨夭折者,不知命也;怨贫贱者,不知时也。故临难不惧。”  

9、义无反顾  yì wú fǎn gù

释义:义无反顾  义:宜;应该做的事;反顾:回头看。做正当合理的事;只有上前的事;绝不回头。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  

10、余勇可贾  yú yǒng kě gǔ

释义:余勇可贾  余勇:剩下来的勇力;贾:卖。还有剩余下来的勇力可以卖给人家。原形容勇士的豪迈气概;后也可指力未使尽。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二年》:“欲勇者贾余余勇。”杜预注:“贾,卖也。言已勇有余,欲卖之。”  

11、出生入死  chū shēng rùsǐ

释义:出生入死  原指人从出生到死亡。后形容冒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也作“出死入生”。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第50章:“出生入死,生之徒(途)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12、前仆后继  qián pū hòu jì

释义:前仆后继  仆:倒下;继: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出处:唐 孙樵《祭梓潼神君文》:“跛马愠仆,前仆后踣。”  

13、勇冠三军  yǒng guàn sān jūn

释义:勇冠三军  冠:位居第一;三军:春秋时大国分中、上、下或中、左、右三军;这里是军队的总称。指全军。英勇过人;全军第一。

出处:汉 李陵《答苏武书》:“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  

14、勇往直前  yǒng wǎng zhí qián

释义:勇往直前  勇敢地一直向前。形容毫无畏惧地迎着困难上;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从俱摩拳擦掌,个个勇往直前。”  

15、勇猛果敢  yǒng měng guǒ gǎn

释义:勇猛果敢  形容处事勇敢决断。

出处:《汉书 翟方进传》:“勇猛果敢,处事不疑。”  

16、勇者不惧  yǒng zhě bù jù

释义:勇者不惧  惧:害怕。有胆量的人无所畏惧。

出处:《论语 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7、坚强不屈  jiān qiáng bù qū

释义:坚强不屈  屈:屈服。坚韧、刚毅,毫不屈服。

出处:荀况《荀子 法行》:“坚刚而不屈,义也。”  

18、坚持不懈  jiān chí bù xiè

释义:坚持不懈  懈:放松。坚持到底;没有丝毫的松懈。

出处:《清史稿 刘体重传》:“遇大雨,贼决河自卫。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洲。”  

19、奋不顾身  fèn bù gù shēn

释义:奋不顾身  奋:振作精神;鼓起干劲。指勇往直前;不顾个人安危。

出处:西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20、威风凛凛  wēi fēng lǐn lǐn

释义:威风凛凛  形容威严可畏;气势逼人。威风:使人敬畏的气势或气派;凛凛:可敬畏的样子。

出处:元 费唐臣《贬黄州》:“见如今御台威风凛凛,怎敢向翰林院文质彬彬。”  

21、履险如夷  lǚ xiǎn rú yí

释义:履险如夷  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

出处:清 郑观应《盛世危言 狱囚》:“而从此周道坦坦,履险如夷矣。”  

22、所向披靡  suǒ xiàng pī mǐ

释义:所向披靡  风所吹到的地方;草木全被吹倒。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所向:指风吹到的地方;靡:音米;披靡:草木被吹倒。

出处:《梁书 萧确传》:“钟山之役,确苦战,所向披靡,群虏憚之。”  

23、所向无前  suǒ xiàng wú qián

释义:所向无前  所指向的地方,谁也阻挡不住。

出处:《三国志·魏志·鲜卑传》裴松之注引《魏书》:“年十四五,异部大人卜贲邑钞取其外家牛羊,檀石槐策骑追击,所向无前,悉还得所亡。”  

24、排除万难  pái chú wàn nán

释义:排除万难  排:排开。排除重重阻碍;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

出处:毛泽东《愚公移山》:“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25、无所畏惧  wú suǒ wèi jù

释义:无所畏惧  畏惧:害怕。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出处:《魏书 董绍传》:“此是绍之壮辞,云巴人劲勇,见敌无所畏惧,非实瞎也。”  

26、杀敌致果  shā dí zhì guǒ

释义:杀敌致果  致:使得到;果:果敢除敌。勇敢杀敌,建立战功。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二年》:“杀敌为果,致果为毅。”  

27、死不足惜  sǐ bù zú xī

释义:死不足惜  足:值得;惜:吝惜或可惜。形容不怕死或死得没有价值。

出处:《宋史·苏洵传》:“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  

28、沉潜刚克  chén qián gāng kè

释义:沉潜刚克  沉潜:深沉不露;刚克:以刚强见胜。形容深沉不露,内蕴刚强。

出处:《尚书·洪范》:“沉潜刚克,高明柔克。”  

29、浑身是胆  hún shēn shì dǎn

释义:浑身是胆  浑身:全身。指全身充满胆量。形容胆量极大;无所畏惧。

出处:宋 陈著《宝鼎现 寿京尹曾留远侍郎渊子》词:“最是满腹精神,担负处,浑身是胆。”  

30、百折不摧  bǎi zhé bù cuī

释义:百折不摧  受到无数挫折都不屈服、动摇。形容意志坚强。

出处:宋 苏辙《祭亡兄端明文》:“义气外强,道心内全,百折不摧,如有待然。”  

31、群威群胆  qún wēi qún dǎn

释义:群威群胆  形容大家团结一致英勇战斗时表现出来的力量和勇敢精神。

出处:毛泽东《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大家出力量,不怕牺牲,克服物质条件的困难,群威群胆,英勇杀敌。”  

32、胆大包天  dǎn dà bāo tiān

释义:胆大包天  形容胆量极大(多指做坏事)。现多含贬义。

出处:唐 刘叉《自问》:“自问彭城子何人授汝颠,酒肠宽似海,诗胆大于天。”  

33、胆大如斗  dǎn dà rú dǒu

释义:胆大如斗  形容胆量极大。

出处:《三国志·蜀志·姜维传》:“维妻子皆伏诛。”裴松之注引《世语》:“维死时见剖,胆如斗大。”  

34、能征惯战  néng zhēng guàn zhàn

释义:能征惯战  形容作战经验丰富,很能打仗。

出处: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二卷:“法聪早当此际,遥遥地望见,果是会相持,能征惯战,不慌不紧不忙,果手疾眼辨。”  

35、英勇顽强  yīng yǒng wán qiáng

释义:英勇顽强  勇敢出众,强硬不屈

出处:毛泽东《论持久战》:“则是在他们面前表示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不可屈服的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战斗力,这就是给以歼灭战的打击。”  

36、视死如归  shì sǐ rú guī

释义:视死如归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生命。

出处:《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吕氏春秋 勿躬》:“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37、身先士卒  shēn xiān shì zú

释义:身先士卒  指作战时将帅亲自冲在士兵的前面;奋勇杀敌。现多用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的前面。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南衡山列传》:“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  

38、铜头铁额  tóng tóu tiě é

释义:铜头铁额  铜铸的头,铁打的额。形容人勇猛强悍。

出处:《海内十洲记 聚窟洲》:“及有狮子辟邪凿齿天鹿,长牙铜头铁额之兽。”  

39、锐不可当  ruì bù kě dāng

释义:锐不可当  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1卷:“侯元领了千余人直突其阵,锐不可当。”  

40、降龙伏虎  xiáng lóng fú hǔ

释义:降龙伏虎  比喻有极大能力;能够战胜很强的对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难。

出处:元 马致远《黄粱梦》:“出家人长生不老,炼药修真,降龙伏虎,到大来悠哉也呵。”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