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天气比较阴沉的成语(32个)(形容天气偏阴的成语)

xxmadmin 2024-02-17 12:01:06

形容天气比较阴沉的成语(形容天气偏阴的成语)(32个))

形容天气比较阴沉的成语(形容天气偏阴的成语):云开雾释,云迷雾罩,云迷雾锁,倾盆大雨,凄风苦雨,声势浩大,大雨倾盆,大雨滂沱,天昏地暗,头昏眼花,山雨欲来,山雨欲来风满楼,彤云密布,忘乎所以,日月无光,昏天黑地,暗无天日,暴风骤雨,水漫金山,泥沙俱下,狂风大作,狂风骤雨,瓢泼大雨,电闪雷鸣,神志不清,薄暮冥冥,阴云密布,风雨交加,风雨如磐,飞沙走石,骤雨暴风,秋雨绵绵。

1、云开雾释  yún kāi wù shì

释义:云开雾释  同“云消雾散”。

出处: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千古名臣,每遭谗谤,而转瞬云开雾释,日光月华。”  

2、云迷雾罩  yún mí wù zhào

释义:云迷雾罩  见“云迷雾锁”。

出处:明·李开先《宝剑记》第三七出:“忽然间昏惨惨云迷雾罩,疏剌剌风吹叶落,振山林声声虎啸,绕溪涧哀哀猿叫。”  

3、云迷雾锁  yún mí wù suǒ

释义:云迷雾锁  形容天气昏暗,气氛阴森。

出处:元·无名氏《朱砂担》第二折:“巴的到绿杨渡口,早则是云迷雾锁黄昏后。”  

4、倾盆大雨  qīng pén dà yǔ

释义:倾盆大雨  倾:全部倒出。雨大得像盆里的水倒下来。

出处:宋 苏轼《雨意》诗:“烟拥层恋云拥腰,倾盆大雨定明朝。”  

5、凄风苦雨  qī fēng kǔ yǔ

释义:凄风苦雨  形容天气恶劣;比喻处境悲惨凄凉。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四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6、声势浩大  shēng shì hào dà

释义:声势浩大  浩:广大。声威和气势非常浩大。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如今宋江领兵围城,声势浩大,不可抵敌。”  

7、大雨倾盆  dà yǔ qīng pén

释义:大雨倾盆  雨大得象盆里的水直往下倒。形容雨大势急。

出处:唐 杜甫《白帝》诗:“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8、大雨滂沱  dà yǔ páng tuó

释义:大雨滂沱  滂沱:雨大而多的样子。形容寸下得很大。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行了数日,忽值大雨滂沱。  

9、天昏地暗  tiān hūn dì

释义:天昏地暗  天色昏黄不清;大地黑暗不明。多指云雾遮蔽日月或风沙漫天的景象。昏:昏暗。

出处:唐 韩愈《龙移》:“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  

10、头昏眼花  tóu hūn yǎn huā

释义:头昏眼花  头脑昏晕,眼睛发花。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一气气得头昏眼花,饮食多绝了。”  

11、山雨欲来  shān yǔ yù lái

释义:山雨欲来  “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省略,指预示有事情发生

出处:郁达夫《大风圈外》:“这一种不平,怨愤,与被压迫的悲啼,以及人心跃跃山雨欲来的空气,实在还不只是一个教会学校里的舆情。”  

12、山雨欲来风满楼  shān yǔ yù lái fēng mǎn lóu

释义:山雨欲来风满楼  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情势。

出处:唐 许浑《咸阳城东楼》诗:“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13、彤云密布  tóng yún mì bù

释义:彤云密布  彤云:彤是红色的意思,有时指红霞;有时指下雪前均匀密布的阴云。很厚的云层布满天空,预示着大雪即将来临。

出处:《诗经·小雅·信南山》:“上天同云,雨雪雰雰。”  

14、忘乎所以  wàng hū suǒ yǐ

释义:忘乎所以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夫人倾身陪奉,忘其所以。”  

15、日月无光  rì yuè wú guāng

释义:日月无光  连太阳和月亮都失去了光彩。比喻极其黑暗。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内篇·登涉》:“所谓白日陆沉,日月无光,人鬼不能见也。”  

16、昏天黑地  hūn tiān hēi dì

释义:昏天黑地  昏:黑暗。指天色漆黑;不能辨别方向。也形容昏昏沉沉;神志不清;糊里糊涂。

出处:元 关汉卿《调风月》第二折:“没人将我拘管收拾,打秋千,闲斗草,直到个昏天黑地。”  

17、暗无天日  àn wú tiān rì

释义:暗无天日  暗:黑暗;天日:天和太阳;比喻光明。黑暗得看不到一点光明。形容社会极端黑暗;无理可言;无法可依。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老龙舡户》:“剖腹沉石,惨冤已甚,而木雕之有司,绝不少关痛痒,岂特粤东之暗无天日哉!”  

18、暴风骤雨  bào fēng zhòu yǔ

释义:暴风骤雨  暴:突然而猛烈的;骤:急速。来势急速而猛烈的大风大雨。有时比喻声势浩大;发展迅速的运动。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9回:“有雌雄二鸟,原在一处同飞,忽被暴风骤雨惊散。”  

19、水漫金山  shuǐ màn jīn shān

释义:水漫金山  神话故事。金山,在江苏省镇江市。《白雪遗音 马头调 雷峰塔》:“金山寺里法海一见许仙,面带妖色,不放下山。怒恼白蛇,忙唤青儿,带领着虾兵蟹将,这才水漫金山。”亦作“水满金山”。鲁迅《坟 论雷峰塔的倒掉》:“扞法海禅师呴便将他藏在金山寺的法座后,白蛇娘娘来

出处:《白雪遗音·马头调·雷峰塔》:“金山寺里法海一见许仙,面带妖色,不放下山。怒恼白蛇,忙唤青儿,带领着虾兵蟹将,这才水漫金山。”  

20、泥沙俱下  ní shā jù xià

释义:泥沙俱下  俱:都、一起。泥土和沙石跟着水一起流了下来。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一同显现出来。

出处: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一卷:“人称才大者,如万里黄河,与泥沙俱下。余以为:此粗才,非大才也。”  

21、狂风大作  kuáng fēng dà zuò

释义:狂风大作  刮大风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9回:“初时穿林透树,次后走石飞砂,须臾白浪掀天,顷刻黑云覆地,红日无光,狂风大作。”  

22、狂风骤雨  kuáng fēng zhòu yǔ

释义:狂风骤雨  原形容大风大雨。后也比喻处境险恶或声势猛烈。

出处:《武王伐纣平话》下卷:“我是龙身,去处有狂风骤雨。”  

23、瓢泼大雨  piáo pō dà yǔ

释义:瓢泼大雨  瓢:剖开葫芦做成的舀水器。像用瓢泼水那样的大雨。形容雨非常大。

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二:“西北悬天起了乌黑的云朵,不大一会,瓢泼大雨到来了,夹着炸雷和闪电,因为三天两头地下雨,道上黑泥总是不干的,出门的人们都是光着脚丫子,顺着道沿走。”  

24、电闪雷鸣  diàn shǎn léi míng

释义:电闪雷鸣  闪电飞光,雷声轰鸣。比喻快速有力。也比喻轰轰烈烈。

出处: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五章:“是英明的主意,这主意通过电话就电闪雷鸣一样传遍工地。”  

25、神志不清  shén zhì bù qīng

释义:神志不清  神志错乱或精神错乱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2回:“弟子方才被什么妖人迷住,弄得身不由己、神志不清。”  

26、薄暮冥冥  bó mù míng míng

释义:薄暮冥冥  薄暮: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冥冥:天地昏暗。傍晚时天色昏暗。

出处: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27、阴云密布  yīn yún mì bù

释义:阴云密布  比喻形势险恶或将要发生重大事件的郁闷气氛

出处:清·石玉昆《小五义》第103回:“二人行不到二里之遥,天就阴云密布。”  

28、风雨交加  fēng yǔ jiāo jiā

释义:风雨交加  大风暴雨一齐袭来。形容天气十分恶劣

出处:清 梁章钜《浪迹续谈 除夕元旦两诗》:“冬至前后,则连日阴噎,风雨交加,逾月不止。”  

29、风雨如磐  fēng yǔ rú pán

释义:风雨如磐  磐:大石头。形容风雨极大。

出处:宋·孙光宪《兆北琐言·逸文·丁秀才奇术致物》:“诗僧贯休《侠客》诗云:‘黄昏风雨黑如磐,别我不知何处去?’”  

30、飞沙走石  fēi shā zǒu shí

释义:飞沙走石  飞:使飞扬;走:使滚动。沙土飞扬;石子滚动。形容风力极大。

出处:唐 谷神子《博异志 吕乡筠》:“若人间吹之,飞沙走石,翔鸟坠地,走兽脑裂。”  

31、骤雨暴风  zhòu yǔ bào fēng

释义:骤雨暴风  亦作“骤雨狂风”。亦作“骤风暴雨”。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

出处:清·张德彝《随使法国记·归途记》:“初六日壬辰,阴晴不定……入夜骤雨暴风一阵。”  

32、秋雨绵绵  qiu yu mian mian

释义:秋雨绵绵  秋天的雨连续不断的下。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